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根据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与北京市人才发展要求,吸引国际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关键之一在于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本文选取国际人才聚集密度较高且科技创新创业氛围较浓的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为研究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探究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现状、需求以及发展建议,期待能为中关村大街以及其他地区的国际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吸引国际人才到京就业并发挥效能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国际人才社区;创新环境营造;人才发展;中关村大街
一、研究背景及与意义
在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置于重要战略高度的今天,如何吸纳与开发人才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当前我国还面临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创新能力整体偏弱等诸多挑战,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8月,习近平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上是创新人才驱动,提出吸引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可以看出,营造一个良好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是实施创新驱动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并且为解决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的高端人才不足等问题提供依据。
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以平台/社区建设集聚的“要素、结构和机制”为促进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新理论视角,丰富北京以其区位、引智和制度优势引领“区域一体化”驱动创新与扩散创新的意义,为营造“类海外”与“本土化”结合发展环境提供现实依据。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晚岁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亲。”[5]
二、中关村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现状
按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路,北京提出打造“一城三街”,聚集高端创新创业要素。从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来看,南起白石新桥,北至清华西门,全长7.2公里,包括中关村南大街、中关村大街、中关村北大街及两侧的重点功能建设区和功能协同发展区。
为推动方案的有效落实,领导小组要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学院的沟通协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经前期调研,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存在如下需要改善的需求:
老庄思想主张“不谴是非”、“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反复强调虚静之心。而山水林泉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极其符合清静自然的理念。因此,当时的社会风潮乃崇尚老庄,而归于山林。当时的名士“登山临水,竟日忘归”,这样的记载数不胜数。这种离尘出世,隐匿山林的无为思想正是传统山水画中避世主义的直接来源。
三、国际人才社区建设需求与问题
目前,中关村大街引入多元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重要地标之一。当前,建设已取得了较大成效:建设了创业会客厅,并提供了一系列创业服务;规划设计了全球创新青年领袖计划;入驻企业孵化器效果显著;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循环流动。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已开始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特色,这为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创新创业类层面。一是创新投入加大,但创新特色需要提炼,具体体现为:(1)中关村呈现“科技、金融、商业、服务、文化、艺术、小微”等各式创新“百花齐放”的态势,造成其创新特色不鲜明,难以集中优势资源形成突破;(2)中关村大街周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意识、研发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还没有被真正激发,国际化智力资源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待增强;(3)大批海外留学生带回的青年创新创业新鲜血液(文化、知识、信息、氛围)尚未被充分激活运用。二是创新优势明显,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对接空间需要更大释放:科研人员(团队)真正能将核心科学技术或有意识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进行经济价值转化的意愿和能力较弱;科技成果的创新产出地与政府、社会和市场存在多重隔阂,合作交流机会不多,不能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二)政府主导的相关政策创新
(一)政府类层面。一是外籍高层次引智服务政策体系不够系统化,具体体现为:(1)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化需要提升(国家级、市区级政策重叠问题,如何设计政策落实机制);(2)生活服务和人才保障政策需要升级。二是对海外留学生人才这一高数量高潜力群体的引进和开发服务政策存在断层和缺失。
这么说来,难道《水浒传》就不宜读了?不然。施耐庵的行文结构是超前的,如果对《水浒传》故事进行多个板块的切割,那么每个板块里,大都在无形之中运用了一镜到底的表现手法,从人物出现到故事串联,一气呵成,使得读者的视角转换平滑顺达,仿佛置身其境。鲍鹏山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六回的总评中有“《水浒传》的结构有点像接力赛跑。故事的接力棒从王进手中交给史进,又从史进手中交给鲁达”。
四、对策建议
中关村大街所在地区是中关村的核心科研资源集聚地区,拥有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更是引领国家创新的核心地区。据统计,中关村大街拓展区域拥有47所高等院校、30余个中科院研究所、74家国家级科研机构。还拥有2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学研发机构林立,许多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均代表着国家研发创新的最高水平。
(一)社区的定位。中关村大街,作为国内科技创新中心的代表,是目前发展规划较为系统、多年品牌建设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中关村大街不需强力行政主导,而是可以凭借全国闻名的IT科技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密集而丰富的科学研究智力资源,加强创新技术成果在该区域的自发集聚和应用转化,同时利用高校和中关村对留学生的吸引优势,聚集挖掘留学生智力资源,给本土人才创新注入国际多元化动力,以本土与海外互动的基础研发创新带动国际化高端创业新形态。
(二)生活类层面。一是国际人才社区的标识性风格尚未完善,具体体现为:(1)缺少引领全球基础创新风尚的地标性建筑;(2)中关村大街的创意名片、品牌形象还未在国际创新圈深入人心;(3)国际宣传载体的数量和特色缺乏。二是国际智力创新社区结合生态居住概念有待探索,如职住平衡问题:中关村大街土地资源的使用较为充分,暂无大片区域可重新建造国际社区住宅。
1、建立融入、适应并影响国际研发基础创新规则。一是政策制定层面,在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标准方面要求参照国际通用标准,探索构建中关村大街自主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的规则;二是国际知名度层面,建立全球顶尖实验室的地标建筑,引领全球科技创新产学研动态。增加国际宣传载体的数量和特色,向世界传达中关村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
2、完善外籍高层次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来华工作的补充政策。如:针对外籍人才的养老、医疗保险与国内管理制度的打通和对接,解决签证、社保、购房、子女上公立学校等资格问题。
3、系统化完善留学生独特人才群体的生活保障、创新创业服务政策、平台建设。一是针对其资金基础薄弱这一特点,实行更大力度的优惠,如对于在校、毕业1年、3年等不同层次的留学生实行不同力度的住房租赁优先权和优惠补贴;二是搭建留学生就业平台。征集各类企业、组织机构的外籍人才岗位需求统一发布,鼓励支持区域内企业、组织机构多聘用留学生,定期组织留学生专场招聘会,对聘用留学生、吸引留学生创业团队达到一定数量的创业载体给予一定奖励。
(三)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与载体建设。第一,建立“全球研发实验室基地”,进一步整合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通过实验室的资源对接、管理引导,并根据企业和社会实际需求,将高校研发内容产品化,促进科学技术产品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动能。同时,可打造“创新实验室”主楼,形成标志性建筑,配备国际先进的基础设施,依托高校、研究所原本实验室资源,建设各领域顶尖创新实验室。做好基础的科技人才工作生活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强国际人才交流联系,支持实验室人才进行国际出访和交流学习。第二,建设“大数据科技评价中心”。在中关村全球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大数据科技评价中心,调研行情、业态、产业链的发展;监测、发掘、分析科技大数据,包括: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程度、高校研发成果、申请专利程度,探索科技应用、产生经济效应等,从而进行产业动态预测评价,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新增中国预测未来优势产业,进行产业链重组评价,给国家提出产业规划建议。第三,建设形式多样的外籍人才聚集空间。为留学生群体建设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集聚空间,与留学生相关组织机构打造体系服务,形成品牌效应。提供创业场地便利;与其他创客空间对接,做好文化交融、创新创业流程技能培训、项目孵化、知识产权等法律咨询等服务;连接留学生服务平台,做好相关政策服务宣传、对接、落实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怡安.我国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测算与评价——基于 31 个省份的实证[J].经济体制改革,2015(5).
[2]方阳春,黄太钢,薛希鹏,等.国际创新型企业科技人才系统培养经验借鉴——基于美国、德国、韩国的研究[J].科研管理,2013(S1).
[3]吴江.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J].中国行政管理,2011(3).
[4]郑学工,柳楠,刘靖.关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统计,2016(2).
[5]李坤晟.中关村:从e世界到创业大街[J].中国品牌,2015(7).
[6]“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发布拟分五段差异改造[EB/OL].ht tp://www.bj.xinhuanet.com,2015.10.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7日
标签:中关村论文; 人才论文; 国际论文; 大街论文; 留学生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0期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