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增强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指明了方向。2018年1月29日,全国老龄办、中组部、中宣部等14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决定面向全社会,重点在党政干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并对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意义目标、主要内容、具体措施、组织保障等做出部署,这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民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则进入老龄化社会。按此标准,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乡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发展。预测在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3亿,2035年超过4亿,2050年达4.87亿,占比34.9%,出现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1.5个劳动力扶养一个老年人的局面,进入重度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特征有三个:
一是规模大、速度快。
目前我国老年人占全世界8.36亿老年人的23.6%,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超过2亿的国家。据统计,我国2005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7.69%,比2000年增加了0.7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2010年这一比例为8.87%,比2005年增加了1.1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24个百分点;而2017年这一增量就达0.6个百分点,比上年老年人口净增1004万,可见老龄化程度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届时亚洲老年人口的2/5、全球老年人口的1/4,比现在美、英、德三个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此外,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口老龄化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5%上升到10%,一般需40年甚至半个世纪时间,而我国老年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可谓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2)对萃取精馏塔和萃取剂回收塔进行优化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在此条件下,异丙醇纯度达99.96%,环己烷的纯度达99.98%;萃取剂乙二醇的补充量为 0.4741kg·h-1;
全国老龄办等14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增强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自觉性,对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大格局,确保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展开来说,有以下三重意义: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与现代化相生相伴,社会转型阵痛相对较轻,是先进入工业化,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1万美元进入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老龄化则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超前于现代化,社会转型阵痛显著,是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1千多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虽然现在我国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8800美元,在世界排名7位左右;人类发展指数(HDI)在近200个国家中居90位左右,与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3万元以上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三是养老负担重。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开发内容较为单位一,主要是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岗位技能,未能够真正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对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组织发展的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员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期望在知识、技能、职业开发方面分布较为均匀,但是事业单位仅仅在前两方面可以满足员工需求,在职业开发方面有所欠缺,亟待补充。
首先表现在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和生活困难老人多。目前全国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有900多万,80岁以上老年人3100万,占老年人口的13.9%,预计2050年有1亿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万,占老年人口的18.3%;低保五保老年人约2800万;空巢独居老人近1亿人,其中农村超过城镇1600多万人。这些特殊老年群体在养老保障、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也关系到广大年轻人能否拥有一个稳定的未来养老安全预期。还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到2015年,全国就有1.76亿独生子女家庭,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在大量步入老年。在“421家庭”结构下,他们负担两代人的养老保险,即在供养离退休人员同时,还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准备资金。如果4个老人中有一人生病,会显得十分吃力;倘遇同时有两人生病,夫妻双方就难以顾及了。另外,全面二孩政策虽然落地,但人们愿意健康长寿,不着急生、不愿意生的比例提高,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的调控效果减弱,高龄少子、孤独终老的危机迫在眉睫,老者比重上升,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我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1人,2030年将减少到2.6人,2050年降为2.51人,导致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995年的9.2%上升到2015年的14.3%。预计2015年到2050年期间,持续升高的社会抚养比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照料、福利等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由7.33%增长到26.24%,接近届时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如果应对不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可能使经济潜在增长率平均压低1.7个百分点。
其次,养老护理人员数量严重短缺。若按国际标准,3名失能者应配备1名护理人员,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养老护理人员,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不足100万。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优质养老机构人员的配比,甚至达到1名失能老人配备1.5个护理人员。同时,随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低龄老人迈向高龄阶段,养老产业将形成空前的照护压力。目前我国老年照护体系现状相当薄弱,养老机构维持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以健康老人为主,以保障贫困人口为主的传统格局。截至2015年底,我国358.1万张养老机构床位中,收住老年人214.7万人,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仅63.7万人,占总收住人数29.7%,护理床位依然不足,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十分迫切。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光配线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网络通常由光缆、光连接器、光分路器、光纤配线架以及安装连接这些器件的配套设备组成[1]。随着光纤的海量增长,对于这些没有ID的海量“哑资源”建设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建设和业务开通时间长、施工结果无校验、资源管理效率低、光纤网络维护无保障等[1]。
一是深远的政治意义。对党政干部开展国情教育,有利于引导和重塑老龄化社会的政府行为,谋划好政策、制度和文化三大应对,共建共融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老龄问题是重大的公共话题,是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通过国情教育,可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科学认识和把握人口老龄化客观规律的能力,提高战略意识、理论素养和决策水平,突出针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等脆弱群体的关怀问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应对老龄化进程。
二是积极的社会意义。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国情教育,可以积蓄人口老龄化的支撑力量和后备力量。从全生命历程观点出发,幸福的老年需要早期充分的人生准备。少年时期就播下“人人会老无例外”的种子,有利于树立“有备而老”的理念,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养老文化。对广大青少年来说,一方面在生命早期要准备好应对个体老化的挑战,进行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储备,对人生美好的归宿有充分的准备,健康快乐地进入老年。另一方面,青少年群体不是人口老龄化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后备者和承担者。参与者是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会波及社会各个阶层所有人群。后备者是说现在是少年,将来是老年,生命老去是自然规律,没有谁会永远年轻。承担者是说一代年轻人养一代老年人是代际承继现象,青少年是孝亲敬老的联结者、传承者和践行者。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预算信息化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克服该方面存在的较高难度,同样也需要构建较为完善可行的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促使具体管理工作具备更强的可靠性。图3为当前比较有效的工程造价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其能够实现对于预算管理中各个内容的全方位涉及,可以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的应用较为合理高效,在准确度方面也能够得到较好保障,尤其是对于相关指标的分析管理,其作用效果更为突出,在最终造价分析报告上也能够实现精细化管控,体现出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三是温情的生命意义。对老年人开展国情教育,有助于实现“幸福快乐,健康长寿”的老年梦,使生命更有尊严和价值。说具体些,就是对老年人开展包括人口老龄化形势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就教育、孝亲敬老文化教育、积极老龄观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国情教育,树立生命历程观、独立自强观、终身学习观、和谐相处观、主动参与观、积极养老观、科学养生观、宜居环境观、临终关怀观,焕发老年精神,创造老年价值,释放老年红利,把握社会老化和个体老化的规律,实现安养(即内安其心,外安其身,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乐活(即身心快乐,健康长寿,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善终(即临终关怀,没有痛苦,安宁告别,尊严而逝)的目标,做新时代“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
标签:人口老龄化论文; 老年论文; 老年人论文; 国情论文; 老龄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口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年第4期论文; 安徽省巢湖市老龄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