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萘降解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温,萘,生物降解,假单胞菌属
萘降解菌论文文献综述
郭亚男,张馨予,胥梦,王继华[1](2019)在《低温萘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地区污染土壤中筛选能以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低温菌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研究降解菌在萘-无机盐培养基中对萘的降解情况,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测定降解菌的培养条件并进行优化,同时分析降解阶段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在低温条件下高效降解萘的菌株,编号为GN1和GN2。在低温条件下GN1和GN2可以快速降解萘,在对照组非生物因素影响基础上,萘(300 mg/L)的降解率在4 d内达到94.43%和95.47%,在耐受能力和降解速度方面具明显优势;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两株降解菌皆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均在萘-无机盐培养基(萘浓度300 mg/L),培养温度15℃,初始pH 6.0,培养转数180 r/min,培养时间7 d的条件下生长最佳。2株降解菌的生长与5种环境因素均有显着关系。(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周虹,王冬梅,覃海瞧,蒙南村,廖月姣[2](2017)在《一株萘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无机盐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多环芳烃萘为惟一碳源,通过富集、驯化培养、稀释涂布、平板划线等方法进行目的菌株的分离和筛选,再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筛选得到一株萘降解菌株,命名为J3,经鉴定、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出菌株J3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菌属的细菌.(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廉景燕,吕勃熠,刘金彪,史小凤,黄磊[3](2015)在《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大庆油田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高效萘降解菌株DQ-1,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接种到以3 g/L萘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0℃培养4 d,其降解率达到98.6%.研究了Cu~(~(2+))、Cr~(6+)、Fe~(3+)、Zn~(2+)和Pb~(2+)对菌株DQ-1生长的抑制情况,生长抑制效应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2+)>Cr~(6+)>Cu~(2+)>Fe~(3+)>Pb~(2+),并利用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美国VARIAN公司)测定培养体系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最终吸附在菌株细胞壁上.将DQ-1菌株接种到含有2.5 mg/g萘的灭菌土壤中,经过11d室温培养之后,萘的去除率为97.9%.(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马欣,刘蕊,柴铭峰,袁婧楠,刘金彪[4](2015)在《萘降解菌TN培养基组成及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大庆油田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萘降解菌株TN,经初步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sp.),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优化了菌株TN降解萘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TN的最适培养条件为:碳源(萘)浓度为0.5%、氮源选择(NH4)2SO4浓度为2.64g/L、磷源为KH2PO4∶Na2HPO4摩尔比为3∶1、酵母粉浓度为0.03g/L、MgSO4浓度为0.7g/L、培养时间为3d、培养温度为30℃、pH=9、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2%、摇床转速为200rpm.验证实验和预期一致,优化前萘的降解率为62.03%,优化后萘的降解率可达到97.95%,整体提高了35.92%.(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高闯,张全,王继锋[5](2015)在《萘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柴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萘降解菌N-3,进行了菌种鉴定及萘双加氧酶基因(nah)验证,并考察了该菌对不同种类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能力及降解过程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含有nah基因;当分别对液体培养基中质量浓度为50 mg/L的萘、菲、蒽、芘、芴降解84 h时,菌株N-3对萘、菲、蒽、芘、芴的降解率分别为28.81%,34.83%,36.65%,27.50%,23.47%。菌株N-3的脱氢酶活性与其对不同PAHs的降解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该菌不仅能有效降解萘,且对其他种类PAHs也有一定降解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2015年01期)
徐中阳,陈雯莉[6](2015)在《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武汉市金口张公堤处污泥富集分离出2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的优势降解菌株XA1和XB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测序分析,确定它们属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其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最适生长pH分别为7.5和7.0。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菌株XA1、XB1以3%的接种量对500mg/L萘的降解率在第3天时分别达到了93.4%和74.7%。采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到XA1、XB1中有儿茶酚2,3-双加氧酶基因(nahH)等萘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与NCBI中发布的基因序列相比较,相似度均达到99%。(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春霞[7](2014)在《环境污染物—萘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芳烃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一类具有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物质,已被很多国家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萘(naphthalene)是由两个苯环构成的最简单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在自然环境如大气、土壤、水及其沉淀物中分布广泛,是消除PAHs污染研究中的典型代表。在消除PAHs污染的很多方法中,微生物降解法是最佳的降解途径,倍受环境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从吉林省松原油田被PAHs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以萘为唯一碳源、高效降解萘的菌株,经过一系列形态学实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同源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中的绿脓假单胞菌(p.aeruginosa),其同源性达到99%。通过实验研究了该菌株的降解特性并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初步研究了萘降解菌的应用。实验确定了菌株生长和降解萘的最佳温度为32℃;最佳pH为7.0;最佳转速为150rpm/min,一定范围内增加摇床转速能够促进菌株对萘的降解,说明该菌株是通过好氧方式降解萘;实验发现低浓度抗生素四环素(Tc)和万古霉素(Van)能够促进菌株对萘的降解,推测原因可能是低浓度抗生素对某些降解基因的表达或者编码降解基因所需酶的合成产生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最佳条件下培养该菌株,测得该菌株对萘的降解率达到83.3%。利用该菌株对实际污染土壤样品中萘进行降解,测得其对实际样品中萘的降解率为60.4%。(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徐建红,李日强,李红娇,杨喜[8](2013)在《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脱氢酶活性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焦化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萘为唯一碳源,从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能降解萘的细菌菌株,采用GenIII MicroStatioTM型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叁苯基甲臜(TF)定量分析法测其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根据菌落特征分离出3株生长良好的细菌菌株NDS1、NDS2和NDS3,经鉴定分别为Pseudo-monas alcaligenes、Pseudomonas viridilivida和Pseudomonas resinovorans,脱氢酶活性分别为10.315μg·(mL·h)-1、6.630μg.(mL·h)-1和9.175μg·(mL·h)-1.(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徐中阳[9](2013)在《多环芳烃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降解途径的初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萘和菲是多环芳烃(PAHs)的典型代表,常被用作研究PAHs污染生物修复的模式化合物。对萘和菲生物降解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其他多环芳烃的降解机理和生物降解可行性,为最终消除PAHs和石油烃等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理方法。本实验利用单一碳源培养基,从武汉金口张公堤处污泥中富集分离得到两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的优势降解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试及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PCR技术对菌株萘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分析。菌株XA1和XB1均属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株XA1和XB1在以萘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7.5和7.0。菌株XA1和XB1在以菲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最适生长温度也均为28℃,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7.0和7.5。在最适生长条件下,以3%的接种量分别将菌株XA1、XB1接种至含有500 mg/L萘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 d后它们对萘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3.4%和74.7%;以10%的接种量分别将XA1、XB1及它们的混菌接种至含有500 mg/L菲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7d后它们对菲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5.1%、64.8%和82.1%。菌株XA1和XB1均含有儿茶酚2,3-X双加氧酶基因等萘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降解酶基因,对其他PAHs如芴、荧蒽和苯并芘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降解谱广。菌株XA1和XB1有较强的萘、菲降解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强,降解速度快,其在处理被多环芳烃污染的水体或土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辛树权,刘海音,沈勇[10](2013)在《一株萘降解菌的分离及其在石油降解中耐盐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长春市二道区中国石油东环城路加油站附近挖取被石油副产品污染的土壤,并利用以萘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MM)进行萘降解菌的驯化富集培养。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获得长势较好的纯菌株。然后对菌落形态进行观察,考察了pH值、盐浓度对菌体的生长情况的影响以及对该降解菌降解石油的影响。结果分析:从被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菌落呈淡黄色、圆形、光滑突起、饱满、边缘整齐的形态的萘降解菌。该菌在pH值为7、盐浓度为3g/L以内时生长良好,且对石油的降解率也最大。(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萘降解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无机盐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多环芳烃萘为惟一碳源,通过富集、驯化培养、稀释涂布、平板划线等方法进行目的菌株的分离和筛选,再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筛选得到一株萘降解菌株,命名为J3,经鉴定、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出菌株J3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菌属的细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萘降解菌论文参考文献
[1].郭亚男,张馨予,胥梦,王继华.低温萘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条件优化[J].生物技术通报.2019
[2].周虹,王冬梅,覃海瞧,蒙南村,廖月姣.一株萘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廉景燕,吕勃熠,刘金彪,史小凤,黄磊.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马欣,刘蕊,柴铭峰,袁婧楠,刘金彪.萘降解菌TN培养基组成及条件优化[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5
[5].高闯,张全,王继锋.萘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J].化工环保.2015
[6].徐中阳,陈雯莉.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途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5
[7].李春霞.环境污染物—萘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4
[8].徐建红,李日强,李红娇,杨喜.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脱氢酶活性的测定[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徐中阳.多环芳烃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降解途径的初步探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10].辛树权,刘海音,沈勇.一株萘降解菌的分离及其在石油降解中耐盐性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