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聚合物论文_赵经纬,陈嘉苗,陆嘉晟,王晓芳,籍少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多孔,材料,动力学,纳米,盐卤,吸收光谱。

有机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赵经纬,陈嘉苗,陆嘉晟,王晓芳,籍少敏[1](2019)在《有机聚合物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储能电源和以及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正极材料普遍存在容量提升有限,生产过程消耗能源大,存在安全隐患和成本高等缺陷。与无机正极材料相比,有机物正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原料丰富,柔韧性强,环境友好,结构可设计性强和体系安全等的优点,对于有机化合物来说,共轭羰基化合物非常适合用做下一代新型的绿色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本文通过选择3,4,9,10-苝四甲酸二酐为基础,通过合成它的聚合物材料,达到改善电化学性能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今后的有机正极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尚成成,宋强,嵇鹰,张军[2](2019)在《有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抗盐卤-干湿循环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有机聚合物改性剂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展开研究,研究不同有机聚合物掺量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盐卤-干湿循环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盐卤-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有机聚合物掺量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聚合物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初始强度(56 d)逐渐降低;盐卤-干湿循环作用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随有机聚合物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掺入有机聚合物的试样中产生的钙矾石(AF_t)、石膏(CaSO_4·2H_2O)、弗里德尔盐、水化硅酸镁等腐蚀产物含量较基准试样显着减少,试样结构更加致密。有机聚合物的掺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卤-干湿循环性能且有机聚合物的合适掺量不应超过9%。(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王泽坤,郑峰,许超[3](2019)在《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气体吸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iPOPs)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多孔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单体、不同的有机聚合反应以及不同的离子构型,可以对聚合物的孔径、官能团以及活性位点进行有效调控,因而该类材料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结合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特点,介绍了该类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上海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魏慧娟,王菲,张政,孙寒雪,李安[4](2019)在《多孔有机聚合物在隔热和阻燃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类新型的纳米多孔材料,多孔有机聚合物(Porous organic polymer,POP)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强、相对密度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离子交换、催化、气体分离和气体储存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孔有机聚合物高的孔隙率以及其独特的孔道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热特性,通过引入含有不同阻燃元素或官能团的有机砌块可提升其阻燃性。因此,多孔有机聚合物可作为隔热和阻燃材料被使用。(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巩苗苗,徐文轩,刘栋,张宁,邵先钊[5](2019)在《新型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有机聚合物材料是一类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材料骨架中含有富电子的氮物种,可与二氧化碳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显着提高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以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为基础,介绍了该类聚合物材料的分类、结构、性质和特点以及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综述了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在二氧化碳吸附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其在吸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在吸附二氧化碳方面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4期)

延亚鑫,郭伟,向武,谢淑云,严森[6](2019)在《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镉是一种对人体具有剧毒性的重金属,着名的日本"痛痛病"环境公害事件,是因为长期食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的"镉米"所引起。由于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工矿废水的排放和含镉磷肥的使用,使得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遭受了严重的镉污染,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镉进入土壤后,其迁移转化主要受土壤性质、铁矿物和有机质等控制。水铁矿、胡敏酸和黄腐酸等是土壤中常见的活性物质,对保持土壤性质和吸附重金属等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在土壤中常以铁有机聚合物的形式共存。目前国内外对水铁矿和胡敏酸等吸附镉的研究较多,而对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研究却相对匮乏。事实上,铁有机聚合物不仅比表面积大,而且富含多种官能团。理论上,铁有机聚合物对镉的吸附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我们对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动力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却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提出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研究主题,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铁有机聚合物—胡敏酸铁和黄腐酸铁,在不同条件下开展镉吸附实验,研究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反应动力学特征,探讨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作用机制,以期揭示其对土壤镉迁移转化的影响。本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当镉浓度较低时,铁有机聚合物对镉的吸附以内层络合的化学吸附为主,外层静电物理吸附为辅;镉的饱和吸附量为1.8mg/g,反应平衡常数为0.56。当镉浓度较高时,镉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其最大吸附量可达~30mg/g。在相同镉浓度条件下,镉的吸附量随铁有机聚合物含量增加而增加,但镉吸附效率却逐渐下降。2、pH条件显着影响铁有机聚合物对镉的吸附,随pH值从pH=5升高到pH=9,吸附效果逐渐增强。其主要原因是pH值升高会使得铁有机聚合物表面电性从正电荷转变为负电荷,有利于镉离子的静电吸附;另一方面,镉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其存在形态不同,碱性条件下有利于部分镉以氢氧化镉沉淀形式附着在铁有机聚合物表面,促进了铁有机聚合物对镉的吸附。3、铁有机聚合物中有机质的组成对镉吸附的影响不显着,而铁有机聚合物的Fe/C比显着影响镉的吸附,铁有机聚合物对镉的吸附量随着Fe/C值减小而增大。综上所述,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影响因素和吸附机制的认识,对理解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行为和治理土壤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冯宝羲[7](2019)在《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纳米膜的合成、修饰及其对铁离子的特异响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纳米膜(PNFs)为研究对象,优化了PNFs的制备条件,研究了其结构和光学性能,并对其成膜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PNFs进行微量二氧化硅修饰,探讨了修饰后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薄膜(PSNFs)的结构及光学性能;将PNFs用于铁离子的含量检测,探讨了PNFs对铁离子的特异响应性机理,实现了实际水溶液中铁离子的高灵敏性荧光检测。(1)以柠檬酸与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固相加热方法得到具有荧光的聚合物粉末(PPs),再将PPs溶于水中,加以超声辅助,最终生成高光致荧光聚合物纳米膜(PNFs),量子产率(QY)为76%。运用FT-IR,XPS,高分辨TEM,SEM,AFM,TOF LC/MS及UV/Vis等技术,表征了PNFs的结构、组成、形貌和光学特性。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LSCM)技术,原位观察了PNFs的形成过程,结合分子动力学(MD)模拟,提出了PNFs的自组装形成机理。(2)优化了PNFs的形成条件,包括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溶剂、聚合物浓度以及超声辅助等诸多因素。以PNFs水溶液为培养液培养豆芽,蒸馏水作对照实验,通过比较培养豆芽的长度及豆芽组织切片的荧光显微成像,表明PNFs对豆芽的生物相容性,及PNFs在豆芽组织细胞荧光显微成像中的增色作用。(3)通过痕量有机硅对PNFs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荧光有机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薄膜(PSNFs)。与单独PNFs相比,PSNFs在荧光强度、光稳定性和量子产率方面的性能,均得以提升。在有机硅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机硅的类型对PSNFs的荧光特性几乎没有影响。PSNFs对豆芽的生长具有生物相容性,在豆芽组织细胞荧光显微成像中具有增色作用。(4)通过仪器分析并结合MD模拟,证实了二氧化硅和PNFs组分之间有较强的氢键等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是PSNFs光学性能提高的原因所在。(5)评估了PNFs对多种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性,包括Na~+,K~+,Ag~+,Mg~(2+),Co~(2+),Cu~(2+),Zn~(2+),Cd~(2+),Hg~(2+),Pb~(2+),Al~(3+)和铁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相比,铁离子对PNFs表现出最强的荧光猝灭能力,PNFs对蒸馏水中铁离子的检测限为0.08μM。将PNFs用于实际水中铁离子的检测,叁组平行测试中相近的检测值和较小的标准偏差,验证了PNFs用于真实水中荧光检测铁离子的可行性。(6)探索了PNFs荧光检测铁离子的几种荧光猝灭机理,其包括颜色反应,静电相互作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等。在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将铁离子对PNFs的荧光猝灭归因于两者之间的电子转移。(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2)

陈莹[8](2019)在《D-π-A型有机聚合物光物理性质的超快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已经发现光与电的物理本质的内在联系,并且发现它们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相互转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类新型材料开始占据了材料学科的主要地位,这类材料就是有机光电材料。这类新材料的出现促进了材料、电子、化学、信息与能源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并由此衍生出了光电子学与有机电子学等多种新型交叉学科。有机光电材料包含功能高分子和有机小分子材料这两类,这类新型材料自身具备很多优点。因为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聚合物或者有机复合物,它在分子尺度上可以实现对电子运动进行调控,所以有机光电材料又被称为有机半导体。基于有机光电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管、照明器件等,具有响应快、低成本、质量轻和易加工等优点。因此,有机光电材料是现代社会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价值较高,在发展进程中,各课题组逐步的开发出了众多有机小分子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给体-受体二元系材料等。主要包含香豆素类、多烯类|、叁苯胺类、吡啶类等聚合物。对此类有机光电材料的光物理性质的研究,能够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有机光电材料激发态的弛豫机制。对电荷转移速率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提高这类材料的光电转化效率,制备出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本论文中主要利用飞秒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叁种D-π-A型有机聚合物的光物理机制。首先研究了置换作用对激发态化合物的弛豫机制的调控,研究对象为聚并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噻吩和聚并二噻吩吡咯并吡咯二酮。然后研究了二氟硼β-二酮酸盐作为电子给体和叁苯胺单元作为电子受体组成的叁种聚合物的超快弛豫机制,主要讨论乙烯共轭单元的引入对化合物的超快过程的调控。最后研究了二氟硼酸β-二酮酸作为电子受体和咔唑单元作为电子给体组成的两种聚合物的超快弛豫机制,不仅讨论了给体数量和溶剂极性对激发态化合物的电荷转移中间态的调控作用,并且发现了此种化合物在照明方面的潜在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噻吩单元和噻吩并[3,2-b]噻吩单元的置换作用对二酮吡咯并吡咯(DPP)基聚合物的光学性质的调控。其中噻吩单元和噻吩并[3,2-b]噻吩单元作为电子给体,DPP作为受体单元。从稳态吸收光谱可以看出,当噻吩并[3,2-b]噻吩单元被噻吩单元替换时,置换作用会导致稳态吸收光谱发生蓝移。同时,瞬态吸收(transient absorption,TA)数据表明,置换作用不会明显调控聚合物的弛豫机制,但可以调节聚合物处于激发态时向低能级的弛豫速率。聚合物的光强依赖下的瞬态吸收动力学曲线表明,当聚合物处于高激发光强下时,其弛豫过程有激子-激子湮灭现象参与。通过研究聚合物的激子-激子湮灭数据我们发现,置换作用能够调节激发态化合物的激子的空间分布。最后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共轭单元与共轭聚合物光学性质之间的关系。2.利用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了二氟硼β-二酮作为电子给体和叁苯胺单元作为电子受体形成的叁种配合物(ABA,ABVA和AVBVA)的π共轭扩展的非线性和超快光物理性质。主要研究了乙烯基单元的引入和溶剂极性对D-π-A型化合物光激发后的弛豫机制的调控作用。溶剂依赖下的稳态吸收和稳态光致发光光谱数据显示乙烯基单元和溶剂的极性都可以调控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并且,乙烯基团的引入将进一步增强溶剂的极性对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调控能力。瞬态吸收测量结果提供了化合物激发态弛豫行为特性。结果表明,在环己烷溶液中化合物处于激发态的粒子均通过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态回到基态,在引入乙烯基单元后,粒子从初始激发态到ICT态的转移时间将延长。当环己烷溶液被四氢呋喃溶液替代后,化合物的弛豫机制变得更加复杂。一些处于激发态的粒子直接回到基态,另外一些则通过ICT态后回到基态。此外,我们还利用双光子荧光和Z-扫描技术结合来阐明乙烯基单元在D-π-A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中的作用。这些数据帮助我们理解乙烯基单元的位置和数量在D-π-A化合物的光物理弛豫机制中的调控作用。3.我们利用超快光谱研究了两种二氟硼酸β-羰基环酮酸盐配合物C2B和DC2B的超快弛豫机制。其中C2B的分子结构由直接与二氟硼酸β-二酮酸连接的一个咔唑单元组成。DC2B由通过乙烯基直接连接到二氟硼酸β-二酮核心的两个末端咔唑单元组成。二氟硼酸β-羰基环酮作为电子受体单元,咔唑单元作为电子给体单元。通过研究稳态数据我们发现,随着给体单元数量增加,稳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都发生红移。虽然两个化合物都显示出两个吸收带,但ICT态对应的吸收峰受给体数量调控更明显。同时,给体数量增多导致化合物荧光发射弛豫速率加快。通过研究TA光谱拟合数据,发现给体数量增多加速了ICT的速率、激发态的重组以及从ICT态到基态的弛豫过程。最后,我们将C2B和DC2B混合在一起并应用于发光二极管测试中,显示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CCT)值为4687K。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WLED)测试结果证实了C2B和DC2B在照明器件应用中显示出潜在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武明雪[9](2019)在《几种基于共价有机聚合物或配位聚合物的复合体系用于分析检测与药物控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和食品安全与疾病治疗作为关乎人类健康生存的两大热门研究内容引起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有机多孔和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材料在生物医药、传感检测和吸附分离等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共价有机聚合物(Covalent Organic Polymers,COPs)和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s,又称为金属有机骨架,即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两大类炙手可热的多孔材料,既有组分可调、功能可控、设计合成多样性、易于修饰和可裁剪等一系列的共同性质,又各自具备结构和性质上的特性,使其在分析检测和生物医药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学位论文致力于开发基于MOFs和COPs的复合材料在设计合成和应用方面的潜力,为解决环境和食品安全及靶向药物递送等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科学问题贡献微薄之力。首先,我们设计合成了高稳定性、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的COPs材料并结合固相微萃取技术,为食品中有机农药的高效分离与分析检测提供了新的有机功能材料和检测方式,为维护食品安全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其次,我们在光学检测材料的设计合成方面进行了研究,选取易于功能化的新一代超分子大环化合物柱芳烃为构筑单体制备了新型荧光配位聚合物,并系统研究了其在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丰富了现有的光学检测材料,为解决环境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最后,我们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易于功能化和具有良好载药能力的MOFs材料结合具有独特主客体性质的柱芳烃制备多功能复合材料,为实现高效率的抗癌药物靶向可控输送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论文主要总结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合成了叁种新型COPs有机材料(酰腙COPs材料、交联COPs材料和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离子液体复合材料PAF/IL)并将其制备成纤维装置,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分析手段详细研究了它们对蔬菜、水果和饮品等食品中有机农药的吸附分离和检测效果,达到了对复杂食品样品中有机农药的分离检测效果。相比于商业化的吸附材料,本工作中制备的COPs样品前处理材料对有机农药具有明显的吸附优势和富集能力,大大提高了检测效果和检测性能。第二部分,我们以双羧基功能化的柱[5]芳烃(CP5)作为有机配体,九水合硝酸铬提供中心配位金属,利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首例具有荧光性的柱[5]芳烃配位聚合物(CP5-PCP)并对其发光机理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不仅如此,得到的荧光CP5-PCP配位聚合物可以检测Fe~(3+)、丙酮、硝基苯酚类有机污染物。值得一提的是,柱芳烃配位聚合物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以上的研究,由于柱芳烃和配位聚合物特有的性质,基于柱芳烃的配位聚合物在传感检测、吸附分离和药物递送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叁部分,柱芳烃在超分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柱芳烃和MOFs有机结合有望构建出具有独特优势的多功能医用材料。在本工作中,我们首次构筑了以磁性Fe_3O_4作核,UiO-66 MOF作壳,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为“货物”,水溶性羧基柱[6]芳烃钠盐(WP6)为纳米阀门的诊疗复合材料(Fe_3O_4@UiO-66@WP6)。本工作中详细研究了柱芳烃作为纳米阀门的药物控释行为,同时我们设计了水溶性羧基柱[5]芳烃钠盐(WP5)的超分子纳米阀门作为对照组。这两种具有不同“松紧程度”的纳米阀门均表现出理想的pH、Ca~(2+)、Zn~(2+)、温度等多刺激响应的释放行为。但是,研究表明WP6与“连接轴”单元之间具有更强的主客体作用力,在相同的外界刺激条件下WP6阀门打开的更缓慢,不仅可以实现在病变部位的定点释药,而且可以发挥缓释作用。经过研究Fe_3O_4@UiO-66@WP6载药材料在细胞水平上的诊疗表现,进一步证明该载药体系具有理想的磁共振成像能力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本工作实现了磁分离、磁共振成像、多刺激响应药物释放和化疗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定时、定点、定位的抗癌药物递送,提高治疗效率。第四部分,我们以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具有光热效应的聚吡咯(PPy)为生长基质包覆上UiO-66 MOF,实现了化疗和光热治疗一体化,利用材料的易修饰性“安装”上WP6超分子纳米阀门,赋予体系pH、温度双响应释药的被动靶向性,另外,通过静电作用将聚乙烯亚胺-叶酸聚合物(PEI-Fa)修饰在复合材料的最外层,最终得到了多模式抗癌材料(PPy@UiO-66@WP6@PEI-Fa,即PUWPFa),其中超分子阀门赋予体系被动靶向性、外层叶酸赋予体系主动靶向性、内核PPy具有光热治疗效果、外壳MOF实现化疗。PUWPFa体系的光热转换效率为38.69%,柱芳烃门控的安装确保体系在温度和微酸刺激下的可控释药,各功能组分之间相互促进。体内和体外测试结果表明PUWPFa体系抑制肿瘤的表现明显高于单一的热疗或者化疗的医疗效果,重要的是,使用本章中设计的靶向药物递送与治疗材料后对于小鼠的其他健康器官如心、脾、肝、肾和肺无明显的杀伤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申锐[10](2019)在《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有机材料是一类由共价键连接有机构筑基元形成具有孔道(空腔,通道或间隙)结构的高分子产物。其骨架主要由C、H、N、O、B等轻质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构成,所以材料密度小、稳定性好,同时材料本身形成的丰富孔道结构,为材料与外界物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广阔的接触界面。因此,这类材料在吸附、催化、光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新型POPs的结构设计为出发点,以功能型应用为导向,通过筛选合适的化学反应、调节反应条件,成功合成了叁类结构新颖的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为了实现材料的应用,将第二、叁类优秀的应用平台通过“后修饰”的策略负载活性金属离子,分别得到了叁类功能型POPs:AHCP-1;PTBP-1(Fe),PTBP-2(Fe),PTBP-3(Fe);PPOP-3(Ni),PPOP-4(Ni)。本可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全世界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修复的挑战之一是吸附剂设计,旨在实现低成本和超快污染物吸附。在第二章中,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一锅法合成方法,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以四苯基硼钠为单体,实现了具有成本效益的阴离子超交联聚合物(AHCP-1)。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种使用Friedel-Crafts反应得到的阴离子超交联聚合物。值得注意的是,AHCP-1具有939 m~2·g~(-1)的高比表面积,且具有微/中孔的分级孔道结构。由于表面积大,苯基丰富,内置阴离子电荷,AHCP-1对染料和酚类衍生物具有超快吸附作用,对RhB具有540.5 mg·g~(-1)的吸附能力,对BPA具有229.89 mg·g~(-1)的吸附容量。还发现吸附行为取决于污染物浓度,pH值以及污染物分子的结构和电荷状态。(2)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可以缓解目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设计合成低成本,高活性和长期稳定的电催化剂则是必须突破的瓶颈。在第叁章中,我们通过Tro?ger’s base折迭结构为纽带,将卟啉环作为催化位点注入其中,得到叁种可拓展的PIMs(PTBP-1、PTBP-2、PTBP-3),叁种材料具有优秀的结构稳定性和丰富的微米孔道结构,再将叁种材料作为催化载体,通过后修饰,得到具有丰富Fe-卟啉活性位点的电催化剂PTBPs(Fe),氮原子的掺杂可以提升材料的导电性能,而材料因为结构的扭曲形成的丰富微孔可以作为小分子扩散有效的通道,使得催化过程连续不间断。这些特点赋予了PTBPs(Fe)优秀的OER催化性能,尤其是PTBP-1(Fe)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为433 mV,Tafel斜率也仅有52.0 mV·dec~(-1),同时,叁种材料都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这些优势使得PTBPs(Fe)可被视为一种有未来的电催化剂。(3)二维(2-D)PPOPs对于能量储存的应用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因为这类材料既有杂原子的掺杂,又有丰富的孔隙和层状结构,能够提供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和贯穿2-D层面和1-D通道的离子扩散路径。在第四章中,通过借鉴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将TFPP与二维酚反应,成功得到两种骨架含卟啉环和酚羟基结构的二维功能型聚合物(PPOP-3和PPOP-4),两种材料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94.06 m~2·g~(-1)和356.76 m~2·g~(-1)。再通过“后修饰”的策略,将Ni~(2+)负载到卟啉环中,得到具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材料(PPOP-3(Ni)和PPOP-4(Ni))。对两种材料进行超级电容器性能表征显示,PPOP-4(Ni)具有更优秀的性能,当用作超级电容器时,它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可以提供390 F·g~(-1)的比电容,且两种聚合物均表现出可逆的氧化还原过程,和在10000次的充放电循环中的优异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有机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有机聚合物改性剂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展开研究,研究不同有机聚合物掺量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盐卤-干湿循环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盐卤-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有机聚合物掺量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聚合物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初始强度(56 d)逐渐降低;盐卤-干湿循环作用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随有机聚合物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掺入有机聚合物的试样中产生的钙矾石(AF_t)、石膏(CaSO_4·2H_2O)、弗里德尔盐、水化硅酸镁等腐蚀产物含量较基准试样显着减少,试样结构更加致密。有机聚合物的掺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卤-干湿循环性能且有机聚合物的合适掺量不应超过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赵经纬,陈嘉苗,陆嘉晟,王晓芳,籍少敏.有机聚合物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J].江西化工.2019

[2].尚成成,宋强,嵇鹰,张军.有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抗盐卤-干湿循环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

[3].王泽坤,郑峰,许超.离子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气体吸附应用[J].上海化工.2019

[4].魏慧娟,王菲,张政,孙寒雪,李安.多孔有机聚合物在隔热和阻燃方面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19

[5].巩苗苗,徐文轩,刘栋,张宁,邵先钊.新型含氮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9

[6].延亚鑫,郭伟,向武,谢淑云,严森.铁有机聚合物吸附镉的模拟实验研究[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7].冯宝羲.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纳米膜的合成、修饰及其对铁离子的特异响应性[D].齐鲁工业大学.2019

[8].陈莹.D-π-A型有机聚合物光物理性质的超快光谱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武明雪.几种基于共价有机聚合物或配位聚合物的复合体系用于分析检测与药物控释[D].吉林大学.2019

[10].申锐.新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熔融结晶过程中纯DBS自组装的形态:(...不同晶化温度制备的PSZN的SEM照片:(...(a)超支化共轭聚苯撑乙烯的合成路线...超支化共轭聚合物HCP-CHO和星状共轭...叁氟甲基取代酚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路...二(叁氟甲基)取代酚硅氧烷聚合物的...

标签:;  ;  ;  ;  ;  ;  ;  

有机聚合物论文_赵经纬,陈嘉苗,陆嘉晟,王晓芳,籍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