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论文-晋立军,李培仁,李军霞,孙鸿娉,封秋娟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论文-晋立军,李培仁,李军霞,孙鸿娉,封秋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西,强降雹,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论文文献综述

晋立军,李培仁,李军霞,孙鸿娉,封秋娟[1](2010)在《一次强降雹过程中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探空资料对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进行了分层,并分别计算出0℃层上、下两层的VIL值以及这两层的比值。再利用VIL、分层VIL以及VIL比值分析了2006年7月24日发生在山西阳泉的一次冰雹过程,发现在冰雹发生前后VIL、分层VIL以及VIL比值有明显的规律可循,这对冰雹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以及对冰暴灾害的防御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0年05期)

杨立洪,黄茂栋,黄彬[2](2008)在《多普勒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VIL(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物理意义,根据其算法推导出Z-M关系式,反映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降水云中含水量M的直接关系,通过实例来分析VIL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VIL与对应处的反射率因子Z及逆风区厚度H值的关系。分析VIL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叁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8-11-01)

晋立军,张淑萍,李军霞,孙鸿娉[3](2008)在《用多普勒雷达分层计算和显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简称VIL)产品是反映降水云体中,在某一确定的底面积格点区域的垂直柱体内液态水总量的分布图象产品,它把叁维空间的降水云体信息用二维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在平面上。VIL是判别强降水及其降水潜力、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暴雨、暴雪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介绍了利用探空资料对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进行分层计算显示的方法,说明了生成叁种二次产品(0度层以上的VIL、0度层以下的VIL以及上下层VIL的比值)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反演产品在层状云连续性降水天气过程中和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1)在层状云连续性降水天气过程中,VIL值比较小,下层VIL与整层VIL比较接近,上层VIL与整层VIL不尽相同;(2)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强对流中心的VIL值比较大,相对应的上层VIL的值大于下层VIL的值。在出现冰雹时,VIL出现峰值,冰雹出现在VIL下降的时刻,而且冰雹出现前后VIL有明显的起伏。VIL比值在降雹前5—10分钟左右出现了峰值,并且峰值大于4。(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叁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8-11-01)

刘治国,俞小鼎,陶健红,杨建才,梁海河[4](2008)在《青藏高原东北侧雹云单体最大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演变特征及其在降雹定时判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雹云单体在演变过程中的VIL、用MAX函数逐个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分段函数处理技术,对2004—2005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的16个雹云单体的VILmax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面降雹的时间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雹云单体出现降雹时所需的VILmax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但同一雹云单体在演变过程中其VILmax均存在"爆发式增长"和"爆发式降低"现象;(2)雹云单体在首次降雹前4个资料时间间隔(22min)内其VILmax将出现2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第1次"爆发式增长"现象时地面不会降雹,维持1—2个资料时间间隔(5—11min)后出现第2次"爆发式增长"现象时地面开始降雹;同一雹云单体再次降雹时没有第1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爆发式降低"现象时地面降雹停止;(3)通过个例总结并定义的雹云单体最大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变化率(简称:GVILmax)的"正(负)峰"现象与VILmax的"爆发式增长(降低)"现象所对应的时间完全吻合,且利用GVILmax"正(负)峰"现象识别雹云单体"爆发式增长(降低)"现象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根据雹云单体GVILmax"正(负)峰"现象与地面降雹的时间关系建立的经验公式计算降雹的时间误差在1个资料时间间隔(5—6min)内。(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杨立洪,黄茂栋,黄彬[5](2008)在《多普勒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分析VI(L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物理意义,根据其算法推导出Z-M关系式,反映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降水云中含水量M的直接关系,通过实例分析VIL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VIL与对应处的反射率因子Z及逆风区厚度H值的关系,以及分析VIL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08年04期)

吴书君,王凤娇,刘昭武,冯桂利[6](2006)在《两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的应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雷达体扫工作模式以及风暴单体垂直结构分布,利用CINRAD气象产品软件包提供的基于单体和格点的VIL产品,对滨州SC雷达监测到的几例强对流风暴单体个例进行分析发现,两种VIL产品的变化趋势基本与风暴变化同步,对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一般情况下,基于单体的VIL数值大于基于格点的VIL数值,尤其是发展成熟、孤立的强风暴单体表现更加明显,可以作为判断风暴单体强度的定性指标;对于多单体风暴,由于风暴质心识别等因素会造成VIL数值误差增大,而雷达体扫模式的限制可能造成VIL数值失真。(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06年10期)

房春琴,孙田文,肖湘卉[7](2006)在《陕西冰雹实例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指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5年5月30日和8月1—3日陕西4次冰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产品中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QV IL)资料,分析了14个回波中心与实况对应关系,初步得到降雹的QV IL指标:在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上,雷达探测范围50~150 km内,QV IL≥50 kg/m2会出现降雹,QV IL≥60 kg/m2时可出现大冰雹,QV IL最大可达80 kg/m2;降雹前后,QV IL值一般都较大;QV IL大值区对冰雹落区及强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分析还发现距离雷达50 km以内、150~200 km的范围,雷达回波对QV IL值估计过低,这些区域QV IL≥25 kg/m2时,就有可能产生冰雹,应用时要注意订正。(本文来源于《陕西气象》期刊2006年05期)

吴书君,王凤娇,刘昭武,冯桂利[8](2005)在《两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的应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滨州CINRAD/SC雷达强对流风暴观测资料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对流天气预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垂直积累液态含水量(VIL)两种产品数值变化,提出了两种产品在风暴单体生命史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数值差异原因,提出了在单体预警上的指示意义,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释用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期刊2005-12-01)

吴书君,王凤娇[9](2005)在《两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的应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提供的一种导出产品,它表示将反射率因子数值转换成等价的液态水值,它用的是假设所有反射率因子返回都是由液态水引起的经验导出关系,反映了降水云体中在某一确定底面积的垂直柱体内液态水的总量。根据1998年3月美国NEXRAD业务支持处(OSF) 对WSR-88D用户进行的调查,表明VIL是实际业务中应用次数最多的产品之一。近年来,随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的逐步展开,对VIL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加强, 国内雷达气象学者利用VIL资料进行了估测降水、预测冰雹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CINRAD气象产品软件包提供了两种VIL产品,即基于格点的VIL图像产品(G-VIL)和基于单体的VIL(C-VIL)文字产品。在对滨州CINRAD/SC雷达强对流风暴观测资料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数值差异原因,提出了两种产品在风暴单体生命史中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在单体预警上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5-05-01)

王炜,贾惠珍[10](2002)在《用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资料预测冰雹》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阐述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大小和面积与对流性天气的关系。并且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 ,建立了预报方程(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02年01期)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分析VIL(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物理意义,根据其算法推导出Z-M关系式,反映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降水云中含水量M的直接关系,通过实例来分析VIL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VIL与对应处的反射率因子Z及逆风区厚度H值的关系。分析VIL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论文参考文献

[1].晋立军,李培仁,李军霞,孙鸿娉,封秋娟.一次强降雹过程中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0

[2].杨立洪,黄茂栋,黄彬.多普勒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叁届学术年会文集.2008

[3].晋立军,张淑萍,李军霞,孙鸿娉.用多普勒雷达分层计算和显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C].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叁届学术年会文集.2008

[4].刘治国,俞小鼎,陶健红,杨建才,梁海河.青藏高原东北侧雹云单体最大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演变特征及其在降雹定时判断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2008

[5].杨立洪,黄茂栋,黄彬.多普勒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8

[6].吴书君,王凤娇,刘昭武,冯桂利.两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的应用对比分析[J].气象.2006

[7].房春琴,孙田文,肖湘卉.陕西冰雹实例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指标分析[J].陕西气象.2006

[8].吴书君,王凤娇,刘昭武,冯桂利.两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的应用对比分析[C].山东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2005

[9].吴书君,王凤娇.两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的应用对比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05

[10].王炜,贾惠珍.用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资料预测冰雹[J].气象.2002

标签:;  ;  ;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论文-晋立军,李培仁,李军霞,孙鸿娉,封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