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包括钢桥、趸船、接岸桥台,接岸桥台浇筑在岛屿的岸边,趸船位于两岛屿之间,且趸船与接岸桥台之间通过钢桥连接,趸船之间通过钢桥连接;趸船通过锚系装置限位固定,且锚系装置固定在海底上;趸船与钢桥、接岸桥台之间呈一字型布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钢桥、趸船与接岸桥台之间的配合安装,浮桥装置施工相对简单,且趸船采用锚系固定,钢桥进行连接,形成的浮桥整体性好;采用可进行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在正常情况下,方便人员、车辆上下岛;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钢桥吊离、趸船拖走的措施恢复航路,浮桥使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包括钢桥(1)、趸船(2)、接岸桥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岸桥台(3)浇筑在岛屿的岸边,所述趸船(2)位于两岛屿之间,且所述趸船(2)与所述接岸桥台(3)之间通过所述钢桥(1)连接,所述趸船(2)之间通过所述钢桥(1)连接;所述趸船(2)通过锚系装置(4)限位固定,且所述锚系装置(4)固定在海底上;所述趸船(2)与所述钢桥(1)、接岸桥台(3)之间呈一字型布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包括钢桥(1)、趸船(2)、接岸桥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岸桥台(3)浇筑在岛屿的岸边,所述趸船(2)位于两岛屿之间,且所述趸船(2)与所述接岸桥台(3)之间通过所述钢桥(1)连接,所述趸船(2)之间通过所述钢桥(1)连接;所述趸船(2)通过锚系装置(4)限位固定,且所述锚系装置(4)固定在海底上;所述趸船(2)与所述钢桥(1)、接岸桥台(3)之间呈一字型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趸船(2)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钢桥(1)的安装台阶(21),所述趸船(2)之间的钢桥(1)通过安装台阶(21)限位,所述趸船(2)与所述接岸桥台(3)之间的钢桥(1)一侧通过安装台阶(21)限位,另一侧与所述接岸桥台(3)的一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系装置(4)设有八组锚系(41),且分别呈对称分布在所述趸船(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两组锚系(41)分布在朝向于所述接岸桥台(3)侧的趸船(2)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系(41)包括锚链(41-1)、蛙锚(41-2),所述蛙锚(41-2)固定在锚链(41-1)的一端,锚链(41-1)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趸船(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岸桥台(3)为墩台结构,且接岸桥台(3)通过下部设钻孔灌注桩(31)固定在岛屿的岸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趸船(2)的两侧安装有用于防护趸船侧边受损的轮胎护舷(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桥(1)包括第一钢桥(11)、第二钢桥(12),且第一钢桥(11)、第二钢桥(12)组成钢桥(1)分别位于两趸船(2)之间或趸船(2)与接岸桥台(3)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桥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岛屿与大陆的交通联系主要通过轮渡上、下岛,由于轮渡吨位有限,仅可满足农用车辆与人员乘坐,并且受轮渡运营时间影响,在特殊情况下人员进出岛极为不便。
但现有有些岛民通过建一座钢制便桥来实现岛屿与大陆的交通联系,可是岛屿与大陆之间水道为重要通道,在必要时根据特殊单位需要,需恢复通航,因此来建造一座固定式的钢制便桥,存在费时费力、成本高昂、拆卸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从而来实现岛屿与大陆的交通联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可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包括钢桥、趸船、接岸桥台,所述接岸桥台浇筑在岛屿的岸边,所述趸船位于两岛屿之间,且所述趸船与所述接岸桥台之间通过所述钢桥连接,所述趸船之间通过所述钢桥连接;所述趸船通过锚系装置限位固定,且所述锚系装置固定在海底上;所述趸船与所述钢桥、接岸桥台之间呈一字型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趸船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钢桥的安装台阶,所述趸船之间的钢桥通过安装台阶限位,所述趸船与所述接岸桥台之间的钢桥一侧通过安装台阶限位,另一侧与所述接岸桥台的一侧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锚系装置设有八组锚系,且分别呈对称分布在所述趸船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两组锚系分布在朝向于所述接岸桥台侧的趸船侧上。
作为优选,所述锚系装置包括锚链、蛙锚,所述蛙锚固定在锚链的一端,锚链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趸船上。
作为优选,所述接岸桥台为墩台结构,且接岸桥台通过下部设钻孔灌注桩固定在岛屿的岸边。
作为优选,所述趸船的两侧安装有用于防护趸船侧边受损的轮胎护舷。
作为优选,所述钢桥包括第一钢桥、第二钢桥,且第一钢桥、第二钢桥组成钢桥分别位于两趸船之间或趸船与接岸桥台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钢桥、趸船与接岸桥台之间的配合安装,浮桥装置施工相对简单,且趸船采用锚系固定,钢桥进行连接,形成的浮桥整体性好;采用可进行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在正常情况下,方便人员、车辆上下岛;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钢桥吊离、趸船拖走的措施恢复航路,浮桥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锚系装置分布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钢桥;2、趸船;3、接岸桥台;4、锚系装置;5、轮胎护舷;11、第一钢桥;12、第二钢桥;21、安装台阶;31、钻孔灌注桩;41、锚系;41-1、锚链;41-2、蛙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包括三座钢桥1、两艘趸船2、两个接岸桥台3,两个接岸桥台3分别浇筑在两个岛屿的岸边,两艘趸船2位于两岛屿之间,且趸船2与接岸桥台3之间通过钢桥1连接,两艘趸船2之间通过钢桥1连接;趸船2通过锚系装置4限位固定,且锚系装置4固定在海底上;趸船2与钢桥1、接岸桥台3之间呈一字型布置;通过采用钢桥、趸船与接岸桥台之间的配合安装,浮桥装置施工相对简单,且趸船采用锚系固定,钢桥进行连接,形成的浮桥整体性好;采用可进行紧急拆除的浮桥装置,在正常情况下,方便人员、车辆上下岛;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钢桥吊离、趸船拖走的措施恢复航路,浮桥使用性强。
为了使钢桥1、趸船2、接岸桥台3之间安装的便利,趸船2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钢桥1的安装台阶21,趸船2之间的钢桥1通过安装台阶21限位,趸船2与接岸桥台3之间的钢桥1一侧通过安装台阶21限位,另一侧与接岸桥台3的一侧相连接。
锚系装置4设有八组锚系41,且分别呈对称分布在趸船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这样使得趸船在水面上不会漂移;其中两组锚系41分布在朝向于接岸桥台3侧的趸船2侧上,因接岸桥台3是固定的,两组锚系41这样分布能更好将趸船2与接岸桥台3之间的钢桥1连接更为稳定。
锚系41包括锚链41-1、蛙锚41-2,蛙锚41-2固定在锚链41-1的一端,锚链41-1的另一端安装在趸船2上;为满足趸船2在水面上的稳定性,蛙锚41-2优选为80吨的混凝土蛙锚41-2。
如附图3所示,趸船2在宽度方向上两侧的六组锚系41,其中每侧的三组锚系41呈交叉状分布,即锚链41-1呈交叉状分布,蛙锚41-2呈弧形分布;这样能使两趸船2之间的钢桥1连接更为稳定,且趸船2在水面上的稳定性也更高。
接岸桥台3为墩台结构,且接岸桥台3通过下部设钻孔灌注桩31固定在岛屿的岸边;接岸桥台3为喇叭开口状,且喇叭口朝向于岛屿侧,这样的目的便于车辆的进出,且转弯角不会产生盲区。
趸船2的两侧安装有用于防护趸船侧边受损的轮胎护舷5。
钢桥1包括第一钢桥11、第二钢桥12,且第一钢桥11、第二钢桥12组成钢桥1分别位于两趸船2之间或趸船2与接岸桥台3之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4606.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703273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E01D15/14
专利分类号:E01D15/14;E01D19/00;E01D19/02;E01D19/14
范畴分类:36A;
申请人:宁波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枫江路1339号17幢1号216-218室
发明人:张丽;常纪磊;冯飞翔;洪广鹏;姜云姝;周占元;王瑞;陈琦;郑娟
第一发明人:张丽
当前权利人:宁波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迎春
代理机构:33228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桥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