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论文_冯垚

导读:本文包含了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尖晶石,陶瓷,透明,晶粒,致密,光学,粉体。

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冯垚[1](2019)在《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及玻璃陶瓷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是一种优良的中红外材料,相较于蓝宝石和氮氧化铝(AlON)透明陶瓷,其具有更广的透波范围。由于单晶蓝宝石制造周期长,而AlON透明陶瓷的制备温度高,这些均增加了蓝宝石和氮氧化铝透明陶瓷的经济成本,不利于推广运用。镁铝尖晶石则是一种很好的替换材料,其原料便宜易得,光学各向同性的立方晶系结构,使其在可见光区到远红外区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良好的热冲击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磨损性,高熔点,高硬度使其广泛应用于红外窗口、防弹窗、航天器防护窗和潜艇红外传感器等领域。为了获得良好透过率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必须对制备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以获得低气孔率、小晶粒、高致密度高透过率的样品。本研究以纳米级γ-Al_2O_3及纳米球形MgO为原料,Al_2O_3:MgO的配比为1.03的,加入1 wt%的LiF为烧结助剂,采用热压制备法制备了透过率65%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研究了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加热速率和压力对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本实验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在900-1220℃温度区间里以9℃/min升温速率加热,在1220℃-最终烧结温度区间里以3℃/min升温速率加热,烧结温度155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 h,最佳压力值为40 MPa。透明玻璃陶瓷结合了陶瓷的机械性能优点和玻璃优异的光学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因此本论文还对镁铝尖晶石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熔融法,以MgO-Al_2O_3-SiO_2为玻璃基体,掺入氧化钇和氧化镧,制备了MgAl_2O_4透明玻璃陶瓷。分析玻璃体系的热学性能以确定基本的玻璃组成和热处理方案,研究了氧化钇和氧化镧掺杂及共掺杂对样品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据实验结果确定了玻璃陶瓷的热处理制度为:800℃下保温4 h然后再在900℃保温1.5 h;得出了氧化物的最佳掺杂量为0.5 mol%Y_2O_3、0.2 mol%La_2O_3、0.5 mol%Y_2O_3和0.5 mol%La_2O_3共同掺杂;同时掺入0.5 mol%Y_2O_3和0.5mol%La_2O_3时尖晶石的相对含量为40.2%,且在400-2000 nm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大于80%,样品晶粒呈近球形形态且分布更均匀。(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14)

韩丹[2](2018)在《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具有透光范围广、强度高、耐高温和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在透明装甲、红外窗口和红外整流罩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21世纪初,随着纳米粉体制备工艺和热等静压烧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尺寸、高光学质量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得以制备。目前最成熟的制备工艺是以镁铝尖晶石粉体为原料、Li F为烧结助剂,通过热压结合热等静压烧结制得透明陶瓷。该方法对原料粉体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批量化生产成本高。同时,LiF容易造成晶粒长大和晶界微裂纹的产生,导致样品的力学性能降低,限制了它在透明装甲和高马赫武器领域的应用。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在不添加烧结助剂的条件下,采用成本低、来源广泛的氧化镁和氧化铝粉体为原料,通过无压固相反应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制备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系统研究了氧化铝晶型、铝镁比、烧结制度、烧结气氛等对样品相转变、致密化过程、微观结构演变以及最终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的烧结助剂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的影响,寻找可以取代LiF的烧结助剂,最终低成本制备出高光学质量、高强度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本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别以α-Al_2O_3和γ-Al_2O_3为铝源,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出化学计量比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系统研究了氧化铝晶型对样品成相过程、致密化速率、微观结构演变以及最终透过率的影响。以α-Al_2O_3为原料时,样品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预烧处理,预烧样品内部的残余气孔尺寸较小,且主要分布在叁角晶界处,可以通过热等静压烧结完全排除,最终制备出高透过率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以γ-Al_2O_3为原料时,样品的预烧温度比以α-Al_2O_3为原料的样品降低200~oC左右,但过快的致密化速率会使预烧样品内部产生热力学稳定的高配位大气孔;在热等静压烧结过程中,大气孔容易造成晶粒异常长大和气孔残留,严重影响样品的光学质量。相比之下,γ-Al_2O_3有利于实现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低温烧结,但需要避免预烧过程中大气孔的产生。(2)以高烧结活性的γ-Al_2O_3和MgO粉体为原料,制备铝镁比n=0.98-2.5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系统研究了铝镁比对样品制备与性能的影响。富镁和化学计量比的样品具有很高的致密化速率,导致预烧样品内部产生热力学稳定的大气孔,大气孔的存在使样品在热等静压烧结过程中容易出现晶粒异常长大和气孔残留现象,很难得到高光学质量的透明陶瓷。富铝样品的致密化速率较低,有效避免了预烧样品中大气孔的出现,有利于微观结构均匀、透过率高的透明陶瓷的制备。进一步优化富铝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铝镁比超过1.5时,样品在高温下进行热等静压烧结的过程中容易析出亚稳的镁铝尖晶石第二相,烧结温度越高,第二相析出量越大,造成样品的光学质量明显下降。通过合理控制铝镁比和烧结温度,在1550~oC热等静压烧结条件下成功制备出n=1.1和1.3的透明陶瓷;平均晶粒尺寸约5μm,400 nm处的透过率达84%以上,。(3)分别采用空气和真空气氛对样品进行预烧处理,系统研究了预烧气氛对样品微观结构和透过率的影响。空气预烧样品的内外微观结构基本一致,最终的透过率主要取决于热等静压烧结温度,温度过高容易导致亚稳态第二相的析出;此外,由于空气中的水容易与镁铝尖晶石发生反应生成羟基,在3μm处出现了明显的吸收峰。真空条件下,Mg/MgO容易挥发,样品表面会出现成分梯度和差分烧结现象,导致表面形成明显的大晶粒层;大晶粒层的存在会抑制内部气孔向外扩散,需要提高热等静压烧结温度;但是,真空预烧产生的氧空位可以有效抑制第二相的析出,有利于高铝镁比样品的制备。(4)分别探索了CaO、La_2O_3和Y_2O_3叁种烧结助剂对n=1.5反应烧结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的影响,并与商业S30CR镁铝尖晶石粉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叁种烧结助剂均可有效提高样品的透过率,但在力学性能方面,只有La_2O_3对陶瓷的抗弯强度起到强化作用。此外,使用氧化铝和氧化镁的混合粉体为原料时,游离的氧化物更容易与烧结助剂发生反应,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助剂的添加量,避免第二相的产生及其对透过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期刊2018-06-01)

段锦霞,王程民,王修慧,高宏,杨金龙[3](2017)在《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发展历程,分析其结构与性能,并从光反射、散射和吸收等光学角度分析影响其光学性能的因素,阐述了气孔率、气孔直径以及杂质等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并指出要想获得透光性好的镁铝尖晶石陶瓷,还需要在高质量粉体材料的制备、坯体的烧结致密化以及透明陶瓷的表面加工等叁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用以全面改善和提高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性能,拓展其在国防和其它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韩丹,刘鹏,章健,王士维[4](2016)在《氧化铝晶型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纯氧化铝和氧化镁粉体为原料,采用空气气氛反应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其中氧化铝原料粉体采用γ相和α相两种不同晶型。采用DIL、UV-VIS-NIR分光光度计、SEM等手段对样品的致密化速率、光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γ-Al_2O_3为原料可以明显提高样品的致密化速度,在1400℃即可达到98%以上的相对密度,与使用α-Al_2O_3的样品相比烧结温度降低200℃左右。但是在预烧过程中以γ-Al_2O_3为原料的样品容易产生热力学稳定的大气孔,不易通过热等静压烧结排除,样品内部存在大量的晶内和晶间气孔,导致其透过率远低于以α-Al_2O_3为原料的样品。以α-Al_2O_3为原料的样品(2mm)在600 nm和1100 nm处的直线透过率分别为77.7%和84.3%。显微结构观察表明以α-Al_2O_3为原料的样品晶粒尺寸均匀,平均晶粒尺寸约10μm,无明显气孔存在,使用γ-Al_2O_3的样品晶粒尺寸存在双峰分布现象,大晶粒尺寸为50-100μm,小晶粒尺寸低于10μm。(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6-10-11)

李骏逸[5](2015)在《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胶凝胶法制备粉体工艺,由于其具有产率高、制备纯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溶胶凝胶法用于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的报道较少。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能对气孔、杂质等极为敏感,高的气孔率,缺陷数量以及杂质含量均大大降低了材料的透光度。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然而其烧结活性较差,烧结温度高,合成粉体纯度低,对高品质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提出了挑战。因此,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烧结活性尖晶石粉体及研究SPS烧结工艺对透明材料性能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硝酸盐及柠檬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纳米、高纯度镁铝尖晶石粉末。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与金属阳离子摩尔比为1:1,300o C进行燃烧反应,得到成分均匀并具有最佳的低温析晶性能的前驱体。前驱体在600o C开始析晶,800o C时能完全除去有机物。粉体尺寸及团聚程度随焙烧温度增加而增加。粉体在800o C/2h焙烧后其比表面积可达39.2m2/g,颗粒尺寸为17.1nm,并在SPS烧结中表现出最佳的烧结活性。陶瓷致密化行为及性能受烧结工艺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PS法在1400o C/40MPa/20o C/min工艺下制备陶瓷材料致密度最高,透光性最佳。陶瓷材料的力学及透光性能均随升温速率降低而提高,低的升温速率有助于材料致密化及晶粒适当长大。烧结温度提高可能导致渗碳加剧,过低烧结温度材料致密度较差。在该工艺下制备材料其强度可达215MPa。以氟化锂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的降低烧结开始温度,提高材料致密度。并且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气相,能够除去SPS烧结过程中的沉积碳,提高材料光学性能。材料的弯曲强度、硬度以及弹性模量均随着添加剂含量增加而增加。而当添加剂含量为1wt.%时,材料断裂韧性及光学性能最高,透光率在2000nm波段达65%,,韧性为2.92 MPa?m1/2。添加剂含量继续增加会形成残留第二相,影响材料光学性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使用SPS法在1400o C 20-50o C/min工艺下以1wt.%Li F作为添加剂,制备材料组织成分单一,因此,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材料,其透光性主要受气孔影响。随着升温速度的增大,材料的气孔率增大,其透光性降低。因此,在较低升温速率条件下制备高透光性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刘乙男,张荣实[6](2014)在《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无压烧结/热等静压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铝尖晶石具有良好的光学、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重要的红外窗口和光学整流罩材料。无压烧结制备工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制备复杂形状产品等优势,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以高纯、纳米尖晶石粉为原料,以LiF为烧结助剂,通过喷雾造粒、轴向干压及冷等静压制备镁铝尖晶石素坯,然后在马弗炉中600℃脱胶后经无压烧结、热等静压处理制备出了直径16mm,厚度2mm的透明镁铝尖晶石陶(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4-11-19)

商青琳,杨勇,李特,曾晶,刘乙男[7](2014)在《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纳米粉体改性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镁铝尖晶石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透明陶瓷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红外窗口及整流罩、透明装甲、半导体设备以及扫描窗口等方面。为保证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良好的烧结性能,一般选用纳米粉体作为原料。纳米粉体往往面临素坯成型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纳米尖晶石粉体进行改性处理。本文选用平均粒度在60nm以下的纳米镁铝尖晶石粉体作为原料,采用喷雾造粒技术对粉体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研究浆(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4-11-19)

杨勇,商青琳,张荣实,李特,甘硕文[8](2014)在《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热处理技术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优异的抗热冲击和抗雨水腐蚀能力,可被用作红外窗口/整流罩、透明装甲及透明灯管、观察窗等军民应用领域。本文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在1630℃、35MPa的条件下制备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并采用退火及热等静压的热处理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材料光学性能。研究了退火温度、热等静压处理温度、热等静压压力等工艺参数对热压镁铝尖晶石透明陶(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4-11-19)

李祯,雷牧云,王立弟[9](2012)在《增强型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溶胶-凝胶法结合热压及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增强型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MgO·n Al2O3),研究了n值对粉体物相的影响以及与陶瓷红外透过率、抗弯强度的关系。n值为1.5、2、4时,MgO·n Al2O3粉体仍可保持纯尖晶石相,增强型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MgO·1.5Al2O3在具备与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MgAl2O4,即MgO·Al2O3)相当的优良中波红外透过率的同时,抗弯强度有大幅提高。(本文来源于《陶瓷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李法荟,林红,李俊峰,雷牧云,李祯[10](2012)在《LiF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红外透过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溶胶-凝胶法制备镁铝尖晶石(以下简称"尖晶石")粉末,掺入0~2.5wt%的LiF,经球磨后,测试混合粉末的物相组成.采用热压(HP;32 MPa/1550℃)及热压结合热等静压(HP/HIP;热等静压工艺条件为150 MPa/1700℃)工艺制备出尖晶石透明陶瓷.分析测试了掺入不同LiF的尖晶石陶瓷的结构和红外透过率,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或ICP)方法测定了LiF掺杂后的粉料和透明陶瓷中的Li离子含量.实验显示,LiF的加入促进了尖晶石晶粒长大和气孔的排除,并促进了尖晶石陶瓷烧结的致密化进程.添加1.0wt%~1.5wt%LiF的尖晶石透明陶瓷具有最高的红外透过率.LiF在尖晶石陶瓷中形成残余物质,添加过量的LiF对尖晶石陶瓷的光学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具有透光范围广、强度高、耐高温和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在透明装甲、红外窗口和红外整流罩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21世纪初,随着纳米粉体制备工艺和热等静压烧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尺寸、高光学质量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得以制备。目前最成熟的制备工艺是以镁铝尖晶石粉体为原料、Li F为烧结助剂,通过热压结合热等静压烧结制得透明陶瓷。该方法对原料粉体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批量化生产成本高。同时,LiF容易造成晶粒长大和晶界微裂纹的产生,导致样品的力学性能降低,限制了它在透明装甲和高马赫武器领域的应用。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在不添加烧结助剂的条件下,采用成本低、来源广泛的氧化镁和氧化铝粉体为原料,通过无压固相反应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制备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系统研究了氧化铝晶型、铝镁比、烧结制度、烧结气氛等对样品相转变、致密化过程、微观结构演变以及最终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的烧结助剂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的影响,寻找可以取代LiF的烧结助剂,最终低成本制备出高光学质量、高强度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本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分别以α-Al_2O_3和γ-Al_2O_3为铝源,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出化学计量比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系统研究了氧化铝晶型对样品成相过程、致密化速率、微观结构演变以及最终透过率的影响。以α-Al_2O_3为原料时,样品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预烧处理,预烧样品内部的残余气孔尺寸较小,且主要分布在叁角晶界处,可以通过热等静压烧结完全排除,最终制备出高透过率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以γ-Al_2O_3为原料时,样品的预烧温度比以α-Al_2O_3为原料的样品降低200~oC左右,但过快的致密化速率会使预烧样品内部产生热力学稳定的高配位大气孔;在热等静压烧结过程中,大气孔容易造成晶粒异常长大和气孔残留,严重影响样品的光学质量。相比之下,γ-Al_2O_3有利于实现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低温烧结,但需要避免预烧过程中大气孔的产生。(2)以高烧结活性的γ-Al_2O_3和MgO粉体为原料,制备铝镁比n=0.98-2.5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系统研究了铝镁比对样品制备与性能的影响。富镁和化学计量比的样品具有很高的致密化速率,导致预烧样品内部产生热力学稳定的大气孔,大气孔的存在使样品在热等静压烧结过程中容易出现晶粒异常长大和气孔残留现象,很难得到高光学质量的透明陶瓷。富铝样品的致密化速率较低,有效避免了预烧样品中大气孔的出现,有利于微观结构均匀、透过率高的透明陶瓷的制备。进一步优化富铝的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铝镁比超过1.5时,样品在高温下进行热等静压烧结的过程中容易析出亚稳的镁铝尖晶石第二相,烧结温度越高,第二相析出量越大,造成样品的光学质量明显下降。通过合理控制铝镁比和烧结温度,在1550~oC热等静压烧结条件下成功制备出n=1.1和1.3的透明陶瓷;平均晶粒尺寸约5μm,400 nm处的透过率达84%以上,。(3)分别采用空气和真空气氛对样品进行预烧处理,系统研究了预烧气氛对样品微观结构和透过率的影响。空气预烧样品的内外微观结构基本一致,最终的透过率主要取决于热等静压烧结温度,温度过高容易导致亚稳态第二相的析出;此外,由于空气中的水容易与镁铝尖晶石发生反应生成羟基,在3μm处出现了明显的吸收峰。真空条件下,Mg/MgO容易挥发,样品表面会出现成分梯度和差分烧结现象,导致表面形成明显的大晶粒层;大晶粒层的存在会抑制内部气孔向外扩散,需要提高热等静压烧结温度;但是,真空预烧产生的氧空位可以有效抑制第二相的析出,有利于高铝镁比样品的制备。(4)分别探索了CaO、La_2O_3和Y_2O_3叁种烧结助剂对n=1.5反应烧结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的影响,并与商业S30CR镁铝尖晶石粉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叁种烧结助剂均可有效提高样品的透过率,但在力学性能方面,只有La_2O_3对陶瓷的抗弯强度起到强化作用。此外,使用氧化铝和氧化镁的混合粉体为原料时,游离的氧化物更容易与烧结助剂发生反应,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助剂的添加量,避免第二相的产生及其对透过率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1].冯垚.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及玻璃陶瓷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2].韩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

[3].段锦霞,王程民,王修慧,高宏,杨金龙.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技术.2017

[4].韩丹,刘鹏,章健,王士维.氧化铝晶型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与性能的影响[C].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6

[5].李骏逸.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刘乙男,张荣实.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无压烧结/热等静压制备工艺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4

[7].商青琳,杨勇,李特,曾晶,刘乙男.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纳米粉体改性处理[C].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4

[8].杨勇,商青琳,张荣实,李特,甘硕文.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热处理技术及性能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4

[9].李祯,雷牧云,王立弟.增强型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J].陶瓷学报.2012

[10].李法荟,林红,李俊峰,雷牧云,李祯.LiF对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红外透过率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12

论文知识图

一7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制品"M4Qa皿用脚资25-7pm中波红外波段翔...石制品不均匀现象公司制备的12英寸×16英寸×0.4英...不同成分富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在紫外-...公司制备6英寸球罩毛坯[63]

标签:;  ;  ;  ;  ;  ;  ;  

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论文_冯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