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性棉铃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棉铃虫,抗性,基因,蛋白,害虫,靶标,庇护所。
抗性棉铃虫论文文献综述
刘运泽[1](2019)在《棉铃虫转录组分析流程构建及Bt抗性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测序质量与通量不断提高,成本迅速下降,转录组学研究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非模式生物,本文基于最新数据库与高被引工具构建了一套转录组分析流程,并利用此流程分析了实验室4个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抗性品系与1种敏感品系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5个品系的测序数据结果均得到2000万以上的reads,平均74亿bp的转录组数据,过滤后碱基质量均达到Q30以上。2.使用5种方法对Trinity拼接得到的234808条转录本进行质量检测,N50为928bp,Bowtie2回贴比对率均在98%以上,Ex90N50为2042bp,BUSCO检测到95%的昆虫保守基因。蛋白库Nr、Uniprot、Pfam比对的结果中Diamond优于Blast。Nr库比对结果有47%的转录本序列比对到棉铃虫,21%比对到烟草夜蛾,还比对到了家蚕、斜纹夜蛾、二化螟等鳞翅目昆虫。3.组内生物学重复Pearson相关系数接近0.9,组间聚类与PCA分析均各自聚在一起,无批次效应。4.使用DESeq2和edgeR软件分别对Salmon、RSEM得到的表达矩阵进行差异分析,结果edgeR与Salmon的组合得到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5.DU品系共得到1156个差异表达转录本,397个可以对应到RefSeq ID,GO分析有5个基因与氨肽酶活性有关,12个基因影响蛋白酶活性,2个基因相应抗菌免疫过程;KEGG分析有10个基因参与了肽酶通路。6.LFC2品系共得到995个差异表达转录本,268个可以对应到RefSeq ID,GO分析有4个基因与蛋白激酶抑制剂活性有关,6个基因影响跨膜转运蛋白活性,3个基因与蛋白酶体变化有关;KEGG分析有5个基因在蛋白酶激活受体信号通路发挥作用,3个基因参与了蛋白酶体通路。7.XXCAD品系共得到982个差异表达转录本,278个可以对应到RefSeq ID,GO分析有8个基因与前体代谢物的产生有关,3个基因与蛋白酶体有关,3个基因与糖基转移酶有关;KEGG分析有6个基因富集在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和药物代谢通路。8.RS品系共得到1201个差异表达转录本,281个可以对应到RefSeq ID,GO分析有15个基因与ATP代谢过程相关,12个基因可以调节ATP的活性,有7个基因与前体代谢物的产生相关,2个基因参与胆固醇运输途径,3个基因参与脂肪转运途径,12个基因与核苷酸代谢途径相关;KEGG分析有2个基因富集到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通路,2个基因富集到蛋白酶体通路,9个基因富集到肽酶通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丹丹[2](2019)在《棉铃虫ABCC2和Cadherin基因变异品系的构建及其对Bt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靶标害虫抗性的产生是制约转Bt作物长期有效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害虫抗性演化机制的研究是Bt研究方向中的一个热点。田间抗性演化机制较为复杂,同一昆虫个体内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基因的变异,然而大多数的研究着重于单个基因变异的Bt抗性,有关两个及以上基因共变异的Bt抗性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变异品系的构建、生物测定和生命表制作等多种方法对ABCC2、Cadherin基因单独变异以及共变异介导的Bt抗性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田间棉铃虫种群ABCC2和Cadherin基因变异频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棉铃虫ABCC2基因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转入该基因的体外昆虫细胞在低浓度Cry1Ac处理下就出现细胞裂解,其EC_(50)(使50%的转染细胞裂解的Cry1Ac浓度)为0.109μg/mL。生测结果显示,构建的棉铃虫ABCC2基因变异近等基因系(LFC2)对Cry1Ac的抗性倍数为512倍。LFC2在抗虫棉33B(Cry1Ac表达量为274.06±27.05 ng/g)上的死亡率为27.33±5.00%,显着低于敏感品系的死亡率(46.00±5.29%);但是LFC2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和在常规棉中12上的死亡率(19.33±4.00%)没有显着差异,说明田间种植的转Cry1Ac单价抗虫棉不能有效防治该基因变异棉铃虫抗性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与敏感品系相比,LFC2各龄期幼虫(2-5龄)、雌蛹和雌雄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均显着延长,成虫前期存活率显着降低,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繁殖率显着降低,平均世代时间显着延长,而1龄幼虫和雄蛹的发育历期、雌雄成虫寿命、成虫产卵期和单雌产卵量没有显着差异。2、棉铃虫Cadherin基因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转入该基因的细胞对Cry1Ac的EC_(50)为9.212μg/mL。生测结果显示,构建的Cadherin基因变异近等基因系(96CAD)对Cry1Ac的抗性倍数为396倍。96CAD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为27.44±1.28%,显着低于敏感品系的死亡率(46.00±5.29%);但是96CAD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仍然显着高于在常规棉中12上的死亡率(15.08±2.96%),说明虽然该基因变异能够介导棉铃虫对抗虫棉产生抗性,但是田间种植的转Cry1Ac单价抗虫棉对该类变异棉铃虫抗性种群仍有一定控制效果。生命表结果显示:与敏感品系相比,96CAD的2、4和5龄幼虫、雌蛹和雌雄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均显着延长,成虫产卵期显着缩短,单雌产卵量显着减少,成虫前期存活率显着降低,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繁殖率显着降低,平均世代时间显着延长,而1、3龄幼虫和雄蛹的发育历期以及雌雄成虫寿命没有显着差异。3、棉铃虫ABCC2和Cadherin基因共转入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共转入的细胞对Cry1Ac的EC_(50)为0.017μg/mL,显着低于二者分别单独转入的细胞。生测结果显示:构建共变异品系(R1)对Cry1Ac的抗性倍数为6273倍。R1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为18.16±1.51%,显着低于敏感品系的死亡率(46.00±5.29%);但是R1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与在常规棉中12上的死亡率(14.33±2.33%)没有显着差异,说明田间种植的转Cry1Ac单价抗虫棉不能有效防治ABCC2和Cadherin基因共变异棉铃虫抗性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与敏感品系相比,R1的2、4和5龄幼虫、雌蛹和雌雄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均显着延长,成虫前期存活率显着减低,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显着降低,平均世代时间显着延长,1、3龄幼虫和雄蛹的发育历期、雌雄成虫寿命、成虫产卵期和净繁殖率没有显着差异,而单雌产卵量却显着增加。4、2016-2018年,共测定了22个田间棉铃虫种群的Cry1Ac抗性水平,IC_(50)在0.004μg/mL(银川种群,2017年)到0.403μg/mL(长岛种群,2017年)之间,在诊断剂量1.0μg/mL下的存活率为0到16.67%,2016年在该剂量下有存活个体的种群数为监测种群总数的60%,2018年上升为100%。在利用DNA分子技术检测的254个样品中,未发现ABCC2和Cadherin基因单独变异或共变异个体。上述结果表明,棉铃虫ABCC2和Cadherin基因在介导Cry1Ac蛋白穿孔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而且这两个基因共变异在Bt抗性中具有“1+1>2”的协同抗性效应。ABCC2和Cadherin基因单独变异和共变异品系都表现出抗性适合度代价。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的抗性水平显着升高,而ABCC2和Cadherin基因变异频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杨子山,Jin,Lin,Wang,Jing,Guan,Fang[3](2019)在《与棉铃虫对转Bt抗虫棉田间抗性演进相关的四跨膜蛋白基因显性突变新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广种植转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作物,抑制了一些主要害虫的发生,减少了杀虫剂使用,增强了天敌控害作用,提高了种植收益。然而,害虫快速演进的抗性正在减弱转Bt基因作物的这些效果。因此,亟需更好地了解害虫对转Bt基因作物产生抗性的遗传基础,以监测、延缓和消除害虫抗性。Jin等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精细遗传作图和抗感个体DNA序列比对抗性和易感个体,在全球性肆虐的棉铃虫中新发现了四跨膜蛋白(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郑庆伟[4](2018)在《吴益东教授团队破译棉铃虫Bt显性抗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吴益东教授团队发现一种四跨膜蛋白编码基因(HaTSPAN1)通过点突变(L31S)导致棉铃虫对Bt杀虫蛋白Cry1Ac产生显性抗性。该项重要研究成果于2018年11月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吴益东教授团队针对我国棉铃虫对Bt棉抗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通过遗传筛查揭示了我国棉铃虫(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30期)
王方[5](2018)在《棉铃虫显性抗性突变被找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场农民和棉铃虫之间无休止的战争中,棉铃虫通过适应基因工程来反击。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显性遗传突变,这种突变使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作物害虫之一的棉铃虫的毛虫对转基因棉花产生抗性。在基因组学和基因编辑的前沿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11-07)
李国平,高丽娜,黄建荣,姬婷婕,黄博[6](2018)在《田间棉铃虫种群对Cry1Ac蛋白的抗性基因频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了解河南省新乡市田间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种群对Cry1Ac蛋白的敏感性变化,可为该虫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雌系F1/F2代并结合诊断剂量法于2013-2016年连续监测了河南省新乡市棉铃虫种群对Cry1Ac蛋白的抗性基因频率以及种群敏感度的变化。【结果】2013-2016年河南省新乡市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小于0.002 12,抗性基因频率处于较低水平;种群的相对平均发育级别由2013年的0.506分别下降到2015和2016年的0.448和0.442,表明棉铃虫对Cry1Ac蛋白的敏感度增加。【结论】河南省新乡市棉铃虫种群对转Cry1Ac基因棉花仍处于较为敏感阶段,转Bt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在河南新乡地区的大面积缩小可能是其抗性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臣,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7](2018)在《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Bt(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抗性问题是阻碍Bt抗虫棉持续发展的关键,探究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演化趋势及交互抗性,可为选择合适的抗虫棉花备选基因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通过连续多代筛选,获得了5个对Bt具有不同抗性的品系,利用饲料混合法测定了这些品系棉铃虫的交互抗性。【结果】经筛选后棉铃虫对Cry1Ac产生了超高水平的抗性、对Cry2Ab、Vip3Aa产生了超低抗性(耐性);Cry1Ac抗性棉铃虫停止筛选而换成Cry2Ab或Vip3Aa继续筛选后,棉铃虫对Cry1Ac抗性水平明显降低,对Cry2Ab或Vip3Aa产生低抗或超低抗性(耐性)。Cry1Ac抗性棉铃虫对Cry1Ab敏感性显着降低,而对Cry2Ab、Cry2Ah及Vip3Aa敏感性变化不显着;Cry2Ab抗性品系棉铃虫对Cry1Ac敏感性显着降低;Vip3Aa抗性品系棉铃虫对Cry1Ac敏感性变化不显着。说明Cry1Ac与Cry1Ab间存在明显交互抗性,与Cry2Ah、Vip3Aa没有交互抗性;而Cry2Ab与Cry1Ac间存在不对称的交互抗性。【结论】在筛选新杀虫基因或迭加基因时,应充分考虑抗性发展及交互抗性问题,Cry2Ah、Vip3Aa是治理Cry1Ac抗性棉铃虫或与Cry1Ac迭加最优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高美静[8](2017)在《棉铃虫LF256品系对Cry1Ac抗性机理的研究及APN家族基因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棉铃虫对棉花等农作物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它所具有的生理、行为和生态学特性使其成为抗药性发生最严重的农业害虫之一。上世纪90年代,棉铃虫的抗药性问题导致了其在北方棉区的大暴发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中国自1997年开始种植表达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蛋白Cry1Ac的转基因棉花(Bt棉),至2015年,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370万公顷,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6%。然而,Bt棉的长时间密集种植给棉铃虫带来了巨大的选择压力,并导致了其抗性的进化。对北方六个省份的棉铃虫种群的抗性监测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Cry1Ac抗性个体的频率从0.93%提高到了 5.5%。棉铃虫抗性的进化严重威胁着Bt棉花所能带来的经济、生态效益,因此研究棉铃虫Bt抗性遗传及分子机制对于建立早期抗性检测技术及制订棉铃虫抗性治理对策非常重要。本文对F1筛选获得的棉铃虫Cry1Ac抗性品系LF256的遗传方式和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LF256品系中一个与钙粘蛋白基因独立分配的抗性位点与钙粘蛋白基因之间产生异位不互补效应(Second-site noncomplementation,SSNC);通过QTL定位,明确了位于棉铃虫15号染色体上一个基因位点与LF256品系的高水平抗性遗传连锁;同时FGFR调控的MAPK-MEK信号通路很有可能也参与了 LF256品系抗性的形成。本文还对棉铃虫中一类重要的Bt受体APN家族的一系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环状RNA(CircularRNA)的形成介导了AP 基因中多种可变剪接体的产生。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明确不同Bt抗性基因的机理及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来源于棉铃虫APN基因的非编码环状RNA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1.LF256品系与钙粘蛋白突变品系对Cry1Ac抗性存在SSNC效应基于等位基因互补性测验的F1筛选是检测田间抗性基因频率以及分离得到抗性等位基因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将田间棉铃虫种群与室内钙粘蛋白r1突变品系SCD-r1进行单对杂交,并根据其F1代在诊断剂量下的存活率,可以鉴定出携带显性抗性基因或者隐性钙粘蛋白突变基因的抗性个体。在进行F1筛选时发现,采自河北廊坊棉铃虫种群编号为#256的一只田间雄蛾与SCD-r1品系的雌蛾杂交产生的F1代在诊断剂量下的存活率为85.4%,表明该雄蛾携带钙粘蛋白基因位点的两个抗性等位基因或者其他位点的显性抗性基因。对该个体钙粘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一个钙粘蛋白等位基因存在缺失和插入突变,并会导致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第11个重复子区域提前终止,该等位基因被命名为r18。然而,该雄蛾携带的另外一个钙粘蛋白等位基因的cDNA序列完整,没有缺失、插入或者翻译提前终止,为了检验该等位基因在抗性中的作用,将其命名为rx,并通过家系选择和毒素筛选得到纯合的rxrx品系,即为LF256品系。LF256品系与敏感品系SCD相比,对Cry1Ac活化毒素有220倍的抗性,抗性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LF256对Cry1Aa毒素的交互抗性超过了 67倍,对Cry1Ab有34倍的交互抗性,对Cry2Ab没有交互抗性。与钙粘蛋白r1突变品系SCD-r1的互补测验结果显示,LF256品系与SCD-r1品系杂交产生的F1代具有抗性,综合F1筛选的结果,可以推测LF256中的Cry1Ac抗性基因位于钙粘蛋白位点。然而,LF256品系的钙粘蛋白氨基酸序列完整且不存在保守的氨基酸位点的替换。并且,LF256品系的钙粘蛋白基因与其Cry1Ac抗性在遗传上并不连锁。此外,LF256品系与SCD品系在钙粘蛋白的转录水平、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与Cry1Ac毒素的结合水平上都是相似的。上述结果表明LF256品系具有在一个独立于钙粘蛋白基因位点的另一个隐性抗性基因,且该抗性基因与SCD-r1品系中的钙粘蛋白基因之间不能遗传互补,即存在异位不互补效应(Second-site noncomplementation,SSNC)。异位不互补效应在模式生物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研究,但在昆虫抗药性及Bt抗性中为首次发现,该发现对于分析和解释F1筛选的结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LF256品系Cry1Ac抗性的遗传定位及机理研究LF256品系为F1筛选分离得到的Cry1Ac隐性抗性品系,经过4年不连续的Cry1Ac活化毒素多次筛选后,对Cry1A类毒素的抗性水平明显上升。与敏感品系SCD相比,筛选后的LF256品系对Cry1Ac活化毒素的抗性倍数为702倍,对Cry1Aa和Cry1Ab的交互抗性分别为>213倍和56倍,同时对Cry2Ab毒素产生了 9.5倍的交互抗性。该品系对Cry1Ac毒素的抗性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非隐性遗传。LF256品系抗性水平的提高及显性度的改变表明在Cry1Ac毒素的筛选过程中,该品系除了原始存在的隐性抗性基因外,产生了新的抗性基因,且该抗性基因为非隐性遗传。为了便于区分,将筛选后所得的抗性品系命名为LF256-P。利用遗传连锁分析对筛选后获得的LF256-P品系进行了 QTL定位,通过检测SNP标记在两个回交群体中的分离比差异,确定了叁个候选区域,分别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2.3Mb-3.3Mb、6.7Mb-9.4Mb以及15号染色体上的4.4Mb-11.9Mb的区间内。并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检验了位于该定位区间内的9个SNP标记以及该区域外的2个SNP标记与抗性的连锁性,结果显示与QTL定位分析结果一致,证明了 QTL定位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明确哪条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来源于原始的LF256品系,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方法将分别位于9号和15号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进行了分离,将得到的仅含有9号染色体上抗性基因的品系命名为LF256-9R,仅含有15号染色体上抗性基因的品系命名为LF256-15R。对这两个品系的抗性进行研究后发现,与敏感品系SCD相比,LF256-9R品系对Cry1Ac有50倍的抗性,对Cry2Ab有6.4倍的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方式为非隐性遗传;LF256-15R品系对Cry1Ac有160倍的抗性,对Cry2Ab没有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方式为隐性遗传。相根据上述的结果可以确定,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来源于原始的LF256品系,而9号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则产生于后续的筛选过程,并导致了对Cry2Ab毒素交互抗性的产生。此外,LF256-15R与SCD-r1品系的互补测验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结论。为了保持与之前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将LF256-15R品系更名为LF256。为了进一步研究LF256抗性产生的分子机理,对位于15号染色体候选区域内的已经报道过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包括ABCC2、MAP4K4、ABCC3等的基因序列和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这几个基因的序列中未发现保守的氨基酸位点的替换,受体基因的转录水平与SCD品系相比也没有出现显着的下调。以上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不是LF256品系隐性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是位于棉铃虫15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新的抗性基因导致了该品系的高水平抗性。此外,RNA-seq分析和特异性的信号通路抑制剂生测实验数据显示FGFR调控的MAPK-ME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 LF256品系抗性的形成。本研究结果证明了棉铃虫对Cry1Ac产生抗性的多样性及复杂性,LF256品系抗性基因的鉴定对完善现有的Bt毒素作用机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3.环状RNA介导的棉铃虫APN基因的新型可变剪接氨肽酶N(APNs)是一类具有非严格的底物特异性的GPI锚定蛋白,并作为Bt毒素的受体被广泛研究。对位于棉铃虫9号染色体上的APN家族基因簇上的3个APN基因(HaAPN1、HaAPN2和HaAPN3)的序列分析发现,20种和13种具有外显子跳跃性质的异常转录本分别存在于HaAPN1和HaAPN3基因中,并且该种转录本的形成并非由基因突变导致而是由转录后的修饰所调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HaAPN1和HaAPN3中分别鉴定到了 16种和7种环状RNA的存在,这类环状RNA的剪接信号不同于常规报道的GT/AG,其剪接位点与对应基因的线性剪接体的位点具有相似的特征,即存在同向的短重复序列,结合这两类剪接体剪接位点的位置关系等信息,我们推测该类环形RNA的形成可能介导了其对应基因的新型的线性剪接体的形成。4.棉铃虫APN家族基因的命名、进化、表达及序列分析鉴于APN1在Bt抗性中的重要作用,鳞翅目昆虫中APN家族的其它基因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了全面研究APN家族在棉铃虫Bt抗性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与HaAPN1位于同一个基因簇上的其他9个APN基因。通过与家蚕、帝王蝶、草地贪夜蛾和小菜蛾中与之同源基因的对比分析,对这10个APN基因重新进行了命名,分析了它们的进化关系,证实了 APN家族的基因起源于一个祖先鳞翅目昆虫中基因复制事件的假说。同时,对棉铃虫APN家族基因的结构、时空表达水平以及c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除HaAPN1外,HaAPN2和HaAPN3也都含有一个O-糖基化位点富集区,表明这两个基因也具有与Cry1Ac毒素结合的潜在能力。此外,棉铃虫APN基因在幼虫期表达稳定,在卵期、蛹期和成虫期几乎不表达,并且除HaAPN7,-9,-10外,其他APN基因在棉铃虫中肠组织中都是高表达的。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在HaAPN4,-8,-9中也检测到了与APN1,-3类似的新型转录本,表明这种现象在棉铃虫APN家族的基因中具有普遍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5)
金琳[9](2017)在《自然庇护所对棉铃虫Cry1Ac抗性演化的影响及显性Bt抗性基因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现今为害范围已蔓延至欧亚大陆、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多个地区。在我国,所有棉花种植地区都可见棉铃虫为害,此外田间种群还取食玉米、小麦、花生、大豆、辣椒等多种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1997年后我国推广种植表达Cry1Ac毒素的转基因Bt棉防治棉铃虫,有效降低了田间种群对棉花及其它寄主作物的为害。2015年我国Bt棉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6%。1997-2014年Bt棉种植18年我国农民共获得约17.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需要警惕的是,棉铃虫具有对Cry1Ac毒素产生抗性的能力,田间抗性演化将减弱甚至彻底消除Bt棉的效益。长期以来,Bt棉表达的高剂量Cry1Ac对田间种群进行了连续筛选,然而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演化鲜有报道。根据种群的田间动态推测,自然庇护所延缓了抗性的快速演化。然而尚没有严格的大尺度数据描述和预测自然庇护所的实际效能和有效时限。2010年我国北方棉区部分田间种群抗性演化已出现早期预警。根据靶标昆虫对Bt作物抗性田间演化规律判断,不采取延缓抗性的有效措施,早期预警后抗性将快速演化。因此,亟须准确评估自然庇护所效益,检测自然庇护所影响下棉铃虫田间种群Bt抗性演化方向,并寻找适用我国田间种群的抗性治理策略。显然,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对我国田间抗性的演化方式和抗性产生的分子机理进行深入了解。因此,本文连续检测了 2011-2014年棉铃虫田间种群实际抗性频率,同时拟合数学模型预测的抗性演化趋势,揭示了北方棉区棉铃虫Bt抗性演化规律。自然庇护所延缓作用下,Bt抗性演化缓慢;然而抗性基因存在遗传多样性,非隐性抗性演化速度更快;自然庇护所影响下,抗性基因显性度上升,抗性演化向显性抗性发展。因此,本文从田间抗性个体中分离了非隐性抗性基因,纯化的抗性品系在Bt棉上表现显性抗性,并且对Cry2Ab毒素具有显着交互抗性。显性抗性相比于其它抗性更加难以防治,分子机理也不同于任何已报道机制。因此,本文利用遗传连锁分析对显性抗性基因进行QTL定位,最终获得了与抗性紧密连锁的单碱基突变型抗性候选基因。这些结果将为监测和预测棉铃虫田间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寻求针对性的有效抗性治理策略、完善甚至重建Bt毒素作用模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1.自然庇护所对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演化的影响“高剂量庇护所”策略是延缓靶标害虫对Bt作物抗性的最有效策略之一。不表达Bt毒素的非棉花寄主作物充当自然庇护所延缓了我国棉铃虫Bt抗性演化。为了明确自然庇护所的实际效能和有效时限,理解自然庇护所存在下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演化规律,本章大规模检测了 2011-2014年北方棉区六个省份棉铃虫田间种群实际抗性频率,模拟了 2010-2013年多因素影响下抗性演化预测趋势。模型模拟结果显示,2010年抗性个体频率为0.93%,没有非棉花作物充当自然庇护所2013年将增长至98%,而非棉花作物与非Bt棉花充当庇护所延缓抗性效能相等时增长至1.1%。田间检测结果显示抗性个体频率从2010年的0.93%增长至2013年的5.5%。抗性频率实际增长曲线与56%有效自然庇护所存在时模拟曲线吻合。自然庇护所延缓了抗性演化,但是延缓效能差于非Bt棉花。携带非隐性遗传抗性基因的抗性个体比例从2010年的37%增长至2014年的86%,同样与56%有效自然庇护所存在时模拟曲线吻合,非隐性抗性基因演化速度快于隐性抗性基因。非隐性抗性基因的平均显性度逐年升高,携带高显性度抗性基因的抗性个体比例显着上升,显性抗性可能是抗性演化的最终方向。非隐性抗性快速演化严重威胁自然庇护所的持续效益,启动种植表达两种或多种Bt毒素的“基因聚合”棉花并且配合其他抗性治理措施能够延缓抗性的持续演化。2.棉铃虫对Bt棉的显性抗性及对Cry2Ab毒素的交互抗性自1997年北方棉区种植Bt棉以来,自然庇护所持续高效延缓了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的抗性演化。然而2010-2014年,部分田间种群抗性演化已经接近或超出抗性早期预警水平。非隐性抗性快速演化严重威胁Bt棉使用寿命和自然庇护所持续效益。为了制订前瞻性抗性治理策略,本章对2011年田间非隐性遗传抗性基因进行了分离,连续多代Cry1Ac筛选最终建立了抗性等位基因纯合抗性品系AY2和QX7。利用生物测定检测抗性特性,相对于敏感品系,AY2和QX7对Cry1Ac毒素分别具有1200倍和460倍高水平抗性。两个品系的抗性等位基因对Cry1Ac毒素区分剂量和表达Cry1Ac的Bt棉叶都表现为完全显性遗传。两个品系对Cry2Ab毒素都具有较低但统计学显着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9倍和4.2倍。田间存在的显性抗性等位基因严重威胁自然庇护所延缓抗性演化的效能,显性抗性对Cry2Ab毒素敏感性较低制约了第二代基因聚合Bt棉花的应用。相对于隐性抗性演化,显性抗性演化更加难以治理。3.遗传连锁分析定位棉铃虫Cry1Ac显性抗性QTL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田间种群抗性基因存在遗传多样性,而非隐性抗性演化速度快于隐性抗性。从田间种群中分离纯化的Cry1Ac抗性品系AY2在Bt棉上表现功能性显性抗性。显性抗性是北方棉区田间Bt抗性演化的最终方向,自然庇护所策略无法延缓这一抗性演化。新型抗性治理策略的制订需要对显性抗性分子机理和遗传机制充分理解,而现有抗性机理模型无法对此进行解释。因此,本文利用遗传连锁分析对显性抗性品系AY2的抗性基因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首先,本文利用AY2与敏感品系SCD构建抗性基因交换型回交后代,利用Cry1Ac建立抗性和敏感表型,随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抓取能够显着区分抗性和敏感表型的分子标记。最终位于第10染色体(HaChr10)上的8个单碱基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指示了 QTL的位置,范围为6.2-11.5Mbp。为了缩小QTL的范围,并避免由于种群量少造成分子标记差异不足而遗漏其它抗性基因,本文利用鳞翅目昆虫特有的遗传机制分别构建了抗性基因交换型和连锁型回交群体。利用Cry1Ac筛选获得携带抗性基因的回交群体,通过大规模DNA测序比较抗性群体中SNP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情况。在抗性基因连锁型群体中,HaChr09和HaChr10的SNP与抗性表型紧密连锁;在抗性基因交换型群体中,HaChr09和HaChr10上的多个SNP与抗性表型紧密连锁,指示了 QTL位置,分别为2.8-4.0Mbp和10.1-11.4Mbp。两个QTL均表现显性遗传,对抗性贡献相当,命名为HaBtR-Chr09和HaBtR-Chr10。基因注释结果显示QTL中没有已报道的Bt抗性基因,这与显性抗性表型相一致。本研究首次获得了棉铃虫显性抗性QTL,证明了显性抗性机制与隐性抗性不同,为之后找寻抗性基因,揭示Cry1Ac作用机制和棉铃虫显性抗性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4.棉铃虫四跨膜蛋白单氨基酸突变与Cry1Ac显性抗性紧密连锁棉铃虫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Cry1Ac毒素产生抗性。钙粘蛋白、ABC转运蛋白ABCC2基因突变能够引起140-1000倍抗性,这些受体突变型抗性基因通常为隐性或不完全隐性遗传。显性抗性可能是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田间种群Bt抗性的最终演化方向,然而现有分子机制均无法解释显性抗性的产生。前文利用遗传连锁分析获得了两个显性抗性QTL。为了确认显性抗性基因,本文利用与抗性紧密连锁的SNP标记HaChr09-3.7M和HaChr10-10.69M对AY2中两个抗性主效基因进行了分离,最终成功构建了分别携带HaBtR-Chr09和HaBtR-Chr10的抗性品系AY2-9和AY2-10。生物测定显示两个品系对Cry1Ac分别具有200倍和1400倍抗性。选择AY2-10进行抗性基因精细定位,利用363头抗性基因交换型回交后代抗性个体和7个SNP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成功获得了跨越物理距离0.25Mbp的QTL。利用特异引物对该QTL内21个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比对,最终在棉铃虫四跨膜蛋白基因HaTSPAN1中发现了与抗性紧密连锁的单氨基酸突变L31S,该突变位于预测蛋白第一跨膜区TM1。设计特异引物检测实验室内多个敏感品系、隐性抗性品系和不同年份从田间分离的显性抗性品系中HaTSPAN1的预测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所有显性抗性品系都具有L31S突变。AY2的BBMV与Cry1Ac的特异性结合与敏感品系SCD没有差异,而信号通路基因的抑制剂能够显着降低AY2-10的抗性,暗示了 HaTSPAN1并非Cry1Ac的功能受体,而是在增强信号转导促进中肠干细胞增殖等方面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图位克隆首次鉴定了一个显性Bt抗性基因,该基因的发现对完善甚至重建Bt毒素作用机制模型、监测和预测棉铃虫田间种群显性抗性基因频率、寻求针对性有效抗性治理策略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刘来盘[10](2017)在《棉铃虫对Cry2Ab毒素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棉铃虫属,是全球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棉花害虫。为应对棉铃虫对化学杀虫剂抗性的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转Bt基因抗虫棉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种植,到2016年,全球转Bt棉花种植面积已达1500万公顷。Bt棉的种植有效控制了靶标害虫棉铃虫和棉红铃虫的危害,降低了棉花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棉花产量,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了避免棉铃虫对化学杀虫剂抗性快速演化问题的再次上演,在1996年第一代单价Bt-Cry1Ac抗虫作物商业化种植开始就执行了严格的高剂量/庇护所(high-dose/refuge)抗性治理策略。随后,为了克服单价Bt作物防治靶标害虫种类有限、庇护所面积过大等问题及延缓靶标害虫抗性产生,2003年转入Cry1Ac和Cry2Ab基因的第二代Bt棉花开始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推广,标志着基因聚合(gene pyramiding)或基因迭加(gene stacking)抗性治理策略的应用。我国于1997年开始一直种植转Bt-Cry1Ac基因抗虫棉,采用自然庇护所的抗性治理策略。2010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北方棉区部分棉铃虫种群对Cry1Ac毒素产生了早期抗性,对Cry2Ab毒素的敏感性还没有显着影响。但最新监测结果显示,田间种群棉铃虫Cry1Ac抗性个体频率及田间非隐性抗性基因频率较2010年均有显着上升,棉铃虫对Cry1Ac抗性的这一变化是否会对Cry2Ab毒素的敏感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Cry2Ab毒素4年的敏感性监测、对室内筛选Cry2Ab抗性品系的遗传特性、交互抗性及其在不同品种棉花的存活实验评估了我国棉铃虫对Cry1Ac+Cry2Ab双价棉的抗性风险,同时对有关基因迭加抗性治理策略成功应用的相关条件进行了论证。虽然双价Bt棉花的田间种植已经近十年,但靶标害虫对Cry2Ab抗性研究远远落后于Cry1Ac抗性研究。澳大利亚棉铃虫Cry2Ab隐性抗性是由ABCA2基因突变导致丧失Cry2Ab毒素结合能力引起的。那么我国棉铃虫对Cry2Ab的抗性机理如何?本文运用pull-down和液相-二级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了棉铃虫中肠Cry2A毒素结合蛋白,并验证了是否与抗性相关;通过构建遗传分离群体,采用QTL定位和转录组测序定位和筛选疑似抗性基因;最后通过信号通路相关抑制剂的生物测定和CRISPR/dCas干扰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上述工作的研究结果,对当前和今后如何有效开展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以有效控制抗性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发现中国棉铃虫对Cry2Ab显性抗性可能与GPCR/G蛋白信号通路相关,表明棉铃虫对Cry2Ab的抗性机理存在多样性。具体结果如下:1.棉铃虫田间种群Cry2Ab毒素的敏感性调查采用浓度对数-死亡机率值法,在2013-2016年连续四年调查了我国新疆棉区(沙湾)、华北棉区(安阳、开封、安次、高阳、南皮、邱县、惠民、夏津)以及长江流域棉区(荆州、望江、盐城)等12个田间种群棉铃虫对Cry2Ab毒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地田间种群对Cry2Ab毒素的敏感性差异均在10倍以内。比较每年度转基因棉种植密集的华北和长江流域棉区11个种群LC50平均值与室内敏感品系An和未种植Bt棉新疆沙湾种群LC50平均值,4年间Cry2Ab敏感性差异为2.0-2.7倍。2016年采用诊断剂量法,检测了各田间种群对Cry2Ab的抗性个体频率。转基因棉种植区11个棉铃虫种群Cry2Ab诊断剂量存活率在1.4%-5.2%之间,平均存活率3.3%(106/3168),显着高于沙湾种群(3/288,1.0%)和室内敏感品系An(0/288,0),转基因棉种植区和未种植区之间Cry2Ab抗性个体频率存在显着差异(χ2=13.7,df=1,P = 0.02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检测种群抗性个体频率与LC50值呈正相关(rs = 0.74,df=12,P = 0.0001),两种监测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以上结果表明,在我国转单价棉长期种植引起棉铃虫对Cry1Ac抗性频率的升高可能会影响对Cry2Ab毒素的敏感性,因此我国对转Cry1Ac和Cry2Ab基因双价棉的选择应持谨慎态度。2.棉铃虫Cry2Ab抗性品系筛选及适合度研究2009年,通过F2筛选获得了几个棉铃虫携带Cry2Ab抗性基因的单雌系,混合后用Cry2Ab毒素连续筛选37代建立了抗性品系An2Ab。生物测定结果显示与未筛选对照品系An相比,An2Ab对Cry2Ab具有130倍的抗性,对Cry2Aa毒素具有81倍的高水平交互抗性,对Cry1A类毒素具有18-22倍的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对Cry2Ab抗性接近于完全显性、常染色体遗传。通过不同模型比较回交后代在不同浓度下实际死亡率与期望死亡率的差异性,表明An2Ab品系中与Cry2Ab抗性相关位点数量在2-5个之间。用不同品种棉花的叶、蕾、铃分别喂食An和An2Ab品系棉铃虫初孵幼虫至化蛹,An2Ab在单价抗虫棉Bollgard I(5.3%± 1.3%)、GK19(6.7%±0.7%)和双价抗虫棉Bollgard 11(4.0%±2.0%)上的存活率显着高于敏感品系An(均为0)。但取食非Bt棉泗棉3号,An2Ab品系存活率(23.3%±3.3%)与敏感品系An(30%±5.8%)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表明棉铃虫对Cry2Ab抗性不存在适合度代价。An2Ab对Cry2Ab的抗性为显性遗传、与Cry1A类毒素有明显的交互抗性、能够在Bt棉上存活以及不存在适合度代价,这些特性表明双价抗虫棉的饱和杀死(redundant killing)策略对Cry2Ab抗性棉铃虫不能实现完全的控制。因此,在我国如果想单纯依靠推广应用双价Bt基因抗虫棉延缓棉铃虫的抗性可能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必须考虑在转基因抗虫棉中增加其它因子才能实现更好地抗性治理。3.棉铃虫Cry2A毒素中肠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分析利用Pull-down技术富集棉铃虫中肠Cry2A毒素结合蛋白,液相-二级质谱联用(LC-MS/MS)技术鉴定结果显示主要结合蛋白包括:钙粘蛋白类、APN1、APN2、APN3、ADP/ATP转运蛋白、V-ATP酶等。比较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Cadherin、APN1、APN2和APN3基因的序列全长,发现在An2Ab品系均没有发生基因的缺失、插入或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的突变,表明对Cry2Ab毒素的抗性与上述4个结合蛋白的基因突变无关。遗传连锁分析表明,Cadherin和APN3与抗性不连锁,APN1和APN2表现出一定的连锁性(P=0.041),怀疑在同一连锁群中存在其它基因与抗性相关。ABCA2缺失突变导致的翻译提前终止会导致澳洲棉铃虫对Cry2Ab毒素隐性抗性的产生,且丧失对Cry2A毒素的结合能力。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敏感品系SCD中ABCA2蛋白,可以使其丧失对Cry2Ab毒素结合能力,获得对Cry2Ab毒素的高水平抗性。而An和An2Ab品系的ABCA2基因序列完整且两品系间基因表达量没有差异,结合实验显示抗性敏感品系均可正常结合Cry2Ab毒素,表明An2Ab品系的显性抗性与ABCA2基因无关;遗传连锁分析也显示ABCA2基因与An2Ab品系的抗性不连锁。4.棉铃虫Cry2Ab抗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及筛选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定位并利用SNP标记测序验证An2Ab中Cry2Ab抗性相关基因位置,结果显示Cry2Ab抗性连锁区域有4个,它们分别是棉铃虫9号染色体3.65-4.59M 和 7.05-8.10M 以及 10 号染色体 0.78-3.98M 和 11.86-12.82M。对 An2Ab和An品系中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抗性连锁区域内表达量差异两倍以上基因,共在9号染色体连锁区域获得15个,在10号染色体连锁区域获得13个注释基因。Uniprot网站查找并分析对应蛋白质的功能,预测与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可能与抗性相关。信号通路抑制剂生物测定结果显示,作用靶标分别为9号染色体连锁区域的Ras相关蛋白(Ral)及在10号染色体多有富集的G蛋白相关蛋白的两种抑制剂BQU57及LY404039可将An2Ab的Cry2Ab毒素诊断剂量死亡率由7%分别提升为73.3%和72.3%,同时喂食两种抑制剂可将死亡率提升至90%,几近恢复至敏感状态。相比之下,同时喂食两种抑制剂时ABCA2基因敲除品系SCD-A2-KO的死亡率(15%)与未喂食时(19%)相比没有显着变化。喂食两种抑制剂同时会提高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采用CRISPR/Cas9干扰技术降低Ral基因的表达量,当注射sgRNA浓度由200 ng/μl提高至600 ng/μl时,相同Cry2Ab和Cry1Ac毒素浓度下An2Ab品系的死亡率亦分别由33%上升至42%,由38%上升至81%;均显着高于未注射时的死亡率7%和19%。上述结果表明An2Ab对Cry2Ab抗性可能与Ral基因表达量上调有关,Cry2Ab显性抗性可能与An2Ab抗性品系GPCR/G蛋白信号通路的变化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抗性棉铃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靶标害虫抗性的产生是制约转Bt作物长期有效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害虫抗性演化机制的研究是Bt研究方向中的一个热点。田间抗性演化机制较为复杂,同一昆虫个体内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基因的变异,然而大多数的研究着重于单个基因变异的Bt抗性,有关两个及以上基因共变异的Bt抗性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变异品系的构建、生物测定和生命表制作等多种方法对ABCC2、Cadherin基因单独变异以及共变异介导的Bt抗性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田间棉铃虫种群ABCC2和Cadherin基因变异频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棉铃虫ABCC2基因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转入该基因的体外昆虫细胞在低浓度Cry1Ac处理下就出现细胞裂解,其EC_(50)(使50%的转染细胞裂解的Cry1Ac浓度)为0.109μg/mL。生测结果显示,构建的棉铃虫ABCC2基因变异近等基因系(LFC2)对Cry1Ac的抗性倍数为512倍。LFC2在抗虫棉33B(Cry1Ac表达量为274.06±27.05 ng/g)上的死亡率为27.33±5.00%,显着低于敏感品系的死亡率(46.00±5.29%);但是LFC2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和在常规棉中12上的死亡率(19.33±4.00%)没有显着差异,说明田间种植的转Cry1Ac单价抗虫棉不能有效防治该基因变异棉铃虫抗性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与敏感品系相比,LFC2各龄期幼虫(2-5龄)、雌蛹和雌雄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均显着延长,成虫前期存活率显着降低,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繁殖率显着降低,平均世代时间显着延长,而1龄幼虫和雄蛹的发育历期、雌雄成虫寿命、成虫产卵期和单雌产卵量没有显着差异。2、棉铃虫Cadherin基因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转入该基因的细胞对Cry1Ac的EC_(50)为9.212μg/mL。生测结果显示,构建的Cadherin基因变异近等基因系(96CAD)对Cry1Ac的抗性倍数为396倍。96CAD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为27.44±1.28%,显着低于敏感品系的死亡率(46.00±5.29%);但是96CAD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仍然显着高于在常规棉中12上的死亡率(15.08±2.96%),说明虽然该基因变异能够介导棉铃虫对抗虫棉产生抗性,但是田间种植的转Cry1Ac单价抗虫棉对该类变异棉铃虫抗性种群仍有一定控制效果。生命表结果显示:与敏感品系相比,96CAD的2、4和5龄幼虫、雌蛹和雌雄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均显着延长,成虫产卵期显着缩短,单雌产卵量显着减少,成虫前期存活率显着降低,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繁殖率显着降低,平均世代时间显着延长,而1、3龄幼虫和雄蛹的发育历期以及雌雄成虫寿命没有显着差异。3、棉铃虫ABCC2和Cadherin基因共转入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共转入的细胞对Cry1Ac的EC_(50)为0.017μg/mL,显着低于二者分别单独转入的细胞。生测结果显示:构建共变异品系(R1)对Cry1Ac的抗性倍数为6273倍。R1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为18.16±1.51%,显着低于敏感品系的死亡率(46.00±5.29%);但是R1在抗虫棉33B上的死亡率与在常规棉中12上的死亡率(14.33±2.33%)没有显着差异,说明田间种植的转Cry1Ac单价抗虫棉不能有效防治ABCC2和Cadherin基因共变异棉铃虫抗性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与敏感品系相比,R1的2、4和5龄幼虫、雌蛹和雌雄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均显着延长,成虫前期存活率显着减低,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显着降低,平均世代时间显着延长,1、3龄幼虫和雄蛹的发育历期、雌雄成虫寿命、成虫产卵期和净繁殖率没有显着差异,而单雌产卵量却显着增加。4、2016-2018年,共测定了22个田间棉铃虫种群的Cry1Ac抗性水平,IC_(50)在0.004μg/mL(银川种群,2017年)到0.403μg/mL(长岛种群,2017年)之间,在诊断剂量1.0μg/mL下的存活率为0到16.67%,2016年在该剂量下有存活个体的种群数为监测种群总数的60%,2018年上升为100%。在利用DNA分子技术检测的254个样品中,未发现ABCC2和Cadherin基因单独变异或共变异个体。上述结果表明,棉铃虫ABCC2和Cadherin基因在介导Cry1Ac蛋白穿孔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而且这两个基因共变异在Bt抗性中具有“1+1>2”的协同抗性效应。ABCC2和Cadherin基因单独变异和共变异品系都表现出抗性适合度代价。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的抗性水平显着升高,而ABCC2和Cadherin基因变异频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性棉铃虫论文参考文献
[1].刘运泽.棉铃虫转录组分析流程构建及Bt抗性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
[2].张丹丹.棉铃虫ABCC2和Cadherin基因变异品系的构建及其对Bt抗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3].杨子山,Jin,Lin,Wang,Jing,Guan,Fang.与棉铃虫对转Bt抗虫棉田间抗性演进相关的四跨膜蛋白基因显性突变新位点[J].棉花学报.2019
[4].郑庆伟.吴益东教授团队破译棉铃虫Bt显性抗性的分子遗传基础[J].农药市场信息.2018
[5].王方.棉铃虫显性抗性突变被找到[N].中国科学报.2018
[6].李国平,高丽娜,黄建荣,姬婷婕,黄博.田间棉铃虫种群对Cry1Ac蛋白的抗性基因频率[J].应用昆虫学报.2018
[7].刘臣,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8
[8].高美静.棉铃虫LF256品系对Cry1Ac抗性机理的研究及APN家族基因的特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7
[9].金琳.自然庇护所对棉铃虫Cry1Ac抗性演化的影响及显性Bt抗性基因的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17
[10].刘来盘.棉铃虫对Cry2Ab毒素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