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洛亥镇中心学校644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02-01
学校管理,严慈相济,展现人性化魅力。教书育人,严慈相济,成功的基本奥秘。严、慈,在我国历史上是分别形容父、母的教育形象。历史上,人们在与外人讲话时,对自己的父亲一般可称为家严、严父或简称为严;对自己的母亲一般可称为家慈、慈母,或简称为慈。自古以来就有“慈母败子”的说法。所谓这里的“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诠释。溺和慈的教育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甚至有天壤之别的结果。严,即严厉、严格、威严之意。慈,即仁慈、慈祥,含恻隐之心。学校教育中的严慈相济,既指学校严慈相互配合,又指教师严格要求与慈爱的相互交融。严慈相济,它是成功的教育之所以能成功的基本奥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的爱也许能使沉默寡言的孩子恢复往日的笑语,老师的爱也许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把伞。“爱”是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之一,爱是教师的教育道德灵魂。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在“爱”的温室中成长。但爱的偏颇,爱的“畸形”也常常在这种爱的温床中诞生。曾有嫌母亲给的钱不够花而弑母的可悲案例发生过。在学校,也不难看到有老师的“严要求”被部分学生和家长“恩将仇报”。爱的付出为什么换不回爱的回报?爱的花蕾为什么就结不出爱的果实?问题源于成长环境长期中的“溺爱”染成的病。总之,都是“溺爱”惹的祸。严格要求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教师对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都是为学生付出努力提供强大的约束力。相反,当他们感觉不到这种外在的力量时,就会放松,继而逃避学习。严格要求是学生判断是非的依据。经常听孩子们说“老师都是这样说的……”有家长说老师是孩子心中的神,孩子听老师的话,老师的严格要求就像指路明灯,光穿透到哪里学生就走到哪里,而孩子在家里相反就不听家长话了。的确是这样,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回家,组织小伙伴扮演上课,扮演小老师,小老师的威严有模有样,下面的小伙伴学生专注得出神入化,这是他们认同老师该有的一种角色。
学生判断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的标准,都是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形成的。因此在教育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把握好“爱”与“严”,应将“爱”的情感和“严”的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在“严”的指引下,将“爱”洒向每一个孩子。
找到严慈的天平,让严与爱更有效。因为应试心急,有部分教师和家长高压的教育方式较多,而导致教师、家长和学生、孩子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越来越大,学生成为被动接受之人,甚至成为教育者的对抗之人。何谈教育效果?何谈学生的健康成长?正确认识成长规律,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能有效控制过度的严和苛刻,能将严发挥到极致而有效。教师要善于转换角度,融入父母角色,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严中的爱自然会释放,师生之间的对抗或许会消亡。
特别对于问题学生,怒斥后更是爱的教育契机,爱是唤醒和挽救的秘方。怒斥后必不可少的是尝试谈心、握手、协助、帮助、肯定、表扬、奖励。严慈要的是一视同仁,让后进学生看到公正。严慈中让后进生得以肯定,得以安慰。不要一味低估一个学生的未来,当你看到失联于多年前的后进生再次出现在你眼前时,也许你不敢相信就是当年的他们,回忆起你当年揪心的和没教会东西也许现在他们会了。你误认为他们完不成的事,现实告诉你,他们惊人的完成了。
严慈相济就是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相结合。严为良师,即做人上要严格要求,慈为益友,我们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无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要关心爱护,因为有了爱才能以诚相见,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样,老师的表扬,学生会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会认为是爱护。老师的工作得到学生的支持而变得顺利和轻松。所期待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会如愿以偿。严是严厉严格而不等于苛刻。爱是关爱,绝非是偏爱、溺爱、纵容。严慈是把尺子,严慈是个天平。使用严慈更是门艺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意思就是:根据杠杆原理,支点选得好,两臂之比足够大,再重的物体,即使是地球也可以移动,严与慈是杠杆与支点的关系,互相成杠杆,互相成支点。缺一不可。慈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严要立杆见影,唤醒神经。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也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从学生身上可以看到教师的优点,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威信。在家长和学生中流传这句话:严是爱、松是害,不打不教要变坏。这是对严的肯定,但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如果对严格的管理认识不到位,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胆小怕事、处事能力差,或者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因此,做一名教师要能够正确把握管理的尺度,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对于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慈爱之心就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幸福之泉。
教育家魏源说:“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有教而无化,无以格顽;有化而无教,无以格愚。”真情付出,真爱学生,即使是顽愚都有希望教化。真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思想感情。特别是教师更应该善于成为学困、行劣学生的知心朋友。无数成功教育实例都证明,谁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谁能赢得学生的心,谁就取得了教育的主动权,甚至可以说他已经赢得了教育成功的一半。
当然,学生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精心呵护,也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关键在于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做到严慈适度、刚柔并济。有爱的教育必能让学生因亲其师而敬其师,敬其师而信其道。
遵循成长规律,严慈相济,破译育人奥秘,期待教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