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调肝理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调肝健脾理气法,免疫球蛋白,补体
调肝理气论文文献综述
詹新林,江雪芳,宋悦,江演珠,黎云[1](2019)在《调肝健脾理气法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肝健脾理气法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探讨RVVC患者外周血及阴道局部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调肝健脾理气法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80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A组(中药治疗组)40例,B组(西药治疗组)40例,选体检正常女性40例为C组(健康对照组)。A组给予口服调肝健脾中药,B组给予氟康唑胶囊口服,同时予克霉唑阴道片塞阴道,两组均治疗3个月。A、B组均于治疗前与C组取阴道灌洗液测定局部免疫球蛋白IgE、IgG含量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_3、C_4含量,A、B组治疗结束后进行复查,并观察A、B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A组复发率(15.8%)明显低于B组(29.8%)(P<0.05);2)阴道灌洗液IgE、IgG含量:A、B组治疗前IgE、IgG含量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后IgE、IgG含量下降(P<0.05);③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_3、C_4含量:A、B组治疗前与C组相比及A、B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健脾理气法治疗RVVC效果优于西药常规治疗,复发率低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其起效的机理可能与改善患者阴道局部的体液免疫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赵丽[2](2015)在《调肝理气方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肝理气方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镇平县中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肝胆脾胃科门诊或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气犯胃型胃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调肝理气方。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调肝理气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疗效较好,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王艳梅,徐远[3](2012)在《调肝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消渴变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消渴变证的形成多与瘀血阻络有关,根据"已病防变"的治疗原则,适时适度应用活血化瘀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消渴变证的发生、发展。徐远教授是全国着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在跟随印老学习同时,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五脏之中,唯肝既藏有有形之血,又疏泄无形之气,在调畅气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虚、气郁、阴虚等均可导致血瘀,通过调达肝气,使补而不滞、气畅血行;滋补肝阴,使气足血充,气活血畅。对于消渴变证已出,提出从消渴患者舌下脉络及下肢胫前皮肤情况判断血瘀入络程度之临床认识,对瘀血阻络仍应早辨识、早治疗。病久瘀深,则酌情使用藤类、虫类等药物攻坚除瘀。(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2年07期)
白云波[4](2011)在《调肝解郁理气活血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50例,服用盐酸乙哌立松。两组均服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2%和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1年15期)
林素财,罗燕,黄莹[5](2009)在《调肝理气法临床运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若肝失调达,气机郁滞可引起多种复杂病变。但不论疾病为何,病机若相同即可使用相同之法调治之,此即中医之"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09年06期)
崔丽琴,宋昀钦,皇菊连[6](2001)在《调肝健脾,理气活血叁阶段法击抗体力性疲劳》一文中研究指出1 研究现状及问题人体在超负荷量运动后常产生体力性疲劳症状 ,目前中医药预防或消除疲劳的研究已成热点。研究多集中在方药开发与实验研究上 ,理论性探讨较少 ,缺乏中医辨证论治 ;治疗上多单纯以补益 (如补脾、补脾肾、补肾或补气壮阳 ,滋阴养血等 )或兼以活(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调肝理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调肝理气方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镇平县中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肝胆脾胃科门诊或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气犯胃型胃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调肝理气方。两组均治疗28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调肝理气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疗效较好,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肝理气论文参考文献
[1].詹新林,江雪芳,宋悦,江演珠,黎云.调肝健脾理气法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
[2].赵丽.调肝理气方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
[3].王艳梅,徐远.调肝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消渴变证[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4].白云波.调肝解郁理气活血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
[5].林素财,罗燕,黄莹.调肝理气法临床运用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
[6].崔丽琴,宋昀钦,皇菊连.调肝健脾,理气活血叁阶段法击抗体力性疲劳[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
标签: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调肝健脾理气法; 免疫球蛋白; 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