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明: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社会整合的路径机制研究论文

陶立明: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社会整合的路径机制研究论文

[摘 要]城中村问题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型构的一个特殊治理难题。在众多的城中村模式中,高校征地型城中村在形成原因、模式、路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在有别于传统研究维度情况下,对这种城中村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分析,考察在特定场域下该模式城中村系统联结、社会整合的方式方法,以期推动社区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推动构建校区与周边环境有序互动的格局态势。

[关键词]城中村;社会资本;潜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学家认为现代性转型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城市不断扩展,并依托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型塑公民的主体感受和统觉以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城市化及其影响历来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齐美尔(GeorgSimmel)、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哈维(Harvey)等一批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本土化议题的设定和相应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但西方社会长时段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基础上形成的城市理论往往难以解答中国社会独特制度约束下的城市发展路径及其运行过程中生成的结构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开放,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蔚为壮观的急速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其中尤以城中村问题最为突出。

城中村的形成模式主要有被动化和主动化两种类型,在政府强制性征地将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的同时,留下的未被征用的残余村落依托被征用地自发型塑空间结构及其行为特质的模式为被动化模式。这种模式中村落原有的社会关系、社会集体意识依然维系,社会整合机制依然发挥其功能,但因原有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主体日益与被征土地上的再造功能密切嵌构并发生改变,这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类型,是被动适应社会地域规划和社会结构变革的结果。从社会学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空间结构、权利的脱嵌,这种脱嵌必然会引起社会系统的功能再造和主体惯习的再生。在经济利益驱使、社会系统维系的背景下,一方面个体在崭新环境中的行为互动不断地催生着城中村独特的内生性经济结构和人文景观;同时,在与外围再造社区的不断交往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对外界文化的吸收、利用并对外围再造社区产生反向功能,而最能突显这些特征的当属高校征地型城中村。所谓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特指高校征地建设新区的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体在高校周围依托存留农村集体土地自发形成的在经济生活上高度依赖高校的人口聚集区。这一类型城中村建设开始于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中国教育网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底中国约有83.33%的高校在城乡结合部建设新校区,由此催生了不少于几千个高校征地型城中村。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该型城中村在生成逻辑上具有一般城中村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独有的个性特点。由于其日常生活实践场域空间和中国社会未来的精英分子群体高度关联,对其展开研究以推动其良性运行和功能提升,关乎社会发展的主体建设,因而日益成为社会学、教育学研究的热门议题。

城中村的演变一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最初政府由于发展需要征用了城郊的农业用地,由于政府无法对高额的土地和房屋拆迁进行有效补偿,不得不为村民保留宅基地和一部分农业用地。这些城中村的余留土地仍保存着农村集体土地的属性,多元主体依托这些留存的土地并通过与高校社区的互动联结日益建构着独特的日常生活空间。随后村民开始在自家的宅基地建房,或和房地产商合作盖房。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村民在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不断实现着对公共领域的利用和侵占,并由于地域的优越性不断发挥着对外围再造社区的辅助职能,形成了很多的非农经济产业和服务行业。空间之中充满着各种权力关系,空间布局及其结构是各种权力斗争和表达的场所和结果。空间隔离、空间中权力的策略、差异性的建构行为使得高校周边社区通常以负向的形式展现其空域特征,表现为人口构成复杂、管理相对混乱、设施规划不健全等等。这些特点在高校征地型城中村中亦有着鲜明的体现。本文以淮南市两所高等院校新建校区周边城中村的生成和日常实践为案例,梳理概括其空间型构的具体过程和主体间关系,关注高校新建园区与外在栖息地之间的互动,区域空间中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和策略以及相互关系,以期推动空间优化,实现场域资源共享推动该型城中村与高校之间的社会整合。高校周边社区空间一方面成为生产资料,而构成空间的那些交换网络与原料、能源之流,本身也被空间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成为一种消费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被主体加以消费,是主体获取身份认同与情感归依的生成领域,在这一空域中主体不断获取自我归属感和本体性安全。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以中国知网为平台进行文献检索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有关城中村问题的研究始于2000年以后(如图2所示)。而依托中国知网和超星发现等检索平台,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对已有文献进行网络分析生成主题关联图,不难发现现有议题主要集中于城中村改造与治理、现状与问题分析、主体博弈关系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如图1所示)。

国内学者对于城中村的研究业已比较全面和深入并形成了一些共识,如在概念的界定上,只是在表述上略有侧重。张弛等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所保留的在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生活、人员身份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依然承传农业社会的农村聚落点[1]。李钊认为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依然保有传统社区的生活惯习和制度属性[2]。对于城中村的普遍特征,学者研究多集中于人口特征、体制特征、功能特征和经济特征等四个方面[3-4]。关于我国“城中村”存在原因的研究则普遍专注于城市规划资金不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格局导致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管理体制的混乱[5]。在改造问题上,学者们主要针对个案进行了分析和剖析,提出了政府购买集体土地权、大规模统一规划、建立多元经济产业等方法和措施。

图1 城中村相关研究主题关联图

图2 城中村研究文献历时分布图

总体而言,学者在城中村问题上的研究观点和论述已经相当明晰,相关理论推广业已提升到日程并被运用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影响。然而,由于城中村问题个案性和地域性的制约,普适性的理论并不多见;又由于学者们主要专注于结构的研究,在微观互动方面的剖析则显得较为不足。多数学者只看到城中村与城市社会结构相悖的拉力以及产生的诸多恶性社会问题,多以城中村的拆除改造和重建工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城中村在功能维持方面对社会良性运行的推力。对高校征地型城中村这一模式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显得不足,但实际上由于其成因的共性,如以其为研究对象往往便于形成具有普适性的通用理论,利于推进分类研究的深化。如图3所示,高校新区的文献研究主要关注于空间格局、社区整合与安全规制等,对于特定场域中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和功能衔接机制的分析略显不足。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空间的建构是由位居此间的行为者、群体和制度所共同决定的[6](P140)。 政府精英治理、规划与公民弱者武器之间的博弈、构型,通过这种城中村运行机制的分析能够得以很好的诠释。通过生成过程的分析便于推动新建校区周边空间场域的治理和调整,以更好地服务特定空域背景下主体的日常生活。在这一生成过程中,政府、高校、市场多元主体、属地居民和学生的行为选择以及他们之间彼此的相互关联都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图3 高校新区城中村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三、城中村形成的高校模式及其特征

基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期待聚集效应和公共效益的最大化和外部性以及高校自身为了获得更多的占地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高校扩建往往首选地价更为便宜的近郊。因而这里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城市城郊地区的特殊属性,产生了异质性。并且同一地区的高校扩建往往以高校集群、高校部落的形式出现,这些高校在地理上连接紧密,常常是半个小时便可穿梭于几个高校之间。一些城中村便夹杂在这样的区域之内和高校比邻而居。个别城中村在地域上依附一所高校,孤立存在,如淮南市HN大学附近的城中村。一些城中村则是连接着几所高校,辐射面积很大,如淮南市某几所高校周边的小刘庄;这些城中村不论从成因、发展路径、微观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功能维持上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高校征地型模式),这一模式的共同特征有:

典型性。洪海林、吴志刚等学者以“城中村”建设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为标准把“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典型“城中村”、转型“城中村”和边远“城中村”[7]。其中典型“城中村”完全没有农业生产,物业出租收入是当地原居民的主要收入占80%以上,外来人口与原居民人口的比例超过1:1倍;大多与高校只有一墙之隔,社会治安和空间区隔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学者依托这一标准对武汉、合肥等地大学城周边城中村的形成及其日常空间行为特征进行了归类汇总,对于其他地区高校型城中村的治理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价值和借鉴参考意义。

查阅资料可知,明朝永乐之前,西藏未发现有印刷工艺存在。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诏宗喀巴入京(南京),宗喀巴谴弟子释迦也失前往。是年,明成祖下令在南京制成藏文经书的铜印模版,印刷经文,赐给西藏各政教领袖。 由此可知,西藏印刷行业可追溯至明朝永乐年间,在南京制成铜版,为西藏印刷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其影响下,西藏古代印刷业正式起步。

依托性。依托高校圈形成稳定的商品交换市场。相关的经济活动集中在向学生提供廉租房和旅馆,并产生了针对学生主体的产业链:如经营饭店、饮食加工、书籍杂志和音像用品出租、私家超市、商品零售点、美容美发以及青年人饰品服装店等。这些行业都已脱离农业,属于典型的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范畴。

变迁性。村民逐步改变先前的农业意识,不断自我规制,生活节奏不断迎合消费主体,并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展产业布局和业态调整。由于村中外来人口近八成都是大学生,他们在村中居住、消费、娱乐,从而带来了高水平的文化冲击和交流方式的改革。村民仍是村内的产权主体,文化程度较低,但活动主体已经变为大学生。村民非家庭生活主要是在和大学生的互动中进行。社会关系的货币化推动着这一地区抽象化建设的进程,大学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引导同时也积极推动着属地居民行为方式的积极转变。

基于纵贯性的历时纬度,收集空间变迁前后整合机制变迁的相关数据和证据,具体验证理论范式的解释力。通过实践经验的梳理,概括生成高校征地型周边城中村空域治理的一般解释模式。通过机制搭建以构建基于沟通理性的多元主体平等协商的整合框架,实现空域、行为的良性互动,推动社会集体意识以及归属感的生成。

高校征地型城中村因其主体、场域等差异性因素区别于一般类型的城中村社区,其所面临的发展条件、环境、制约因素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崭新的属性和特征,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借助空间治理也可以为更好地维护相关群体的利益提供研究支撑,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性和针对性。

四、研究基本思路与构想

研究以空间治理为分析切入点,基于下列几点思考着重研判空间调整和异质性介入对空域统御下各个行为主体日常行为的影响,论证了空间变迁、组织关系调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对特定区域范围内行为主体日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期通过必要手段的介入推动资源连接从而维护该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整合和集体意识,积极构建共享、互利、共赢的互动机制。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关系,这种联结关系既可以建立在共有情感体验、共有道德情操和共同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为生活需要、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上。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的整合方式具有着明显的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质,因而其调整和维持就应该采取通融性的举措。

3.市场的寄生性和日常生活重构。本村居民与外来大学生之间存在利益一体化关系,或者说两者分别处于“利益链”的不同环节之上。这种共同的利益链暗示着本地居民与外来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决定了周边市场的寄生性。学生对城中村这个功能完备的“小型社会”的依赖,以及村民对学生这个潜在消费市场的依赖,都决定了两者日常生活重构的可能性。

1.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概括总结该模式城中村社区社会生活的一般特征、存在问题。注重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人口及其密度改变、异质性因素的突生性介入对该模式城中村日常行为模式、互动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PLC的科学使用,有利于增加给排水控制系统运行中的技术含量,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控制功能,满足相关生产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未来在构建功能强大的给排水控制系统过程中,需要重视PLC在其构建中的应用,并对PLC作用下该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确保PLC在给排水控制系统方面的良好适用性,增强给排水控制系统运行中的控制效果。

2.充分研究该模式城中村社区社会运行的技术特征和分工特点以及社会组织整合的技术性特征。通过社会测量的方式,调查半熟人社区主体行为模式、系统整合的区域性特征。

3.通过该模式城中村社区运行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高校新建校区社区规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城中村社区治理与校区管理的互动、一体化机制。具体涉及安全、社区管理、资源共享等问题和领域。

4.高校新建校区周边城中村社区治理的空间环境分析及其整合。如图4所示,涂尔干(Emile-Durkheim)认为社会团结会基于不同的人口密度和组合方式而形成不同的模式并推动集体意识的不断转化。在不同的空间布局形态下,不同的联结方式以及分工体系会型塑社会组织不同的融合方式,从而形成具体空间中主体不同的归属感。

图4 高校新建校区周边城中村社区的生态系统图

流动性。城中村边界蔓延,不再封闭固化。这些村落已不再是“固步自封”,他们通过“学生街”“市场走廊”延伸村落的范围并与大学边界相交合。生活节奏、日常规制等呈现迎合学生群体的流动性、候鸟性特征。周边居民的作息时间也紧跟着高校的时间规制发生微调以匹配高校日常的运作规律。

2.4 不同处理的经济成本比较 不同消毒药剂消毒的成本差异主要是由于药剂用量和单价的差异。从表4可以看出,同样条件下二甲基二硫的成本最高,还原颗粒的成本最低。其次是威百亩和氯化苦的成本较低一些。

五、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生成的结构特征及问题表征

(一)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生成的结构特征

大学新区功能体是该模式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动因,其发展轨迹与大学内部需求的外延化直接相关。一方面源于学生对低廉住房、多元化便宜娱乐方式消费的内部需求;另一方面,大学连年扩招但后勤服务模式滞后已跟不上学生日益增加的多元需求,大学内部服务设施和相关配套的服务僵硬化、产品单一化也是导致外围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盈利冲击和形塑功能、高校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不断分化和外化直接促成了该种类型城中村的功能特性,并逐渐模糊了城中村与高校社区的边界。经济生活自由开放的基本格局为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具体的平台和渠道,为多元主体关系的建构创设了可能和机遇。

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使用理性选择的视角,分析了个体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平衡周边利益关系。斯威德伯格 (Mark.Granovetter)指出,“利益比社会关系更能促使经济行为的发生”,并且由于这种利益的客观性,“一些行为在遇到国家或公共道德的龃龉时照样会自行发生。”[8](P237)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视角考察该种城中村实际的经济运行模式,并深入分析这种模式结构背后深层的经济社会原因。具体来说,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社区运行机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俄罗斯学者认为,有了集成各种信息的大数据之后,人们对于经济社会的认识与把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就是常讲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就是发展信息技术,俄罗斯的数字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了大数据的概念,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使用智能化的算法、分析手段获得高效的推理结论。人工智能是工具,而数字经济是商业模式,数字经济等于虚拟现实+机器学习。在数字经济下,发展人工智能是俄罗斯发展数字经济的突破口和主要推动力,对提高俄罗斯经济领域的自动化水平、克服低效率、缓解俄罗斯熟练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意义重大。

1.经济磨坊和功能适应。村民要在全新的建构环境中进行产业、生活的再平衡。以小刘庄为例,征地之后,居民自家房屋的空间布局多由过去的平面型转变为一二层自住、三层以上出租的立体型布局,客户主要是有租房需要的大学生群体。出租房屋既满足了个体生存的需要,又能使闲置固定资产产生利润,因而获得了村民较高的认同和投资支持。村民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主动调整空间布局并进行档次分类和规划,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追求不断蚕食着公共空间,从而使得社区内出现大面积的握手房、贴面房,从而造成了公共空间的私人化和环境的恶化。政府在高校征地过程中往往通过一次性补贴的方式进行利益平衡,缺乏对村民社会权益的长期维护,村民依托学生主体进行的功能再造也就获得了管理者的默许和认同并具有道义性的合法性。

5.社会资本的地域性。社会资本模型认为“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初始地位(父母的或原先的职业地位)以及个体自我的社会联系(如联系的广度)决定了个体自我通过这些关系所能接触到的资源的范围。”[10]在前两者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利用社会网络中的环节作为自己的社会资本。斯蒂格利茨(UniversityProfessor)认为,“社会资本包括隐含的知识,网络的集合,声誉的积累以及组织资本”[11]。因此,能否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取决于诚信、服务和产品带来的声誉积累,以及组织资本下的成本。

李叔和被押下警车的时候,一缕阳光照在他脸上。他笑笑,想到今生今世,能为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做件大事,值了,当初,他追付玉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想法,觉得有朝一日就该替付玉去死。

按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构成,征地型高校城中村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划分为:征用土地(征地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再属于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土地(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归村集体)、村民用地(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归村民所有)。以信宜四季城为例①,地产商开发的以教师和白领为主的居民住宅,就属于第一种类型;周边农民的宅基地产权则属于农民自身所有。产权关系的多样性,增加了管理、协调的难度。利益攸关者介入程度的类型多样则增加了博弈的多样性。

最后,高校征地型城中村中土地隐形市场的存在,即土地可作为商品交换的具体市场载体,使得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除自主经营外,还有纯土地出租以及建成出租物业三种经营形式。其中自主经营的特点表现为:区位地段决定了村民自建商品经营的比例与利润。纯土地出租其经营特点主要表现为:租金随着村集体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加大而上涨。几乎所有的高校征地型模式城中村中都拥有私人诊所、旅店、商铺、仓库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的存在将加大出租的砝码和博弈能力。建成出租物业经营表现为村民将门面出租给他人经营,获取房租利润。

以RNA含量最高的a型单倍体为出发菌株进行ARTP诱变,致死率和诱变处理时间关系如图 4。选择诱变效应最强即致死率90%~95%的55 s进行反复诱变[23],最终得到一株RNA含量比原始出发菌株Y17高39%突变菌株Y17aM3(如图5)。将Y17aM3在糖蜜培养基中培养,从第6 h开始每隔2 h取一次样,得到Y17aM3生长及产RNA曲线如图6。由图6可知,发酵培养至12 h之前,酵母生长和RNA含量都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加;12~18 h酵母生长处于稳定期,而RNA含量在18 h时最高;18 h之后,酵母生长处于衰亡期,RNA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

3.空间业态的动态性关注有待加强,多元主体的利益平衡必须予以回应。必须坚持不断调整的思路并以过程性的思路强化主体行为方式、策略生成的动态性。必须对空间的属性加以准确的研判,通过生成机制的有效梳理为介入方案的形成提供具体的因应举措。不同利益集团对城市发展和居住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卷入人为环境的创造、管理和利用等不同领域的斗争。

4.特殊的功能维模。“功能学说”是分析社会有机体的传统方法,“城中村”对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它的“区位功能”“文化功能”“福利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等四个方面,微观分析视角下的这种功能表现的更为明显。与大学地段相连接,弥补了外界商业、工业圈和大学之间的断带,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区域。传统的农村文化、熟人社会的观念和生活习俗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受大学生文化示范效应的影响村民接受了先进的娱乐方式,彻底改变了足不出户、信息匮乏的局面。大学生在村中生活、消费使群体内部产生共同的文化认知、行为认知。最大的福利功能莫过于土地资产带给村民持续、丰厚的福利。老人不再担心“老无所养”,壮年人可根据学生偏好设定产业方向和转产从而不怕失业。村民与学生不仅比邻而居,而且频繁互动。微观上有助于城中村内部的稳定,宏观上有助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相互认知和理解,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可能的基础。再者,学生在与村民的经济行为中,特别是作为主体居住在村中时能感受到熟人文化中的亲情、家庭观念,有利于增强归属感。另一方面,滋生的腐烂文化、自由散漫的“情侣文化”则是今后社会管理、治理需要加强的地方。

2.土地使用与道义经济。高校征地型城中村村民在与政府、地产商博弈的过程中,考虑到自身所具有的双重利益而紧握土地权,增加了进一步整合和治理的难度。近年来,一些城市如郑州、深圳的政府在集体土地权改造上采取了房地产开发商模式,不仅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而且能够筹集到空间改造的大量资本,实现效率生产和高产。学者白呈明、窦凤艳认为城中村出租房屋这种落后的自然经济形式的赢利形式必然要被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形式取代[9]。然而,临近新建大学社区的城中村,由于形成了一个利益深不可测的市场,房屋租赁和餐饮业的利润空间巨大,村民往往会通过生存、安全等道义经济的权益主张,以弱者的武器进行反抗以维持小产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方式并避免必要的支出。

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社区蕴含的社会资本方式,具有独特性,但以往的研究很少利用这种方式来解释、描述现象,而多专注于经济领域的博弈。就空间而言,临近大学的城中村有临近社会资本发源地的优势,其增值机制大大增强。由于聚焦密集的作用,专门服务化使得村民免去了宣传产品、吸收客流的复杂途径,为村中的相关交易活动降低了交易成本,为村中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一些大学生毕业以后利用城中村租赁门面进行创业,无形中反客为主将积聚的社会资本演化并加以有效利用[12]。

(二)征地型高校周边城中村社会整合机制的生成逻辑与问题表征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校的社会化改革推进,中国高校“校园社区化”特点正在形成,以往“围墙式”高校逐步被“大学社区”取代,“社区化校园”正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新领地[13]。受校园与社会因素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征地型高校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如治安、交通安全、摊点饮食卫生、出租房管理、网吧及不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影响等。高校周边环境问题不仅是高校的事情,而且涉及到综治、公安、工商、文化、城管、交通等许多政府职能部门,主体多,责任不明确,造成“管理真空”或“管理冲突”。政府追求提供服务的高效,高校关注育人的平台和质量,商户关注成本和经济利益,在现有的治理过程中,各种利益需求都没有被充分满足。空间的占有、利用、支配是社会群体之间协商、博弈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城市发展和居住空间有着不同的要求,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的会卷入人为环境的创造、管理和利用等不同领域的斗争。空间实践是社会空间的物质构建的纬度,它是对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构成物,尤其是土地和地产所有权的生产与再生产。主体的聚集和互动沟通必然会生成独特的集体归属感,在交往中因共同价值评价而形成的共有思想观念,虽然主要是作为感性层面上的社会心理而存在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但它却是各种明确契约关系、法律关系和社会秩序得以被认可和确定的基础,同时也是群体维持社会团结关系的基础性因素。

从社会整合的运作过程来看,政府行政力主要通过政策规制、区域空间规划实现对征地型高校生态栖息地的总体型构;学校通过空间、资源的共享、治理实现着互动联结的模式生成。居民则通过行为表达着自身的需求和生存伦理认识,从而生成着与高校的互动关系;市场主体通过私品供给有效弥补高校行政科层管理所存在的僵化性问题,有效满足学生各种个性化需求。城乡结合部是地处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转换最激烈的地带。建设用地向外扩张打破了周围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且农村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都加剧了农村居民点的破碎化程度。

准确称取(0.2 ± 0.01)g样品(城市固体废弃物模拟组分和厨余沼渣)与0.2 g艾士卡混合剂在坩埚中(研磨至粒度小于0.2 mm)均匀混合。再用1 g艾士卡混合剂将其全覆盖,在马弗炉中 680℃下灼烧3 h,待燃烧完毕后将灼烧样品从马弗炉中取出。在通风橱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将灼烧样品转移至250 mL烧杯中,随后将烧杯中的悬浊液在2 μm孔径的水相定性滤纸上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坩埚和烧杯内壁3次,将冲洗液全转移至抽滤器中。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抽滤器和滤纸中的残渣,将滤瓶中所得的滤液转移至250 mL的容量瓶中并定容。

图5 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社会整合多元主体运作机制

从平台机制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协商机制不够顺畅。受部门阻隔,学校、社区以及居民之间沟通协商的机制框架没有很好的搭建起来,治理层面的区隔化、碎片化问题严重,经济磨坊不断碾压社会机制并脱嵌于社会体系,资源闲置浪费问题严重。

2.多元主体社会整合匹配的联结平台缺失。社会组织化必须在国家权力的推动下展开,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向协会、行会、社会事务管理机构等团体渗透以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控制的广度和力度。国家必须通过法制规制、行为倡导等具体策略对经济主体、公民个体的行为进行引导,不同主体日常行为特征的构建必须均衡各方利益才能加以有效构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购房也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决策之一。在房屋购买的过程中,百姓买房子一方面要关注其地理位置、整体的面积、布局以及交通等,同时对于房屋的外观、景观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为此这也导致很多建筑开发商在进行房屋的开发过程中,为充分满足购买者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房屋的造型以及外观等方面纷纷进行革新。但是在革新的同时,如果没有充分处理好外保温复合墙的布局,则很容易导致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冷桥现象。所以为充分确保消费者购买需求满足,同时降低冷桥现象的发生概率,就需要我们针对冷桥现象展开深入的剖析,基于此提出相应的规避举措,以更好提升购买者的房屋居住品质。

以小刘庄为例,原本城中村的街道,是村民纳凉、闲聊、孩子玩耍的主要场所。现在这里的公共领域开始被做生意的村民侵占,学生在巷子、街道中逛街、吃东西,侵占了承担交通功能的公共空间。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村民开始加盖房子,甚至在楼房与楼房之间的公共领域盖起了楼房,形成了大量的所谓的“握手楼”。公共领域开始转变为私人领域,使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布局发生了重构。

六、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社会整合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的具体措施

对于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的态度以及后续的治理问题,以往研究利用功能分析中正功能和负功能的方法,将特定区域的功能划分为“良性”及“非良性”。高校征地型城中村不仅具有一般城中村内涵特征,而且因其外延深入到与相对不成熟的学生群体的互动之上,因此,人们更加关注其非良性的后续后果。默顿(RobertKingMerton)说“显功能和潜功能之间的区分是为了要避免社会著作中常出现的对社会行为的自觉动机与其客观效果的粗心混淆。 ”[14](p181)显功能有助于系统调试,为系统参与方期望和认可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指无助于系统调试,系统参与方不期望也不认可的客观后果。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村民福利增长和学生生活文化需求和归属感的满足是显功能。此外,这种非理性市场的形成(如“握手楼”“贴面楼”现象),暗射出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的潜功能—--对理性市场垄断的分流。默顿有类似的表达,“通过系统使用潜功能的概念,明显非理性的行为就时常可以发现他们对群体具有的正面功能。 ”[14](P181)

高校征地型城中村之所以产生诸多的负功能和居民保有的有限理性直接相关。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眼中只有经济利益;村委会没有脱离严重的农村意识,治理能力赶不上城市的系统规划;大学生群体自制能力差,炫耀型消费、情侣文化和散漫的非理性行为蔓延[15]。城市化不允许这种社会形态作为市场载体一直存在,所以这种过渡形态最终会被同等功能维持模式所取代。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非均衡出现以后,制度就可能被创新,产权因而会得到修正。所以,这种“城中村”改造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并进行进一步的产权改革。结合图5所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维度出发构建机制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

小说的要义不在于准确无误地临摹生活,却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 自道教的风水学说传入朝鲜半岛,与当地流传的萨满信仰结合后,形成了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和人文观念在以堪舆为主题的汉文小说中也可见一斑。 朝鲜半岛的堪舆风俗和社会观念影响了其小说创作,致使大批以堪舆为主题的汉文小说应运而生,同时,这些堪舆主题的汉文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鲜半岛的丧葬民俗和人文观念。

1.要倡导共生、共建、共同治理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有机联动”综合治理工作理念。国家行政主体通过空间治理和规划文本的方式型塑市场主体的逐利行为以及居民的行为惯习。市场通过多元供给给学校服务供给提供压力,倒推学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公民基于学校空间的现代化文化元素不断调整日常生活空间,实现与现代性因素之间的对接。高校、村委会、地方政府通过联合干预,提高整合水平以实现优化环境和服务功能提高的目标。村委会应学习城市的规划方式,将经济利益维持在基本水平的情况下,少建、精建楼房[16]。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管理力度,鼓励学生参与到健康的生活、居住方式中。通过学校公共资源的合理开放和使用引导,型塑周边居民的行为惯习。通过政府、校方、社区居民、商家、学生的需求分析,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管理的需求满足动力模型;通过调研和分析,归纳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周边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2.构建政府、高校、商家联合管理的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联动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以弥补单一依托市场或政府的不足。村委会可以加大公共设施的投资,鼓励更多的高规格服务品牌、店铺进入城中村的市场经营,促进经济的外生型发展,使资产有效利用和整合。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进行改造、控制与管理,努力与学校、村委会协调构建有效沟通机制,发挥高校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努力确保政策不要过大幅度的调整,保持村内社会结构稳定。在社会保障工作到位时机成熟时,对这类城中村运用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管理支持、村民配合改造工作并通过让位土地所有权获得使用权的方式,使三方获得三赢。

目前常用的护岸主要有墙式护岸和坡式护岸。本次治理河段比降大、流速快,两岸冲刷岸坎均为直立岸坎。从工程角度分析,坡式护岸较墙式护岸挖填方大、工程投资多、整体作业面积大;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坡式护岸对现状地形扰动面大,在挖填土方相同的前提下,坡式护岸永久和临时占地均多于墙式护岸。在皮山县地区耕种土地珍贵的大环境下,综合比较选用墙式护岸形式。

3.多元联合,场域规制提升主体惯习品格。村委会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培养、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接受外来文化撞击,帮助其克服从村民到市民或者“一半市民”的心理失衡,鼓励其努力成为城市中有责任的一份子,对社会规范尽职责。同时,保留一定的村民自我决策权,保护其利益。另一方面,学生要尊重当地风俗,注意环保,摒除不良生活习性。学校要加强教育,帮学生认清学校边界和城中村边界和所应有的行为,保持对城中村清晰的态度和认识。发挥高校在信息、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共享平台的搭建不断型塑和规制周边行为主体的日常行为,推动其理念、认知的现代性转型。高校文化和仪式活动的开展和开放共享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引领的平台和机制。引导学校公共空间提供有偿服务,既可以缓解社区设施匮乏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学校公共设施损坏维修等难题,做到资源合理配置。

社会空间是发生在特定场所内,以自然空间为物质基础,由行动者通过空间实践活动所建构出来的,建构过程中受到各种相关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人则是其中的关键行动者。自然空间是可以被改造的,通过社会性要素如权力、资本、技术等因素的作用发挥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一定能够型构合理化的空间格局。其中权力突出表现为政府行为,资本集中表现为经济投入,技术主要指改变社会生活的各种技术。多元主体之间的竞合博弈和利益协商是生成高校征地型城中村地域布局、社会空间的核心与关键。总之,在实际“城中村”改造中具体要采取何种模式,除了借鉴已有经验外,还要根据模式的特殊情况不断的进行摸索和创新。要充分考虑主体的道义需求和社区的生成机制,按照尊重、协商、共赢的原则处理政府、村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社区良性运行和治理。

分别计算N=6, 8涡流发生器流场, 其余参数采用上文的最优组合: 安装角度α=12°, 后缘高度H=1.2δ, 安装位置距试验段入口20δ. 图10和表5分别为附面层速度分布和相应的附面层厚度, 图11 为尾涡诱导速度沿流向的分布.

注释:

①信谊四季城位于淮南师范学院东南角,由安徽信谊集团投资新建的集商住功能于一体的崭新楼盘,与淮南师范学院只有一强之隔。该楼盘周边没有被征用的土地,依然保有农村集体土地的属性,城中村问题突出。

参考文献:

[1]邓国林.大学新校区安全保卫工作的特点及其对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4):113-115.

[2]李静.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0-42.

[3]刘银科.论新时期高校保卫队伍的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1):107-109.

[4]郑祥福,杨美凤.村庄社区融合的困境及其对策——以浙江省金华市高校新区周边G村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8-94.

[5]闫春.高校新建校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16-18.

[6]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洪海林,吴志刚,沈守云,等.村庄改造与景区建设整合规划探讨 [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2018(3):75-78.

[8]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M].周长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白呈明,窦凤艳.城中村治理问题及其法治化路向[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3):89-94.

[10]姚继斋.与时俱进——创新高校保卫工作[J].高教与经济,2003(1):12-16.

[11]蒋夏宁.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思考[J].保卫学研究,2003,1(6):35-38.

[12]郑义.高校周边城中村特点及改造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94-395.

[13]韩振民.高校周边社区体育空间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8):55-57.

[14]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张玉刚,林伟英.高校周边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广州市龙洞八所高校的调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9):85-89.

[16]林生.高校周边环境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0-22.

The research of path and reform on Social integration about the urban village near the newly-built college campus

TAO Liming,HU Shanping

Abstract:Urban village is the special problem on the background of binary social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There is a remarkable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urban villages near the newly-built college campus in formation,mode,path and development trend.This analysis about urban village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research by using the relative theory of sociology to find the integrated way in specific condition and promote beneficial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Key words:urban village; social capital; implicit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19)03-0061-08

[收稿日期]2018-08-2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SK2016A0826);淮南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重点项目(2018xj04zd)。

[作者简介]陶立明(1965-),男,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学,应用社会学;胡善平(1982-),男,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标签:;  ;  ;  ;  ;  ;  ;  ;  ;  ;  ;  

陶立明:高校征地型城中村社会整合的路径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