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留置在儿科重症患儿中的护理应用和效果分析

动脉留置在儿科重症患儿中的护理应用和效果分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治疗的儿科住院患者3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技术、输液情况、健康宣教等的满意度分别为(93.2±2.6)分、(92.8±2.0)分、(94.0±1.8)分,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的发生率(3.8%)明显低于对照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的穿刺频率,缓解患儿因穿刺带来的恐惧感,使之更加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从而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静脉留置针也可以称为套管针,对血管的刺激较小,留置时间较长,不仅用药非常方便,同时患者还可以避免遭受反复穿刺的痛苦,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儿科患者由于年龄小、依从性差并且血管较细,因此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穿刺而导致血管损伤[1]。而静脉留置针不会穿破血管壁,可以对患者静脉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穿刺所造成的损伤。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治疗的儿科住院患者3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人。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儿79人,女性患儿71人,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6±1.2)岁,住院时间2-7周,平均住院时间4周左右;对照组有男性患儿80人,女性患儿70人,年龄1-11岁,平均年龄(4.8±1.5)岁,住院时间2-6周,平均住院时间也是4周左右。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衡可比。

2、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的儿科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穿刺。

1)穿刺对观察组患儿穿刺时,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穿刺点5cm直径的范围内的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在行穿刺前先将肝素帽旋紧,再按常规操作步骤实施穿刺: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针柄,使其与患儿的静脉之间保持15-30°的角度,将针刺入并观察到回血后再继续将针刺入2mm,用左手固定住留置针的外套管,用右手将针芯抽出来,再用透明敷贴对留置针进行规定,并标注好时间。由于在封管时采用正确操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封管时要格外地注意,先通过肝素帽的输液头将3-5mL的封管液缓慢地向里推入,在推入2-3mL后一边推剩余封管液一边将输液头皮针拔出,需要将头皮针的一小段留于肝素帽内,并且要保证封管液将整个管腔充满。在封管液剩余0.1-0.2mL时用小夹子夹住延长管再将头皮针拔出。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时间约为4d左右[1]。

2)护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规范原则,例如保证穿刺点及肝素帽的无菌。每天使用75%的乙醇消毒处理穿刺部位,密切观察患儿穿刺位置的情况,留意是否有干燥、红肿、渗出等现象,一旦发生,则需要将拔出留置针重新行穿刺,以避免患儿发生感染。同时,在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将输液的速度控制好,并且留意输液管道是否畅通。另外,可以在留置针的针柄下垫棉絮或对穿刺部位局部热敷,可以有效预防压疮、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判效标准。在治疗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完成后,采用满分100分的积分制度,对患儿进行满意度的调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临床护理效果。

4、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时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也无明显的差别。但治疗后患儿及家属对临床护理中穿刺技术、输液情况、健康宣教等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观察组患儿中有3例发生静脉留置针脱落现象,系患儿自身行为造成,在行留置针再次穿刺后正常,而对照组患儿中共有24个患儿行二次穿刺,有18例患儿行三次及三次以上穿刺的情况。

三、讨论

在实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护士需要留意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患儿多动或是哭闹中抓脱留置针的情况。第二,要选择合适的封管方式,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宜长期处于下垂状态。输液时间也不可太长,否则容易出现肿胀问题。第三,预防静脉炎、渗液、过敏以及堵管等并发症。静脉炎主要是在相同部位长期静脉滴注药物所引起,血管变得脆弱后容易出现红肿、肿胀以及疼痛等炎性症状,最终演变为静脉硬化。渗液主要由穿刺不当、针头固定不当以及患儿不配合等原因所引起,对于不具刺激性的药物的渗液,可以通过热敷或者抬高患儿肢体等措施加以解决[2]。高渗性药物或者化疗药物的渗液问题则可以使用普鲁卡因予以局部封闭进行解决。患儿出现过敏的原因比较多,胶布的刺激、汗液以及皮肤比较细嫩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过敏问题。因此发现患儿穿刺部位出现红肿问题时应该立即更换胶布并在局部涂上百多邦软膏。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更换穿刺部位。第四,静脉针的留置时间不宜太长,因为时间太长会增加患儿出现感染的几率。第五,在穿刺过程中需要首先消毒穿刺部位,并熟练穿刺,固定时要掌握好程度,太松容易脱落而太紧又会增加患者不适。

总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并减轻对患儿静脉所造成的伤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护患矛盾,应用效果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以避免出现静脉炎、过敏、渗液以及堵管等问题,致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盛敬伊,史囯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1(25):197-198.

[2]蒋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09(14):2330-2331.

[3]成燕.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30):171-172.

[4]曹秋花,王淑霞.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4(25):147-148.

标签:;  ;  ;  

动脉留置在儿科重症患儿中的护理应用和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