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气生蓝藻论文_郭丁力,胡晓红,陈椽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气生蓝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蓝藻,阿尔山,凤凰山,白山,种类,生态,台地。

亚气生蓝藻论文文献综述

郭丁力,胡晓红,陈椽[1](2015)在《贵州省十丈洞景区气生和亚气生蓝藻区系及生态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13年8月和2014年9月在贵州省十丈洞景区采集的167个样本,对贵州省赤水市十丈洞景区气生和亚气生蓝藻的区系及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气生和亚气生蓝藻254种,分别隶属于10科35属。初步讨论了蓝藻在不同生境的分布规律和群落形态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十丈洞的气生和亚气生蓝藻种类丰富,亚气生环境中出现215种,气生环境中出现180种;优势科为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石囊藻科(Entophysalidaceae)和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优势属为粘杆藻属(Gloeothece)、色球藻属(Chroococcus)、粘球藻属(Gloeocapsa)、星球藻属(Asterocapsa)、隐球藻属(Aphanocapsa)、席藻属(Phormidium)、颤藻属(Oscillatoria)、鞘丝藻属(Lyngbya)、伪枝藻属(Scytonema);该区的藻类群落按形态分为胶质群落、皮壳状群落、垫状群落和粉末状群落4种;该区的藻类主要是由世界广泛分布的普生性种类和热带与亚热带的常见种构成;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显示,属于丹霞地貌的十丈洞景区更适合气生和亚气生蓝藻的生长。(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李燕华[2](2008)在《凤凰山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对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特征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006年8月,选择黑龙江省五常凤凰山大峡谷为实验基地,采集蓝藻标本283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蓝藻植物61种2变种,隶属于6科16个属,其中有1个科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科,2个属为黑龙江省新记录属,38个种、2个变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拟定1个新种。目前国内学者对黑龙江省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较少,而对峡谷溪流地貌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很少有人企及,因此这一课题有其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讨亚气生藻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详细功能提供了本底资料。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凤凰山大峡谷上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表。同时,通过比较所鉴定各属的频度,本文分析了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种类的组成特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在进一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在凤凰山大峡谷中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和贺氏伪枝藻(Scytonema hofmanni)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其它蓝藻,可以尝试利用它们在积累有机质、涵养水分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在峡谷中火山熔岩拓殖中,将其作为先锋植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饶欣[3](2007)在《吉林省望天鹅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8月,我们选择吉林省长白山望天鹅峡谷为实验基地,将从峡谷中所采集的391号藻类标本进行编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蓝藻植物85种2变种,隶属于7科19属,其中,吉林省新记录种38种,并拟定6新种,分别为:炫目单歧藻Tolypothrix splendens X. Rao et H. X. Xiao, sp. nov.、密集星球藻Asterocapsa conferta X. Rao et H. X. Xiao, sp. nov.、堆积真枝藻Stigonema cumulatum X. Rao et H. X. Xiao, sp. nov.、普通真枝藻Stigonema vulgare X. Rao et H. X. Xiao, sp. nov.、北方带线藻Desmonems borealis X. Rao et H. X. Xiao, sp. nov.、粘合伪枝藻Scytonema cohaerens X. Rao et H. X. Xiao, sp. nov.。本论文在对吉林省长白山望天鹅峡谷亚气生蓝藻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并通过实验室鉴定、种类分析,编制了望天鹅峡谷亚气生蓝藻各科的分类检索表。统计每一属出现的次数及频度,将其中频度较大的种类进行对比,分析频度大的种类具有较强生存能力的原因。在进一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普通念珠藻和高山星球藻在涵养水分、积累有机质等方面强于其他蓝藻。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境下亚气生蓝藻的种类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潮湿岩石小生境出现的亚气生蓝藻种类最多,为84种,占总数的96.55 %;另外,不同的地上植物群落对亚气生蓝藻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藻类和苔藓混生群落中所生长的亚气生蓝藻的种类比较丰富,为79种,占总数的90.8 %。(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1)

马淑荣[4](2007)在《吉林省靖宇县白山湖风景区(仁义砬子段)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吉林省靖宇县白山湖风景区(仁义砬子段)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特征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2004-2005年两个生长季节(主要是每年的7-8月)内,选择吉林省靖宇县白山湖风景区为实验基地,在风景区(仁义砬子段)采集藻类标本242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蓝藻植物84种,隶属于7科18属。拟定5个新种,分别为:石生裂须藻Schizothrix rupstris H. X. Xiao et S. R. Ma, sp. nov.;粗棘星球藻Asterocapsa crassi-spinosa S. R. Ma et H. X. Xiao, sp. nov.;北方伪枝藻Scytonema boreale S. R. Ma et H. X. Xiao, sp. nov.;联集伪枝藻Scytonema consociata S. R. Ma et H. X. Xiao, sp. nov.;节状伪枝藻Scytonema articula S. R. Ma et H. X. Xiao, sp. nov.。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部,水资源丰富,生境复杂,其气候和环境特点决定了该区域的亚气生蓝藻植物资源必有其独特性及可研究性。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吉林省靖宇县白山湖风景区(仁义砬子段)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吉林省靖宇县白山湖风景区(仁义砬子段)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表,初步研究了白山湖风景区亚气生蓝藻种类的组成特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同时,通过比较鉴定各属的频度,推测在白山湖风景区中黑色粘球藻和普通念珠藻在涵养水分、积累有机质和固土固沙方面的生态作用强于其它蓝藻,其先锋拓殖作用显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1)

吕林海[5](2007)在《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熔岩基质上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对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特征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馆存的106号采自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上的亚气生蓝藻进行鉴定和对相关采集记录分析后,共鉴定出蓝藻植物50种,隶属于6科15个属。目前国内学者对内蒙古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较少,因此这一课题有其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讨亚气生藻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详细功能提供了本底资料。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阿尔山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表。同时,通过比较所鉴定各属的频度,本文分析了阿尔山亚气生蓝藻种类的组成特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在进一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在阿尔山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通念珠藻和小真枝藻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其它蓝藻,可以尝试利用它们在积累有机质、涵养水分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在火山熔岩的拓殖中,将其作为先锋植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1)

修瑾[6](2005)在《吉林省五女峰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吉林省五女峰峡谷亚气生蓝藻的组成与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在 2002-2004 年叁个生长季节(主要是每年的 7-9 月)内,将五女峰峡谷所采集的 600 余号藻类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共鉴定出亚气生蓝藻 106 种,隶属于 7 科,17 属。吉林省新记录种 87 种(色球藻科 22 种、蓝柄藻科 3 种、真枝藻科 19 种、念珠藻科 5种、伪枝藻科 30 种、颤藻科 5 种、胶须藻科 3 种)。拟定新种 23 种(蓝柄藻科 4 种、星球藻属 7 种、单歧藻属 3 种、真枝藻属 5 种、伪枝藻属 1 种、裂须藻属 1 种、双须藻属 2 种),其中有 13 种已发表。本文编写了这 106 种植物中叁种较大科的分类检索表,并对拟定的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种类鉴定之后,用其中一个生长季节的标本对五女峰峡谷中蓝藻所构成的群落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五女峰峡谷亚气生蓝藻群落的组成与其生态系统中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着重观察了不同湿度生长基质上亚气生蓝藻的分布规律、不同高度上亚气生蓝藻的分布规律及蓝藻群落形态的分布特点。另外,通过观察,本文对五女峰生态系统中蓝藻的组成模式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描述。研究表明,该地亚气生蓝藻种类相对丰富,不同生长基质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有明显差异:潮湿和滴水生长基质上亚气生蓝藻种类相对丰富,而溅水生长基质上亚气生蓝藻种类相对较少,而干岩石上种类近乎没有。蓝藻群落形态类型丰富,根据其优势种、附属种初步可将其初步分为球形藻体群落和丝状藻体群落。每一大类群落中可分为几种类型。蓝藻群落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组成模式,这种组合是历史进化的结果,是对综合环境条件选择进化的结果,这对探讨蓝藻群落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林宣萌[7](2005)在《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亚气生蓝藻的分类研究及生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熔岩基质上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对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特征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3年7月,选择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为实验基地,在火山熔岩上采集蓝藻标本376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蓝藻植物71种8变种,其中有2个科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科,6个属为黑龙江省新记录属,55种、4变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拟定6个新种和4个新变种,分别为:绿刺星球藻Asterocapsa virido-spinosa Y.M.Lin et H.X.Xiao,sp.nov.,雅致伪枝藻Scytonema concinnum Y.M.Lin et H.X.Xiao,sp.nov.,北方真枝藻Stigonema boreale Y.M.Lin et H.X.Xiao,sp.nov.,褐色星球藻Asterocapsa brunnea H.X.Xiao et Y.M.Lin,sp.nov.,雅致真枝藻Stigonema concinnum Y.M.Lin et H.X.Xiao,sp.nov.,软棘星球藻Asterocapsa mollio-spina Xiu et H.X.Xiao,sp.nov.,高山星球藻透明变种Asterocapsa alpina Cheng et Cai var.hyalina Y M.Lin et H.X.Xiao,var.nov.,层理席藻大型变种Phormidium laminosum(Ag.)Gom.var.maximum Y.M.Lin et H.X.Xiao,var.nov.,纤细席藻大型变种Phormidium tenue(Menegh.)Gom.var.maximum Y.M.Lin et H.X.Xiao.var.nov.,Phormidium subincrustatum Fritsch et Rich var.maximum Y.M.Lin et H.X.Xiao.var.nov.. 目前国内学者对黑龙江省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较少,而对火山熔岩地貌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尚无人企及,因此这一课题有其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讨亚气生藻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详细功能提供了本底资料。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五大连池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表。同时,通过比较所鉴定各属的频度,本文分析了五大连池亚气生蓝藻种类的组成特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在进一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在五大连池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通念珠藻和小真枝藻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其它蓝藻,可以尝试利用它们在积累有机质、涵养水分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在火山熔岩的拓殖中,将其作为先锋植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范亚军[8](2004)在《亚气生蓝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东北草原样地中亚气生蓝藻的组成与分布,并对藻结皮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在2002~2003年两个生长季内采集了蓝藻标本,并设立了四块实验样地,每块样地两次重复。经初步鉴定草原区共有亚气生蓝藻31种,隶属于4科9属。在不同群落样地中亚气生蓝藻的优势种不同。扫描电镜观察藻结皮结构证明藻结皮具有一定的层次,丝状体蓝藻结成绳状或网状直接与土壤颗粒接触,位于藻结皮底层,这些丝状体蓝藻主要为沼地微鞘藻(Microcoleus paludosus Kütz .)Gom.)、具鞘微鞘藻(M. vaginatus (Vauch .) Gom)、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 (Kütz.) Born)、马氏鞘丝藻(Lyngbya martensiana Menegh. et Gomont )。而原植体为球形或原植体在生长后期变为膜状的蓝藻则位于结皮上层,主要种类为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灰色念珠藻(N. muscorum Ag. )、棕黄粘杆藻(Gloeothece fusco-lutea N?g .)。研究表明藻结皮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生态作用。藻结皮对土壤含水量有一定影响,同种群落样地中有藻结皮土壤含水量高于去藻结皮土壤含水量,主要由于蓝藻具有较厚的胶鞘或胶被,一方面能够吸收并储存水分,另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多,藻类生长迅速,藻结皮不断加厚,能够起到防止地表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藻结皮对土壤含氮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同种群落类型样地中有藻结皮地表土壤含氮量高于去藻结皮地表土壤含氮量,这是因为有些蓝藻种类能够固氮并将一部分氮素释放到土壤中,而且藻类植物体自身降解也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不同群落类型中藻结皮的降解速率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藻结皮厚度和组成藻结皮的藻类种类决定。(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胡晓红,陈椽,王承录,陈玲,张真德[9](1995)在《贵州省云台山亚气生蓝藻植物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为贵州省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的云台山的亚气生蓝藻类的首次报道。据初步调查鉴定,共收录正气生蓝藻186种(含变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和4个新变种。(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2期)

钟恒,谢永泉[10](1994)在《广东省鼎湖山钼矿区亚气生蓝藻的反射光谱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气生蓝藻(Cyanophyceae)的反射光谱,在反射红外谱区(770—1000 nm )缺少绿色种子植物的高反射平台峰,反射率曲线平缓. 在矿体含钼量不同的矿化土壤上生长的亚气生蓝藻和矿区外缘正常土壤上生长的亚气生蓝藻,不但其细胞富集钼与矿化土壤的含钼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亚气生蓝藻反射率与蓝藻细胞含钼量也呈正相关关系.在反射红外区矿化土壤上生长的钼矿蓝藻反射率明显地较矿区外缘正常土壤上生长的蓝藻高13% —27%(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亚气生蓝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对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特征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006年8月,选择黑龙江省五常凤凰山大峡谷为实验基地,采集蓝藻标本283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蓝藻植物61种2变种,隶属于6科16个属,其中有1个科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科,2个属为黑龙江省新记录属,38个种、2个变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拟定1个新种。目前国内学者对黑龙江省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较少,而对峡谷溪流地貌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很少有人企及,因此这一课题有其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讨亚气生藻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详细功能提供了本底资料。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凤凰山大峡谷上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表。同时,通过比较所鉴定各属的频度,本文分析了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种类的组成特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在进一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在凤凰山大峡谷中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和贺氏伪枝藻(Scytonema hofmanni)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其它蓝藻,可以尝试利用它们在积累有机质、涵养水分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在峡谷中火山熔岩拓殖中,将其作为先锋植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气生蓝藻论文参考文献

[1].郭丁力,胡晓红,陈椽.贵州省十丈洞景区气生和亚气生蓝藻区系及生态分布[J].湖北农业科学.2015

[2].李燕华.凤凰山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饶欣.吉林省望天鹅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马淑荣.吉林省靖宇县白山湖风景区(仁义砬子段)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吕林海.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6].修瑾.吉林省五女峰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7].林宣萌.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亚气生蓝藻的分类研究及生态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5

[8].范亚军.亚气生蓝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4

[9].胡晓红,陈椽,王承录,陈玲,张真德.贵州省云台山亚气生蓝藻植物初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10].钟恒,谢永泉.广东省鼎湖山钼矿区亚气生蓝藻的反射光谱特性[J].植物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一1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3望天鹅峡谷中亚气生藻类的不同群落形...杂草群落藻结皮正面观250×1205羊草群落藻结皮侧面观250×120虎尾草群落藻结皮侧面观700×43碱茅群落藻结皮侧面观600×50

标签:;  ;  ;  ;  ;  ;  ;  

亚气生蓝藻论文_郭丁力,胡晓红,陈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