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马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每一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呈“八”字形的两个支撑件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一支撑件顶部的竖直管;高度可调且相对设置于两个支撑结构上的限位件,每一限位件的端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相对的竖直管上;端部分别置于相对的两个限位件上的横板,通过对应调节限位件的高度,以及设于该限位件上的紧固件,通过该紧固件以固定该横板于限位件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马凳高度不可调的问题,同时该马凳可拆卸,缩小了占用的空间,减轻了重量,方便运输,且结构稳定,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该马凳可周转使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每一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呈“八”字形的两个支撑件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一所述支撑件顶部的竖直管;高度可调且相对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结构上的限位件,每一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相对的竖直管上;端部分别置于相对的两个限位件上的横板,通过对应调节所述限位件的高度,以改变所述横板的设置高度,从而调节了所述马凳的高度;以及设于所述限位件上的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以固定所述横板于所述限位件上。
设计方案
1.一种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每一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呈“八”字形的两个支撑件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一所述支撑件顶部的竖直管;
高度可调且相对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结构上的限位件,每一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相对的竖直管上;
端部分别置于相对的两个限位件上的横板,通过对应调节所述限位件的高度,以改变所述横板的设置高度,从而调节了所述马凳的高度;以及
设于所述限位件上的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以固定所述横板于所述限位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套筒;
所述限位件为水平杆,通过水平杆插设于对应的套筒中以固定所述水平杆于相对的两个竖直管之间,进而放置所述横板于水平杆上,从而限位所述横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紧固件为绳索,通过所述绳索绑扎所述横板于所述水平杆上以使得所述横板与所述水平杆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拉结连接于相对的两个竖直管远离所述支撑件一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U形且具有相对的两个翼杆,通过所述翼杆对应插设于所述竖直管远离所述支撑件的端部,使得所述连接杆拉结连接于所述相对的两个竖直管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套设于所述竖直管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的固定管;以及
沿所述固定管对称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固定管的侧部固定连接的弯折管,且所述弯折管向远离所述固定管的方向弯折,使得两根所述弯折管夹住所述固定管并呈“八”字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底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弯折管相匹配的倾斜管,所述倾斜管倾斜的角度与所述弯折管弯折的角度相对应,且所述倾斜管设有内螺纹段;
所述弯折管靠近所述底板的端部对应所述内螺纹段设有外螺纹段,通过所述内螺纹段与所述外螺纹段螺合连接,使得所述弯折管与所述倾斜管固定连接,从而所述弯折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管焊接于所述底板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件,且所述环形挡件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管的直径,通过所述竖直管插设于所述固定管中,进而所述环形挡件卡于所述固定管对应的管口,使得所述竖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管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横板的长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高度可调的马凳。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工人进行绑扎、吊棚、油漆粉刷、墙饰面粘贴等工作时,马凳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马凳作为操作台方便工人进行施工作业。
现有的马凳大多采用木料或型钢制成,多为长条形,于一块条形板的下方通过螺钉固定四条支撑腿,再于支撑腿之间通过板条拉结,以保持马凳的稳定,在马凳上架设跳板,即形成一临时的操作平台。
这种马凳体积偏大且较重,搬运时非常不便,另外制作工艺粗糙,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这种马凳的高度固定,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满足施工人员对不同施工高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马凳,解决了马凳高度不可调的问题,同时该马凳可拆卸,缩小了占用的空间,减轻了重量,方便运输,且结构稳定,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该马凳可周转使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马凳,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每一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呈“八”字形的两个支撑件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一支撑件顶部的竖直管;
高度可调且相对设置于两个支撑结构上的限位件,每一限位件的端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相对的竖直管上;
端部分别置于相对的两个限位件上的横板,通过对应调节限位件的高度,以改变横板的设置高度,从而调节了马凳的高度;以及
设于该限位件上的紧固件,通过该紧固件以固定横板于限位件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度可调的马凳进行表面涂覆,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结构上对应设置限位件,调节限位件的位置直至限位件的高度达到施工需要,进而在相对的两个限位件上放置横板,使得该横板上形成一个临时的操作平台,通过紧固件将横板与限位件固定连接,以加固该马凳的稳定性,解决了马凳高度不可调的问题,同时该马凳可拆卸,缩小了占用的空间,减轻了重量,方便运输,且结构稳定,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该马凳可周转使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竖直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套筒;
该限位件为水平杆,通过一水平杆插设于对应的套筒中以固定该水平杆于相对的两个竖直管之间,进而放置横板于水平杆上,从而限位该横板。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紧固件为绳索,通过该绳索绑扎横板于水平杆上以使得该横板与水平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结构还包括拉结连接于相对的两个竖直管远离支撑件一端的连接杆,该连接杆呈U形且具有相对的两个翼杆,通过该翼杆对应插设于竖直管远离支撑件的端部,使得该连接杆拉结连接于相对的两个竖直管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件包括:
套设于竖直管远离连接杆的端部的固定管;以及
沿固定管对称设置且一端与固定管的侧部固定连接的弯折管,且该弯折管向远离固定管的方向弯折,使得两根弯折管夹住固定管并呈“八”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件还包括底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板上且与弯折管相匹配的倾斜管,该倾斜管倾斜的角度与弯折管弯折的角度相对应,且该倾斜管设有内螺纹段;
该弯折管靠近底板的端部对应该内螺纹段设有外螺纹段,通过杆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螺合连接,使得该弯折管与倾斜管固定连接,从而该弯折管固定连接于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倾斜管焊接于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竖直管靠近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件,且该环形挡件的直径大于固定管的直径,同年各国竖直管插设于固定管中,进而该环形挡件卡于固定管对应的管口,使得该竖直管固定安装于固定管上。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两个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横板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支撑结构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支撑结构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马凳,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度可调的马凳进行表面涂覆,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结构上对应设置限位件,调节限位件的位置直至限位件的高度达到施工需要,进而在相对的两个限位件上放置横板,使得该横板上形成一个临时的操作平台,通过紧固件将横板与限位件固定连接,以加固该马凳的稳定性,解决了马凳高度不可调的问题,同时该马凳可拆卸,缩小了占用的空间,减轻了重量,方便运输,且结构稳定,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该马凳可周转使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进行说明。
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的马凳,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11,每一支撑结构11包括相对设置且呈“八”字形的两个支撑件111以及固定连接于每一支撑件111顶部的竖直管112;
高度可调且相对设置于两个支撑结构11上的限位件12,每一限位件12的端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相对的竖直管112上;
端部分别置于相对的两个限位件12上的横板21,通过对应调节该限位件12的高度,以改变横板21的设置高度,从而调节了马凳的高度;以及
设于该限位件12上的紧固件,通过该紧固件以固定该横板21于限位件12上。
较佳地,该两个支撑结构11之间的距离小于横板21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该竖直管11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套管121;
该限位件12为水平杆122,通过水平杆122插设于对应的套筒121中以固定该水平杆122于相对的两个竖直管112之间,进而放置该横板21于水平杆122上,从而限位该横板21。
较佳地,该紧固件为绳索,通过该绳索绑扎横板21与水平杆122上以使得该横板21与水平杆12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结合图2所示,该支撑结构11还包括拉结连接于相对的两个竖直管112远离支撑件111一端的连接杆113,该连接杆113呈U形且具有相对的两个翼杆,通过该翼杆对应插设于竖直管112远离支撑件111的端部,使得该连接杆113拉结连接于相对的两个支撑件111的顶部。
进一步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该支撑件111包括:
套设于竖直管112远离连接杆113的端部的固定管1111;以及
沿固定管1111对称设置且一端与固定管1111的侧部固定连接的弯折管1112,且该弯折管1112向远离固定管1111的方向弯折,使得两根弯折管1112夹住固定管1111并呈“八”字形结构。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该支撑件还包括底板1113以及固定连接于该底板1113上且与弯折管1112相匹配的倾斜管1114,该倾斜管1114的角度与弯折管1112弯折的角度相对应,且该倾斜管1114设有内螺纹段;
该弯折管1112靠近底板1113的端部对应内螺纹段设有外螺纹段,通过该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螺合连接,使得该弯折管1112与倾斜管1114固定连接,从而该弯折管1112固定连接于底板1113上。
较佳地,该倾斜管1114焊接于底板1113上。
更进一步的,结合图4所示,该竖直管112靠近固定管1111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件1121,且该环形挡件1121的直径大于固定管1111的直径,通过该竖直管112插设于固定管1111中,进而该环形挡件1121卡于固定管1111对应的管口,使得该竖直管112固定安装于固定管1111上。
较佳地,竖直管112对应固定管1111的部分与固定管1111焊接连接,使得竖直管112与固定管1111连接的更为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将弯折管1112的外螺纹段与倾斜管1114的内螺纹段螺合连接,与底板1113一起组合形成“八”字形的支撑件111;
将支撑件111对称放置于待施工区域,将竖直管112插入支撑件111的固定管1111中,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得竖直管112与固定管1111固定连接,且环形挡件1121卡于固定管1111的管口;
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在适合高度的套管121,并在对应的套管121中安装水平杆122;
将连接杆113的翼杆对应插设于相对的两根竖直管112的端部,从而拉结连接相对的两个支撑件111,使得竖直管112的位置固定,防止水平杆122自套管121中脱落;
在相对的水平杆122上放置横板21,并使用绳索绑扎横板21于水平杆122上,使得横板21与水平杆122固定连接,防止横板21滑落,此时马凳安装完成;
使用过程中需要调节高度时,松开绳索,重新选择合适的套管121,将水平杆122安装于套管121中,进而绑扎绳索固定;
施工完成后,拆下连接杆113和倾斜管1114部分使得该马凳拆卸为四个支撑件111与竖直管112、两根连接杆113和水平杆122以及四个倾斜管1114部分,方便收纳和搬运,可循环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较为环保。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6362.2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653227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E04C 5/16
专利分类号:E04C5/16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发明人:刘洋;杨宁;于长江;姜化强;姚有为
第一发明人:刘洋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曾耀先
代理机构:31229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相对高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