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谈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梁淑芬(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326-02

【关键词】肺炎护理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呼吸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症状为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以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由于病原体变迁、易感人群结构改变(如社会人口老龄化、吸烟人群的低龄化)、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高、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引起细菌耐药性增高等,虽然新的强效抗生素不断投入应用,但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很高。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应注意及时治疗。肺炎发病率高,在我国各种致死病因中,肺炎已居第5位。在合理治疗的同时做好肺炎患者的护理甚为重要,现就收集在我院就治的57例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谈几点体会。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7例,其中3例为院内获得性肺炎。年龄32~54岁,平均43岁,均为男性。治愈53例,好转1例。1例合并呼吸衰竭、循环衰竭,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1.2处理方法

常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等。其中又以红霉素为首选,该药使用广泛,疗效肯定。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明显,但消除支原体效果不理想,不能消除肺炎支原体的寄居。常用课桌一为50mg/(kg·d),轻者分次口服治疗即可,重症可考虑静脉给药,疗程一般主张不少于2~3周,停药过早易于复发。常用口服剂有无味红霉素及红霉素肠溶片,口服红霉素自肠道吸收,空腹服用红霉素250mg,高峰血浓度于给药后2~3h达到0.3~0.7μg/ml;剂量加倍,高峰血浓度为0.3~1.9μg/ml。静脉注射红霉素乳糖酸盐300mg,4min的血浓度平均为40.9μg/ml,2h后为2.6μg/ml,6h后为0.32μg/ml。如每12h连续静脉滴注红霉素乳糖酸盐1g,则8h后的血药浓度可维持4~6μg/ml。而痰中平均尝试为2.6(0.9~8.4)μg/ml。红霉素主要经胆汁排泄,部分可从肠道内重新吸收。相当量的红霉素在肝内代谢灭活。口服给药量的2.5%和注射给药的15%以活性物质自尿中排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皆不能将红霉素自体内清除。在使用红霉素制剂时应注意其毒副作用。各种口服制剂皆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偶有过敏反应发生,表现为药物热、麻疹等。值得注意的是红性黄疸,往往在给药14~21d产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相继出现发热、黄疸、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胆红质和转氨增高,停药后2~3d可恢复正常,但再给药又可重新出现上述症状。另外,大剂量红霉素的应用偶可引起耳鸣和暂时性听觉障碍,一般发生于静脉给药或有肾功能减退和(或)肝脏损害者。婴幼儿口服无味霉素后可出现增生性幽门狭窄,口服红霉素后也有出现假膜性肠炎者。应用红霉素期间尿中儿茶酚胺、17-羟类固醇和血清转氨有增高现象,血清叶酸和尿雌二醇有降低情况。若与茶碱类药物同用时,有增加茶碱和血液中浓度的作用。所以,在合用茶碱类药物时,应减量使用或避免合用。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2.1.1生活护理发热病人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以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缓解头痛、周身酸痛等症状。有胸痛者可采取患侧卧位,降低患肺活动度,减轻不适,并有利于健侧肺通气。急性期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通风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病人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环境保持整齐、清洁、安静和舒适。室温保持18~20℃,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病人寒战时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被褥;高热时予以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如阿司匹林(aspirin)、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并注意观察副作用。

2.1.2饮食护理给予足够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腹胀加重呼吸困难。鼓励患者多饮水,1~2L/d。轻症者无需静脉补液,食欲差或不能进食者、失水明显者可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血钠<145mmol/L,尿比重<1.020,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和盐,加快毒素排泄和热量散发。心脏病或老年人应注意补液速度,避免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

2.1.3口腔护理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障碍,易出现口唇干裂、口周疱疹或口腔溃疡,鼓励病人在清晨、餐后及睡前漱口,或协助病人漱口。口唇干裂可涂润滑油保护。口唇疱疹者可局部涂液体石蜡或抗病毒软膏,防止继发感染。大量出汗者应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2.2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剂及抗菌药物,注意药物浓度、配伍禁忌、滴速和用药间隔时间,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①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凡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病人,不得使用此类药物,也不再作皮肤过敏试验,以免发生意外。②红霉素用药后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注射部位刺激、疼痛或静脉炎,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药物浓度不宜过高。③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有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还有胃肠道反应、皮疹,偶尔有白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④喹诺酮类偶有恶心、皮疹、头痛或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有癫痫病史者慎用。

2.3对症护理

2.3.1高热必须的护理监测病人体温变化:体温在37.2℃以上时,每日测4次体温;体温在39℃以上者,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热病人要防止惊厥,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酒精或温水擦浴,慎用退热药,防止发生虚脱,寒战时注意保暖,增加盖被。注意观察病人末梢循环情况,高热时出现四肢厥冷、发绀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出现高热谵语,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挡,注意安全。

2.3.2呼吸困难的吸氧护理抬高床头取舒适的平卧位,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选择给氧方式,重症肺炎或伴有低氧血症的病人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发绀者,要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2.3.3咳嗽、咳痰的常规护理实施胸部物理疗法指导并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以利于排痰;对无力咳嗽或痰液干燥不易咳出时,协助病人变换体位、拍背排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3.4胸痛的鉴别护理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避免诱发及加重疼痛的因素。大叶性肺炎易发生反应性胸膜炎,而支气管肺炎易发生自发性气胸,应注意观察和鉴别,胸膜炎常出现吸气性胸痛,咳嗽时加重,应嘱病人肌肉放松和缓慢深呼吸以减轻疼痛。胸痛明显者,可适当给予止痛剂,但应避免使用抑制呼吸的药物。

2.4治疗护理

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选择抗生素应遵循抗菌药物治疗原则,即对病原体给予针对性治疗。先根据病情,按社区获得性肺炎或医院内感染肺炎选择抗生素作试验性治疗,再根据病情演变和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调整。护士应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做药物过敏试验要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技术,2名护士看试验结果。

参考文献

[1]于瑞英,杨晓蓉.内科常见病护理指导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08.

[2]白春学,钮善福.何礼贤.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陈国伟,王鸿利.现代急诊内科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4]王艳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

[5]王健,钱培芬.临床内科护理手册.上海:上海兴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标签:;  ;  ;  

浅谈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