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相有机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共熔溶剂,有机合成色素,绿色溶剂,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有机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周佳,禹洁,朱书强,邵永华,黄韡[1](2019)在《饮料及配制酒中11种有机合成色素的低共熔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丁基氯化铵和辛酸合成新型疏水性低共熔材料,并以其为萃取剂建立了快速测定饮料、配制酒中11种有机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水稀释,以200μL低共熔溶剂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有机合成色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0.03~0.31 mg/kg,定量下限为0.08~1.02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6%~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8%~4.3%。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准,适用于饮料、配制酒中有机合成色素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郑翔[2](2016)在《分子筛选组装金属催化剂在非均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在绝大多数的有机合成过程中,均相催化反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均相催化剂构建各种各样的化合物是科研工作者掌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虽然均相催化反应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应用历史,并且通常情况下目标产物可以获得较高的选择性和产率。但是,这类催化剂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缺陷,例如有机配体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催化活性的提升,同时也使得反应条件更加苛刻;而且这种类型的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稳定性不够好,多数情况下都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回收利用,无形中增加了反应的成本,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均相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设计一种新的催化剂通过非均相催化的方式来促进有机合成过程的高效实现,是合成化学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以固体材料为载体的非均相过渡金属催化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这些缺点的策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沸石分子筛作为一种多孔材料,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与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催化和吸附等方面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对沸石的结构及性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而且人工合成的沸石的种类越来越多,使得以沸石分子筛作为载体设计高活性的非均相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本文旨在将过渡金属铜和钯与沸石分子筛组装在一起,制备同时具有过渡金属催化活性和沸石分子筛独特性质的新型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综述了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的广泛应用;综述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特性、合成及应用。第二部分:通过原位生成的方式制备了掺杂过渡金属铜的Beta沸石,并通过XRD、N2吸附、TEM、SEM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全面考察了该种催化剂在硫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通过研究发现,该种催化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的促进硫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叁部分:通过传统的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Pd/MOR新型催化剂,并将其利用到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该种催化剂对偶氮苯与不饱和酯之间的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以高产率的制备吲唑类衍生物,催化剂稳定性好,可以循环使用,是一种促进吲唑类物质合成的高效催化剂。(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6-03-01)
沈海民,纪红兵[3](2011)在《环糊精衍生物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衍生物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其作为人工合成酶、超分子光学手性源、亲偶极体和微通道反应器在氧化、水解、还原、光催化异构化、1,3-偶极环加成等反应中的应用.其中环糊精衍生物作为人工合成酶应用最广,该催化剂中起催化作用的为环糊精衍生物的修饰基团.与环糊精母体相比,修饰基团的引入增加了环糊精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拓展了环糊精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提高了催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1年06期)
纪红兵,黄丽泉,石东坡,周贤太[4](2008)在《β-环糊精超分子催化剂用于液相有机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β-环糊精超分子作为催化剂应用于液相有机合成,包括开环、脱保护、保护、氧化、还原、加成、置换等反应的研究进展.对β-环糊精的催化性能和反应底物选择性能进行分析,认为β-环糊精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可有效地催化液相有机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选择性.提出对β-环糊精进行功能化修饰将促使其在液相有机合成反应中有更大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8年12期)
张小兰[5](2008)在《聚乙二醇负载乙酰乙酸酯参与杂环化合物的液相有机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聚乙二醇为可溶性聚合物载体支载的杂环化合物合成研究,再进一步探索了聚乙二醇负载乙酰乙酸酯试剂参与杂环化合物的液相有机合成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以分子量为4000二羟基聚乙二醇(PEG)和乙酰乙酸叔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得PEG负载乙酰乙酸酯试剂。在无溶剂以及微波促进和催化量的多聚磷酸存在下,PEG负载乙酰乙酸酯和1,3-环己二酮、醛、醋酸铵发生Hantzsch反应,形成PEG负载的3-氧酰基-1,4-二氢吡啶中间体,最后用0.1 N的C2H5ONa将产物从PEG上切割下来得到4-取代-1,4-二氢吡啶衍生物,产率为85 %-95 %。在无溶剂以及微波促进和催化量的多聚磷酸存在下,PEG负载乙酰乙酸酯和麦氏酸(Meldrum’s acid)、醛、醋酸铵发生缩合反应,形成PEG负载的3,4-二氢吡啶酮的中间体,再用0.1 N的CH3ONa将产物从PEG上切割下来得到4-取代-5-甲氧羰基-6-甲基-3,4-二氢吡啶酮,产率为84 %-92 %。在浓盐酸催化和微波促进下,PEG负载乙酰乙酸酯和邻氨基芳基甲基酮衍生物发生Friedl?nder反应,形成PEG负载的3-氧酰基-2-甲基-4-芳基喹啉中间体,继用CH3ONa,C2H5ONa或NaOH溶液将产物从PEG切割下来得到2-甲基-4-芳基喹啉-3-羧酸及其甲(乙)酯衍生物,产率为88 %-93 %。上述制备相应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物收率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应习理[6](2008)在《超声波—微波复合能量场促进水介质非均相有机合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作为有机合成反应的介质,可革除或大幅度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但有机物的憎水性,往往使水介质中的有机合成反应成为非均相反应体系,其过程强化成为这一绿色化学反应技术的关键。本文应用超声波—微波复合能量场作为强化手段,成功地在水介质中以较高的收率和纯度,快速高效地合成了9个2-氨基-5-芳基-[1,3,4]-噻二唑化合物和8个氨基噻二唑Schiff碱衍生物,观察到复合能量场具有高于单一能量场作用效果加合的协同效应。尝试对于超声波—微波复合能量场强化液固两相反应的机理进行探究,比较了各种能量场作用下水中固体颗粒表面的侵蚀状况,初步验证了固液相反应体系中固体反应物表面钝化层的有效剥离,是复合能量场对该类体系具有显着强化作用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08-03-03)
胡燚,李恒,黄和,韦萍[7](2007)在《功能性离子液体支载液相有机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功能性离子液体支载液相有机合成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小分子杂环化合物、多肽、寡糖合成等有机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功能性离子液体支载的催化剂和试剂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功能性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负载量的可溶性载体可以广泛应用于液相有机合成中,有效地促进了反应的进行,简化了分离手段,显着地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7年10期)
王琼[8](2007)在《聚乙二醇负载a-苯硒基羧酸酯试剂参与的液相有机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负载α-苯硒基羧酸酯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在4-二甲胺基吡啶(DMAP)和N, 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存在下,二羟基聚乙二醇(PEG) 4000与α-苯硒基丙酸于二氯甲烷中反应制得PEG负载α-苯硒基丙酸酯试剂。该试剂经N, N-二异丙胺基锂(LDA)作用后与醛反应,再经30 %的双氧水氧化脱硒,形成PEG负载Baylis-Hillman产物中间体,最后用0.1 N甲醇钠/甲醇或氢氧化钠溶液将目标产物从树脂上切割下来,以较好产率和较高纯度制得相应的Baylis-Hillman产物。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分离方便、产率好(80-94 %)、纯度高(>92 %)等优点。2、以PEG负载α-苯硒基丙酸酯试剂和醛为起始原料,按上述方法制得PEG负载的B-H产物。将此中间体与芳基亚磺酸钠在无水MeOH/DMF (V / V, 3/1)混合溶剂中并于80 oC反应,制得相应的PEG负载叁取代乙烯——2-芳基磺酰甲基-2-烯羧酸酯中间体,继而用0.1 N甲醇钠/甲醇溶液作为PEG的切割试剂,以较好产率(75-91 %)和纯度(91-95 %),立体选择性合成了(2Z)-2-芳基磺酰甲基-2-烯羧酸甲酯。3、按前法以PEG分别和α-苯硒基乙酸、α-苯硒基苯乙酸反应制得PEG负载α-苯硒基乙酸酯、PEG负载α-苯硒基苯乙酸酯试剂。将此试剂用N, N-二异丙胺基锂(LDA)作用后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再经30 %的双氧水氧化脱硒,形成PEG负载γ-羟基-α,β-不饱和羧酸酯,最后在对甲苯磺酸促进下,用甲苯为溶剂,加热回流反应,以优良产率(80-85 %)得到5-(或3, 5-)取代-α,β-不饱和丁内酯。该法对含α,β-丁烯酸内酯结构的天然产物分子库的建立以及在药物筛选中均有潜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4-30)
桑晓燕,杨兆平,盛寿日,龚斌,黄仁生[9](2007)在《聚乙二醇支载羧酸酯参与叁级醇的液相有机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二醇分别与乙酰氯、苯甲酰氯和3,4-二氯苯甲酰氯在Et3N存在下方便地得到了3种聚乙二醇支撑的羧酸酯,继而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得了一系列的叁级醇.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粗产物纯度较高.聚乙二醇支载的羧酸酯可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穆金霞[10](2006)在《微流控芯片在两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控学(Microfluidics)是在微米级结构中操控纳升至皮升体积流体的技术与科学,是近十年来迅速崛起的新交叉学科。流体在微流控芯片微米级通道中,由于尺度效应导致了许多不同于宏观体系的特点,促进了微流控芯片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发展。第一章将对微流控芯片微反应器的特点、微流控芯片反应器中常用的流体驱动技术、微通道中流体的混合及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首次在玻璃流流控芯片中进行了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的研究,讨论了两相间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微流控芯片中合成苄叉丙酮得到转化率比常规反应容器高,且反应时间短。在宽度分别为300μm和500μm微通道中反应8 min,苯甲醛的转化率分别能达到94%和80%。而在玻璃烧瓶中,快速搅拌下反应8 min,转化率还不到60%。实验中观察到,在相同流速下,不互溶两相在通道内形成的流形与通道尺寸有关,通道尺寸小(300μm)易形成塞流,通道尺寸宽(500μm)易形成层流,塞流比层流转质速度快。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具有反应速度快,试剂消耗量少,实验室污染轻等优点。第叁章首次提出了采用负压进样装置控制反应物以低流量通过微通道进行合成反应的进样方法,克服目前微量注射泵设备昂贵和电渗泵输液量难以控制等缺点。研制了一种密闭性能良好的接口。负压进样装置由一个微型真空泵,一个负压瓶,一个电接点真空表,以及微型调节阀和接口组成。大大简化了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有机合成反应的进样设备。在玻璃微流控芯片中进行了对甲氧基苯甲醛和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对甲氧基苯甲醛肟的相转移反应,测定了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说明了负压进样结合微流控芯片进行合成研究具有价廉,流量稳定等优点。第四章系统地研究了流体流速、微通道宽度和进样通道构形对微流控芯片内不互溶液-液两相流体流形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说明,目前常用的毛细管数(Ca)不能准确地说明不相互溶两相流体在微通道内的流形。首次报道了除Ca外,流体在微流控玻璃芯片通道内形成的流形还和通道尺寸、通道构形有关。通过对芯片进样通道构形的不断优化,使形成塞流的微通道宽度和流体的临界流速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不互溶两相间的传质速度。实验结果说明,在宽度500μm的带部分细管双T和十字型微通道内,两相间的传质速度比Y型微通道中快13-15倍。在微通道中用环己酮和盐酸羟胺为原料合成环己酮肟,在50mm/s的流速下反应18 s,在Y形芯片上得到产物的转化率为20%,而在带部分细管的十字形芯片上转化率高达70%。第五章首次在装有C18的微流控芯片反应器中进行了Edman降解反应,用顺序注射系统提高了Edman降解的自动化程度。对固体吸附材料的选择、顺序注射程序的设计和优化、影响Edman降解反应的因素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说明在微流控芯片反应器中进行Edman降解反应,具有需要试剂和样品量少,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可以得到蛋白质或多肽N-端氨基酸残基结构的准确信息,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12-01)
液相有机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迄今为止,在绝大多数的有机合成过程中,均相催化反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均相催化剂构建各种各样的化合物是科研工作者掌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虽然均相催化反应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应用历史,并且通常情况下目标产物可以获得较高的选择性和产率。但是,这类催化剂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缺陷,例如有机配体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催化活性的提升,同时也使得反应条件更加苛刻;而且这种类型的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稳定性不够好,多数情况下都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回收利用,无形中增加了反应的成本,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均相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设计一种新的催化剂通过非均相催化的方式来促进有机合成过程的高效实现,是合成化学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以固体材料为载体的非均相过渡金属催化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这些缺点的策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沸石分子筛作为一种多孔材料,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与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催化和吸附等方面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对沸石的结构及性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而且人工合成的沸石的种类越来越多,使得以沸石分子筛作为载体设计高活性的非均相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本文旨在将过渡金属铜和钯与沸石分子筛组装在一起,制备同时具有过渡金属催化活性和沸石分子筛独特性质的新型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综述了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的广泛应用;综述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特性、合成及应用。第二部分:通过原位生成的方式制备了掺杂过渡金属铜的Beta沸石,并通过XRD、N2吸附、TEM、SEM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全面考察了该种催化剂在硫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通过研究发现,该种催化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的促进硫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第叁部分:通过传统的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Pd/MOR新型催化剂,并将其利用到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该种催化剂对偶氮苯与不饱和酯之间的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以高产率的制备吲唑类衍生物,催化剂稳定性好,可以循环使用,是一种促进吲唑类物质合成的高效催化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相有机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周佳,禹洁,朱书强,邵永华,黄韡.饮料及配制酒中11种有机合成色素的低共熔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9
[2].郑翔.分子筛选组装金属催化剂在非均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D].温州大学.2016
[3].沈海民,纪红兵.环糊精衍生物在液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2011
[4].纪红兵,黄丽泉,石东坡,周贤太.β-环糊精超分子催化剂用于液相有机合成[J].有机化学.2008
[5].张小兰.聚乙二醇负载乙酰乙酸酯参与杂环化合物的液相有机合成[D].江西师范大学.2008
[6].应习理.超声波—微波复合能量场促进水介质非均相有机合成反应[D].华东理工大学.2008
[7].胡燚,李恒,黄和,韦萍.功能性离子液体支载液相有机合成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
[8].王琼.聚乙二醇负载a-苯硒基羧酸酯试剂参与的液相有机合成[D].江西师范大学.2007
[9].桑晓燕,杨兆平,盛寿日,龚斌,黄仁生.聚乙二醇支载羧酸酯参与叁级醇的液相有机合成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穆金霞.微流控芯片在两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