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插齿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齿轮,插齿机,加工,建模,齿根,渐开线,齿形。
插齿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峰[1](2019)在《恒切削力插齿加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模数齿轮是精密减速机的核心零件,但国内的加工设备精度低而达不到设计要求。在使用常规插齿加工工艺加工齿轮的过程中,切削力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使加工过程产生振动从而改变刀具的原始加工位置,降低加工精度。本文针对该问题,通过对刀具结构的分析,提出了插齿切削模型与切削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常规插齿加工工艺过程的仿真分析,提出了基于恒切削力的插齿机高效加工新方法,以减少切削力的变化幅度,提升插齿机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本文以盘形插齿刀作为插齿加工的刀具,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插齿刀的几何形状和前刀面与后刀面对切削刃的影响;通过计算切削刃上各点的螺旋角进而推导出其在插齿刀端面的极坐标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根据推导出的齿形角修正公式,对标准插齿刀的切削刃在端面上的廓形进行了精确建模;对插齿加工过程中的根切条件进行了计算,得到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以切屑变形理论为基础,分析切削力的产生原因和主要来源,推导了直角自由切削状态下的切削力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插齿刀结构的分析作出了假设,提出了插齿加工过程的切削模型,分析了加工过程中剪切面的几何形状,并推导了插齿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计算公式,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实际插齿加工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拟合,验证了切削模型和切削力的计算公式,切削力拟合的平均误差在8%~12%之间。通过对数控插齿机的运动过程和加工参数进行分析,建立了插齿加工过程的运动学模型,对插齿刀单个齿的切削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并对切削面积和切屑形状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对常规插齿加工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切削面积的计算流程,通过模拟仿真得到了常规加工工艺切削面积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其与运动过程的联系并提出了插齿加工过程中的恒切削力加工工艺算法。通过实际的插齿加工试验,使用未改进前的常规插齿加工工艺时,粗加工切削力变化幅度高达80%,精加工切削力变化幅度高达40%,而使用恒切削力加工工艺时,粗加工切削力变化幅度在15%以内,并且加工效率提高14%,精加工切削力变化幅度在18%以内,单个齿距误差精度等级从6级提高到5级,齿距累计误差精度等级从5级提高到4级,径向跳动误差精度等级从7级提高到6级。(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春明[2](2018)在《轴类齿轮插齿加工夹具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工业制造技术飞速发展,在推动加工制造业稳健发展同时,可以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收益,为此,技术人员需在总结以往生产制造经验同时,不断革新相关技术,得到更高效的践行方略。文章通过对轴类齿轮插齿加工夹具设计及应用方略进行分析,为提高相关企业生产加工综合能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24期)
罗天元,罗成,卢宇,陈晓莉[3](2018)在《插齿机插削加工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插齿机插削时零件尺寸的稳定性,通过对插齿机加工跟踪研究,结合实际生产的需要,初步建立了一个误差补偿模型,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工况填入相应的补偿系数即可保证加工尺寸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某公司老式的高精度小模数数控插齿机为实例,对其进行了热稳定性测量,证明了该方法容易实施,有效可行,保证了工件尺寸的一致性稳定性,提高了插齿机的工序能力指数,满足了批量生产加工需求。同时,该方法对插齿机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24期)
姚景超,刘佩,杨平[4](2018)在《硬齿面滚齿、插齿加工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硬齿面滚齿和插齿是指利用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热处理后硬度为HRC48以上齿轮的加工技术。随着国产硬质合金刀具以及机床技术的发展,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齿轮加工技术逐渐被推广应用,本文将介绍我们在应用硬齿面滚齿和插齿中的相关案例,就硬齿面加工所涉及的切削参数、切削效率等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今日制造与升级》期刊2018年07期)
南耀仕[5](2018)在《基于UG的正交直齿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及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及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飞机等装置逐渐向轻盈化、大功率化等方面发展,这些装置的减速设备需要符合大传动比、结构简单等要求。基于此,面齿轮传动以其传动稳定、重合度大、噪声小、占用空间体积小、圆周速度大等优点从众多传动方式中脱颖而出。由于面齿轮应用领域的独特性,需要对面齿轮传动进行系统地研究,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面齿轮的制造误差。因此,对面齿轮的加工制造和误差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正交直齿面齿轮为研究对象,借助MATLAB和UG NX8.0等软件分析其数学精确建模和插齿仿真加工的具体过程,并对比研究了这两种模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根据微分几何与齿轮啮合原理,建立正交直齿面齿轮空间坐标系,并得到各个坐标系之间的转化关系;其次,依据齿面成形原理,再结合圆柱齿轮刀具方程以及刀具和面齿轮啮合点的相对速度,求解出正交直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和过渡齿面方程;最后,依据齿宽的限制条件,确定面齿轮齿顶变尖的最大外半径方程和防止齿根根切的最小内半径方程。2.基于一组正交直齿面齿轮传动的实例,在给定部分参数的情况下,借助MATLAB对上述方程进行计算,得到轮齿的内、外半径具体数值,从而确定面齿轮的齿宽。采用Z向截面放样法求解面齿轮齿面方程和过渡齿面方程的求解,通过MATLAB软件实现齿面离散点和齿面轮廓的可视化。3.将齿面离散点存入文本,借助UG NX8.0将点汇集成线,再由齿面线形成齿面,最终完成面齿轮数学方程的精确建模。同时,在UG中完成刀具齿轮和圆柱齿轮的渐开线建模,并进行面齿轮传动的装配。4.依据之前所求参数,建立面齿轮圆环毛坯模型。根据齿轮插齿加工原理,建立刀具齿轮和圆环毛坯加工运动模型,通过布尔运算来模拟插齿加工,从而完成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采用提取齿面的新型建模方法,完成面齿轮精确建模,验证插齿仿真加工的正确性和提取齿面建模方法的可行性。5.采用对面齿轮不同位置取断面的研究方法,分析面齿轮齿形变化情况。同一半径圆柱截面,齿厚会随着齿高的增加而减小,该趋势在轮齿的两端更为明显;同一齿高处取截面,齿厚会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该趋势在齿顶面最为明显。6.研究两种模型同一半径圆柱截面,齿形误差随齿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各个半径圆柱面的齿顶部分和齿根部分的误差较大,在齿面的中部误差较小;并且研究了同一齿高面,齿向误差随半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各个齿高截面处,内半径和外半径处的误差最大,在齿向的中部位置误差较小。面齿轮从齿顶面向齿底面过渡的过程中,齿形越来越大,并且沿齿向方向,每个截面的误差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并分析面齿轮半径圆柱截面的齿形误差和齿高截面的齿向误差产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南耀仕,张满栋,吕明,朱宝义,高杰[6](2018)在《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对面齿轮不同位置取断面的方法分析了面齿轮齿形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一种插齿仿真加工后提取齿面的新型建模方法。基于齿面生成原理推导出面齿轮齿面方程,确定了面齿轮和刀具的具体参数,并根据齿轮插齿加工原理建立面齿轮毛坯和刀具之间的运动模型,借助SIEMENS NX软件完成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采用提取齿面的新型建模方法完成面齿轮的精确建模,验证了插齿仿真加工的正确性和提取齿面建模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刘昶,石万凯,韩振华,徐浪[7](2018)在《基于插齿刀具运动控制的复合摆线齿轮加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新型复合摆线齿轮的加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渐开线插齿刀具运动控制的复合摆线齿轮加工方法.首先,建立复合摆线齿轮有效齿廓及渐开线插齿刀具齿廓的数字化离散模型,分析复合摆线齿轮与渐开线插齿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相对运动关系;基于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复合摆线齿轮插削加工的运动控制模型,得到数控机床的运动参数并将其插值形成连续共轭运动,实现复合摆线齿轮有效齿廓的连续插削加工;其次,推导利用球形铣刀铣削加工复合摆线齿轮齿根部位时铣刀的中心轨迹,并给出铣削加工刀具的选择方法.最后,运用Matlab对复合摆线齿轮的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工方法正确可行,且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张瑞锋,裴朋超,张昆仑,焦生杰[8](2018)在《斜线齿面齿轮插齿加工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直接影响着斜线齿面齿轮副的使用寿命,是其设计的重要指标。以斜线齿面齿轮副为基础,研究准共轭齿廓的展成原理,建立面齿轮齿面的精确数学模型,并进行齿宽设计;采用逆向建模软件CATIA建立高精度实体模型,利用ABAQUS对齿轮副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取出倾角为0°和倾角为5°时两组不同的斜线齿面齿轮副的接触应力曲线和弯曲应力曲线,进行比较得出了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的产生位置和变化情况,为斜线齿面齿轮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02期)
姚佳维[9](2017)在《修磨后内齿轮插齿刀加工产生内齿轮齿根圆变化原因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工内齿轮用的插齿刀,其切削角度、齿面形状、刀具本身分度圆压力角的修正等,和加工外齿轮用的插齿刀是没有区别的。但随着插齿刀的修磨,其加工的内齿轮齿根圆会不断变小,尤其是内齿轮本身变位系数较大时,齿根圆变小的现象尤为突出。本文讨论用插齿刀加工内齿轮时齿轮根圆变小的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陈立海,张连洪,于冰,刘福聪,杜鸿起[10](2017)在《大型插齿机变圆周进给高效加工优化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插齿主轴往复惯量大,难以通过高速化来提高效率。常规插齿加工中,插齿刀和工件齿轮按预定速比匀速圆周进给,使得单个冲程切削面积在一个插齿周期内大幅波动,不能充分利用插齿机的加工效能。文中针对常规插齿加工这一原理性低效问题,建立了基于变圆周进给的大型插齿机等切面面积高效加工优化算法。应用齿轮啮合理论建立了插齿刀模型;基于MATLAB矩阵计算与CAD二次开发技术,构建了插齿加工切削面积精确计算的算法,获得了常规插齿加工过程中切削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切削面积变化规律,提出了变圆周进给的优化算法,得到了变圆周进给插齿加工中插齿刀与工件齿轮圆周进给规律,为变圆周进给高效插齿加工的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7年10期)
插齿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工业制造技术飞速发展,在推动加工制造业稳健发展同时,可以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收益,为此,技术人员需在总结以往生产制造经验同时,不断革新相关技术,得到更高效的践行方略。文章通过对轴类齿轮插齿加工夹具设计及应用方略进行分析,为提高相关企业生产加工综合能力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插齿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朱海峰.恒切削力插齿加工工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2].王春明.轴类齿轮插齿加工夹具设计及应用[J].南方农机.2018
[3].罗天元,罗成,卢宇,陈晓莉.插齿机插削加工热稳定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
[4].姚景超,刘佩,杨平.硬齿面滚齿、插齿加工技术应用[J].今日制造与升级.2018
[5].南耀仕.基于UG的正交直齿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及误差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8
[6].南耀仕,张满栋,吕明,朱宝义,高杰.面齿轮插齿仿真加工及分析[J].工具技术.2018
[7].刘昶,石万凯,韩振华,徐浪.基于插齿刀具运动控制的复合摆线齿轮加工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张瑞锋,裴朋超,张昆仑,焦生杰.斜线齿面齿轮插齿加工及有限元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
[9].姚佳维.修磨后内齿轮插齿刀加工产生内齿轮齿根圆变化原因及改进[J].工具技术.2017
[10].陈立海,张连洪,于冰,刘福聪,杜鸿起.大型插齿机变圆周进给高效加工优化算法研究[J].机械设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