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1郑晓南1宋晓昀1郭琪2吕德贤2
(1辽宁省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2大连市中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大连116001)
【摘要】目的为明确2010年7月31日发生于大连市某宾馆的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因与来源。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采集现患病例肛拭子6份、呕吐物1份、粪便1份;厨师肛拭子和手拭子各4份;外环境标本3份(菜刀1份,砧板1份,操作台1份);留样食品标本12份。在4份病人标本(3份肛拭子、1份粪便)、留样食品辣炒蚬子等5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判断本起食物中毒为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辣炒蚬子引起。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2010年8月1日1时,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参加某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培训会议中,多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头痛症状。为了解本次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可能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有关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对本次疫情展开深入调查。具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定义(1)可能病例:7月31日以来,参加过某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在某宾馆举办的培训会议或在该宾馆进餐的人员中出现腹泻(≥3次/24h)者;(2)确诊病例:可能病例中粪便、呕吐物、肛拭子标本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者。
1.2病例搜索(1)查阅市级医疗机构和该酒店附近诊所门诊日志;(2)通过询问培训会议负责人,了解患病情况;(3)通过询问就诊病例,获得其它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尚未就诊人员的信息,进行核实。
1.3现场卫生学调查⑴通过现场观察了解供餐单位卫生状况;⑵访谈病例和非病例了解就餐情况;⑶访谈厨师了解菜品制作过程;⑷访谈食堂采购人员了解原料来源。
1.4病例对照研究⑴病例组:全部可能病例。⑵对照组:随机抽取参加培训会的42名未发病者。⑶调查内容:会议其实的就餐情况,包括就餐时间、就餐地点、食品名称及食用量。
1.5标本采集及检测共采集了29份样本,其中现患病例8人(肛拭子6份,呕吐物1份,粪便1份);厨师3人(肛拭子和手拭子各1份);外环境标本3份(菜刀1份,砧板1份,操作台1份);留样食品标本12份。
2结果
2.1基本情况培训会议主办单位为某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其中6人与参会人员共同就餐,参会人员组成为A市国税局56人,B市国税局58人,共计120人。A市人员于7月31日5时抵达大连并入住会议宾馆,7时在该宾馆就餐。B市人员于7月31日10时抵达大连并入住会议宾馆。11时左右,AB两市人员在该宾馆餐厅共同就餐。下午14时左右出现首例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此后患者逐渐增多。患者经消炎、止痛、补水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2.2发病情况截至8月1日16时,共出现病例54例,罹患率45%(54/120)其中可能病例50例,确诊病例4例。
2.3临床表现所有病例都腹泻,腹痛者占61.8%,其次是呕吐为45.6%。见表1。
表154例病例临床表现
2.4病例的分布
2.4.1时间分布7月31日14时出现首个病例,随后病例逐渐增多,当日23时出现发病高峰,随后病例开始减少,未例病例发病时间为8月1日6时。见下图。
图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图
2.4.2人群分布⑴性别分布:54例患者中男性20人,发病率41.7%(20/48),女性发病34人,发病率47.2%(34/72),男女发病率比为0.9:1。⑵年龄分布:54例病例中最小22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38岁。
2.4.3空间分布54例病例中A市24例,B市28例,会务组2例,发病无差别(P=0.5)。
3结果分析
3.1暴露餐次分析
本次事件中,由于A、B两市均有发病,且发病时间、症状相同,提示本次事件的可疑餐次为两市的共同聚餐引起。另外,7月31日晚餐前已经有患者出现,故可排除该餐次。因此,提示本次事件的可疑餐次为7月31日午餐。
3.2暴露食品分析
3.1.1暴露食品单因素分析共调查了96位参会人员(包括会务组成员),其中病例54人,对照组42人。将7月31日午餐食品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辣炒蚬子(OR=4.1,且95%CI有意义)为危险食品,见表2。
表2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
3.1.2暴露食品剂量反应关系分析对可疑食品辣炒蚬子进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可以看出辣炒蚬子的食用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见表3
表3辣炒蚬子食用的剂量反应关系
线性趋势卡方检验,χ2=5.4,P=0.02
4食品加工过程
原料蚬子为7月30日15时采购,常温下用自来水浸泡,31日9时左右捞出,9时30分左右开始炒制,炒制时间约为3分钟,共炒了2锅,炒好后统一放入大盆内备用(用来浸泡生蚬子的盆,经自来水冲洗,并未严格消毒),11时左右分盘供餐。
5实验室检测结果
对采集的26标本进行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在4份病人标本(3份肛拭子、1份粪便)、留样食品辣炒蚬子等5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6讨论
由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图可知本次疫情为点源性暴发,患者症状相近,且有共同就餐史(7月31日午餐),人与人之间无明显传播,因此判定本次疫情为食物中毒,暴露餐次为7月31日午餐。经暴露食品单因素分析及剂量反应关系分析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辣炒蚬子为暴露食品,致病因子为副溶血性弧菌。可疑污染环节为加工时间不足,未能彻底杀灭病原菌和/或盛装原料的容器未经彻底消毒而直接盛装食品导致的交叉污染。
因此,建议加强对食品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告知其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加强其食品安全意识,从而有效的减少类似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13-199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3]邓辉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5):68.
[4]张云仙,尤作珍,张立秀.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J].预防医学论坛,2011,17(12):1147-1148.
[5]董晓根,耿荣,赵伟,等.北京市丰台区2010-2011年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