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带技术论文_郭莉,何轶群,钟银环,陈汉彪,吴菁

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带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染色体,核型,淋巴细胞,虹鳟,特异性,遗传学,白血病。

显带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郭莉,何轶群,钟银环,陈汉彪,吴菁[1](2019)在《改良高分辨G显带技术在复杂染色体重排携带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染色体改良高分辨G显带技术,对四例复杂染色体重排(CCRs)携带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探讨该技术对CC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复发性流产或不孕不育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的4对夫妇,经改良高分辨G显带技术制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良高分辨G显带染色体分辨率达到550条以上核型占比50%以上;核型分析提示4对夫妇中各有一方是CCRs携带者,涉及3~4条染色体易位;易位染色体涉及3号和12号染色体最多。结论改良高分辨G显带技术能更好的发现CCRs携带者的多个染色体易位,避免漏诊。该技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单位推广。(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范宁,高磊,汪艳,米亚静,景晓红[2](2015)在《人体肝癌细胞系SMMC-7721非显带技术下的核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非显带技术,分析人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染色体核型。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通过秋水仙素使细胞同步化,低渗、滴片、吉姆萨染色,进行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数目方面,SMMC-7721细胞系核型的众数为60~70条,峰值主要出现在E组,通过分析染色体数目在50~70个之间的较清晰的25个核型发现,E、F、G组染色体总数大多过半甚至超过60%;结构方面,分辨出双着丝粒染色体、含有3个着丝粒的染色体和环状染色体。结论上述染色体的数目异常与结构畸变,对认识肝细胞的转化、恶变以及临床的初步诊治提供了细胞遗传学基础。(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5年20期)

周爱国,陈金涛,谢少林,陈言峰,王超[3](2015)在《点带石斑鱼染色体显带技术及其描绘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属于鲈形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中国东南沿海暖水性礁栖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采用PHA活体注射结合秋水仙素培养,取点带石斑鱼全肾,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利用Alu I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原位切口平移显带技术,在点带石斑鱼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诱导出带纹清晰、分散良好的多重带。结果显示,多数染色体显现出8—10条带纹,最少的一对染色体也有4条带纹,同源染色体带纹基本一致,在每对染色体上的数目及其分布具明显特征性且相对稳定,同时发现不同分裂相的同一号染色体上,特征带纹鲜明一致,带纹数目基本吻合,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然后用人X和Y染色体文库特异DNA为探针,对点带石斑鱼的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进行了描绘研究。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染色体组中测出了人X染色体特异DNA同源片段的3个保守同线群,分别在点带石斑鱼的第7、第13和第22号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杂交信号最近边距着丝粒的百分比距离分别大约为62.3%、43.4%及44.4%;人X染色质同源片段的大小约占点带石斑鱼基因组的4.63%。但用人Y染色体DNA描绘点带石斑鱼染色体时,没有检测出可见的同源片段。研究结果可以为从低等脊椎动物到人类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莫凤明,杨丽华,张璐[4](2013)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技术的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吉姆萨(Giemsa)显带技术(G显带技术)的改良,提高G显带效果,并能节约时间,进一步提高染色体诊断效率。方法 250例疑似患者用常规方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制片、烤片,用0.05%胰蛋白酶工作液消化20 s,Giemsa染液染色,并与0.025%胰蛋白酶工作液消化时间5~6 min的常规显带方法对比。结果改良方法的标本片带纹清晰,深浅带反差突出,合格率98%,最佳率72.8%,而常规方法合格率98%,最佳率44.8%,2种方法在得到最佳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改良技术可缩短染色体制片时间,又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为工作人员节约时间,及早出结果,可提高临床对染色体病诊断效率,因此本改良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实验方法。(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3年07期)

杨坤[5](2013)在《麦穗鱼染色体显带技术及DNA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又叫罗汉鱼、小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麦穗鱼属,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淡水小型鱼类,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容易养殖,对化学物质较为敏感,具有开发为水环境监测鱼种的潜能。为了了解麦穗鱼的染色体特征和DNA含量,了解其遗传背景和分类地位,为培育其作为水环境监测鱼种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本文主要对麦穗鱼的染色体核型、Ag-NORs显带、C-显带、各组织DNA含量及细胞周期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麦穗鱼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采用了2种方法制备麦穗鱼染色体:一为采取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制备;二为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麦穗鱼鳍条组织细胞进行短期培养,然后采用空气干燥制片法制备染色体,2种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通过对肾细胞和鳍条细胞中期分裂相统计得知,麦穗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核型公式为18m+22sm+10st,染色体臂数(NF)为90;此外,染色体上未观察到次缢痕和随体结构,也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2.穗鱼染色体Ag-NORs带研究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制备麦穗鱼染色体,然后进行银染技术处理。统计银染后的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可知,麦穗鱼的染色体可能具有1对Ag-NORs,位于第23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其NORs具有多态性,同源染色体上的NORs大小有一定差异,未见Ag-NORs联合现象。3.麦穗鱼染色体C-带研究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制备麦穗鱼染色体,然后进行C-显带技术处理。经C-显带技术处理后,观察染色结果可知,麦穗鱼的染色体C-显带阳性区域主要存在于染色体的端粒和着丝点区域,少数C-显带阳性区域位于染色体居间区域,其中第23对染色体的短臂大部分呈现C-带强阳性。4.麦穗鱼DNA含量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麦穗鱼的血液、肌肉、鳍条、鳃、肝脏、肾脏和性腺7种组织的DN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麦穗鱼的血液、肌肉、鳍条、鳃、肝脏、肾脏和性腺7种不同组织的DNA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几种组织DNA含量大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肌肉、血液、鳍条、肝脏、性腺、肾脏、鳃,肌肉的DNA含量最高,达到3.20±0.07pg,肾脏和鳃组织的DNA含量最低,仅为3.05±0.08pg,以血液的DNA含量作为麦穗鱼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为3.17±0.10pg。5.麦穗鱼不同组织细胞周期采用流式细胞仪对麦穗鱼的血液、鳃、肝脏、肾脏和性腺5种不同组织的细胞周期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麦穗鱼的血液和其它4种组织一样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细胞周期现象,性腺和肝脏组织的Go/G1期时相的比例较低,细胞增殖指数比较高,分别为17.81%和13.19%,鳃组织细胞增殖指数最低,仅为6.54%,同时几种组织的细胞周期时相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陈哲,金敏威,陈颖,刘旭辉,马俊霞[6](2012)在《应用R带显带技术对15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的核型状况。方法利用短期培养法和直接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用R带显带技术对151例初治的ANLL患者行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该组患者中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有84例(56%)。异常核型主要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共有65例,占核型异常的77%。t(15;17)(35例)和t(8;21)(23例)是最常见的结构异常。叁体-8是最常见的数目异常。100%的t(7;11)见于M2,100%的t(15;17)见于M3,83%的t(8;21)见于M2,100%的t/del(11q23)见于M5。结论应用R带显带技术,56%的ANL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特别是特异性染色体重排。它们和FAB分型相关,因此核型是ANLL诊断、分型、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6-08)

施常备,陈晓泉,姚俊涛,袁勇,赵征[7](2011)在《应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评估辐射剂量和染色体畸变的量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观察4MV的X线辐射后的染色体畸变情况,分析不同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和辐射剂量的关系。方法:以4MV的X线0.5、1、2、4Gy对离体人外周血进行辐照,其淋巴细胞培养后,采用染色体G显带分析不同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染色体双着丝粒、缺失、易位以及片段畸变和辐射剂量呈线性正相关,其线性趋势线和R~2值依次分别为:Y=24.1X-13.3(R~2=0.975);Y=10.5X-2.7(R~2=0.887);Y=30.2X-17.8(R~2=0.913);Y=53.3X-38.7(R~2=0.976)。结论:染色体G显带技术可以较非显带技术提供更多更准确的畸变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2011年02期)

陈哲,金敏威,陈颖,刘旭辉,马俊霞[8](2009)在《应用R带显带技术对15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的核型状况。方法:利用短期培养法和直接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用R带显带技术对151例初治的ANLL患者行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该组患者中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有84例(56%)。异常核型主要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共有65例,占核型异常的77%。t(15;17)(35例)和t(8;21)(23例)是最常见的结构异常。叁体-8是最常见的数目异常。100%的t(7;11)见于M2,100%的t(15;17)见于M3,83%的t(8;21)见于M2,100%的t/del(11q23)见于M5。结论:应用R带显带技术,56%的ANL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特别是特异性染色体重排。它们和FAB分型相关,因此核型是ANLL诊断、分型、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09年12期)

薛淑群,尹洪滨[9](2009)在《虹鳟染色体C显带技术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染色体。对其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表明,虹鳟染色体组有60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34m+10sm+16st,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104。虹鳟的染色体C带类型为着丝粒C带,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薛淑群[10](2009)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染色体显带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的名贵鱼类。为了更好地认识.虹鳟的染色体特征,丰富冷水性鱼类的细胞遗传学内容,为其遗传、变异、分类、系统演化以及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虹鳟染色体多重显带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肾细胞体内培养法或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虹鳟的染色体。对其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表明,虹鳟染色体组有60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34m+10sm+16t,染色体总臂数(NF)为104。最长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6.03,最短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2.15,长度比为2.80。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了虹鳟的DNA含量,与鸡血细胞标.准对照相比为1.59±0.23,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pg.N~(-1)计,则虹鳟体细胞绝对DNA含量为3.65pg.N~(-1)。与鲑形目其他科的四倍体鱼类比较,虹鳟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具有相似性,体现出四倍体特征。经过C显带处理,虹鳟染色体除呈现传统的着丝粒区、近着丝粒粒区、中间区和末端区外,还发现某些染色体全部出现C带及部分染色体出现可变带。在分析比较虹鳟不同的染色体C带中期相时,发现有些部位的C带会出现显色的改变,有时呈阴性带,有时呈阳性带。同源染色体的C带的大小、位置及着色强度基本相同,不同染色体的C带有一定差异。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均在着丝粒部位处深染。虹鳟的染色体C带类型多为着丝粒C带,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用修改的G显带技术,进行GTG带纹的显示,虹鳟鱼每条染色体上都能清晰的显出G带,G阳性带对应于AT含量丰富的区域,可见虹鳟染色体上AT序列比较密集,经G显带技术处理后,87%的染色体区域呈现阳性染色。用银染技术处理后发现虹鳟的NORs位于第1号染色体和第13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数目为4个。在DNA复制的不同时期,复制带随之变化,在DNA复制的不同时期,同一条染色体的形态随着DNA的复制不断变化。染色体的形态是动态变化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将虹鳟生长激素基因准确定位在染色体上。目前检测到生长激素基因位于2对顶端着丝粒类型的染色体上。本实验将杂交信号和染色体同时显示,并且在复染的同时结合染色体分带技术,可以精确的进行基因定位。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QTL基因的FISH定位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虹鳟染色体被CMA_3荧光染色后,用B(蓝色激发光)激发时,发现NORs区呈现明亮的荧光。虹鳟鱼长臂处具有4个大小约相等的Ag-NORs,经CMA_3染色,长臂处具有大小相差约3-4倍的4个明亮区,说明虹鳟鱼的Ag-NORs和CMA_3明亮区位置一致。应用FISH技术,在虹鳟染色体上定位了5SrDNA和18SrDNA位点。虹鳟染色体上共有4个5S rDNA位点和4个1 8SrDNA位点,其中有2处位点相互重合。生物素CMA_3标记的杂交信号与18SrDNA位点完全重合。(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9-04-01)

显带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非显带技术,分析人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染色体核型。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通过秋水仙素使细胞同步化,低渗、滴片、吉姆萨染色,进行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数目方面,SMMC-7721细胞系核型的众数为60~70条,峰值主要出现在E组,通过分析染色体数目在50~70个之间的较清晰的25个核型发现,E、F、G组染色体总数大多过半甚至超过60%;结构方面,分辨出双着丝粒染色体、含有3个着丝粒的染色体和环状染色体。结论上述染色体的数目异常与结构畸变,对认识肝细胞的转化、恶变以及临床的初步诊治提供了细胞遗传学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带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郭莉,何轶群,钟银环,陈汉彪,吴菁.改良高分辨G显带技术在复杂染色体重排携带者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9

[2].范宁,高磊,汪艳,米亚静,景晓红.人体肝癌细胞系SMMC-7721非显带技术下的核型分析[J].海南医学.2015

[3].周爱国,陈金涛,谢少林,陈言峰,王超.点带石斑鱼染色体显带技术及其描绘研究(英文)[J].水生生物学报.2015

[4].莫凤明,杨丽华,张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技术的改良[J].检验医学.2013

[5].杨坤.麦穗鱼染色体显带技术及DNA含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6].陈哲,金敏威,陈颖,刘旭辉,马俊霞.应用R带显带技术对15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行细胞遗传学分析[C].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2012

[7].施常备,陈晓泉,姚俊涛,袁勇,赵征.应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评估辐射剂量和染色体畸变的量效关系[J].癌变·畸变·突变.2011

[8].陈哲,金敏威,陈颖,刘旭辉,马俊霞.应用R带显带技术对15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行细胞遗传学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

[9].薛淑群,尹洪滨.虹鳟染色体C显带技术的初步研究[J].水产学杂志.2009

[10].薛淑群.虹鳟(Oncorhynchusmykiss)染色体显带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病例1患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R显带技术

标签:;  ;  ;  ;  ;  ;  ;  

显带技术论文_郭莉,何轶群,钟银环,陈汉彪,吴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