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资改革催生钢铁和电力行业“重组溢价”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董少明[2](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指出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吕继兵[3](2019)在《基于分享经济的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体系。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是指同一区域具有竞争关系的通信运营商之间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发展效益的竞合机制。本文的研究主题概括起来主要是:分享经济视野下国有企业如何重组整合深化改革,如何构建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分享经济、共享发展理念、通信业共建共享理论等相关文献,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分析关于通信业共建共享的数据资料,归纳分析中国铁塔成立以来的运营报告,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通信业共建共享发展的现状和最新动态,采用了文献研究、理论辨析、数学建模、联盟博弈分析、比较分析、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共享理念—分享经济”关系命题,以及“分享经济适用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我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以分享经济破解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构建难题”、“合理的商务定价模式有利于促进共建共享”、“建立共建共享效益评价机制引导运营商共建共享主动性”等理论命题,论证了成立独立的第三方铁塔公司是我国现阶段加强通信行业共建共享、提高资源使用率的最佳选择,构建了通信行业共建共享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了铁塔公司基于共建共享推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路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思维过程。对国外通信行业共建共享进行实证研究,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发展为例,辨析分享经济和共享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探讨提出分享经济改革适用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提质增效;深入分析我国通信业在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探讨提出我国通信行业急需通过改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现状,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国际上普遍采用且取得良好成效的共建共享模式,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公司,构建新型“股东-客户”关系,将通信基础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推进共建共享,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探讨我国通信行业如何破解体制机制束缚,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发展分享经济,推进供给侧政策,尤其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提出要彻底改变过去仅靠行业监管来实施共建共享的不利局面,构建共享竞合新模式,探索通信改革新机制,提出从五方面建立完善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一是提出了五方面系统构建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观点。基于在政府管制条件下运营商缺乏共建共享主动性联盟博弈分析,基于对我国通信业共建共享影响因素的深层次分析,基于对中国铁塔成立以来的运用发展情况的实证研究,提出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从五个方面对通信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相关研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根据这一框架,提出作为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模式选择机制、监管机制、运营机制、激励机制和效益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有机体。这五个方面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截至目前尚无学者进行系统总结或者完整揭示,仅仅局限于其中一到两个方面。二是揭示了分享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联性。基于分享经济理论,以中国铁塔改革实践为例,对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分享经济进行研究。探索提出国有企业要打破企业边界实施“+”法改革,减少重复建设、降本增效,本文总结出了国有企业实施分享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据、可借鉴路径。三是构建了一个通信业共建共享效益评价体系。共建共享有利于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塔成立以来,我国通信业共建共享取得了质的突破,成效明显,但是也对共建共享效益评价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深入分析共建共享对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的利弊关系,本文运用传统折现率方式及中国铁塔商务定价模型,从双方公司投资、收益两个维度,对不同场景、不同技术方案下基站、室内分布系统投资效益进行比对,构建共建共享效益评价体系,进而说明了共建共享对双方利大于弊,激励运营商共建共享主动性,彰显改革的成效和价值。
苏婧[4](2019)在《央企重组整合绩效研究 ——以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起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面对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国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推动市场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深化改革的要务之一便是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的主力军——央企。而重组整合作为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有着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提高国有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功能。因而,对央企的重组整合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重组整合的后评价也是各家学者最关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选择央企重组整合绩效为研究视角,并选取大型央企中石油股份公司控股的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事件作为案例支撑。根据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现阶段对重组整合绩效的评价主要分为“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两条主线。因此,本文运用CAR、EVA、财务指标三种方法从短期、长期两种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前后的市场反应、经营情况和财务指标,综合考量其重组整合绩效。通过对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前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重组整合后的相关指标的计算,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结论:(1)短期内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的市场反应是乐观的。(2)重组整合使昆仑能源公司盘活了低效、无效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帮助其扭亏脱困。(3)重组整合对昆仑能源公司未来发展有所助益。根据案例研究,笔者针对央企后续重组整合提出三点建议:(1)重组整合的目标需明确。(2)重组整合要把握机遇。(3)重组整合做到多层次、全方位。本篇论文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1)笔者收集整理了2003年-2018年央企重组整合的相关数据,发现央企外部重组整合事件多集中于2004-2011年之间,之后央企的重组整合方式转变为内、外部并行。(2)本文选取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此公司由于重组整合成效颇为显着,在2018年被国家纳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之中,因而案例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相关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笔者综合运用了CAR、EVA、财务指标分析三种方法,从短期、长期两种角度出发对昆仑能源公司整合后的绩效进行探究。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因笔者的知识、能力限制,对论题的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2)笔者仅运用三种方式对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后的绩效进行评估,且对案例的研究不甚全面,由此得出的结论或不具备普适性。(3)由于昆仑能源公司年报使用的是香港会计准则,并且2016年以前记账本位币为港元,因此在指标分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李大雨[5](2018)在《财政视角下的行政性垄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使中国走上繁荣发展之路,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也是财政学乃至整个经济学专业的人致力实现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期,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等突出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层次体制矛盾尚未完全解决,与行政性垄断的存在、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本文从财政视角对行政性垄断进行探讨,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计量经济学分析等方法,旨在探究行政性垄断的财政原因和行政性垄断对财政经济的影响机理,论证破除行政性垄断、建立规范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民族繁荣的重大意义,提供破除行政性垄断的现实可行方案。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论文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2章为理论综述,对国内外关于行政性垄断的研究进行回顾,吸收和分析前人成果。第3章为基本理论问题,提出自己关于行政性垄断的定义;通过辨析行政性垄断与其他垄断的区别,提炼行政性垄断本质;阐述本文依据的经济学和财政学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看不见的手”资源配置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垄断低效率理论、统一市场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等,对研究行政性垄断问题给予理论指引,这些理论有些指导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有些随后运用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第4章梳理了国内外行政性垄断的历史,以期达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使理论分析真正符合实际。在国外方面,考察了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美国建国初期、德国纳粹时期的行政性垄断以及当今西方国家的情况和原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情况;在国内方面,考察了洋务运动以来近现代行政性垄断发展脉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性垄断的形成发展过程。第5章对当前造成行政性垄断的原因特别是财政原因进行分析,着重对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税收制度、资产管理政策进行了研究。第6章对行政性垄断在财政和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即考察行政性垄断对财政和经济如何施加影响以及施加了怎样的影响。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看重对传导机制的研究,但我国目前比较缺乏这方面研究。第7章为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尝试对破除行政性垄断这一典型体制性改革能够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长进行量化测度,在其他论文中尚未见到先例。在这一模型中,同时使用了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原理、再生产理论和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模型工具相结合。第8章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旨在解决现实问题,消除政策部门关于安全等方面的顾虑,提供可实施的系统性改革方案。第9章是全文总结,对于在全文分析过程中得到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启示,进一步提炼。本文的主要结论:1.通过行政性垄断与其他垄断的比较分析得出,行政性垄断以人为干预为手段形成机会不均等,其本质是超经济性和歧视性;行政性垄断具有广义财政的性质。2.通过历史分析,得到以下启示:国外启示:围绕行政性垄断的斗争,核心是利益共享还是利益独占问题;行政性垄断不仅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产物,而且是市场发育起始阶段的产物,还是原有市场面对更广阔市场时的可能产物;自由竞争文化的确立,是清除行政性垄断的治本良方;联邦或中央政府拥有高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是治理区域行政性垄断的坚实保障;转轨国家制定专门的反行政性垄断法规十分必要。国内启示:就有利于财政收入而言,行政性垄断短期上的确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从长期看损失了潜在财政收入,是南辕北辙的政策;行政性垄断无法发挥均贫富的财政职能,反而形成了新的分配不公;计划经济体制包含着行政性垄断的因素但不是行政性垄断;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性垄断曾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与渐进式改革道路和财政制度有关;中国近代以来的行政性垄断具有历史传承性。3.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原因是:政府事权不清、地方主体税种缺乏、财政收入管理政策的紧缩效应相互作用形成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财政体制,税收制度设计中有利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缺陷,中央部委行政单位自筹收入改革不到位,资源集中取向的资产管理政策等,是造成行政性垄断的重要财政原因。不完备的政绩考评体系、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倚重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等,也是重要原因。还有一些观念上的误解,以及文化上的原因。4.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表明,行政性垄断对财政和国民经济具有系统性影响。对财政的影响:行政性垄断的地区间相互封闭,使任何地区的优势产业都无法到域外充分施展,各地财政收入都受到了潜在损失;行政性垄断人为缩小了投资空间和就业空间,加重了财政支出负担;行政性垄断存在的行业,政府采购政策失效;行政性垄断收益往往游离于财政部门的掌控,不同行业主管部委和地方政府拥有不同既得利益,导致财政利益、财政体制的固化、碎片化,导致财政在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上的不均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行政性垄断的壁垒机制通过阻挡资本和劳动力转移,造成我国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是我国经常出现供给侧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行政性垄断通过供求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作用,造成行政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不等价交换,把竞争性行业创造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行政性垄断行业,这是行政性垄断利润的来源,进而通过行政性垄断行业工资蚕食利润,加大了收入两极分化;收入分化进而造成消费结构失衡,无法为产业结构高度化提供需求支撑,抑制了国家整体经济质量提升;行政性垄断也无益于国家安全。5.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解决行政性垄断这一体制性问题释放的改革红利,将使我国摆脱经济新常态、财政新常态,为我国再赢得一个10年的宝贵高速增长期。6.破除行政性垄断的目标是:对效率和安全两手抓、两手硬,建立既有效率又有利于国家安全的规范健康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步骤是:首先,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通过改革消除行政性垄断基础;同时,建立标准体系和紧急动员制度等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风险,做好安全准备;最后,全面破除行政壁垒,打击行政性垄断,实现广泛平等竞争。7.一个社会中基础制度的规范性尤为重要,要避免以扭曲治理扭曲的情况。化繁为简,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曾鸿钧[6](2017)在《全国两会上的电力风向标》文中研究说明策划人语三月,首都北京,一场把脉发展动势、厘定前行方向的盛会,再次汇聚举国目光,牵动世界瞩目。全国两会对今年各项工作作出部署,描绘出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站上新起点,落实两会精神,决胜全面小康,是我们共同肩负的新的发展任务。基于此,本刊编辑部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电力能源的重要阐述和代表委员关于电力能源的建言献策,从电力能源的视角解读全国两会精神,为广大读者领会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提供借鉴。
高玉婷[7](2016)在《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从全球范围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集团的运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已成为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以及作为“精锐部队”的中央企业,是助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强大引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维护本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条必由之路。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15年9月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制定中央企业结构性调整与重组方案,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形成股权结构多元化、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这为未来的国企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并购重组作为提高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其成效到底如何,怎样发挥其在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中央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中央企业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重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竞争力与企业重组的相关理论,并对中央企业重组与央企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进一步分析中央企业的性质和地位,说明了增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性,而重组是提升央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进而建立了“一个标杆、两个层次,四个维度”的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大路径,即“做大——扩大企业规模”路径、“做强——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路径、“做优——提升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路径、“世界一流——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管理”路径以及“机遇——改善外部竞争环境”路径和“政府——深化国企改革”路径。其次,通过分析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对中央企业规模、发展速度、经济地位、运营效益和行业布局等多维度研究的基础上对从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沿革和重组模式等方面的总体形势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说明央企重组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总体而言,中央企业并购重组与整合取得了显着成效,主要体现在中央企业的布局结构得到优化,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运营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央企“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行业布局有待改善,国际化经营还处于较低水平。接下来,对我国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标杆进行分层次、多维度地深入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央企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500强的优势和差距。尽管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成效斐然,但与国际一流企业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虽然我国已明确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离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随后,本文基于中央企业在2006年至2014年间的财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的中央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南北车重组、中粮和华润三个案例解析,在此基础上探析重组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借鉴国外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从影响我国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作为落脚点,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邹俊[8](2014)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竞争力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经营灵活,不断创新,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而那些缺乏活力,反应迟缓,缺乏创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当前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国有企业保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的中坚力量。在当前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提升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国际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来看,积极实施战略重组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企业战略举措。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市场存在大量的战略重组的机遇,但也暗藏着风险,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虽然企业竞争力问题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针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深入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关系的就更少。因此,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企业重组和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系统性和动态发展等研究角度出发,将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博弈论相结合,以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理论问题,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并选取两家中央企业做深入的案例对比分析,最后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举措。全文除去导论和主要研究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在导论中,首先,阐述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中央企业由来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内涵和概念进行界定和相关说明;再次,对本文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企业重组、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近年来有关企业重组和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定位。首先,从产业组织视角对传统的企业性质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从产业组织的演化发展角度探讨不同时代产业组织的发展的特点,进而对现代企业性质进行再思考;其次,在对现代企业性质反思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性质从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两方面进行重新认识;最后,对中央企业功能定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先从宏观的对国有经济定位着手,然后再探讨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第三章主要回顾和总结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历程。本章对从2003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后中央企业经历的几次特点鲜明的战略重组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2003—2004年)、发展阶段(2005—2007年)、深化阶段(2008—2010年)和攻坚阶段(2011年至今),并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从企业自身、产业组织发展以及国家竞争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因问题;其次,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战略重组中存在交易成本、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问题;最后,着重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与垄断边界问题,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中央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并指出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可以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上实现规模经济,然后从市场势力、是否存在垄断利润和可竞争市场构建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是否会带来垄断问题。第五章主要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其次,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进一步提升存在的瓶颈;最后,研究构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能力和创新三个核心要素出发,以央企资源、跨国经营能力、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制度创新四个核心指标为中心来构建适合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十一个一级指标和四十一个二级指标。第六章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考察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首先,分析零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零交易成本下企业重组战略并非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其次,分析了在现实世界的正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正交易成本下企业若要迅速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战略重组就会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再次,着重分析了正交易成本下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互动机理,分析了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以及战略重组对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最后,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进行博弈分析,主要进行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选择、市场阻扰、囚徒困境和动态博弈分析。第七章主要是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对比分析。本章选取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分析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一个是中国建材集团大力推进战略重组,通过战略重组获得协同效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另一个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战略重组活动中盲目扩张、战略目标短浅,重组后整合乏力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最终不但没有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反而拖累了公司经营业绩,致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第八章主要是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为了有效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中央企业有许多方面需要配套改革,进行系统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本章提出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创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跨国经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以及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对策建议。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王仁荣[9](2012)在《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跨困公司跨境并购及其法律问题。跨国公司虽不是传统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实体,但跨国公司以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呈现并从事民商事活动已经得到广泛承认。跨国公司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发挥着巨大影响力。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跨国公司的跨境并购五彩缤纷,涌现诸多新现象,带来很多法律问题,亟需从法律层面予以分析,进而实行有效监管。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企业海外并购发展迅速。我国需要培育走向世界的跨国公司,完善境外投资法律,建立风险风范体系,为扮演好国际投资大国的新角色做好准备。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集中论述跨国公司及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主要法律问题。跨国公司通常不为公司法研究所关注,多数学者认为跨国公司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实体。但是跨国公司作为拥有特殊组织结构的集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民商事活动,并且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各自独立的分支机构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法主体也部分地得到了承认。因此对跨国公司进行法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跨国公司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市场扩张和国际分工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跨国公司已经从多国公司发展到全球公司,甚至无国籍公司。跨国公司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跨国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进步。从19世纪中期单一工厂为主体,到19世界末期大量企业联合体涌现,关于公司的理念实现了从崇尚竞争到追求合作,从排斥垄断、拒绝联合,到允许公司合并、允许股票发行、允许控股公司设立的巨大转变,这些转变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与适应。正因为此1889年美国新泽西州公司法变革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变革之一。然而,跨国公司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贫富悬殊、腐败、技术壁垒等一系列新问题。跨国公司因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战,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管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跨国公司的发展也给公司与股东相区别的法律人格(legal personality)和股东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等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带来了巨大挑战,以跨国公司不是公司法上的法律实体为定论而忽视跨国公司法律研究已不合时宜。因此,本文研究了各国有关跨国公司的立法,构成跨国公司整体性的特殊法律结构,跨国公司与各利益攸关方的法律关系,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益冲突,以及跨国公司如何承担其法律责任等重要的法律问题,并建议与时俱进,在公司法修订时考虑增加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相关条文。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跨境并购。一般而言,公司的经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和外延扩张增长(external growth)来实现。兼并和收购是外延增长的主要途径。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使得跨境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FDI)的重要手段。由于税务原因和各国公司法的不统一,跨境收购成为跨境并购的绝对主体,而跨境兼并则少有发生。跨国公司往往根据投资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经济水平和外资政策等因素,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投资,这些方式和手段包括绿地投资(Green-field)、跨境并购、非实体制造(NEM)、内部贸易、战略投资和战略联盟等,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会带来不同的法律问题和监管难度。跨境并购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是因为科技进步、信息化、金融创新、投资自由化、监管宽松化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跨国公司的投资策略与东道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不相契合,跨国公司的投资就可能给东道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跨国公司的跨境并购及其他投资手段加强法律监管是非常必要的。跨国公司的跨境并购经历了六次发展浪潮,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也带来了新的法律挑战。研究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适用、管辖权冲突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问题,可以帮助跨国公司有效实施跨境并购,同时减少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负面影响。本文第二部分着重研究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最新动向,并针对其产生的法律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已经成为跨境并购的主动力、跨境并购规则的制定者和跨境并购新理念的践行者。跨国公司在跨境并购实践中,在投行、并购律师的出谋划策下,不断尝试新的模式、方法、工具和手段,游走在法律制度和政府监管的边缘,既推动了投资贸易的全球化,又带来了极大的监管难题。这些新的发展动向包括特殊目的公司(SPV)的使用、国有跨国公司(SOE)大举进军跨境并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参与、反海外腐败法(FCPA)对跨境并购的制约和企业社会责任(CSR)在跨境并购中的作用等。特殊目的公司(SPV)与跨国公司跨境并购密不可分。跨国公司设立SPV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方便后续资产重组、避税、规避监管、规避市场准入限制等。因此,SPV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灵活机动地开展并购活动并规避风险至关重要,但是,SPV也会带来逃避监管、逃避跨国公司法律责任、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利益等极大风险。考虑到SPV的离岸性质,有必要建立起国际社会、跨国公司母国、跨国公司投资东道国、跨国公司上市地国和离岸公司管辖地国等协同作用的监管网络,从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等多角度实施监管。SPV在中国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境内资本绕道海外红筹上市即境外上市,以及国际资本通过可变利益实体(VIE)进入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往往监管严格,对外资进入设置准入限制。红筹上市涉及外汇、税收、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而VIE则是法律的灰色地带。VIE能够给国内的新兴产业和创业企业带来亟需的资金和管理技能,但也可能带来市场准入、产业安全、监管不力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必须加大对SPV和VIE的法律研究力度,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法规,在确保利用好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的同时,减少其逃避监管的风险。国有跨国公司(SOE)的跨境并购是近几年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有跨国公司的崛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并购受到西方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东道国的质疑和抵触。国有跨国公司跨境并购带来的法律和监管问题,包括公司治理、公平竞争、国家安全等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国有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面临的政治和社会风险也不容小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在跨境并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PE不仅参与很多全球性大规模并购,PE自身也独立进行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跨境并购。PE在全球跨境并购市场中发挥着参与并购以及为并购融资的双重作用。PE作为战略投资者和金融投资者而非产业投资者,决定了PE发起并购和参与并购的真正目的是投资套利。这种短期套利行为可能会对被并购企业和东道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需要分析其利弊,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PE的监管。中国PE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相关法律制度仍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反海外腐败法(FCPA)对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影响是并购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FCPA将反腐败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延伸到目标公司并购前的运作,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并购公司的法律风险。因此,跨国公司不仅要在尽职调查中进行专门的FCPA调查,还要在并购完成的同时,将合规制度和系统植入并购目标公司,并经常性地进行审计和评估。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也应该将合规和反腐败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良好的合规系统,防止自身以及公司的关联方陷入腐败泥潭,遭致不必要的处罚。近年来,跨国公司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出现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使命中,也贯穿于跨国公司的管理、运作、品牌推广以及供应链的所有环节。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非强制性的“软法”在国际投资领域的作用日益显着,跨国公司跨境并购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国际及各国投资政策越来越多地体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和各国的投资贸易法律、国际惯例等“硬法”的相互作用,共同规范着跨国投资和跨境并购行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进行跨境并购已经无法回避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扶贫脱困、减少人道主义灾难、减少腐败、良好治理(good governance)等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格要求。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中国企业必须树立责任投资的意识,改变自身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负面形象,不仅为国家的发展寻求资源、技术和市场,也要为东道国创造价值,赢得东道国的民心。跨国公司跨境并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法律规制。本文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了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规制体系以及政府实施跨境并购监管的主要法律制度。由于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跨国性,其法律规制需要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领域同时进行。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规制已经初步形成从东道国到国际社会的规制体系,但这离真正的全球规制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一初步体系主要由全球性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多边机构)、双边组织、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等国际法主体所组成,即所谓多边机制、双边机制和单边机制。多边机制包括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国家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TPP等)建立的监管法律制度。双边机制是由两国订立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DTT)所建立的规制体系。单边机制主要是由各国基于其国家主权,按照其竞争法规、国家安全法规、市场准入法规以及贸易或金融等政策法规对跨国公司跨境并购进行的法律规制。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也是跨境并购规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争端解决机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总体仍不尽人意。近年来,国际及各国的外国投资政策出现了很多新发展,总体呈现投资自由化以及投资保护和限制此消彼长的现象,即发展中国家总体更为开放和自由,局部出现限制和保护,而发达国家则出现保守和限制的趋势。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对外投资趋缓,反之,发达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多地成为发展中国家公司的并购目标,导致发达国家投资保护主义势力抬头。鉴于中国既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FDI)的大国,也是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大国,中国的外商投资政策和境外投资政策备受关注。中国应该在投资自由化、投资促进方面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中国也应该加强投资监管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依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对外资并购和海外投资进行有效监管。市场准入限制和审查是跨国公司跨境并购面临的第一道门槛,也是主权国家经济主权的彰显。全球市场准入政策法规的走向,体现为东道国在总体宽松的大背景下,对关键产业诸如资源、能源、农业、金融、运输等行业以及东道国冠军产业保护加强的趋势。市场准入限制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和隐蔽,例如控股权要求、外销比例要求、技术转让要求、额外税负、税赋减免等。跨国公司跨境并购前的市场准入风险是投资保护和投资壁垒,而在并购完成后则是国有化的风险。国有化对跨境并购的影响不容小觑,而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实施的“国有化”则是临时性干预措施,具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市场准入政策主要体现在每过若干年修订一次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新版《投资目录》开放了更多的投资领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需要在改进市场准入制度方面注重投资便利化,提高透明度,尽可能多地体现国民待遇原则。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即经营者集中审查,是各国竞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权国家维护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法律武器。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由于其交易的跨国性,可能同时面临多个国家的反垄断审查。虽然反垄断执法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全球范围统一反垄断法的努力仍在继续,一个标准化的、统一的国际反垄断法仍遥不可及。各国反垄断法的差异,给跨国公司的跨境并购交易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更是给跨国公司跨境并购带来巨大挑战。而反垄断审查正在论为一些主权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企业竞争的保护工具,这就给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染上了政治色彩。中国实施反垄断审查的历史很短暂,但中国已经成为跨境并购反垄断审查的主角,一些着名案例如可乐—汇源收购案、英博—百威收购案等举世瞩目。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反垄断审查的细则,统一执法标准,并积极开展反垄断审查的国际合作。对外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国家越来越多,就连对外国投资一向非常宽松的美国,也时常祭起国家安全审查的大旗,力图维持美国经济、科技和军事的霸主地位。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由于规模大、影响深远,更容易触发东道国国家安全审查。由于缺乏透明度和客观标准,国家安全审查很可能演变为投资保护主义的工具。鉴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时常进入东道国敏感性行业,如资源、电信、基础设施、金融等,在进行投资决策前,我国企业更应对东道国政府的安全审查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和防范。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由于实施细则、审查程序等的不清晰,外资对我国国家安全审查普遍存有疑虑。本文第四部分主要研究如何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防范海外并购的风险,建立健全中国海外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再上新台阶。研究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的目的,在于总结跨国公司这一典型跨境并购主体的并购实践,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同时,研究各国跨境并购法律规制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因此本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剖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扶持我国跨国公司包括国有跨国公司和民营跨国公司的海外并购,建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制度提出建议。“十二五”《规划刚要》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对外开放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发展迅速,我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的数量、规模、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海外并购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诸多风险也随之而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并购主体多为国有企业;并购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和基础设施领域;并购执行不符合国际标准;并购整合成功率不高等。加之投资保护主义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死灰复燃,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虽然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境外投资的制度建设,鼓励我国跨国公司,包括国有和民营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保障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利益。我国的跨国公司与全球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很大,当务之急是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国际通行的财务规则,保持透明度,遵守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肩负国际义务和责任。我国跨国公司要研究跨境并购的系统性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我国跨国公司要努力成为创新型、品牌化、合规性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舞台上扮演负责任的投资者角色:帮助东道国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帮助我国攀登全球价值链(GVC)的高峰。
孙源[10](2012)在《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对本国的金融管理制度和整个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放松金融管制,逐步走向金融自由化,金融混业经营逐渐盛行。与这些变化相适应的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即产融结合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类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逐渐成为这一时期产融结合的主体,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20世纪90年代美国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很多企业放弃多元化,将力量集中于主营业务,开始归核化经营。但是出于资本逐利动机的内在要求以及一些大型企业通过产融结合保持强大地位和竞争实力的需要,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在美国大型企业中依然相当的盛行。而且大多数大型企业的经营一般都具有跨国经营、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经营、产融结合以及多元化经营五大特征,在这其中产融结合的特征日趋显着。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美国一些产融结合型企业损失惨重,部分企业开始纷纷撤离金融领域、回归主营业务。产融结合的有效性及给企业本身和整个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我国,产融结合成为企业集团近年来流行的发展模式,随着企业集团的壮大,很多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大型产业集团,或者成立财务公司,或者投入巨额资金涉足金融领域,参股控股或者发起成立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期货、金融租赁、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企业集团范围内的融合。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跃跃欲试,信心满满。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表现出了央企挑大梁、龙头企业争先的特点,不少央企如中石油、国家电网、中粮、中航工业、宝钢等都在竞相扩大自身金融版图。与此同时,一些民营企业集团也在争持金融牌照,比如新希望集团、联想集团、海尔集团、雅戈尔等。行业主管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对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从2009年开始,国资委明确支持央企产融结合,认为产融结合是中央企业培育强大竞争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央行一直密切关注企业产融结合有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产融结合、混业经营成为央行2010年的重要研究课题。银监会则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保持了谨慎态度,希望建立起产业资本与金融机构的有效防火墙,以更好地防范风险,但是并没有严格禁止和限制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理论界对产融结合给企业集团自身和金融系统所带来的风险表示了担忧,相关研究也证实了产融结合有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那么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效果究竟如何?本文的研究将作出回答。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总结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基础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石。第三章,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发展层次与动因。首先,简单介绍了产融结合的概念及由融而产和由产而融这两种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并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涉足金融领域的产业型企业集团。其次,系统概述了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我国出现的产融结合的萌芽,丰富了关于我国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历史的研究;同时系统总结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再次,将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即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合的初级发展层次、间接融合的中级发展层次和“双轮驱动”的高级发展层次,并根据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做出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正处于初级发展层次的判断。最后,详细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是追求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服务集团主业,实现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缓解融资约束,节约融资成本;完善集团金融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四章,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首先,根据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正处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合的初级发展层次这一现实,提出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后,企业业绩的提升;融资的便利性;金融业务收益的提高以及企业风险可控甚至降低。其次,分析了有效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的判断标准以及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第五章,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出于研究的可行性,本文选择企业业绩指标的变化和风险指标的变化作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施效果。本文选取2006——2010年持续对某一个或多个金融机构参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以及每股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以Altman Z值计分模型、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比率以及财务杠杆系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分析样本公司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效果,从业绩方面来看,样本公司的业绩在样本期间内并没有得到持续显着地改善,而从风险方面来看,样本公司风险指标的变化均不显着,但是公司的风险依然是可控的,这说明了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第六章,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从外部的政策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其中,政策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准入、金融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国资委的政策影响。而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型企业集团的所有权性质、产业型企业集团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以及产业型企业集团持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本章的实证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优于民营企业;企业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总体而言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企业持有金融机构股权比例无论大小对企业业绩指标的影响均不显着,但是参股金融机构却有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第七章,企业集团产融结合面临的潜在风险分析。深入分析了随着产融结合程度的提高,我国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与金融无法有效协同带来的风险、利用金融优势盲目扩张所带来的风险、产业集团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估计不足所带来的风险、相关法律和监管的缺失所带来的风险以及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给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第八章,实现企业集团有效产融结合的相关建议。从企业和政府监管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更好地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企业集团内部的有效融合。从企业层面而言,要以主业为中心,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协同;要保持产业与金融的平衡发展;还要注重金融内部的平衡。从政府监管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立法机关应积极制订和完善涉及产业投资金融的相关法律;未来应逐步形成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基本监管、行业监管部门对金融子公司进行功能监管的统一监管框架,同时要强化央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第九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点明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选择执行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战略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这些样本公司在2006——2010年这一特定样本期间内企业业绩和风险的变化情况,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上市公司,在样本期间内企业业绩并没有得到显着改善,风险虽然没有显着降低,但是风险依然可控,总起来说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效果并不理想。2、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层次进行了合理划分。本文认为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即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合的初级发展层次、间接融合的中级发展层次和“双轮驱动”的高级发展层次,并根据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做出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正处于初级发展层次的判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企业集团内部的有效融合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进而提出了初级发展层次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即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后,企业业绩的提升;融资的便利性;金融业务收益的提高以及企业风险可控甚至降低。3、全面分析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层面系统总结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准入和有效监管,以及国资委的政策影响,首次从宏观政策层面探讨了政策因素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集团的所有权性质、参股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以及持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并对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这种实证分析思路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4、提出了提高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相关建议。从企业层面而言,要以主业为中心,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协同;要保持产业与金融发展的平衡发展;注重金融业内部的平衡。从政府监管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未来应逐步形成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基本监管、行业监管部门对金融子公司进行功能监管的统一的监管框架,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央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国资改革催生钢铁和电力行业“重组溢价”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资改革催生钢铁和电力行业“重组溢价”机会(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分享经济的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理论与实践背景 |
1.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2 研究视角与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分享经济理论 |
2.1.2 共享发展理念 |
2.1.3 通信业共建共享理论 |
2.2 共享发展理念研究综述 |
2.3 分享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2.4 共享发展理念和分享经济理论关系论证 |
2.5 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对比分析 |
2.6 通信业共建共享研究综述 |
2.6.1 共建共享意义 |
2.6.2 共建共享范围 |
2.6.3 共建共享技术 |
2.6.4 共建共享模式 |
2.6.5 共建共享监管机制 |
2.6.6 共建共享激励机制 |
2.7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国内外通信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较研究 |
3.1 国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概览 |
3.1.1 欧洲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概览 |
3.1.2 美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概述 |
3.1.3 印度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透视 |
3.2 中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差异性与趋同性研究 |
3.2.1 差异性 |
3.2.2 趋同性 |
3.2.3 国外铁塔共享对中国的启迪 |
3.3 中国通信业共建共享发展路径与模式 |
3.4 中国铁塔共建共享案例研究 |
3.4.1 通信行业重组改革方案 |
3.4.2 股权结构 |
3.4.3 政策监管机制 |
3.4.4 商务定价模式 |
3.4.5 规划机制 |
3.4.6 创新实践 |
第四章 “铁塔模式”内生动力与外因驱动 |
4.1 理论依据 |
4.2 内生动力 |
4.2.1 深化共享 |
4.2.2 分享技术 |
4.2.3 商务定价 |
4.2.4 内部治理 |
4.3 外因驱动 |
4.4 “铁塔模式”与国有企业分享经济改革 |
4.4.1 路径设计 |
4.4.2 关联性 |
4.4.3 可借鉴路径 |
第五章 中国通信业共建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
5.1 博弈分析 |
5.1.1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主动性博弈分析 |
5.1.2 结论及建议 |
5.2 共建共享存在问题 |
5.3 影响因素 |
第六章 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构建 |
6.1 共建共享模式选择机制 |
6.2 共建共享监管机制 |
6.3 共建共享运营机制 |
6.4 共建共享激励机制 |
6.5 共建共享效益评价机制 |
6.5.1 影响因素 |
6.5.2 效益评价模型 |
6.5.3 室分系统共建共享效益评价实证分析 |
6.6 共建共享机制组成部分关系研究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2.1 国企改革方面 |
7.2.2 深化共建共享方面 |
7.2.3 中国铁塔下一步发展方面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央企重组整合绩效研究 ——以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主要贡献与不足 |
1.4.1 主要贡献 |
1.4.2 不足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重组整合绩效的研究 |
2.1.1 重组整合给企业经营带来积极影响 |
2.1.2 重组整合给企业经营带来消极影响 |
2.1.3 重组整合对企业经营无影响 |
2.2 重组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2.2.1 短期绩效研究 |
2.2.2 长期绩效研究 |
2.3 文献综述评述 |
3.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央企 |
3.1.2 重组整合及类别 |
3.1.3 重组整合绩效 |
3.1.4 经济增加值(EVA) |
3.2 理论基础 |
3.2.1 代理理论 |
3.2.2 协同理论 |
3.2.3 交易费用理论 |
3.2.4 规模效应理论 |
3.3 现状分析 |
3.3.1 我国2003 年-2018 年央企重组整合的情况 |
3.3.2 央企重组整合的动因 |
4.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环境、动因及整合方案 |
4.1 选择案例公司的理由 |
4.2 昆仑能源公司概况 |
4.3 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外部环境 |
4.3.1 上游资源保障逐步完善,国内能源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推进推动天然气需求增长 |
4.3.2 国家出台系列文件推进天然气行业改革,构建新天然气体系 |
4.3.3 央企改革不断深化,国资委出台政策鼓励国有企业重组 |
4.3.4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冲击天然气行业 |
4.4 昆仑能源公司重组整合内部环境 |
4.4.1 业务版块销售情况 |
4.4.2 业务版块销售收入及利润 |
4.4.3 股价变动 |
4.5 重组整合动因 |
4.5.1 加强集团内天然气终端销售专业化整合,加强协同效应 |
4.5.2 提高天然气行业内核心竞争力 |
4.5.3 借助二级市场的资本力量,促进天然气终端业务快速发展 |
4.6 昆仑能源重组整合具体过程 |
4.6.1 关联各方情况 |
4.6.2 重组过程 |
4.6.3 重组后昆仑能源公司股权控制架构 |
5.对昆仑能源重组整合绩效的整体评价 |
5.1 重组整合的短期绩效评价 |
5.2 重组整合的长期绩效评价 |
5.2.1 经营指标评价 |
5.2.2 财务指标分析 |
5.2.3 EVA指标评价 |
6.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重组整合要目标明确 |
6.2.2 重组整合要把握机遇 |
6.2.3 重组整合要全方位、多层次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财政视角下的行政性垄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文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3 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
3.1 行政性垄断的内涵与外延 |
3.1.1 行政性垄断的定义 |
3.1.2 行政性垄断的主体 |
3.1.3 行政性垄断与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国家垄断的区别 |
3.1.4 行政性垄断的本质 |
3.1.5 行政性垄断的广义财政性质 |
3.1.6 行政性垄断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
3.1.7 行政性垄断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
3.1.8 行政性垄断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
3.2 本文依据的经济学和财政学理论 |
3.2.1 论文总体依据的理论 |
3.2.2 分析财政及政府活动对行政性垄断影响的理论工具 |
3.2.3 分析行政性垄断对财政经济影响的理论工具 |
3.2.4 其他理论 |
4 国内外行政性垄断的历史考察 |
4.1 国外行政性垄断及治理情况 |
4.1.1 西方国家 |
4.1.2 原计划经济体制国家 |
4.2 我国近现代行政性垄断的历史脉络 |
4.2.1 洋务运动的寡头行政性垄断 |
4.2.2 民生主义理论与民国时期四大家族垄断 |
4.2.3 计划经济体制包含的行政性垄断特征 |
4.2.4 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性垄断 |
4.3 国内外行政性垄断历史的财政经济启示 |
4.3.1 国外历史启示 |
4.3.2 我国近现代历史启示 |
5 行政性垄断的财政原因分析 |
5.1 财政理念原因 |
5.1.1 通过行政性垄断获得财政收入的理念 |
5.1.2 发挥均贫富保民生财政分配职能的理念 |
5.1.3 维护国有企业主导地位的理念 |
5.2 财政体制原因 |
5.2.1 政府事权不清晰 |
5.2.2 地方财力逐步紧缩 |
5.3 税收制度缺陷原因 |
5.3.1 以行政隶属关系、注册地决定企业所得税归属的制度 |
5.3.2 巨型央企所得税由中央独享的制度 |
5.4 财政管理方面的原因 |
5.4.1 中央部委自筹收入改革不彻底 |
5.4.2 资源集中取向的国资运营管理政策 |
5.4.3 税收优惠减免随意性大 |
5.5 其他原因 |
5.5.1 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 |
5.5.2 利益集团的存在 |
5.5.3 反行政性垄断法律和执法机构缺失 |
5.5.4 文化渊源 |
6 行政性垄断对财政和经济的影响机理 |
6.1 行政性垄断对财政的影响机理 |
6.1.1 行政性垄断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6.1.2 行政性垄断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
6.1.3 行政性垄断对政府采购管理的影响 |
6.1.4 行政性垄断对财政体制的影响 |
6.2 行政性垄断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理 |
6.2.1 行政性垄断对供给侧的影响 |
6.2.2 行政性垄断对需求侧的影响 |
6.2.3 行政性垄断对经济质量提升的影响 |
6.2.4 行政性垄断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
6.2.5 行政性垄断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
6.3 破除行政性垄断的财政经济意义 |
6.3.1 有利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克服经济新常态和财政新常态 |
6.3.2 有利于财政管理政策和财政体制规范有效运行 |
6.3.3 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惠及消费者、企业和地方政府 |
6.3.4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顽疾 |
6.3.5 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需求支撑 |
6.3.6 有利于建立规范健康的体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制度基础 |
7 破除行政性垄断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的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 |
7.1 总体规划 |
7.2 第一步:构造国内生产总值函数模型 |
7.3 第二步:测算消除行政性垄断后投资的结构调整 |
7.4 第三步:测算消除行政性垄断可实现的GDP增长 |
7.5 第四步:测算消除行政性垄断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7.6 模型评价 |
8 中国治理行政性垄断的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 |
8.1 治理行政性垄断的目标 |
8.1.1 总目标 |
8.1.2 具体目标 |
8.2 治理行政性垄断的财政措施 |
8.2.1 财政体制 |
8.2.2 税收制度 |
8.2.3 转移支付 |
8.2.4 财政补贴 |
8.2.5 社会保障 |
8.2.6 预算管理 |
8.3 治理行政性垄断的路径选择 |
8.3.1 解放思想,澄清认识,做好思想准备 |
8.3.2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做好财政体制准备 |
8.3.3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做好行政体制准备 |
8.3.4 建立标准体系和紧急动员制度等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风险,做好安全准备 |
8.3.5 以法令取消行业和地区壁垒,全面开放市场,实现公平竞争 |
8.3.6 建立适应充分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财政保障制度 |
8.4 自然垄断、国企重组、公共物品等特殊领域行政性垄断的治理 |
8.4.1 存在于疑似自然垄断行业中的行政性垄断 |
8.4.2 国有企业重组中的行政性垄断 |
8.4.3 破除行政性垄断与国有化私有化 |
8.4.4 公共物品领域的行政性垄断 |
8.5 以反行政性垄断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5.1 反行政性垄断政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统一的 |
8.5.2 反行政性垄断政策有利于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
8.5.3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深度 |
9 全文启示 |
9.1 本文主要结论总结 |
9.2 规范社会各项基础制度,防止以扭曲治理扭曲 |
9.3 简易,是大自然传授给我们的重要方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2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2.1.3 关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2.1.4 关于企业重组的相关理论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 |
2.2.2 企业重组相关理论研究 |
2.2.3 中央企业重组相关理论研究 |
第3章 企业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3.1 中央国有企业重组与国际竞争力理论 |
3.1.1 中央企业的内涵 |
3.1.2 中央企业的性质和地位 |
3.2 增强中央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性 |
3.3 重组是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
3.4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4.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的解释说明 |
3.5 基于中央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 |
3.5.1 构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
3.5.2 中央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的内涵 |
第4章 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重组历程 |
4.1 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 |
4.1.1 规模总量 |
4.1.2 发展速度 |
4.1.3 经济地位 |
4.1.4 运营效益 |
4.1.5 行业布局 |
4.2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历史沿革 |
4.2.1 起步阶段(2003 年—2010年) |
4.2.2 发展阶段(2010年—2013年) |
4.2.3 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
4.3 中央企业重组的主要模式 |
4.3.1 横向联合 |
4.3.2 纵向联合 |
4.3.3 混合重组 |
4.3.4 海外并购 |
4.4 中央企业重组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
4.4.1 主要成效 |
4.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章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 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
5.1.1 世界500强企业概述 |
5.1.2 我国中央企业在世界500强的地位 |
5.2 中国央企与世界500强的比较分析 |
5.2.1 中国央企与世界500强的多维度比较 |
5.2.2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成就与差距 |
第6章 中央企业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 |
6.1 基于AHP方法的实证分析 |
6.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6.1.2 实证分析过程 |
6.2 中央企业重组案例分析 |
6.2.1 横向并购:南北车强强联合 |
6.2.2 纵向并购: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蓝图 |
6.2.3 混合并购:华润集团的多元化经营 |
第7章 国外大型企业并购重组的比较与借鉴 |
7.1 世界五次企业并购重组的浪潮 |
7.1.1 第一次并购浪潮:横向为主的并购 |
7.1.2 第二次并购浪潮:纵向为主的并购 |
7.1.3 第三次并购浪潮:混合为主的并购 |
7.1.4 第四次并购浪潮:金融杠杆为主的并购 |
7.1.5 第五次并购浪潮:跨国为主的并购 |
7.2 美国和日本的大企业成长模式 |
7.2.1 美国的企业并购重组 |
7.2.2 日本的企业并购重组 |
7.3 比较与借鉴 |
第8章 提高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8.1 外部环境提升策略 |
8.1.1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央企战略转型新飞跃 |
8.1.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筑央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8.2 内部环境提升策略 |
8.2.1 通过行业重组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中央企业发展活力 |
8.2.2 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
8.2.3 大力推行科技创新,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8.2.4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
参考文献 |
附表1; 2003年-2015年央企国内重组概况 |
附表2:中央企业海外并购概况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0.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0.1.2 选题的意义 |
0.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0.2.1 中央企业的由来及其概念界定 |
0.2.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0.2.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概念界定 |
0.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0.4.1 可能的创新 |
0.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1 企业重组理论 |
1.1.1 边界理论 |
1.1.2 交易成本理论 |
1.1.3 市场势力理论 |
1.1.4 委托代理理论 |
1.1.5 资源基础理论 |
1.1.6 企业成长理论 |
1.2 国际竞争力理论 |
1.2.1 绝对优势理论 |
1.2.2 比较优势理论 |
1.2.3 竞争优势理论 |
1.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1.3 关于企业重组文献综述 |
1.3.1 企业重组问题研究的新发展 |
1.3.2 关于国有企业重组问题的研究 |
1.3.3 关于中央企业重组问题的研究 |
1.4 关于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
1.4.1 企业竞争力理论新发展 |
1.4.2 关于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
1.4.3 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
第2章 国有企业性质与功能定位 |
2.1 企业性质的再思考 |
2.1.1 企业性质的传统观点 |
2.1.2 现代企业性质的再思考:一个产业组织视角 |
2.2 国有企业性质再认识 |
2.2.1 国有企业性质研究的新进展 |
2.2.2 国有企业性质再认识 |
2.3 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 |
2.3.1 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
2.3.2 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 |
第3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历程 |
3.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起步阶段(2003 年-2004 年) |
3.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发展阶段(2005 年-2007 年) |
3.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深化阶段(2008 年-2010 年) |
3.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攻坚阶段(2011 年至今) |
第4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理论分析 |
4.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因 |
4.1.1 中央企业自身的动因 |
4.1.2 产业组织发展的动因 |
4.1.3 国家竞争层面的动因 |
4.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分析 |
4.2.1 交易成本的不确定性 |
4.2.2 规模经济的不确定性 |
4.2.3 产业结构的不确定性 |
4.2.4 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 |
4.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与垄断边界分析 |
4.3.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边界分析 |
4.3.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垄断问题分析 |
第5章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
5.1 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
5.1.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
5.1.2 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3 加快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
5.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
5.2.1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5.2.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
5.3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国外有关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
5.3.2 国内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问题的研究 |
5.3.3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一个交易成本的考察 |
6.1 零交易成本下企业战略重组问题分析 |
6.1.1 零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 |
6.1.2 零交易成本下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 |
6.2 正交易成本下企业战略重组问题分析 |
6.2.1 正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 |
6.2.2 正交易成本下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 |
6.3 正交易成本下央企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分析 |
6.3.1 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 |
6.3.2 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分析 |
6.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博弈分析 |
6.4.1 央企战略重组的选择博弈分析 |
6.4.2 央企战略重组阻扰博弈分析 |
6.4.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囚徒困境分析 |
6.4.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态博弈分析 |
第7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分析 |
7.1 战略重组成功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案例分析 |
7.1.1 中国建材集团简介 |
7.1.2 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重组历程 |
7.1.3 重组战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7.1.4 战略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
7.2 战略重组拖累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失败案例分析 |
7.2.1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简介 |
7.2.2 中国中钢集团重组历程 |
7.2.3 重组对中钢集团竞争力的影响 |
7.2.4 战略重组拖累中钢集团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
7.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8章 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创新 |
8.1.1 交易成本与央企战略重组市场化模式创新 |
8.1.2 央企分类改革与央企战略重组市场化模式创新 |
8.1.3 央企战略重组的市场化模式构建 |
8.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
8.2.1 加快完善中央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
8.2.2 加快推进中央企业董事会制度建设 |
8.2.3 完善央企经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 |
8.3 中央企业跨国经营制度创新 |
8.3.1 中央企业跨国经营内部治理制度创新 |
8.3.2 中央企业跨国经营外部制度创新 |
8.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 |
8.4.1 战略重组与央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
8.4.2 战略重组与央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8.4.3 战略重组与央企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完善 |
8.5 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8.5.1 推进中央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 |
8.5.2 国有资本运营机制创新 |
8.5.3 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监管制度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二、境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跨国公司及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第一章 跨国公司及其法律问题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影响 |
一、跨国公司的界定 |
二、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
三、跨国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跨国公司理论 |
一、跨国公司主要理论流派 |
二、跨国公司理论的法律因素 |
第三节 跨国公司立法 |
一、跨国公司(集团公司)对传统法律的挑战 |
二、境外跨国公司立法 |
三、中国关于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相关立法 |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主要法律问题 |
一、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
二、跨国公司的法律结构和法律关系 |
三、跨国公司的公司治理 |
四、跨国公司的法律管辖冲突 |
五、跨国公司的法律责任 |
六、跨国公司的其他法律问题 |
第二章 跨境并购与跨国公司投资战略 |
第一节 并购与并购整合 |
一、并购的界定 |
二、并购的基本类型 |
三、并购整合 |
第二节 并购理论 |
一、西方主要并购理论 |
二、关于三种并购类型的理论 |
三、并购是否创造价值 |
第三节 跨境并购特点与驱动力 |
一、跨境并购的界定 |
二、跨境并购的特点 |
三、跨境并购的驱动力 |
第四节 跨境并购与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 |
一、跨境并购与国际直接投资 |
二、跨境并购与绿地投资 |
三、跨境并购与跨国公司非实体制造(NEMs) |
四、跨境并购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
第三章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第一节 跨境并购的历史回顾 |
一、并购的六次浪潮 |
二、跨境并购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跨境并购的现状、特点和趋势 |
一、跨境并购的现状 |
二、当代跨境并购的主要特点 |
三、跨境并购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跨国公司是跨境并购的主体 |
一、跨国公司是跨境并购的产物 |
二、跨国公司是跨境并购的主角 |
三、跨国公司是跨境并购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
第四节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管辖冲突及争端解决 |
一、关于兼并与收购法 |
二、跨境并购的准据法之选定 |
三、跨境并购的管辖权冲突 |
四、跨境并购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二部分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新动向及其法律分析 |
第四章 特殊目的公司与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第一节 特殊目的公司(SPV)界定与地位 |
一、SPV的界定 |
二、SPV的法律地位 |
第二节 特殊目的公司(SPV)跨境并购的意义 |
一、SPV的经济意义 |
二、SPV的法律意义 |
第三节 可变利益实体(VIE模式)和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一、VIE模式的由来 |
二、VIE模式进入中国 |
三、VIE模式的结构 |
四、VIE模式的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 |
第四节 离岸公司的监管 |
一、离岸公司跨境并购的国际监管 |
二、欧盟和美国对离岸公司的监管 |
三、离岸公司注册地的监管 |
四、中国对离岸公司的监管 |
第五章 国有跨国公司的跨境并购 |
第一节 国有跨国公司解析 |
一、国有跨国公司界定 |
二、早期国有跨国公司与当代国有跨国公司的比较 |
三、公司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体 |
第二节 国有跨国公司重上历史舞台 |
一、国有跨国公司势头强劲 |
二、发展中国家国有跨国公司异军突起 |
三、国有跨国公司业务多元化 |
四、国有跨国公司成为争议焦点 |
第三节 国有跨国公司的法律问题 |
一、公司治理问题 |
二、市场准入和国家安全问题 |
三、公平竞争和反垄断问题 |
四、反海外腐败法适用问题 |
第六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与并购融资 |
一、PE的界定 |
二、PE的特点 |
三、PE与VC的区别 |
四、PE的退出模式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发展和影响 |
一、PE的由来和发展 |
二、PE在中国的高速发展 |
三、PE在并购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
四、PE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助推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一、PE与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联系 |
二、发展中经济体PE在跨境并购中的表现 |
三、PE参与的跨境并购的规模和分布 |
四、PE在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 |
第四节 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法律规制 |
一、PE的组织结构 |
二、PE的常用法律条款 |
三、对PE的监管 |
四、进一步发展PE的建议 |
第七章 反海外腐败法与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第一节 反海外腐败法(FCPA)解析 |
一、FCPA引人关注的背景 |
二、FCPA的主要禁止性规定 |
三、FCPA的约束对象 |
四、腐败的动机和有价物的定义 |
五、违反FCPA的后果 |
六、FCPA执法的趋势和积极的抗辩 |
第二节 反海外腐败法(FCPA)对并购交易的影响 |
一、FCPA带来的并购风险 |
二、FCPA凸显尽职调查的重要性 |
三、交割后合规整合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反海外腐败法(FCPA)尽职调查 |
一、FCPA尽职调查的重点领域 |
二、FCPA尽职调查的过程 |
三、FCPA尽职调查的程度 |
四、发现问题后的对策 |
第四节 反海外腐败法(FCPA)与基金并购和资产分拆 |
一、私募基金问题 |
二、资产分拆问题 |
第五节 反海外腐败法(FCPA)风险防范 |
一、跨国公司的反腐败责任 |
二、跨国公司跨境并购中的反腐败风险防范 |
三、反腐败与中国外资并购和海外并购 |
第八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跨国公司跨境并购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全球化 |
一、CSR备受关注的背景 |
二、CSR的解读 |
三、中国企业的CSR |
四、CSR的全球认同 |
第二节 跨境并购中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
一、履行CSR促进跨境并购 |
二、漠视CSR对跨境并购的影响 |
三、跨国“责任投资”方兴未艾 |
第三节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分析 |
一、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范围和监督 |
二、CSR标准与国际投资政策 |
三、推进CSR标准发展的政策取向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CSR)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
一、制定社会责任法规强化责任意识 |
二、引进国际标准倡导责任投资 |
三、借助专业公关公司改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 |
第三部分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规制 |
第九章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规制体系 |
第一节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规制的必要性 |
一、跨国公司跨境并购规制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监管的特点 |
第二节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国际监管体系 |
一、国际组织对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规制 |
二、区域性国家组织对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规制 |
三、双边合作对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法律规制 |
第三节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规制体系的新发展 |
一、国外关于外国投资的立法和监管的发展概况 |
二、国际投资保护协议领域的新发展 |
三、国际投资政策法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
第四节 中国外资并购和海外并购监管体系 |
一、中国外资并购和海外并购的法制建设 |
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 |
第十章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与市场准入审查 |
第一节 产业政策和国际投资政策的互动 |
一、产业政策影响跨境并购 |
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的互动 |
三、国际投资协议中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互动 |
四、产业和投资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限制的主要形式 |
一、市场准入限制是普遍现象 |
二、市场准入限制的不同方式 |
第三节 市场准入限制对跨境并购的影响 |
一、跨境并购前后市场准入的影响 |
二、跨国公司跨境并购与国有化 |
三、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的“国有化” |
第四节 完善中国的外资市场准入制度 |
一、中国外资并购市场准入制度概述 |
二、2011版产业指导目录的进步和不足 |
三、我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改进路径 |
第十一章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与反垄断审查 |
第一节 反垄断审查立法 |
一、反垄断审查的渊源 |
二、国外反垄断审查立法 |
三、中国反垄断法之经营者集中审查 |
第二节 跨境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实施 |
一、反垄断审查执法机关和执法模式 |
二、反垄断审查标准 |
三、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反垄断审查 |
第三节 反垄断审查域外效力和国际合作 |
一、反垄断审查的域外效力 |
二、反垄断审查的国际合作 |
三、反垄断审查作为投资保护主义的工具 |
第十二章 跨国公司跨境并购和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国家安全审查辨析 |
一、国家安全审查的由来 |
二、国家安全审查对象、范围和标准 |
三、国家安全审查的机关 |
四、国家安全审查的程序 |
五、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新发展 |
第二节 国家安全审查对跨国公司跨境并购的影响 |
一、国家安全审查的必要性和影响 |
二、国家安全审查与市场准入 |
三、国家安全审查与反垄断审查 |
第三节 完善中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
一、增加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可预见性 |
二、确保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统一性 |
三、协调安全审查和产业发展战略 |
四、减少海外并购安全审查的风险 |
第四部分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和制度建设 |
第十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战略 |
第一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沿革 |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政策法律环境 |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挑战 |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和特征 |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挑战 |
三、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并购 |
一、培育精于海外并购的中国跨国公司 |
二、中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其他方式 |
第四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 |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类型 |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机制 |
三、减少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几点建议 |
第五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规范 |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制度构建的指导原则 |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制度建设 |
三、加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调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与分析框架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分析框架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3.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发展层次与动因 |
3.1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3.1.1 企业产融结合的萌芽期 |
3.1.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初始发展期 |
3.1.3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形成期 |
3.1.4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大规模扩张期 |
3.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层次 |
3.2.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层次的划分 |
3.2.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层次的判断 |
3.3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3.3.1 追求多元化经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
3.3.2 服务集团主业,实现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 |
3.3.3 缓解融资约束,节约融资成本 |
3.3.4 完善集团金融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4.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1 关于产融结合有效性判断标准的相关研究结论 |
4.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4.2.1 企业业绩的提升 |
4.2.2 企业融资的便利性 |
4.2.3 企业金融业务收益的提高 |
4.2.4 企业风险可控甚至降低 |
4.3 企业集团有效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
4.3.1 有效的产融结合模式的判定标准 |
4.3.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5.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5.1 关于企业产融结合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成果 |
5.1.1 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 |
5.1.2 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 |
5.1.3 相关研究评述 |
5.2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5.2.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2.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5.2.4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5.3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评价 |
6. 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政策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准入 |
6.1.2 金融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 |
6.1.3 国资委的政策影响 |
6.2 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企业集团的所有权性质 |
6.2.2 企业集团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的类型 |
6.2.3 企业集团持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 |
6.2.4 企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7.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面临的潜在风险分析 |
7.1 产业与金融无法有效协同带来的风险 |
7.2 利用金融优势盲目扩张所带来的风险 |
7.2.1 过度投资问题 |
7.2.2 内部交易的风险 |
7.2.3 财务杠杆风险 |
7.3 产业集团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估计不足所带来的风险 |
7.3.1 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 |
7.3.2 产业与金融经营理念的差别 |
7.3.3 部分企业家对金融风险的估计不足 |
7.4 相关法律和监管的缺失所带来的风险 |
7.5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给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 |
7.5.1 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的风险具有很强扩散性 |
7.5.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所隐藏的道德风险 |
8. 实现企业集团有效产融结合的相关建议 |
8.1 企业集团层面的相关建议 |
8.1.1 以主业为中心,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协同 |
8.1.2 保持产业与金融发展的平衡发展 |
8.1.3 注重金融业内部的平衡 |
8.2 政府监管层面的相关建议 |
8.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8.2.2 加强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监管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国资改革催生钢铁和电力行业“重组溢价”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3]基于分享经济的通信业共建共享机制研究[D]. 吕继兵.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4]央企重组整合绩效研究 ——以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为例[D]. 苏婧.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财政视角下的行政性垄断问题研究[D]. 李大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9)
- [6]全国两会上的电力风向标[J]. 曾鸿钧. 当代电力文化, 2017(03)
- [7]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高玉婷. 辽宁大学, 2016(03)
- [8]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 邹俊. 吉林大学, 2014(09)
- [9]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王仁荣. 复旦大学, 2012(02)
- [10]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D]. 孙源.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