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极窄脉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脉冲,发生器,波束,极性,晶体管,序列,跨距。
极窄脉冲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军[1](2019)在《极窄脉冲合成与超快沿产生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快沿脉冲信号,是高端信号发生器的主要信号类型,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测试中。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对脉冲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超快”的脉冲边沿以及“极窄”的脉冲宽度。此外,国外在该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国内起步较晚,急需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是基于高速脉冲信号发生技术课题,设计了100ps脉宽极窄脉冲合成电路以及上升时间为40ps超快沿产生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超低重复频率下极窄脉冲合成电路设计:对极窄脉冲合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课题中脉宽变化范围大且高精度要求,采用相对延时控制的方式实现极窄脉冲的合成。设计了由初延时、次延时以及精密延时构成的叁级延时通路。双路设计减少了误差,实现了皮秒级到纳秒级精准延时。设计了由高速D触发器构成脉宽预压缩电路,实现脉宽一级压缩。由高速T触发器构成的合成电路,实现极窄脉冲的合成。(2)脉冲波形预处理电路设计:该模块为SRD压缩电路提供合适的预压缩脉冲信号。首先,介绍了幅度/电平调理技术。其次,采用非线性调理技术,设计了基于偏置树以及放大器的预处理电路,对数字波形的电平、幅度进行了调理。最终,实现了电平、幅度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可调。(3)超快沿产生电路设计:首先,对超快沿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非线性传输线沿压缩技术及阶跃恢复二极管沿压缩技术。其次,设计了变电容型非线性传输线模型,最大可提供30节非线性传输线压缩电路,验证了该传输线的沿压缩能力。最后,重点分析了阶跃恢复二极管的结构及反向特性,对经典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幅度可控150ps快沿产生电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0ps超快沿产生电路。通过以上设计与调试工作,实现了100ps极窄脉冲合成以及上升时间为40ps超快沿脉冲产生,完成了课题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8)
徐宗健[2](2016)在《高速码型与极窄脉冲合成模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码型发生器作为测试领域内一种重要的测试工具,能够为被测系统提供具有不同频率、脉宽、幅度、工作模式、触发方式等特性的脉冲信号,输出用户可以任意编辑的脉冲序列。本文以高速脉冲码型产生与极窄脉冲合成技术为目标展开相关研究,完成了在多种工作模式下、多种猝发方式下,频率范围为15MHz~1.5GHz的脉冲码型发生器时序模块的设计,实现了最小脉宽200ps,最大脉宽(周期-200ps),通道延时±2ns,脉宽及延迟步进2ps等功能指标要求。时序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脉冲码型发生器功能指标的前提下,设计完成整个时序系统,实现脉冲码型合成部分的指标和性能,全面综合与改善模块设计。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1)分析系统设计难点,确定高速码型与极窄脉冲产生总体设计方案。2)时序模块关键性技术分析。对时序模块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进行分析,主要有异步时钟域的同步设计分析,并串转换数据锁存时序分析,关键路径的时序约束,FPGA内部时序优化,收发器控制时序,收发器传输带宽分析等,进一步完善时序模块设计。3)时序模块时序逻辑设计与硬件电路设计。研究高速码型与极窄脉冲数据存储技术,脉冲工作模式与猝发方式的归一化处理技术;采取FPGA内部高速串行收发器与外部并串转换电路相结合的串行数据流产生技术完成高速码型的产生;采取高速计数器大范围延迟与延迟线精密延迟相结合的定时技术、皮秒级延迟步进实现技术完成脉冲合成。4)时序模块调试、测试、结果分析。对时序逻辑和硬件电路设计进行联调、改进,对时序模块进行测试,实现项目功能指标要求。本文顺利完成上述工作内容,经过设计和调试,最终时序主板实现了各种功能模式下1.5GHz脉冲信号的产生,完成了200ps的最小脉宽要求,完成了脉冲发生器时序模块相关的功能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程昊腾[3](2015)在《极窄脉冲信号调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信号发生器是现代测试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信号源之一,它能输出多种类型和电平标准的脉冲信号,工程应用中通常用来模拟各种激励源。通道模块作为脉冲信号发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脉冲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高低电平、上升和下降时间等许多参数。在极窄脉冲发生器的设计中,通道模块作为其输出级决定了最终输出信号的质量,而调理技术是通道模块设计的关键技术,它要求实现对极窄脉冲信号幅度电平等参数的精密可控,是设计中的一大难点。本课题针对极窄脉冲发生器的通道模块展开研究,并针对其设计难点对多种脉冲信号调理技术进行研究。线性调理和非线性调理技术是通道调理的两个关键技术,本文基于这两种关键技术提出了不同方案并分别进行具体电路设计,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其优缺点,并最终采用线性调理和非线性调理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极窄脉冲调理通道的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极窄脉冲信号的特点,并结合脉冲发生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来论述极窄脉冲通道调理的技术难点。(2)对传统调理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基于RF放大器、差动放大电路和引脚驱动器的调理方案,并分别设计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结果论述叁种调理方案的优缺点。(3)采用线性调理和非线性调理相结合的技术拟定新的方案,并采用幅度分段的方式结合预加重和偏置技术设计通道调理电路,根据项目指标对该方案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其可行性。本文通过对极窄脉冲调理技术的研究完成了对频率范围15MHz至1.5GHz的极窄脉冲信号的调理,实现了对最小脉宽达200ps脉冲信号的电平控制,并最终应用到高速窄脉冲发生器的通道设计中。(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张志诚[4](2013)在《高速极窄脉冲合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通用的测试仪器,为系统的测试提供有效的激励信号,在现代测试测量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测试信号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在超宽带无线通信和集成电路测试等应用中,对脉冲信号的宽度具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现阶段对脉冲信号的要求,需要开展对高速极窄脉冲合成技术的研究。在文中首先对矩形脉冲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发现,可以将矩形脉冲信号看作阶跃信号的集合,利用数据“1”或“0”来模拟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状态,产生高速序列脉冲信号。在设计中,采用“同相低速读取,高速并串转换”的方法实现高速序列脉冲信号的合成。并通过对数据的编辑和输出模式的控制得到多模式下的单脉冲/群脉冲信号,其最高重复频率可以达到1.5GHz。将高速序列脉冲信号送入后续电路中,利用截取上升沿触发信号与下降沿触发信号相对延时的方法,可以合成最小脉宽为200ps的极窄脉冲信号。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成果:1.研究矩形脉冲信号的波形特征和相关波形参数;2.研究通用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和原理;3.分析项目指标中的难点,结合高速序列脉冲合成和极窄脉冲信号合成两种方法,提出本设计的总体方案;4.根据总体方案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5.完成FPGA内部逻辑电路的设计和硬件电路的调试,实现高速极窄脉冲信号的合成。(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贾继鹏,王亮[5](2009)在《极窄脉冲超宽带波束形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雷达和通信领域超宽带技术的发展,超宽带脉冲的波束形成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时域波束形成方法随之提出,传统的基于正弦载波信号波束形成为频域波束形成方法。在极窄脉冲超宽带条件下,激励脉冲位置的测定是按时间,而不是相位实现的,所以有很多不同于常规波束形成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09年06期)
刘峰,李阳,龙腾[6](2008)在《基于Keystone变换的极窄脉冲距离走动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末制导雷达极窄脉冲相参波形,文中提出一种使用Keystone变换,完成在径向速度未知或不精确的情况下,对跨距离分辨单元走动的校正方法;使得在雷达与目标间存在大的径向速度时,目标各散射点回波具有较高相参积累增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在亚毫米波波段和毫米波波段的雷达导引头中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王俊峰[7](2008)在《超宽带极窄脉冲发生器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双极性晶体管雪崩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采用级联双极性晶体管结构的超宽带极窄脉冲发生器的电路。通过实验获得的输出脉冲宽度为皮秒级的极窄脉冲,该脉冲的宽度、上升时间和幅度均较好地符合了极窄脉冲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08年12期)
王帮耀,刘晓云[8](2008)在《应用于超宽带穿墙雷达的极窄脉冲发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可用于超宽带(UWB)穿墙雷达的脉冲发生电路,讨论并分析了UWB中几种常用窄脉冲产生方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基于雪崩叁极管和射频双极性晶体管的雪崩特性,设计并制作了UWB脉冲电路发生器,指出电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改进脉冲性能的方法,并获得亚纳秒级的超短、快速前沿的单极性UWB脉冲,幅度为28 V,宽度为0.95 ns。(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08年19期)
陈永森,陈航,王新宏,燕卿[9](2008)在《基于切比雪夫近似的极窄脉冲超宽带自导信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鱼雷自导新的发展方向,极窄脉冲超宽带自导具有信息量大,反隐身效果好等特点。本文针对极窄脉冲超宽带自导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按照切比雪夫近似方法设计有限脉冲响应(FIR)带通滤波器,然后将滤波器冲激响应做加窗处理来调节信号能量分布。该方法采用等间隔选择频率点,具有较小的运算复杂度,并且信号时宽和阻带衰减可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设计的信号在频带内能量分布均匀,纹波小,频带外能量衰减大,能够在混响的白化和抑制混响起伏上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鱼雷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王俊峰[10](2006)在《基于超宽带极窄脉冲发生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采用级联双极性晶体管结构的超宽带极脉冲发生器,并对其电路及双极性晶体管雪崩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实验获得了输出脉冲宽度为皮秒级的极窄脉冲,该脉冲的宽度、上升时间和幅度均较好地符合了极窄脉冲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极窄脉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码型发生器作为测试领域内一种重要的测试工具,能够为被测系统提供具有不同频率、脉宽、幅度、工作模式、触发方式等特性的脉冲信号,输出用户可以任意编辑的脉冲序列。本文以高速脉冲码型产生与极窄脉冲合成技术为目标展开相关研究,完成了在多种工作模式下、多种猝发方式下,频率范围为15MHz~1.5GHz的脉冲码型发生器时序模块的设计,实现了最小脉宽200ps,最大脉宽(周期-200ps),通道延时±2ns,脉宽及延迟步进2ps等功能指标要求。时序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脉冲码型发生器功能指标的前提下,设计完成整个时序系统,实现脉冲码型合成部分的指标和性能,全面综合与改善模块设计。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1)分析系统设计难点,确定高速码型与极窄脉冲产生总体设计方案。2)时序模块关键性技术分析。对时序模块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进行分析,主要有异步时钟域的同步设计分析,并串转换数据锁存时序分析,关键路径的时序约束,FPGA内部时序优化,收发器控制时序,收发器传输带宽分析等,进一步完善时序模块设计。3)时序模块时序逻辑设计与硬件电路设计。研究高速码型与极窄脉冲数据存储技术,脉冲工作模式与猝发方式的归一化处理技术;采取FPGA内部高速串行收发器与外部并串转换电路相结合的串行数据流产生技术完成高速码型的产生;采取高速计数器大范围延迟与延迟线精密延迟相结合的定时技术、皮秒级延迟步进实现技术完成脉冲合成。4)时序模块调试、测试、结果分析。对时序逻辑和硬件电路设计进行联调、改进,对时序模块进行测试,实现项目功能指标要求。本文顺利完成上述工作内容,经过设计和调试,最终时序主板实现了各种功能模式下1.5GHz脉冲信号的产生,完成了200ps的最小脉宽要求,完成了脉冲发生器时序模块相关的功能指标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窄脉冲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军.极窄脉冲合成与超快沿产生电路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9
[2].徐宗健.高速码型与极窄脉冲合成模块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
[3].程昊腾.极窄脉冲信号调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张志诚.高速极窄脉冲合成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贾继鹏,王亮.极窄脉冲超宽带波束形成研究[J].科技风.2009
[6].刘峰,李阳,龙腾.基于Keystone变换的极窄脉冲距离走动校正[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
[7].王俊峰.超宽带极窄脉冲发生器的设计分析[J].通信技术.2008
[8].王帮耀,刘晓云.应用于超宽带穿墙雷达的极窄脉冲发生器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8
[9].陈永森,陈航,王新宏,燕卿.基于切比雪夫近似的极窄脉冲超宽带自导信号设计[J].鱼雷技术.2008
[10].王俊峰.基于超宽带极窄脉冲发生器的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