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少年犯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工作,家庭教育,南疆,家庭,预防措施,盲点。
青少年犯罪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常进锋[1](2020)在《时空社会学: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时空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作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社会问题,其发生机制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因此,时空社会学与青少年犯罪成因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点。基于对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深刻分析,发现青少年犯罪与社会时间和空间密切相关:累积性时间、突发性时间和选择性时间影响着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家庭的空间生产、学校的空间生产、社会的空间生产以及犯罪地点的空间规训盲点是促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期刊2020年01期)
姚建龙[2](2019)在《青少年犯罪概念研究30年:一个根基性的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青少年犯罪研究兴起以来,学界关于青少年犯罪概念的争议与分歧从来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学界仍然没有形成关于"青少年犯罪"这一基本概念的明确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也是青少年犯罪研究尚不成熟的重要体现。(本文来源于《《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8卷 总第18卷)——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文集》期刊2019-12-01)
朱亚龙[3](2019)在《勿让“祖国的花朵”变成“带刺的玫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校园霸凌”等词频繁登上网络热搜,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近期发生的一起青少年犯罪案件及热映电影《少年的你》中讲述的中国“校园霸凌”事件,再次让这个话题刷屏。骇人事件背后:青少年犯罪须深刻反思近日,一则骇人听闻(本文来源于《民主协商报》期刊2019-11-19)
付钊[4](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矫正的实践与思考——以小马个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是其特有的社会性、心理性和生理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其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青少年矫正个案为例,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优势视角理论阐释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一般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法律政策支持、缺乏实践经验支持、工作理念模糊、社工与司法人员职责模糊进行了深入剖析,建议从倡导社区矫正立法、强化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推动矫正向预防改变入手,来解决和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郭秋娟[5](2019)在《青少年犯罪成因之社会学探究——以家庭社会化功能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物欲化和严重暴力化的特点,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其中家庭系统的影响力最大。对此,我们从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等社会化功能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期待在家庭中能够建立正确的亲子依恋关系,这也是能够预防、减少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最佳途径。(本文来源于《办公室业务》期刊2019年21期)
王钦颢[6](2019)在《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和矫正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网络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利的因素。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前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发展。青少年群体身心发育有待健全,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有限,把握不好容易产生消极因素,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出现犯罪呈低龄化走向的情况。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显示,青少年犯罪占全国犯罪的比例(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期刊2019年10期)
林峰[7](2019)在《审议我国当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犯罪转变。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除了青少年自身主观原因外,也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客观因素。只有找到青少年犯罪背后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结合当前的法律法规,重点对青少年犯罪的规律性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维度来探寻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9期)
[8](2019)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征稿·征订》一文中研究指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刊物和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指导刊物。《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前身是创刊于1982年的《青少年犯罪研究》。2011年11月25日,《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刊原则,及时反映国内外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的新(本文来源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曾君,孜比布拉·司马义[9](2019)在《南疆青少年犯罪问题及预防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网络信息环境的多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焦点。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认识,从经济、家庭、学校、流浪儿童问题以及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分析南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南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一带一路"的枢纽结合部,维护该地区的稳定是我国经济战略实施的基础。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南疆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欧阳爱辉,刘旋[10](2019)在《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以依恋理论为中心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恋理论是研究家庭和青少年关系的重要理论。以依恋理论为中心视角,探讨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不安全依恋关系影响青少年性格良性发展;家庭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作用趋向弱化;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加大了下一代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可以从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建立定期青少年心理监测辅导统筹衔接机制、科学化解不安全依恋代际传递的影响和健全相关司法保障四方面消减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少年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青少年犯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世纪70年代末青少年犯罪研究兴起以来,学界关于青少年犯罪概念的争议与分歧从来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学界仍然没有形成关于"青少年犯罪"这一基本概念的明确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也是青少年犯罪研究尚不成熟的重要体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少年犯罪论文参考文献
[1].常进锋.时空社会学: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
[2].姚建龙.青少年犯罪概念研究30年:一个根基性的分歧[C].《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8卷总第18卷)——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文集.2019
[3].朱亚龙.勿让“祖国的花朵”变成“带刺的玫瑰”[N].民主协商报.2019
[4].付钊.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矫正的实践与思考——以小马个案为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
[5].郭秋娟.青少年犯罪成因之社会学探究——以家庭社会化功能为视角[J].办公室业务.2019
[6].王钦颢.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和矫正措施分析[J].决策探索(下).2019
[7].林峰.审议我国当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法制博览.2019
[8]..《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0年征稿·征订[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9
[9].曾君,孜比布拉·司马义.南疆青少年犯罪问题及预防措施研究[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
[10].欧阳爱辉,刘旋.专制型家庭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以依恋理论为中心视角[J].青少年学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