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设计研究

上海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设计研究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摘要:松江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基地位于上海泗陈公路北侧,嘉松公路西侧,淀浦河南侧,通波塘东侧,总规划范围用地面积约703.02公顷。

社区紧邻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是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功能辐射、生态拓展的重要区域,距离南部松江新城、青浦新城、虹桥商务区三大功能板块均在15公里以内,距离外环高速(S20)12公里;至人民广场约30公里。轨道交通9号线佘山站和洞泾站位于规划基地南北两侧,交通条件良好。随着虹桥商务区的设立和青浦新城的快速发展,以及沪渝高速的西向延伸,沪苏浙皖经济发展轴聚集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基地具有十分优越的经济发展动力。本工程50A-01A地块规划范围北起规划纬四路、南至规划士龙路;西临规划经四路、东接50A-02A、50A-03A地块,规划范围用地面积30184.7平方米,为经济适用房住房用地。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以人为本;围合式

引言

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文件精神,推进和建设保障性住房。在2010年之前,住宅市场基本上是由单一的地产开发商提供住房,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基本缺位。自2010年开始,政府再次担负起主导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使供应主体由单一转变为多元,更有利于解决房价增长过快对低收入人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规划角度出发,上海大型居住社区的第二批选址规划中,率先启动的13个大型居住社区,合计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可开发住宅用地近20万平方公里,可开发住宅建筑量近4000万平方米,松江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50A-01A地块就是属于此次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的一部分。(图1)

图1上海市保障性居住社区规划布局图

2、工程概况

松江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50A-01A地块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北起规划纬四路、南至规划士龙路;西临规划经四路、东接50A-02A、50A-03A地块,,规划范围用地面积30184.7平方米。本地块拟建13栋4-6层住宅、5栋小型公建用房,一个地下车库、3个变电站,1个垃圾收集房,一个门卫等建筑。拟建地上计容建筑面积39240.1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4537.94平方米,492户,容积率1.30。(图2、图3)

图2鸟瞰图图350A-01A地块总平面图

3、设计原则解析——结合自身特点,突出以人为本

总体规划理念为围合式住宅设计构想,遵循现行的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设计规范、方针、政策及法规,按照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力争做到总体规划布置合理,交通流畅清晰,功能分区明确,并且注重保障性住房的功能需求,强调安全环保、经济适用,重视功能,注重细节,满足一定的舒适性和适应性,提高住宅的实用率,选择经济合理的住宅类型,避免采用平面、竖向不规则、抗震性能差的结构体系。设计中加入适老设计,融合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为指导思想,设计上遵循《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的无障碍设施的要求。

不仅要满足"人体工程学"和各种"人均指标"的硬件指数,还要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即要以一种人性的亲情,创造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居住环境,注重精细化设计。

4、规划设计思考——景观与功能设置的结合

地块景观设计遵循保障性住区的设计原则,强调自然生态的景观空间,设计中考虑经济实用性未设置人工水景。住宅之间以草坪与高大乔木形成开放的景观空间,强调精致宜人的尺度关系,运用材质的变化突显富有人情味的私秘景观空间;与小区人行出入口设计结合,强调对景处理手法,形成丰富的入口景观空间;围合式的设计形成小区内部生活休闲活动场所,结合无障碍设计,塑造亲切宜人的生活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社区化的居住规划体系

根据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总体控规以及一期住宅地块的修建性详规的控制要求,对本地块建筑的空间形态做进一步的深化与优化。

本地块的住宅布局为围合式,地块内部,为四个围合式住宅组团,每个组团内部为私密活动空间;各组团外部空间为小区的公共景观走道和景观中心,是半私密空间;再与经四路和纬四路的公共街道空间整合在一起,形成从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的层级过渡,从而加强住区的归属感。

在综合考虑项目整体定位、住区空间形态、地块容积率要求以及工程建设成本的前提下,设计采取了4~6层住宅方案

商业配套相对集中,结合47A-03A地块设置在经四路,因此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也是一种便捷、集约的设计方式。

住宅单体部分尽量沿着景观道路布置,空出组团中心空间,形成中心绿地,为每个居住组团的公共活动中心,住户在充分享受社区中心景观的同时,也相对减少了城市道路带来的噪声干扰。

4.2规划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围合式的居住空间,既保证了景观资源的最大化,又增加邻里之间的互动交流空间。在住宅组团内,满足规划容积率要求的同时,极力营造景观空间,布局上形成内向围合的空间。确保每一幢住宅单体均与一到两个景观庭院相毗邻,这样建筑在空间中形成景观界面,与绿化融为一体,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小区的景观品质,由此营造出层次丰富的居住空间(图4)。

图4沿街透视图

4.3围合居住模式

围合规划设计,注重各组团整体环境的营造。小区的组团景观系统,是规划设计之重。结合中国传统院落概念,打造生活与居住的和谐空间(图5)。

图5景观示意图

其主要特点是建筑沿组团周边布置,中心形成景观绿地,对住户而言,每户均可以享受到室外公共绿化景观,同时又可以强化小区邻里之间的交往空间。户户有景,体现景观均好的设计理念。加入适老设计,方便老人在就近且完整的公共绿地活动。、

4.4交通组织模式及停车系统

小区人行出入口设在经四路,车行出入口为两个,分别设在纬四路和士龙路上;小区主干道连接城市道路,各组团内设置环形道路系统,并由宅前道路通往每幢住宅。道路宽度按《保障性用房设计导则》要求设计,依次为7米、5米、4米宽。

车辆停放主要在地下解决,机动车直接由位于出入口处的机动车坡道进入地下车库,实现人车完全分流,通达性提高,保障了各个组团景观的完整性,极大提高了居住品质,而且尽量避免车行对人行的影响;居民可以从地下车库直接进入户内,业主出行不受恶劣天气、风雪影响。停车数按0.7辆/户的停车要求计算,商业按0.5辆/100㎡配置,行政管理用房按1辆/100㎡配置,地面预留8辆停车位。地下车库为局部大底板。根据导则要求按1.2辆/户的标准设置非机动车位与地块中的5栋号房地下室。(图6、图7)。

图6交通分析图示图7停车布局图示

5、单体房型设计——适老设计

5.1住宅房型的细部设计

5.1.1公摊最小化,室内空间最大化

单体房型,以《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经济适用房篇)(试行)》及相关保障性住房规范、规定为依据,注重合理紧凑、满足经适房的居住功能和舒适性,提高面积利用率,有利于可持续使用,注重实现各类户型的均好性。

根据导则尽量控制各房型的套型建筑面积。按一房55㎡、二房80㎡、三房95㎡的套型建筑面积为标准进行设计,由于围合式及造型需要,控制房间面积大小的同时,尽量增加朝南居室,最大限度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本小区房型均采用一梯二户、一梯三户,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了公摊面积,提高住房的得房率。厨房卫生间均能做到自然采光通风。(图8、图9)。

5.1.2房型结构合理,居住空间尺度舒适是设计的基础。

本地块户型设计考虑上海家庭结构(家庭人口、家庭代际关系)和家庭生活行为模式的基本因素。保证使用合理性的同时,满足空间通透,阳光充足,并兼顾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私密性和整体性。户型的布局结合使用功能,符合人的基本行为要求,明确动静、内外分区;住宅套内设计以客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室内布局紧凑,设计尽可能避免开向客厅门洞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在地块9#房户型增加无障碍设计。

5.1.3房间布局从细节上增加户型的舒适度

大部分户型设置了储藏空间;实现客厅与餐厅的通厅效果;在同样面积标准条件下,争取视觉及使用上的最大空间。

5.1.4公共交流空间

设计中住宅门厅,电梯厅,走道等公共部位均有自然采光通风,利于居民短暂停留和交谈;,为居民户造明亮舒适的入户环境。

图8A单元房型图

图9C单元房型图

6、室外设施设计的思考

6.1室外空间的细节设计

关于室外空间的设计,建筑专业施工图阶段整理了一套原则,并在室外设施工选材过程中参与并给予意见,保证社区原则贯彻在每一个设计环节。

加入适老设计,尽量鼓励老人到户外活动,多同外界交流,室外活动场地让绿化和铺地相交融,开阔的和私密性的空间相搭配,室外地面尽可能的平坦,避免出现台阶.道路的夜间照明要很明亮,特别注意避免眩光,室外设施铺地变化要简洁而有引导性。

6.2室外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设置室外无障碍坡道和坡道平台,在住宅的公共部位,例如电梯厅,公共走廊,考虑无障碍设计,在商业街及公共建筑的建筑入口处、入口平台、公共走道等均为无障碍设计,设置轮椅坡道和盲道,并设置盲文标志。无障碍车位、专用厕所及通路、走道、地面和门等的无障碍设计均按规范要求设置。

6.3消防及日照间距设计

单体消防设计:

住宅每单元设敞开楼梯间,均靠外墙设置,保证自然采光与通风,住宅单元之间、上下窗槛墙之间、上下窗槛墙之间均满足消防要求。

地下室楼梯间设采光通风井,满足自然通风及排烟要求。

地下机动车库设两个双车道出入口。机动车库内按4000平方米设置防火分区,住宅地下非机动车库按500平方米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安全疏散出口,防火分区之间为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分隔。

小区内住宅建筑满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日照间距要求,住宅之间角度为45度时,按垂直布置的间距计算。

图10D单元户型图

6.4节能设计思考

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改善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采暖和空调的使用耗能,设计上对建筑的围护结构采取节能措施,以达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J08-205-2008)。

图11项目实景透视图

图12项目实景透视图

建筑节能首先从规划布局、平面布置、建筑体形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日照的有效利用与自然通风,外墙拟采用无机保温砂浆或其他A级不燃保温材料,屋面采用泡沫玻璃或其他A级不燃保温材料,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窗,并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其次分户墙、户门均按规范设置保温措施,并采取通过阳台、挑板等措施产生遮阳效果,减少热量损失,以达到规范标准要求的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要求。

7、造型细部设计

建建筑造型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在建筑外立面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注意窗台处以及线脚的处理,力求丰富的细部语言;对外立面的空调进行有效的遮挡,避免产生凌乱效果。建筑风格不仅融入周边城市环境,并且塑造区域内独有的住区风格特点。选用偏暖的中性色调,体现保障性住房的经济性和精致稳重的建筑质感和高雅的建筑品质。整体简洁大气但并不会过于现代和冰冷,居住其中有安定感(图11、图12)。

8结语

目前,松江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50A-01A地块已经建成,设计的完成度很高。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设计者的用心;既满足了住户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又为住户提供了沟通平台和人性化的交流空间,我们衷心地希望居住其中的人们幸福快乐。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相关规范文件选编》.

[2]《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J08-205-2008).

标签:;  ;  ;  

上海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