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离散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平谷区,误差,土地利用,河网,冲突,位置。
空间离散化论文文献综述
姜红[1](2018)在《二维空间离散化的FitzHugh-Nagumo格点系统的解的存在与唯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Fitz Hugh-Nagumo系统在分子生物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受到很多学者关注。本学位论文主要考虑了二维空间离散化的Fitz Hugh-Nagumo格点系统,在确定性的环境下得到了其解的存在与唯一性。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动力系统的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证明二维空间离散化的Fitz HughNagumo格点系统的解的存在与唯一性。第叁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05期)
庞琛[2](2017)在《多重异质性、企业空间离散化与产业集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至今已叁十余载,中国的制造业也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后,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在需求结构变化和要素成本上升等制约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采取跨区域发展的战略,不同功能部门在空间上呈现出离散化特征。当此现象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后,这一空间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成长,也是新的现实背景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重要微观基础。特别地,当寻求跨区域发展的企业是某一产业集群的成员时,由此带来的要素、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产业链的空间离散和地区间集群分工的形成,进而对地区的要素配置和经济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对于复杂而重要的劳动力要素而言,企业空间离散化过程中生产和研发这两类不同的分工环节在区位偏好上差异性的背后也蕴含了劳动力区位偏好与城市分化的匹配,以及城市化对要素、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探究企业空间离散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有助于理解新的历史背景下产业集聚与转移的新特点和新格局,为如何利用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与协调发展,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微观视角与参考。本文将企业跨区域发展这一微观行为作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机制研究的微观异质性的转向,关注微观主体社会人的属性,进而对运输成本进行拓展。在理论研究上,对新经济地理学下的产业集聚机制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拓展,从产业集聚的经济关联与知识关联两个维度,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内容——运输成本,从单一地关注地理邻近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企业间技术邻近。从多重异质性(企业、区位、劳动力)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上市企业跨区域发展中的空间集聚特征、成因与效应,主要解释了企业异质性与区位因素会如何影响企业跨区域的空间决策,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哪一个的影响更大,两者是否存在关联?企业空间行为成为趋势后,形成产业链在空间上的离散化,不同分工环节和异质性劳动力是否在空间集聚上双向性和关联性并存,如何解释其形成机制?异质性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是否存在分割性,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又如何?最后总结了企业跨区域发展“动力-行为-效应”的内在机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综合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制造业上市企业年报,建立了上市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数据库,包括了 3406家制造业企业及其子公司的企业微观数据,涉及到15个行业,涵盖了 31个省(直辖市),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首先,运用多种产业集聚指标测算和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与不同子公司(研发型和生产型)的空间集聚度与特征;其次,运用条件logit回归模型考察了企业特性、要素、市场容量、距离、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政府相关支出对企业空间离散决策的影响,尤其是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的作用;再次,运用Moran's I指数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Gi指数测算了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的双向性,并以长叁角地区为例,采用多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研发设计环节与生产加工环节的空间集聚的关联性;最后,运用修正E-G产业同构指数测算异质性劳动力要素在区域间的分割程度,并建立计量模型,在长叁角城市群范围内考察了异质性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区位条件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微观层面上,跨区域发展的企业在行业特征、企业异质性与区位影响因素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总体空间集聚特征。从行业类型来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依赖型产业相比,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其分工环节在空间离散时更为遵循地理邻近原则;(2)企业异质性。选择跨区域发展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异质性:规模较大、要素成本压力较大、知识型劳动力比例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空间离散化的策略;(3)感知知识溢出风险。研发投入高的企业未必会选择空间离散,体现了企业在跨区域发展决策时存在对技术知识溢出风险的担忧;(4)区位因素。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要素导向和制度导向,倾向于寻求较大市场、要素优势和制度支持。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劳动力要素对不同分工环节的空间离散决策尤为显着;(5)生产加工与研发设计子公司的比较。相较于生产环节,研发设计环节更倾向选址于总部附近、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知识劳动力更为充沛的地区,对空间距离更为敏感。而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则对生产环节的影响更甚;(6)两种接近性的作用。地理接近性的影响更大,且可以促进技术接近性发挥作用,知识外部性是具有一定地理边界的。2、从产业链来看,制造业的不同分工环节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双向集聚”:一般劳动力(生产环节)更多地在边缘地区集聚,而知识劳动力(研发环节)仍集聚在核心地区,地域间产业分工显着。另一方面,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如长叁角地区),研发和生产又具有显着的空间关联性。知识性活动与知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具有更明显的空间约束性,“生产分散、研发集中”的模式凸显,也从产业角度证实了知识共享与转移的地理界限。在长叁角城市群中,产业链上的不同分工环节(研发与生产)在空间上互相耦合在一起,呈现出x型。从产业链地域分工与联系的视角,将长叁角城市群划分以上四类产业空间:先行区、耦合区、边缘区与交界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集聚的空间离散与关联的并存。3、企业跨区域下的要素空间分割与效应。企业跨区域发展背景下,异质性劳动力要素的地区分割程度会随着地理空间的扩大而加剧。劳动力空间配置水平与城市区位条件息息相关,且知识劳动力(高级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人才的流失会对边缘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消极作用,但一般劳动力的流入对次级地区产业转型的影响可能甚微,双向集聚可能会加剧地区间经济差异。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导,“企业-人-产业-空间”相互统一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匹配的政策建议,有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诚然,由于本研究研究主题涉及到多个学科,加上研究者学术水平有限,本文在诸多方面尚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在结尾对本研究在理论构建、研究内容与方法运用上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11-01)
姜红[3](2017)在《关于空间离散化的FitzHugh-Nagumo方程的渐近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FitzHugh-Nagumo系统在分子生物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受到很多学者关注.本学位论文主要考虑了高维空间离散化的FitzHugh-Nagumo格点系统,在确定性的环境下得到了其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及上半连续性,在具有可加白噪声的环境下得到了其全局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动力系统的研究现状等;给出了几个本文会用到的重要不等式.第二章,证明高维空间离散化的FitzHugh-Nagumo格点系统的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及上半连续性.第叁章,证明带有可加白噪音的高维空间离散化的FitzHugh-Nagumo格点系统的全局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第四章,是对本文的总结,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04-10)
刘玉,范文洋,郜允兵,唐林楠[4](2016)在《果品产量统计数据空间离散化研究——以北京平谷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果品产量是衡量区域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指标。果品产量的空间离散化,有助于揭示区域内部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获取微观尺度的果品产量数据。该研究依据地形起伏度和土地利用分区将平谷区划分为平原区、浅山区和深山区,并分别建立离散化模型进行修正,将村果品产量离散到500 m×500 m格网下的果园图斑上。结果表明:(1)村果品模拟产量与果品实际产量的相关性系数由总体样本建模的0.585提高到分区建模的0.690,表明分区建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2)各区影响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存在差异。平原区果园面积对果品产量呈现线性影响;浅山区和深山区果园面积对果品产量的影响较为剧烈,呈幂指数关系,并且增加海拔高度和坡度2个变量后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有改善。(3)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影响下,平谷区果品产量呈现地带性分布。其中,产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地形相对平缓、自然本底较好、农民劳作便利的浅山带;而平原区和深山区分别受政策限制和地形限制,果品产量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王凯[5](2016)在《基于构象空间离散化的复杂体系自由能计算方法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在生物和化学领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对蛋白质分子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对蛋白质折迭过程分析、蛋白质与小分子的对接,还是蛋白质结构预测等过程都离不开对蛋白质构象转化的分析。明确构象转化过程中的自由能的变化是研究蛋白质分子构象转化的核心问题。由于生物大分子结构有着非常高的复杂度,因此对生物大分子高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并不多,而且在复杂体系计算自由能时,现有方法效率和准确度不能同时满足。因此,从一个高维整体角度来分析蛋白质的构象空间以及开发新的自由能算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篇论文首先通过分层高维聚类方法来研究了溶菌酶蛋白质的构象转化,然后提出了基于构象空间的离散化的一种新型的复杂体系计算自由能方法,并且从理论推导和分子模拟数据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我们还对比了分子模拟轨迹中能量与自由能在蛋白质不同二级结构上的相关性。自由能地貌图被广泛用于研究自然折迭状态下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度非常高,其构象空间十分复杂,经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等采样方法,一般我们可以得到较为广泛的样本构象空间,然而,人们普遍从一维或者低维的角度来勾勒蛋白质的自由能地貌,以规避高阶相关性带来的困难。这也使得我们得到的蛋白质构象变化的结果局限在低维分析中,缺少在高阶相关方面上的分析,因此我们期望在一个高维的角度去描述自由能地貌,从而了解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变化。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毫秒级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溶菌酶蛋白质在自然折迭状态下的构象空间,通过选择主链二面角为自由度,依据转换频率,区分自由度的快与慢,在与时间相关的不同层次从高维的角度研究了溶菌酶构象变化。经过与实验数据对比,晶体结构的构型在采样轨迹的分组中为主导构型,而且有着较高的能垒,相对难于向其他构型转化,并且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与非作用位点二面角的构象转化息息相关。自由能计算在生物化学等领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自由能计算的先河中,主要分为两类计算方法,一种是依据实验数据采取的打分函数;一种是通过物理模型与公式推导开发的方法。由于生物大分子的复杂度,第一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且难于对未知体系进行预测,因此利用严格的公式推导更适合应用到更多的体系中。主要的理论计算自由能的方法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为需要对两种状态之间路径采样的热力学积分、自由能微扰等方法;第二种为只需对两个状态无需对过程采样的MM/P(G)BSA、LIE等方法。第一类方法理论推导严密,能够准确的计算不同状态之间的自由能差,局限性是对于复杂的生物大分子体系,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采样,会消耗大量的计算机资源。第二种方法,依据各状态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对模型的近似求解两个状态之间的自由能差,能够较快的计算出结果,相对节省计算机资源,但是,由于这几种方法并没有解决体系中熵焓补偿的作用,对熵的计算非常不准确,导致计算得到的自由能误差很大。因此,开发新的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篇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显性恒定统计权重分布(ECISWD)假设,将构象空间离散化的在复杂体系中计算自由能的新方法。当对构象空间离散化足够精细的时候,不同宏观状态之间的自由能变可以通过对不同宏观状态下的conformer计数得到。另外,我们发现依据此时足够精细的conformer标准作为微观状态时,构象熵的变化和自由能的变化仅相差一个负的温度因子,不同宏观状态焓变和宏观状态内conformer内部的熵的变化近似相等。因此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熵焓补偿带来的误差,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自由能差。经过理论推导,这个方法在简单体系下是不成立的,对于复杂体系才适用,并且我们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子动力学模拟轨迹中加以验证,证明了这种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计算不同状态之间的自由能差的方法。最后,我们分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轨迹中宏观状态之间不同能量项与自由能的关系,提出了能量跨度在计算自由能差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对比了多种蛋白质不同二级结构上的不同能量项与自由能的相关性差异,我们发现,在稳定的二级结构中,自由能与最小能量、最大能量以及能量跨度的相关性更高,其中能量跨度是相关性最高的参数。(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5-01)
吴强[6](2015)在《基于工作空间离散化的重载多足步行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在不断地深入。人类的活动空间在不断地扩大,因而面对的地形也更加复杂多样。太空探索、极地科考、矿山开采、灾难救援、核电维护、军事运输等各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多足步行机器人,机器人已在多领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工业应用、科技探索的重要而基础的工具。重载多足机器人能够很好地适应崎岖地面、离散化地形,在复杂的地面环境中可以很好地承担运输任务。在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中,采用先建模再规划然后控制的思路。该控制方法的建模很复杂,控制过程中实时地反解对系统的计算速度、实时性要求很高,应该考虑如何减少反解时间、降低对系统实时性的需求,让系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它工作。本文基于足端工作空间离散化,对重载多足步行机器人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重载多足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对多足步行机器人的摆动腿进行运动学正反解、速度正反解,支撑腿进行运动学正反解,分析了机器人的足端工作空间。其次,对多足步行机器人的足端工作空间离散化,用足端特征点近似代替足端控制点来控制曲线的形状。举例并说明如何用五次多项式、叁次样条差值对关节空间进行轨迹规划,进而得到足端轨迹。分析了关节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与足端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等。再次,设计并分析了重载多足步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分析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实现了控制系统软硬件的模块化设计。最后,分析了用不同边长的子块对足端工作空间离散化时,足端轨迹发生的变化。选择了合适边长的子块对足端工作空间进行离散化。在给定子块边长的情况下,举例分析了单控制点单坐标方向偏移、单控制点多坐标方向偏移、多控制点多坐标方向偏移对足端轨迹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赖正清[7](2013)在《平原河网区水文特征骨架数据模型与分布式空间离散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流域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成为科学认识与合理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分布式流域模型在平原河网区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问题在于现有的方法难以实现平原河网区集水单元的合理划分以及集水单元之间拓扑关系的构建。解决这一瓶颈可以使分布式流域模型在平原河网区的适用性得到有效提高,对平原河网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太湖流域湖西区作为研究区,针对平原河网区河网密集交织、湖库星罗棋布、水工设施众多等水文结构特征,利用遥感、专题图件等多源数据,构建了描述平原河网区水文特征骨架的数据模型,进而提出了综合考虑平原河网区交叉、环状河网以及湖泊、水库、圩区等典型水文特征的分布式空间离散化方法,开发了可用于平原河网区分布式流域建模的空间离散化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构建了能表达平原河网区水文特征骨架的数据模型。在对平原河网区的水文结构与特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将其抽象表达为点、线、面叁种基本类型:点包括河段节点、湖库出入口、涵闸泵站、水文站等水文节点;线包括河段、堤;面包括湖泊、水库、圩区。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能表达水文结构空间拓扑关系的数据结构,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进行存储。(2)提出了基于水文特征骨架数据模型的平原河网区的分布式空间离散化新方法。利用平原河网区实际河湖网络数据,设计了河网流向探测、多流向编码以及局部地形流向改正的算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平原河网区复杂水文特征条件下的地理过程非均一性以及河道之间复杂的汇流、分流特性,实现了包含子流域、湖泊、水库和圩区的离散单元划分,构建了离散单元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3)借助ArcGIS的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了平原河网区的分布式空间离散化系统。系统实现了平原河网区水文特征骨架数据模型的构建、基于DEM和水文特征骨架模型的栅格流向提取、空间离散单元的划分以及流域拓扑关系的构建等功能,为平原河网区的分布式流域建模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唐奇,许新宜,俞淞,信达[8](2012)在《基于GIS的人口空间离散化方法及其应用——以北方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6种一级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建立人口-土地多元回归模型,将人口数据离散在水资源二级区与地级行政分区迭套后的统计单元内,进而汇总到水资源二级区,得到水资源分区的人口分布,并选取部分典型区域对离散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基本与区域面积和居民点分布呈正相关,与实际情况相符.(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石磊,吴仁彪[9](2012)在《预测位置空间离散化的多航路中期冲突探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高飞行密度空域中具有多段航路的飞机中期冲突探测算法的精度较低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中期冲突探测算法。将两飞机的航路重新划分为一系列航路片段,使得在每一个航路片段中没有航向和速度的变化。基于Prandini瞬时冲突概率的思想,计算所有航路片段的最大瞬时冲突概率,并取冲突概率中的最大者作为两架飞机整个航路冲突发生可能性的一个极端情况的度量。其中提出了基于预测位置空间离散化的新算法来求航路片段的瞬时冲突概率,对两飞机预测位置空间进行离散,然后根据位置预测误差概率密度函数以及两飞机的相遇几何来求瞬时冲突概率。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Prandini随机化算法,本文的冲突探测算法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更高,能够满足高密度飞行下条件下具有多段航路飞机的实时冲突探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2年11期)
俞肇元,宗真,陆玉麒,袁林旺[10](2012)在《基于模糊关系识别的多要素空间离散化方法——以江苏阜宁人口与经济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离散化是精细化县级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关系识别的空间数据离散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广义权距离实现对专家知识与多系统分层要素的综合集成,并通过建立待离散化要素与其影响指标的模糊关系识别模型,获得空间离散化权重。以2009年江苏省阜宁县人口、GDP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离散化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空间离散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可较好揭示各影响要素对待离散要素的空间影响。(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2年03期)
空间离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至今已叁十余载,中国的制造业也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后,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在需求结构变化和要素成本上升等制约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采取跨区域发展的战略,不同功能部门在空间上呈现出离散化特征。当此现象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后,这一空间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成长,也是新的现实背景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重要微观基础。特别地,当寻求跨区域发展的企业是某一产业集群的成员时,由此带来的要素、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产业链的空间离散和地区间集群分工的形成,进而对地区的要素配置和经济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对于复杂而重要的劳动力要素而言,企业空间离散化过程中生产和研发这两类不同的分工环节在区位偏好上差异性的背后也蕴含了劳动力区位偏好与城市分化的匹配,以及城市化对要素、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探究企业空间离散与异质性劳动力集聚,有助于理解新的历史背景下产业集聚与转移的新特点和新格局,为如何利用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与协调发展,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微观视角与参考。本文将企业跨区域发展这一微观行为作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机制研究的微观异质性的转向,关注微观主体社会人的属性,进而对运输成本进行拓展。在理论研究上,对新经济地理学下的产业集聚机制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拓展,从产业集聚的经济关联与知识关联两个维度,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内容——运输成本,从单一地关注地理邻近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企业间技术邻近。从多重异质性(企业、区位、劳动力)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上市企业跨区域发展中的空间集聚特征、成因与效应,主要解释了企业异质性与区位因素会如何影响企业跨区域的空间决策,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哪一个的影响更大,两者是否存在关联?企业空间行为成为趋势后,形成产业链在空间上的离散化,不同分工环节和异质性劳动力是否在空间集聚上双向性和关联性并存,如何解释其形成机制?异质性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是否存在分割性,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又如何?最后总结了企业跨区域发展“动力-行为-效应”的内在机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综合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制造业上市企业年报,建立了上市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数据库,包括了 3406家制造业企业及其子公司的企业微观数据,涉及到15个行业,涵盖了 31个省(直辖市),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首先,运用多种产业集聚指标测算和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与不同子公司(研发型和生产型)的空间集聚度与特征;其次,运用条件logit回归模型考察了企业特性、要素、市场容量、距离、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政府相关支出对企业空间离散决策的影响,尤其是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的作用;再次,运用Moran's I指数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Gi指数测算了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的双向性,并以长叁角地区为例,采用多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研发设计环节与生产加工环节的空间集聚的关联性;最后,运用修正E-G产业同构指数测算异质性劳动力要素在区域间的分割程度,并建立计量模型,在长叁角城市群范围内考察了异质性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区位条件的空间相关性,以及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微观层面上,跨区域发展的企业在行业特征、企业异质性与区位影响因素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总体空间集聚特征。从行业类型来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依赖型产业相比,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其分工环节在空间离散时更为遵循地理邻近原则;(2)企业异质性。选择跨区域发展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异质性:规模较大、要素成本压力较大、知识型劳动力比例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空间离散化的策略;(3)感知知识溢出风险。研发投入高的企业未必会选择空间离散,体现了企业在跨区域发展决策时存在对技术知识溢出风险的担忧;(4)区位因素。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要素导向和制度导向,倾向于寻求较大市场、要素优势和制度支持。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劳动力要素对不同分工环节的空间离散决策尤为显着;(5)生产加工与研发设计子公司的比较。相较于生产环节,研发设计环节更倾向选址于总部附近、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知识劳动力更为充沛的地区,对空间距离更为敏感。而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则对生产环节的影响更甚;(6)两种接近性的作用。地理接近性的影响更大,且可以促进技术接近性发挥作用,知识外部性是具有一定地理边界的。2、从产业链来看,制造业的不同分工环节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双向集聚”:一般劳动力(生产环节)更多地在边缘地区集聚,而知识劳动力(研发环节)仍集聚在核心地区,地域间产业分工显着。另一方面,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如长叁角地区),研发和生产又具有显着的空间关联性。知识性活动与知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具有更明显的空间约束性,“生产分散、研发集中”的模式凸显,也从产业角度证实了知识共享与转移的地理界限。在长叁角城市群中,产业链上的不同分工环节(研发与生产)在空间上互相耦合在一起,呈现出x型。从产业链地域分工与联系的视角,将长叁角城市群划分以上四类产业空间:先行区、耦合区、边缘区与交界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集聚的空间离散与关联的并存。3、企业跨区域下的要素空间分割与效应。企业跨区域发展背景下,异质性劳动力要素的地区分割程度会随着地理空间的扩大而加剧。劳动力空间配置水平与城市区位条件息息相关,且知识劳动力(高级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人才的流失会对边缘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消极作用,但一般劳动力的流入对次级地区产业转型的影响可能甚微,双向集聚可能会加剧地区间经济差异。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导,“企业-人-产业-空间”相互统一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匹配的政策建议,有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诚然,由于本研究研究主题涉及到多个学科,加上研究者学术水平有限,本文在诸多方面尚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在结尾对本研究在理论构建、研究内容与方法运用上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研究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离散化论文参考文献
[1].姜红.二维空间离散化的FitzHugh-Nagumo格点系统的解的存在与唯一性[J].报刊荟萃.2018
[2].庞琛.多重异质性、企业空间离散化与产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7
[3].姜红.关于空间离散化的FitzHugh-Nagumo方程的渐近行为[D].湘潭大学.2017
[4].刘玉,范文洋,郜允兵,唐林楠.果品产量统计数据空间离散化研究——以北京平谷区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16
[5].王凯.基于构象空间离散化的复杂体系自由能计算方法开发[D].吉林大学.2016
[6].吴强.基于工作空间离散化的重载多足步行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5
[7].赖正清.平原河网区水文特征骨架数据模型与分布式空间离散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8].唐奇,许新宜,俞淞,信达.基于GIS的人口空间离散化方法及其应用——以北方地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石磊,吴仁彪.预测位置空间离散化的多航路中期冲突探测算法[J].信号处理.2012
[10].俞肇元,宗真,陆玉麒,袁林旺.基于模糊关系识别的多要素空间离散化方法——以江苏阜宁人口与经济分析为例[J].人文地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