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阳:太极三分:朱子太极哲学的意象诠释论文

廖春阳:太极三分:朱子太极哲学的意象诠释论文

摘要:朱子太极观的形成,受濂溪《太极图》影响很大,并以对《太极图》的解读作为重要表达渠道,可以说,太极—《太极图》—《通书》及朱子的解读三者之间相互贯通,构成了朱子太极观的纵向“意象言”结构。而朱子眼中的太极,则由“太极”“无极”和“生生”三部分组成。“太极”言其“实”,代表至善根本义;“无极”言其“虚”,代表形上超越义;“生生”言其灵,代表灵妙生生义。

关键词:易学;太极;阴阳;理气;朱子哲学;意象哲学

在朱子以前,学者对濂溪学的看法,往往推崇《通书》而忽视《太极图》,这与《太极图》的道教渊源有关。胡五峰认为:“推其道学所自,或曰:传《太极图》于穆修也。修传先天图于种放,放传于陈抟。此殆其学之一师欤?非其至者也。”[1]161也就是说,周子的《太极图》传于道教人物,但周子乃儒学宗师,故其所学必定不只一师,而穆修、陈抟一系思想来源在周子那里只是一个旁支,因而《太极图》在整个濂溪学中,只能是一个次要作品而已。程门弟子祁宽也曾指出,当时程门仅仅把《太极图》看作通书的附录而已[13]。相比前人,朱子则大力提倡《太极图》的地位:“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先生即手以授二程,本图附书后。传者见其如此,遂误以图为书之卒章,不复厘正。使先生立象尽意之微旨暗而不明,而骤读通书者,亦复不知有以总摄。”[2]3627他强调《太极图》才是周子哲学的精华与核心,《通书》只是对《太极图》的进一步展开和解释,学者将图附于书后,对其有轻视之意,这样实在是违背了周子立象以尽意的微旨,不仅使《太极图》暗而不明,亦使人在阅读《通书》没有头脑,难以立乎其大。

一、太极之意与卦爻之象

对于太极之象数方面的含义,可从画卦之前看,可从卦成之后看,朱子说:“且夫《大传》之太极者,何也?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而蕴于三者之内者也。”[2]1567所谓“具于三者之先”,便是就画卦之前来说,因为从逻辑上看,太极乃卦爻未画以前的模样,必是伏羲心中先有个太极,方能依此太极而画出两仪、四象、八卦的全体,两仪、四象、八卦是太极的展开;而太极则是“象数未形之全体也”[2]1637,是卦象的收摄。说太极“蕴于三者之内”,则是就卦成之后而言,此时太极作为“一个浑沦底道理”[2]2565散于两仪、四象、八卦之中。太极与卦爻并非并行不悖的两个事物,依太极画出卦爻后,这个太极并不是就舍弃了,而是融入卦爻之中,以卦爻为依托,成为卦爻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前者是从画卦的顺序来看,此时太极是卦爻之本原;后者是从太极八卦所蕴含之义理来看,太极便是八卦之理,太极之理便是两仪、四象、八卦的本体。[14]

朱子曾依太极八卦之理,想象、推论过由太极而至八卦的画卦过程,其言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者,一理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为一画者二也。“两仪生四象”者,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二画者四也。“四象生八卦”者,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三画者八也。爻之所以有奇有偶,卦之所以三画而成者,以此而已。是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圣人又已分明说破,亦不待更着言语别立议论而后明也。[2]2057

在此意义上,朱子把《周易》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看作“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2]2057,从而确立了太极在卦爻形成过程中首要的、本原的地位。朱子在这里所推演的画卦过程,实际上是以尧夫的加一倍法为基础,但其中重点并不在奇偶、阴阳之交互作用,而在于强调“一理之判”作为生化之始的重要性,把太极由元气上升到形而上的天理。从这里亦可看出朱子义理之《易》对于前人象数之《易》的超越[3]106-111。

从太极之理与两仪、四象、八卦之理的关系来看,朱子又认为太极之理散见于卦爻之中,朱子曰:

盖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焉,是则所谓太极者也。圣人既指其实而名之,周子又为之图以象之,其所以发明表著,可谓无余蕴矣。原极之所以得名,盖取枢极之义,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2]2071

占用、盗用电网调度信息传递网络的事情屡有发生,这些占用和盗用电网调度信息传递网络的做法一部分是电力系统内部员工借助职务之便私自使用,另一部分是外来的一些不法分子借助高科技手段盗用电网调度系统的信息传递网络。这些做法一方面导致了网络的拥堵,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太极便是一,到得生两仪时,这太极便在两仪中;生四象时,这太极便在四象中;生八卦时,这太极便在八卦中。[4]967

也就是说,太极便是一,是本体;而两仪、四象、八卦是多,是本体的流行发用。而在画卦、也即流行发用的过程中,太极之理亦相应地存在于生成出现的两仪、四象和八卦之中,朱子认为“物物有一太极,人人有一太极”,那么在这里,亦可说“卦卦有一太极,爻爻有一太极”。这类似于朱子所理解的“月印万川”:“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4]607天上之月是理一,其映射到万川之中,万川之月便是分殊,便是对月之本体的禀受,一如太极依存于卦爻之中,卦爻赖太极而存有。

甲状腺淋巴瘤并甲状腺癌罕有报道,仅有个案报道甲状腺癌治疗后多年发生甲状腺淋巴瘤,分析与第一原发病治疗后的相关副反应有关性[25]。

也就是说,天地之间阴阳动静的整体谓之“易”,处于动静之间的事物以阴阳二气为代表,而阴阳动静的规律、依据则谓之“太极”,这个太极也就是易中之理、易之本体。做《易》的圣人总结“太极”之名,濂溪又做《太极图》发明其深意,已将这个太极地含义说得十分透彻了。而“太极”之所以得名,则是由作为天轴的“北极”发展而来[注]关于北极和太极的关系,可参看葛兆光《众妙之门——北极与太一、道、太极》[《中国文化》,1990(2):46-65]。,取其天地之枢纽、万物之根本的含义。

若论“无极”二字,乃是周子灼见道体……令后之学者晓然见得太极之妙不属有无,不落方体。……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贯通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2]231568

合而言之,无论从本原还是从本体来看,“太极”都是指两仪、四象、八卦所蕴含的义理。卦爻依圣人所体悟之义理而画,同时亦是义理之表达方式,若从言意之辨的角度来看,太极即是“意”也。对“意”的根本地位及其与卦象、卦辞的关系,王弼曾有过详细的论述,其《周易略例·明象》有云:

对此,朱子在答弟子杨子直的书信中说得更加细密:

王弼这里所说意、象、言分别对应义理(太极)、卦象和卦辞等语言,其意在于说明言、象对于意的承载和展现作用,以及强调意在这一认识过程中的根本地位,并通过分别概括为“明”和“观”这两条理路。从“言”和“象”来看,其作用在于承载晦涩难明、玄之又玄的“道”,“象”使这个不可言说的大道得以通过象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言”则是对于抽象、概括之象的进一步解说,两者虽处于不同的位置,但都是“意”或“道”的演化,使其得以“明”,得以“出”。而从“意”的角度来看,则对卦辞、卦爻的研究,其根本目的既不是对概念的辨析和搬弄,亦不在于对象数的推演和筹算,而是对不易之大道的体悟,从这个意义上看,“言”和“象”只是追求大道的手段,虽为得意之必经途径,但不可拘泥于此,以至于舍本逐末,故王弼又云:“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5]609如同蹄的作用在求兔,筌的作用在求鱼,鱼兔既得,学既知本,则“六经皆我注脚”矣。

实际上,大道、卦爻和卦辞的关系,是中国哲学意—象—言之结构思维的体现,是大道天理的生化流行、收卷展开[15]。自意到言的“明象”过程,便是圣人画卦的过程,《易学启蒙》中曾提到:“《易》非独以河图而作也,盖盈天地之间莫非太极阴阳之妙,圣人于此仰观俯察,远求近取,固有以超然而黙契于其心矣。故自两仪之未分也,浑然太极,而两仪四象六十四卦之理已粲然于其中。”[6]217也就是说,圣人体悟大道之后,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境界。也即圣人心中先有太极之理,再依这个太极的样子,两仪、四象、八卦画开去,使太极之理得以呈现,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而这一意、象、言结构,在朱子太极观众,便以对濂溪《太极图》的理解为依据,具体表现为大道—《太极图》—《太极图说》。也就是说,“朱熹不但吸收了邵雍加一倍法的筮法学说,而且在解释上把它与《太极图说》统一起来……象数关系同时反映着天地阴阳太极之妙”[7]87。而由言到意的“观意”过程,则是学者体悟大道、使外在太极之理内化于心的工夫理路,学者理解太极,须自下而上,由卦辞至卦象,由《图说》至《太极图》,方能在此基础上体悟太极之理,即所谓“为道日损”。

二、至善根本与太极之实

朱子太极学说纵向之意—象—言结构,前文之述尽矣,而若横向来看,则朱子哲学之本体论,又有虚、实、灵之三种属性,此三者都处于“意”的层面,是朱子本体的三个特征。本体三义本是言朱子之“心”,但考虑到其彻上彻下之一贯的结构性,则推致到理气论、功夫论,亦皆有所对应[注]关于朱子的本体三义“虚、实、灵”,可参见李煌明教授《一而二,二而一:朱子哲学的思维结构与理论纲脉》一文[《哲学研究》,2017(4):56-63,129]。虚指超越性,实指至善性,灵是指灵动性。本体三义“虚、实、灵”亦是中国哲学横向本体结构在朱子身上的体现。。而具体到太极学说,则朱子所谓“太极”一词,实包含有“太极”“无极”“生生”三种含义。如朱子说“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2]1642,“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4]113,便是言其“太极”义,强调太极作为至善之根本,同于性、理;所谓“太极却不是一物,无方所顿放,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是他说得有功处”[4]2566-2567,则是指“无极”义,指太极的形上超越之特征;至于“所谓阴阳者,又必有是理而后有气”,则是在由太极生化万物之“生生”义而谈,强调太极的灵妙生生义。

学校应重视自编教材建设。自编教材需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组织有专业教师和审计专家共同组成的开发团队,审计专家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教师熟悉教学规律和教材编写方法,这样编写的教材既贴近实战,又可教可学;教学内容要对实际工作进行提炼和加工,内容也不能过于复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模拟试训的教学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多媒体审计实训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创设审计实践的仿真环境。运用审计电子模拟实训软件来开展实训项目,它具有信息量大,仿真性强,背景资料全、学生实训效率高、教师考核方便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审计实训的效益。

太极即所谓在天为理在人为性者也,也就是朱子所描述的本体、朱子哲学的核心,而在太极三义中,实际上以至善根本义为首,其他二义则是太极另外的属性,虽然不可或缺,与“至善根本”一同构成了太极之完满趋向,但却为至善根本义所统摄。因为朱子认为,“吾儒以性为实,释氏以性为空”[4]192,相比于佛家之“空”和阳明之“知”,整个朱子更加强调天理之寂然不动,而将感而遂通视作天理之“实”的自然流行,并在与象山的无极太极之辩中反复论证“无极”乃在于申明“太极”之无形而有理。换言之,“无极”是在说明这个“太极”的无形无象。而生化万物的“生生”,亦是从作为理则、天理的“太极”义演化和发展而来。故而,可以说太极之“实”便是太极的本然义、自有义,只不过这个太极除了至善根本义以外,还兼有着形上超越义,以及灵妙生生义两方面属性,此三者的有机组合是朱子太极观得以自立的前提,缺一不可。

按照陈来的考证[7]76-81,朱子关于太极本体思想最早之系统成形作品是44岁定稿的《太极解义》,而在此书中,只以太极为阴阳和万物之根据,并未论及理气时间先后的问题。此说其实略有武断之嫌,因为从朱子早年拜访张栻时的“万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诗句可看出,其早年对“太极”的理解,便包含着生气、乃至生化万物的意味。此外,考虑到中国哲学本体与本原一致之传统,则朱子先把太极当做本体,后又将太极看成本原,此实无可想象。然后,若考察朱子太极哲学的发展脉络,则前期的讨论确实以至善之理为主,而“生生”含义虽早已有之,但要到晚年才谈得多了起来,并愈加缜密,成为其太极哲学中牢不可分的一环。兼且朱子太极学说是其以理为核心的理气论之依据,故尤其强调太极之至善本体的意味,故本文先就太极之“实”而展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联用技术对10种酚类物质进行分离与测定,在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下,10种酚类物质在25min内达到完全基线分离。本方法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可靠性好,操作步骤简单,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对于果醋、果酒的检测很有实用价值。

朱子所谓太极,其最重要的含义实指蕴含在事物内部的理则、条理,是二气、五行、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根据,“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4]113,“盖其所谓太极云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所以钱穆指出“这个物事便是太极,太极本无这物事,只是一个理”[8]293。以“理”来训“太极”。这个太极作为万物之根本,与万物实为一体之两面,不可分割,如朱子说:“此(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也,所以动而阳,静而阴之本体也。然非有以离乎阴阳者也,即阴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阴阳而为言耳。”[9]70就是说太极乃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的依据、本体之所在,并且这个本体不是离乎阴阳之外的,而是蕴含在阴阳之中,两者本是一物,之所以称之为“太极”,是单提出来而言。因为,“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因其极致,故名曰太极”[4]3122。两者是相即相离的关系,太极作为理之极致,既蕴含在阴阳之中,又超脱于阴阳之外,一如朱子之理气,可合说,可分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5]609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公司借助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质量流量计远程智能诊断系统(MMS),完善质量流量计采集参数,实现所有仪表刚性、驱动增益、线圈电压、活零点等影响计量准确性的220个关键参数在线实时智能诊断,系统能够监测到零漂、气化、报警等深层的关键异常信息,建立起质量流量计全生命周期运行监测管理档案,通过深化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浙江率先在全国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率先在全国编制并实施《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率先在全国出台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标准和粉尘防治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率先在全国发布绿色矿山标识,等等。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浙江省环保厅制定了《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明确绿色矿山建设“五化”标准。截至目前,已有71 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数量居全国之首。培育建设了一批像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一样的全国标杆企业,湖州市仁皇山废弃矿山治理成果在中宣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果中展出。

Y为工业生产总值,K为投入资本,A(t)为技术水平,L为劳动资本投入,α和β分为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为便于回归分析,对上式两端取对数可得到线性生产函数:

此后象山又接替其兄,与朱子进一步争论,对朱子的说法提出质疑:“圣人言有,今乃言无,何也?做大传时不言无极,太极何尝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耶?”[10]23这是对朱子所谓“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的反驳,认为《易传》《洪范》皆不言无极,而人们对太极、皇极的理解也未曾如朱子所言。对此,朱子在回信中指出: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后次序之可言。故曰易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今以大中训之,又以乾坤未判、大衍未分之时论之,恐未安也。[2]1642

朱子在这里一面强调太极作为“理之极致”的至善根本义,一面又强调有理便有物,两者并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无理则无气,无气而无理。同时,朱子又批判了那种将太极视作混沌之前的元气,由此太极元气生化二气五行的观点,强调太极只是万物根本之理,并不能先于物而存在。此书作于淳熙七年,由此亦可见,朱子之太极观虽早有“生生”的含义,但在晚年特别强调“理生气”之前,确实多强调太极作为寂然不动之本体的一面,而这亦是朱子太极学说的立论之基。

三、形上超越与无极之虚

对于《太极图》最上一圈的解读,朱子坚持“无极而太极”,其所谓“无极”是对“太极”的一种描述,强调太极之“无形而有理”,也就是说,无极是就太极之“虚”的特性而言,指太极的形上超越义。朱子太极观中作为“虚”的“无极”思想,与作为“实”的“太极”思想,都是在41至44岁左右写就《太极解义》中便已经形成,但“无极”思想在后来与陆九渊兄弟的论辩中得以进一步深化和确定,故而本文从朱子哲学形成历史的角度,将“无极”放在太极之后加以阐释。

如果说太极强调“至极无以加”,那么无极则是强调“无形象方所”。如《语类》中云,“周子曰‘无极而太极’,盖云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4]3115,这里“有此道理”是指太极,“无此形状”是指无极,通过两者的对比说明无极的含义,也即用来形容太极之无形无象。所谓“无形无象”“无形象方所”,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指出太极并非一个可闻可见的“物事”,而是蕴含在万物之中的世界得以运行之依据,“盖恐人将太极做一个有形象底物看,故又说无极,言只是此理也”[4]3116。对此,朱子又进一步指出:“‘无极而太极’,而今人都想象有个光明闪烁底事物在那里。不知本是说无这物事,只是有个理,解如此动静而已。”[4]3660此说让人豁然开朗,所谓“无极而太极”便是说,太极并非如一些人想象那样,是一个明光闪闪、玄妙深邃的物体在那里存在着,世间本无一个唤作“太极”的物体存在,太极只是阴阳动静所遵循之机理而已。

杜一朵删除了短信。她和大林的婚姻迫于无奈。她结束了前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同意了大林的求婚。大林并不知情。7个月后,孩子出生,陈大林下了夜班赶往医院。孩子早产。她这样告诉大林。大林要的是母女平安。大林幸福地做了父亲。大林尽心于屋檐下的三口之家。她看出大林内心的苦。大林那方面有问题,很难真正地打成一次牌。每次真的就是游戏一次,大林也很尽责,除了最后一步外,卖力地扮演着丈夫的所有劳动姿态。他甚至给予杜一朵最大的自由。杜一朵可以不做家务,杜一朵可以彻夜外出打牌。杜一朵的生活可以无拘无束。

这些观点早在《太极图说解》中就已经有所发挥,如其云:“无极而太极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9]72朱子指出,“无极而太极”并非如《老子》“道生一”一般是无极生出太极,而是在强调太极作为“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的无声无臭之特点。对此,其早年作品《答杨子直书》已有所提及:“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著夫无声无臭之妙也。”[4]3117认为周子引入“无极”概念,是为了具体形容太极的特点,也即“无声无臭之妙”。

其后,在与陆九渊兄弟的一系列无极太极之辩中,这些思想进一步深化。此次辩驳源于梭山对朱子引入“无极”概念的不满:“通书……曰一,曰中,即太极也,未尝于其上加无极字。”[10]22认为《通书》中未曾提到无极,并怀疑《太极图说》是伪造或周子其学未成时所作。朱子对此的回应是:“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2]1560也就是说,“无极而太极”,两者相互依托,是太极作为万化之根本的必然要求。只言无极,固然会有流于老庄之空寂的倾向;但只言太极则人们便会将其视作物上之一物。此后,朱子在与梭山的第二封书信中再次强调:“熹谓周先生之意,恐学者错认太极别为一物,故著无极二字以名之。”[2]1562此皆为了强调引入“无极”的必要性,强调太极之形上超越义。

需要注意的是,就太极之“实”而言,强调其至善根本义的时候,理与气是一时并在的,两者没有先后次序可言,有此气方有此理,无此气则理亦无处着落。故朱子又在与程迥的书信《答程可久》中指出:

在上述40年中国城镇住房理念变革、政策演进过程中,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发生了结构性变迁,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城镇住房产权制度从公有产权到私有产权,城镇住房供给调节机制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演进,城镇住房分配体制由原来的实物分配制度转变为货币分配制度,城镇住房用地制度由划拨转变为出让,建立健全城镇住房金融制度。

也就是说,太极作为万化之根据,无物之前便已存在,有物之后亦不消亡,它既可以独立于阴阳之外,又作为阴阳一动一静的理则行乎其中,周子对“无极”二字的引入,正是通过对太极之无声无臭、无形象方所的描述,来强调太极的这种神妙作用。

朱子一再强调太极“非是一物”,实际上有着说明“理气不分先后”的用意,也即此时的朱子仅仅把“太极”看成蕴含于万物背后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朱子强烈反对把“无极而太极”看作由无极生出太极:“然则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则非无极之后别生太极,而太极之上先有无极也。又曰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则非太极之后别生二五,而二五之上先有太极也。……而无极之妙盖未始不在是焉。”[2]2071-2072换言之,太极并非生化二气五行的一个事物,而是二气五行的本质规律,若将太极看作事物,则人们必将“追本溯源”,继续在太极之上寻找生化太极的事物。朱子强调周子“无极”概念的重要性,正是为了说明太极之无形象无方所,故而他对于“无极生太极”的观点便愈加反对。

五分钟后,霍铁赶到了陆叔叔的工作室,着急地拍打着房门。陆叔叔打开门,费解地看着霍铁。霍铁只感到一股热浪袭来,他来不及多说什么,拉起陆叔叔就往电梯口冲去。江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来不及多问,也跟着他们跑起来。

四、灵妙生生与生生之灵

如果说“太极”是从本体上讲,指太极是万化之根本,是太极之“实”;那么“生生”则是就本原而讲,指太极具有生化万物的灵妙作用,是太极之“灵”。如前文所述,朱子论圣人画卦之过程,实际上是与太极化生万物相通的,而太极的灵妙生生,便于此中显露出来,所谓“未画之前,在《易》只是浑然一理,在人只是湛然一心……所以灵,所以说洁净精微之谓易。”[4]2228-2229也就是说,处于未发层面的浑然一理或湛然一心,都包含着这个洁净精微的灵妙作用。实际上,在朱子哲学中“灵”字常常用来论心,如“虚灵自是心之本体”[4]221。但需要注意的是,“心”在性之发用为情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称“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2]3254。“性是理,心是包含该载,敷施发用底。”[4]223性是未发,情是已发,心则兼摄未发已发,使未发之性发用为已发之情的过程得以实现,这便是心体的灵妙作用。对此,朱子又认为:“心之知觉,又是那气之虚灵底。聪明视听作为运用,皆是有这知觉,方运用得这道理。所以横渠说:‘人能宏道,是心能尽性。非道宏人,是性不能检心。’”[4]3278知觉言心之虚灵,言其能动性,是弘道之工具,天理大道之所以能够发用流行,下贯于现实世界,皆是由于这个虚灵之心的存在。统而言之,性是未发,情是已发,心之虚灵明觉的特征于未发已发之间起到重要作用。若就朱子之太极、理气而言,则未发是理、是太极,已发是气、是阴阳。理生气、太极生两仪的趋向和可能是太极“生生”之根本含义,故本文以“灵妙生生”来阐述太极作为形上本体而与现实层面发生联系、由体达用的根据。

在此基础上,朱子云:“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2]1568,此处的“道”便指阴阳二气的生化流行,生化流行所依据的理则是太极之实,而其之所以能够生化流行,则依赖于太极之灵,也即“生生”,是感而遂通的生生之特性,使形上的太极能够与现实世界贯通起来,使太极具有了生化万物的趋向和动力。周子亦曾说过:“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大程子曾说过:“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11]4,朱子对此语的解释是:“其阖辟变化之体,则谓之易;然所以能阖辟变化之理,则谓之道;其功用著见处,则谓之神”[4]3185。也即这里是将变化的整体称作“易”,将其中蕴含的理则称为“道”,将流行发用的神妙作用称为“神”,“神”也即所谓“生生”。由此可见,所谓生生,乃使理气相沟通的神妙作用,自二气乃至万物不停地流行开来,有“生生不穷”之意,故朱子说:“太极如一木生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更无停息。”[4]2567

朱子至晚年才尤其着意于“理生气”,故而其早年言论,特别是关于对太极与卦爻之关系的讨论中,虽已包含“生生”之意,却较少明言,甚至在直接讨论理气关系时,亦尤为强调“理气不分先后”。这或许与朱子早年着力反对唐代以来之太极“元气”论有关,朱子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形上性下,故特别强调太极作为万化之内在本质的意义。但其后,随着朱子哲学的不断发展,对太极和二气的关系,又越来越强调从“本原”角度来看,如云:“若论本原,即有理然后有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论。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以具,故有是气则有是理”[2]2863,简言之,即从本原角度来看,是先有作为流行之始的“理”,才有理所生化的形下之气,理者太极也。故朱子强调:“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阴阳既生,则太极在其中,理复在气之内也”[7]91[注]此处转引自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此语不见于朱子现存著作,据陈来考证出自朱子门人杨与立所编的《朱子语略》。。又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阴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事物而观之,则阴阳函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4]2564-2565认为须是先有理在,才能生得出阴阳二气,故横向来看,则太极蕴含于阴阳之中,阴阳使太极得以挂搭;若纵向来看,则推本溯源而言,实是“太极生两仪”,由太极之理,生出阴阳二气。

在《答黄商伯书》中,记载了朱门弟子黄灏与朱子的书信:

张子“神与性乃气所固有”之语,似主气而言,却恐学者疑性出于气,而不悟理先于气,语似未莹,未审然否?[2]2133

对此,朱子在回信中予以认同,认为“此语甚善”。时朱子年60岁[7]90,黄灏在书信中批评横渠之说不够清楚,会让学者产生“不悟理先于气”的错误倾向。可见黄灏持有“理先于气”,而对其加以肯定的朱子亦是如此。此外,《朱子语类》中载:“未有此气,便有此理,既有此理,必有此气。”[4]2087即理存在于有气之前,气的存在依赖于理。又载:“问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见得理先而气后。曰:虽是如此,然亦不须如此理会。”[4]3114可见朱子对于“理先而气后”总体上持肯定态度。

其实,由理生气而又生化万物的流行过程,也就是太极之理自身展开、形成两仪四象八卦的过程,因而朱子在解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时说:“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大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大少。八卦者,次为三画而三才之象始备。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毫智力而成者。”[12]133-134也就是说,《易》书或“易”这个概念,是指称阴阳变化的整体,凡两仪万物之种种演变无不包含其中,而“太极”则是蕴藏在这些变化过程背后之总的道理。自太极而至阴阳,再至万物的发展,与画卦时一画分阴阳,再画分四象,三画而三才之象始备的过程是一致的。如果说理生气、太极生化万物的道理是“意”,那么圣人所画之卦与周子的太极图,都是为了表达此“意”的“象”,象是意的流行发用,两者必然是相互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吴仁华.胡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 朱熹.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唐琳.朱熹易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 朱熹.朱子全书:朱子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朱熹.朱子全书:易学启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 陈来.朱子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钱穆.朱子新学案:卷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9] 朱熹.朱子全书:太极图说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 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1] 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 朱熹.朱子全书: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 张克宾.朱熹与《太极图》及道统[J].周易研究,2012(5):19-26.

[14] 史少博.朱熹“太极”观对前人的超越[J].周易研究,2006(5):18-24.

[15] 李煌明.一而二,二而一:朱子哲学的思维结构与理论纲脉[J].哲学研究,2017(4):56-63,129.

[16] 葛兆光.众妙之门——北极与太一、道、太极[J].中国文化,1990(2):46-65.

Three Points of Tai Chi:Image Interpretation of Zhuzi's Tai Chi Philosophy

LIAO Chunyang

(College of Philosoph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091,China )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Zhuzi's Tai Chi view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Lian Xi's TaiChiMap,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aiChiMap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expression.It can be said that Tai Chi -TaiChiMap-TongShu(Almanac)and Zhuz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above are interlinked,forming the vertical"image speech"structure of Zhuzi's Tai Chi view.According to Zhuzi,Tai Chi is composed of"Tai Chi","infinity"and"shengsheng"."Tai Chi"refers to its"reality",representing the ultimate good;"Infinity"means its"virtual",which represents the metaphysical transcendence;"Shengsheng"tells its spirit,representing charming endless nature.

Keywords:TheBookofChanges;Tai Chi;Yin and Yang(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Zhuzi philosophy;philosophy of image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19)02-0007-07

DOI:10.3969/j.issn.1004-2237.2019.02.002

收稿日期:2019-01-10

作者简介:廖春阳(1993-),男,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周易》哲学。E-mail:398891251@qq.com

[责任编辑 邱忠善]

标签:;  ;  ;  ;  ;  ;  ;  ;  ;  ;  ;  ;  

廖春阳:太极三分:朱子太极哲学的意象诠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