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水患论文_史明清,吕运涛

洞庭湖区水患论文_史明清,吕运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洞庭湖区水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患,湖区,洞庭,农业,洞庭湖,清代,洪涝灾害。

洞庭湖区水患论文文献综述

史明清,吕运涛[1](2001)在《洞庭湖区叁十万人告别水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史明清 通讯员吕运涛)10月31日,记者在湖南省澧县乔家河新镇采访看到,劈山平地新修的14米宽、6.88公里长的水泥大道两旁,新建的小学、中学、医院、敬老院、自来水厂一字排开,8500套移民新居整齐划一。党和政府的关怀,让1998年(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01-11-09)

吴海文[2](2000)在《清代洞庭湖区水患和洞庭湖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区水患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严重问题,要减轻湖区水患,就要认识该水患发生、发展规律。荆江北岸堵口后,多数县5—17年便有一遇,四口南流局面形成后,大部分县2—4年便有一遇,到了现代,平均每两年一次。清代洞庭湖区水患频繁,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畜伤亡,房屋倒塌,人们流离失所,衣食无靠;田土被淹,粮食无收,乞食者众。人心浮动,社会动荡,到处呈现一派衰败荒凉的景象。笔者认为,主要的影响是人民生命财产受到破坏,经济衰退。我们研究水患对社会的影响,就是要使人们树立防灾、抗灾意识,避免主观因素,从而减少水患对社会的影响,达到减灾保民、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洞庭湖区水患的成因是复杂的,但总的来讲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如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是无法克服的,但人为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可以通过规范人类的行为,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害。笔者认为,洞庭湖区水患大部分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但人为因素促成了水患的发生,如植被破坏、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历代治水但水患又不可避免的发生,因治水只能减少人为因素,而自然因素却无法克服。 清代对于治理洞庭湖的问题,围绕着废田还湖还是塞口还江,舍南救北还是南北兼顾;以蓄为主还是以泄为主,蓄泄兼筹等,意见莫衷一是,其核心是蓄和泄的问题。笔者认为,废田还湖不可能,因为清代利用湖洲荒地资源及时围垦,是与洲土淤涨和人口增殖的自然趋势相适应的。人要吃饭,围湖造田是历史的必然.即使废田还湖,但泥沙淤积严重,洞庭湖蓄水量减少,水患亦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杜绝新的围湖造田、与水争地现象,采用挖泥船清淤,扩大蓄水面积。塞口还江值得商榷,因自清咸、同时已形成四口分流局面,如塞口还江,势必增加长江的流量。水要有出路,应以疏导为主。“南北兼顾”为好,因为汛期洪水向北可淹及武汉叁镇,向南可淹及洞庭湖沿岸城镇。“蓄泄兼顾”为好,汛期就以泄为主,将洪水疏导入长江,减少湖内水量,枯水期就以蓄为主,引水灌田、养鱼等,提高湖水的利用率。 对于当代综合治理洞庭湖的对策,笔者认为,“南北兼顾江湖两利、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工作方针是沿袭清代治湖措施,因清代提出“南北兼顾、蓄泄兼顾”。但又高于清代,因为提出了“江湖两利”,使治湖和治江结合起来。基本方针即“综合治理、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和指导思想即“把治山治水治湖治江治库结合起来”是一回事,其实质就是综合治理,符合“两点论”。四口建闸,在清康熙时已提出“兴水利、建闸座。”继承传统,面对现实,这是切实可行的方案。而平垸行洪、放淤抬田、裁弯取直是继清顺治帝“疏通水道、修筑堤防”的沿革。治湖的具体措施是封山育林、植树栽草、退耕还林,从而减少泥沙淤积。在四水建库、扩大防洪库容,叁口建闸、螺山扩卡,最终达到治湖与治山、治湖与治河、治湖与治江结合起来。这对治理洞庭湖区水患,减轻水患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都是十分有效的。但必须指出的是,清代治理洞庭湖有其局限性,就湖治湖,而当代却从环境改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历史的进步。 笔者对清代洞庭湖区水患及洞庭湖治理进行深入、多角度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对清代灾荒史的研究,也能加深我们对清代减灾措施的认识,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从而为当代治理洞庭湖提供不无裨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0-04-01)

苏绍眉[3](1999)在《洞庭湖区的水患与生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包括常德、岳阳、益阳、长沙、湘潭、株洲6个市下辖的29个县(市、区)和匕个国营农场。洞庭湖承纳湘。资、沉、ffi四水集水面积26万kin,长江干流枝江段以上集水面积IO4万kmz,总计来水面积达13o万体,分别为邵阳湖和太湖的8倍(本文来源于《湖南水利水电》期刊1999年05期)

苏绍眉[4](1999)在《洞庭湖区水患成因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包括益阳、常德、岳阳、长沙4市下辖的29个县(市、区)和15个国营农场。洞庭湖承纳湘、资、沉、澧四水,以下简称“四水”,集水面积26万平方公里,长江干流枝江段以上集水面积104万平方公里,总计水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分别为鄱阳湖(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管理》期刊1999年02期)

李彬[5](1998)在《遵循新思路 着眼新发展——关于洞庭湖区灾后重建,根治水患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夺取抗洪斗争胜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时候,我们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这场洪涝灾害带来的惨痛教训;统筹规划、科学决策,逐步改变以往暴雨洪灾降临时依靠单一死“拼”硬“抗”的被动方式,逐步实现从“抗洪”向“疏洪”、“导洪”战略方式的转变,争取主动,防患于未然.对于推进长江流域特别是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并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1998年06期)

王昌义[6](1993)在《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治理洞庭湖水患,除国家必须采取带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外,洞庭湖区各地还应建立抗逆型农业结构,以增强农业自身的抗逆能力。抗逆型农业结构是耕地农业圈、水体农业圈、湖洲农业圈、丘岗地农业圈同步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促稳定,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叁个效益同步提高。(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1993年02期)

王昌义[7](1992)在《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患严重困扰洞庭湖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治理洞庭湖水患的根本措施是建立抗逆型农业结构,以增强农业自身的抗逆能力.具体思路是耕地农业圈、水体农业圈、湖洲农业圈、丘岗地农业圈同步开发,促发展,促稳定.抗逆型农业结构必须是以明显的社会、生态效益为基本特征,经济、社会、生态叁个效益同步提高的有机统一体.必须在资金、物资投入和产业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1992年08期)

熊继恩,燕中炎[8](1992)在《洞庭湖区水患成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1991年7月,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遭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的袭击。它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引起了举国上下乃至国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在抗洪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反思、溯源。诸如有的说水灾与海湾战争有关,有的归结为日本、菲律宾火山爆发的殃及,有的认为是多年来投入不足,水利工程设施老化的苦果,等等。本文试图就重灾区之一的洞庭湖区的水患,按照恩格斯揭开巴比伦和哈巴拉文明消亡之谜底的思维(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期刊1992年02期)

王昌义[9](1992)在《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建立抗逆型农业结构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域总面积共18780平方公里,属湖南省部分共152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4,包括滨湖12县(区)4市和15个国营农场,及四水尾闾7县3市受堤防保护区,总计耕地876万亩,占全省的1/6,人口600多万,占全省的1/9。(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1992年Z2期)

洞庭湖区水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洞庭湖区水患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严重问题,要减轻湖区水患,就要认识该水患发生、发展规律。荆江北岸堵口后,多数县5—17年便有一遇,四口南流局面形成后,大部分县2—4年便有一遇,到了现代,平均每两年一次。清代洞庭湖区水患频繁,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畜伤亡,房屋倒塌,人们流离失所,衣食无靠;田土被淹,粮食无收,乞食者众。人心浮动,社会动荡,到处呈现一派衰败荒凉的景象。笔者认为,主要的影响是人民生命财产受到破坏,经济衰退。我们研究水患对社会的影响,就是要使人们树立防灾、抗灾意识,避免主观因素,从而减少水患对社会的影响,达到减灾保民、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洞庭湖区水患的成因是复杂的,但总的来讲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如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是无法克服的,但人为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可以通过规范人类的行为,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害。笔者认为,洞庭湖区水患大部分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但人为因素促成了水患的发生,如植被破坏、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历代治水但水患又不可避免的发生,因治水只能减少人为因素,而自然因素却无法克服。 清代对于治理洞庭湖的问题,围绕着废田还湖还是塞口还江,舍南救北还是南北兼顾;以蓄为主还是以泄为主,蓄泄兼筹等,意见莫衷一是,其核心是蓄和泄的问题。笔者认为,废田还湖不可能,因为清代利用湖洲荒地资源及时围垦,是与洲土淤涨和人口增殖的自然趋势相适应的。人要吃饭,围湖造田是历史的必然.即使废田还湖,但泥沙淤积严重,洞庭湖蓄水量减少,水患亦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杜绝新的围湖造田、与水争地现象,采用挖泥船清淤,扩大蓄水面积。塞口还江值得商榷,因自清咸、同时已形成四口分流局面,如塞口还江,势必增加长江的流量。水要有出路,应以疏导为主。“南北兼顾”为好,因为汛期洪水向北可淹及武汉叁镇,向南可淹及洞庭湖沿岸城镇。“蓄泄兼顾”为好,汛期就以泄为主,将洪水疏导入长江,减少湖内水量,枯水期就以蓄为主,引水灌田、养鱼等,提高湖水的利用率。 对于当代综合治理洞庭湖的对策,笔者认为,“南北兼顾江湖两利、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工作方针是沿袭清代治湖措施,因清代提出“南北兼顾、蓄泄兼顾”。但又高于清代,因为提出了“江湖两利”,使治湖和治江结合起来。基本方针即“综合治理、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和指导思想即“把治山治水治湖治江治库结合起来”是一回事,其实质就是综合治理,符合“两点论”。四口建闸,在清康熙时已提出“兴水利、建闸座。”继承传统,面对现实,这是切实可行的方案。而平垸行洪、放淤抬田、裁弯取直是继清顺治帝“疏通水道、修筑堤防”的沿革。治湖的具体措施是封山育林、植树栽草、退耕还林,从而减少泥沙淤积。在四水建库、扩大防洪库容,叁口建闸、螺山扩卡,最终达到治湖与治山、治湖与治河、治湖与治江结合起来。这对治理洞庭湖区水患,减轻水患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都是十分有效的。但必须指出的是,清代治理洞庭湖有其局限性,就湖治湖,而当代却从环境改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历史的进步。 笔者对清代洞庭湖区水患及洞庭湖治理进行深入、多角度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对清代灾荒史的研究,也能加深我们对清代减灾措施的认识,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从而为当代治理洞庭湖提供不无裨益的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洞庭湖区水患论文参考文献

[1].史明清,吕运涛.洞庭湖区叁十万人告别水患[N].农民日报.2001

[2].吴海文.清代洞庭湖区水患和洞庭湖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

[3].苏绍眉.洞庭湖区的水患与生态问题[J].湖南水利水电.1999

[4].苏绍眉.洞庭湖区水患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1999

[5].李彬.遵循新思路着眼新发展——关于洞庭湖区灾后重建,根治水患的若干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1998

[6].王昌义.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J].生态经济.1993

[7].王昌义.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J].科技导报.1992

[8].熊继恩,燕中炎.洞庭湖区水患成因及对策[J].林业经济.1992

[9].王昌义.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1992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洞庭湖区水患论文_史明清,吕运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