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论文_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纺丝,木浆,湿法,乙酰,高效。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1](2019)在《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高效拆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然后将其涂敷在经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修饰的硅胶上,制备了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该固定相对苯、萘、蒽、菲4种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拆分性能,考查了流速和流动相的比例等主要因素对目标化合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液相色谱固定相,正己烷/异丙醇(80∶20,v/v)为流动相,在0.4 mL/min的流速下,4种芳香烃类化合物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且分离度分别为R_(S(苯萘))=2.19,R_(S(苯蒽))=7.58,R_(S(苯菲))=15.42.该方法稳定性好、简单易行,在去除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环境中的芳香烃类有毒物质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谌学先,张鹏,何义娟,徐文,袁黎明[2](2019)在《(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的纤维素手性固定相》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是液相色谱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性柱。该文详细地研究了不同程度衍生的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以及不同硅胶(粗制硅胶、氨丙基粗制硅胶、精制硅胶、氨丙基精制硅胶、大孔硅胶、氨丙基大孔硅胶)作为支撑体对该柱手性分离能力的影响。自制了13根手性色谱柱,分别考察了其对16种外消旋体的拆分,分离结果显示:叁取代纤维素柱>二取代纤维素柱>纤维素柱;精制硅胶和大孔硅胶优于粗制硅胶,大孔硅胶的柱压更低;硅胶的氨丙基化对手性选择性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手性柱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尤其是纤维素柱。该文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好地把握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的制备。(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12期)

余超,张少杰,刘娜,尹翠玉[3](2019)在《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中掺杂不同含量的改性纳米TiO_2,采用流延法制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光性能测试、热分析仪(TG)、拉伸性能测试及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_2成功负载到复合薄膜上,并且对复合薄膜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T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透光性变差,抗紫外光能力明显增强,热稳定性能降低,拉伸强度减小;当改性纳米TiO_2含量为2%时,复合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光降解率最高,达到100%,薄膜光催化降解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人造纤维》期刊2019年05期)

曾岑,侯伟,张少杰,余超,尹翠玉[4](2019)在《木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木浆粕和尿素为原料,以廉价的高沸点非质子极性溶剂N, 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介质通过固液相法制备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以NaOH为溶剂,采用低温溶解法溶解所制备的CC,通过湿法纺丝在常规黏胶长丝装置上成功制得再生纤维素纤维(CC纤维)。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对纤维进行了表征。并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吸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C纤维在力学性能和吸湿性能上较已经工业生产的黏胶和Lyocell纤维相差并不太大,后续有望通过改进纺丝工艺达到工业使用标准。因此,通过氨基甲酸酯法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提供了一种简便且环境友好的方法来克服传统再生纤维素生产工艺的缺陷。(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曾岑[5](2019)在《基于木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再生纤维与薄膜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石油基资源的日益枯竭,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越来越多的人寄予厚望,期待能有一天能替代石油基资源。但是纤维素的应用还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纤维与膜。而传统的纤维与膜的生产工艺目前仍以粘胶法为主,这种工艺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限制着纤维素行业的发展。如果能够从源头解决污染环境的问题,纤维素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就是这样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纤维素工艺,同时这项工艺还可最大化的利用现有粘胶的生产设备与产线,极大降低改造成本,是当前纤维素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纤维素木浆粕和尿素为原料,以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介质,采用固液相法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对合成的CC进行系统的流变分析与可纺性研究后,以CC为原料,采用普通粘胶纤维湿法纺丝装置制备CC再生纤维及CC抗菌膜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产物进行性能表征。经过流变测试分析可以得出CC溶液属于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结构粘度指数显示出可纺性优良。经过表征测试,CC再生纤维显示纤维素Ⅱ型结构,酯化后的CC和其CC再生纤维的热稳定性变化不大。CC再生纤维的吸湿性能优良。力学性能虽不及粘胶纤维,但通过FTIR、NMR的分析表明CC再生纤维再生并不完全,说明力学性能仍有提升的空间。CC再生纤维截面多为圆形,结构致密,这与粘胶纤维带有空隙的锯齿状结构明显不同。与微观结构相对应的外观光泽度与质感方面CC再生纤维与粘胶纤维差别也十分明显,CC再生纤维色泽亮丽的同时更显柔和,贴近丝绸的质感与光泽。CC再生抗菌膜的抗菌性能测试表明,通过添加氧化锌(ZnO)制备出的CC/ZnO再生膜具有抗菌性能,同时通过FTIR进一步证明ZnO存留在CC/ZnO再生膜中。抗菌性能和截留性能的实验对CC再生膜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CC再生抗菌纤维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9-01-18)

张青海,曾飞虎[6](2018)在《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工艺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竹筷为原料,采用化学蒸煮方法制备再生竹纤维素,利用再生竹纤维素与尿素合成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影响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的因素大小为尿素预处理时间>酯化温度>尿素浓度>酯化时间>二甲苯用量,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尿素预处理时间9h、尿素浓度45%、二甲苯用量20mL、酯化温度140℃、酯化时间4h。通过验证试验,在该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含氮量为3.75%。(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马峰刚,徐元斌,郭伟才,李娟[7](2018)在《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尿素和浆粕作为原料制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解于NaOH/X溶液制得CC纺丝溶液,通过湿法纺丝可以制得CC纤维,试验条件下纺丝可纺性较好。成品纤维物理机械指标基本能满足下游纺纱织造的工艺要求,但明显低于普通粘胶纤维水平。(本文来源于《人造纤维》期刊2018年05期)

曾岑,侯伟,滕云,尹翠玉[8](2018)在《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棉浆粕和尿素作为原料,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通过液固相法制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将CC溶解在NaOH水溶液中通过湿法纺丝在常规粘胶长丝装置上成功纺制出再生纤维素纤维(CC纤维)。CC纤维的结构和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染料测试来表征。结果表明CC可快速溶解于浓度为9%NaOH溶液中;CC纤维有着光滑的表面和近似圆形的横截面,CC纤维表现出典型的纤维素Ⅱ型晶体结构,CC纤维的抗张强度为1.4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6.8%。与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相比,CC纤维显示出优异的染色性能。CC法制备再生维素纤维是一种简单环保的纺丝方法,为替代粘胶纤维提供了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可能。(本文来源于《人造纤维》期刊2018年04期)

滕云[9](2018)在《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阻燃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作为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备受人们青睐。传统应用纤维素制备化学纤维的粘胶法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早已将其列入缩产能计划,这也使得粘胶纤维的生产受到限制。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不仅是一种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绿色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还能够利用粘胶纤维生产的原有设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研究生产绿色纤维素纤维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以粘胶纤维原料纤维素棉浆粕和尿素为合成原料,以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介质,采用固液相法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然后以CC为原料,采用普通粘胶纤维湿法纺丝装置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CC fibers)及阻燃CC膜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产物进行性能表征。其中,再生后CC纤维全部显示纤维素II型结构,酯化后的CC和其再生纤维的热稳定性变化不大。但是,阻燃剂的加入使得纤维素膜在高温下的残炭量大大增加,阻燃膜燃烧后的膜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泡沫炭层,同时伴有明显胀破的气泡状突起。极限氧指数测试表明,阻燃膜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34.3%,阻燃性能优异。CC纤维截面多为圆形,结构致密,这与粘胶带有空隙的锯齿状结构明显不同。CC溶液呈现典型假塑型非牛顿流体特征,其粘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Flory方程。染色实验发现,CC纤维上染率明显高于Lyocell纤维、粘胶纤维,染色性能优异。以上研究结果为CC纤维以及阻燃纤维素膜的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8-01-25)

余国民,滕云,傅轶凡,尹翠玉[10](2017)在《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制备及再生膜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常用廉价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介质,以纤维素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纤维素再生膜的截留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60℃,8 h;酯化前后,纤维素晶型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制备的纤维素再生膜具有孔径很小的微孔,这些微孔能够使H_2O和Na_2SO_4在压力的作用下顺利通过,而对亚甲基蓝有良好的截留效果;因此,纤维素再生膜对含亚甲基蓝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09期)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是液相色谱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性柱。该文详细地研究了不同程度衍生的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以及不同硅胶(粗制硅胶、氨丙基粗制硅胶、精制硅胶、氨丙基精制硅胶、大孔硅胶、氨丙基大孔硅胶)作为支撑体对该柱手性分离能力的影响。自制了13根手性色谱柱,分别考察了其对16种外消旋体的拆分,分离结果显示:叁取代纤维素柱>二取代纤维素柱>纤维素柱;精制硅胶和大孔硅胶优于粗制硅胶,大孔硅胶的柱压更低;硅胶的氨丙基化对手性选择性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手性柱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尤其是纤维素柱。该文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好地把握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的制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高效拆分芳香类有机污染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谌学先,张鹏,何义娟,徐文,袁黎明.(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的纤维素手性固定相[J].色谱.2019

[3].余超,张少杰,刘娜,尹翠玉.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人造纤维.2019

[4].曾岑,侯伟,张少杰,余超,尹翠玉.木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5].曾岑.基于木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再生纤维与薄膜材料的制备[D].天津工业大学.2019

[6].张青海,曾飞虎.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工艺的探究[J].福建农业科技.2018

[7].马峰刚,徐元斌,郭伟才,李娟.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试验[J].人造纤维.2018

[8].曾岑,侯伟,滕云,尹翠玉.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人造纤维.2018

[9].滕云.氨基甲酸酯法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阻燃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天津工业大学.2018

[10].余国民,滕云,傅轶凡,尹翠玉.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制备及再生膜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

论文知识图

竹纤维素(a-b)及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素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红...CC质量分数对溶液黏度的影响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工艺和氨基甲酸酯工艺中纤维素的13C-CP/MAS...C ellca法纺制纤维素纤维工艺流程图

标签:;  ;  ;  ;  ;  ;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论文_张诗楠,朱蒙恩,石杰,喻宁波,李国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