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灰色土地市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灰色,集体所有,土地市场,土地交易,资源配置,精炼。
灰色土地市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袁方成,王栀韩[1](2014)在《中国农村灰色土地市场的生成和发展逻辑——基于近十年《国土资源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未经政府批准而非法形成的灰色土地市场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根据我国2001年至2010年近十年的国土资源统计年鉴研究发现,社会规范的理性约束与非理性构建以及不同行动者的资源与利益竞逐是我国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原因。针对现行的灰色土地市场,加强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征地制度、出让制度和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及转变政府职能,是终结土地灰市的条件。(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殷景文[2](200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规划新模式—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将传统的用地定性模式转换为一种能适应城市动态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挖掘土地本身的价值,从而扩大城市持续发展的资金积累和空间,适应新时期对土地利用的新要求。基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理性发展思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修编新一轮苏州工业园区分区规划时,针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问题,首次提出了“灰色用地”的概念。本文主要承接“灰色用地”的概念对灰色用地的规划内容和方法以及运营机制两大方面作分析与研究。论文首先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灰色用地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动力等做了阐述与分析;其次,论文探讨了灰色用地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了灰色用地的选区方法、探讨了灰色用地的规划过程与特征、并从被动性灰色用地与主动性灰色用地两个角度分析其适用性;第叁,论文研究了灰色用地特殊的运营机制。从灰色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确定、土地开发模式、土地功能选择、土地功能转换、地面建筑的再利用策略以及外部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最后,论文从被动性灰色用地规划和主动性灰色用地规划两方面分别举实例研究,并对其分析、比较与评价。论文希望通过对灰色用地的研究,为解决城市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为已面临或将要面临的城市发展类似问题启到参考或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期刊2009-04-01)
贾生华,张娟锋[3](2006)在《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中的灰色土地市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演进的视角分析了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过程,并利用收集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数据对灰色土地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993-1996年间,国有单位和集体组织是灰色土地市场的主体;1998-2002年间,非法占用是灰色土地市场上的主要违法行为,非法转让已成为灰色土地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产权模糊、利益分配不平衡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双轨制是灰色土地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王玉堂[4](1999)在《灰色土地市场的博弈分析:成因、对策与创新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经济现象背后必有其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作为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的产物,灰色土地市场也是现有制度安排非均衡的结果。土地商品价值的确认给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残缺土地产权带来了潜在的获利机会,产生了制度变迁的需求,而由于国家对土地市场制度供给的滞后,残缺...(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1999年02期)
高波[5](1993)在《灰色土地市场的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90年代,我国土地交易活动日益活跃,土地市场的成长和发育十分迅速,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全面介入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资产流动过程。但是,在土地市场建设过程中我们正面临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一方面,国家正式开放的土地市场受到宏观环境和传统势力的钳制尚未健全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国家非正式开放的土地市场和未取得明确声权的土地交易活动则异常活跃。对此,必须通过理论创新,科学、客观地研究我国土地市场结构,进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推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1993年01期)
高波[6](1992)在《灰色土地市场的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90年代,我国土地交易活动日益活跃,土地市场的成长和发育十分迅速,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全面介入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资产流动过程.但是,在土地市场建设过程中我们正面临这样一个束手的难题:一方面,国家正式开放的土地市场受到宏观环境和传统势力的钳制尚未健全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国家非正式开放的土地市场和未取得明确产权的土地交易活动则异常活跃。对此,必须通过科学、客观地研究我国土地市场结构,进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推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2-06-30)
灰色土地市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将传统的用地定性模式转换为一种能适应城市动态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挖掘土地本身的价值,从而扩大城市持续发展的资金积累和空间,适应新时期对土地利用的新要求。基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理性发展思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修编新一轮苏州工业园区分区规划时,针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问题,首次提出了“灰色用地”的概念。本文主要承接“灰色用地”的概念对灰色用地的规划内容和方法以及运营机制两大方面作分析与研究。论文首先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灰色用地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动力等做了阐述与分析;其次,论文探讨了灰色用地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了灰色用地的选区方法、探讨了灰色用地的规划过程与特征、并从被动性灰色用地与主动性灰色用地两个角度分析其适用性;第叁,论文研究了灰色用地特殊的运营机制。从灰色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确定、土地开发模式、土地功能选择、土地功能转换、地面建筑的再利用策略以及外部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最后,论文从被动性灰色用地规划和主动性灰色用地规划两方面分别举实例研究,并对其分析、比较与评价。论文希望通过对灰色用地的研究,为解决城市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为已面临或将要面临的城市发展类似问题启到参考或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灰色土地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1].袁方成,王栀韩.中国农村灰色土地市场的生成和发展逻辑——基于近十年《国土资源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2].殷景文.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规划新模式—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
[3].贾生华,张娟锋.土地资源配置体制中的灰色土地市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
[4].王玉堂.灰色土地市场的博弈分析:成因、对策与创新障碍[J].管理世界.1999
[5].高波.灰色土地市场的理论探析[J].管理世界.1993
[6].高波.灰色土地市场的理论探析[C].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