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生态·人——温州市杨府山商务中心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章翔飞[1](2017)在《存量规划背景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策略研究 ——以温州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作为工业化的载体、市场化的平台和国际化的舞台,在社会发展中是最核心、最复杂的命题。我国在经历高速、粗放的城镇化发展后逐渐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在此阶段下存量规划的作用越显突出,同时低效用地作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主要载体之一,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对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的再开发进行研究。首先,本文辨析了中心城区与低效用地概念,指出中心城区范围大于主城区小于城市规划区,并在国土资源部文件指示下将低效用地划分为旧村庄、旧城镇居民点与旧厂矿。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中心城区的特征、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的认定与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经济结构角度、城市蔓延角度、供求关系角度、政府职能角度对低效用地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进而,在基础分析之上,本文从存量规划背景下对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再开发组织模式与应用模式,并对再开发困境与原则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再开发的行政组织、弹性用地与主导模式策略,为实证研究做基础。再次,本文在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之上,从类型、权属、空间分布和产业维度分析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现状特征,并指出再开发存在着土地权属复杂、政策设计缺陷、土地规划矛盾、以及主体利益难保障与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据现状特征与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行政组织角度建议务必构建部门协调机构;从空间更新角度提出核心区疏解功能、过渡区调整功能、外围区聚合功能;从低效用地类型角度针对旧村庄、旧城镇居民点、旧厂矿提出相应再开发组织模式和应用模式。最后,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梳理以及实例的研究为其他地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为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做出理论探索。
任维[2](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张梦迪[3](2016)在《温州市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不仅是贯彻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的中心城区,是温州最早开发、最先繁荣的区域,在经历了前期高强度、高密度、较粗放型的土地开发后,城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锐减,土地要素瓶颈制约越发明显。2013年,在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指导意见》([2013]3号)出台后,温州作为第一个上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试点地级市,率先开展工作。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不仅对该地区下步再开发试点工作深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可为其它地区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本研究采用调查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在全面梳理鹿城区低效用地类型、特点、产生原因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实践探索历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再开发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汲取国内外不同地方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表明: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具有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为主,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索地方创新政策,紧密关联“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微园建设等近期工作热点、助推涉土历史遗留难题化解等特点,也存在政策红利尚未最大化、城市控规调整频繁、拟再开发项目与规划功能不符、补办用地手续时政府原因认定难、再开发方式单一、侧重短期高收益等主要问题。为此,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明确部门职责,增强多部合作;严格多规编执,留有弹性空间;鼓励多方参与,拓宽实施渠道;满足合理诉求,完善收益分配;强化资金保障,做好正向激励;健全监管机制,引入全周期管理;保护文化生态,注重协调发展,以期全面推进和继续深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黄友琳[4](2016)在《有机更新视角下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规划是政策调控和引导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作为一项法定规划,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中位居龙头地位。而城市旅游规划则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将城市与旅游业密切联系起来。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蓝图中,通常将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作为一个重要专题研究,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蓝图。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时都涉及到了城市旅游的发展,两者在规划内容上通过“旅游”形成交叉和融合,我国旅游规划起步较晚,底子薄,规划编制尚未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系统化轨道。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大背景下,两规之间出现了众多的不协调问题,如在旧城区的更新与保护方面的不协调是诸多城市所面临着的普遍问题。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是对城市局部地区物质、经济和社会形态的更新,也是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关键,同时更是提升城市旅游发展品质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全面改造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有机更新方法,可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盘活工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达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与城市规划同步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研究从城市有机更新的角度,研究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与衔接,是当今天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双重诉求。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有机更新的视角下对我国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协调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两规交叉内容进行梳理,选取与有机更新相关的8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重点构建了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评价体系。(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借助Yaahp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下两规协调程度。(3)从有机更新的视角,运用构建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案例实证研究,以温州市《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和《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作为研究对象,对两规协调水平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4)探讨了温州市两规协调发展的城市有机更新对策和路径,为指导下一轮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童宗煌,唐志勇[5](2015)在《温州建设“一江两岸”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提出温州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和开发性经济发展,突出瓯江城市发展轴,建设"一江两岸"区域中心城市,在主城地区与大瓯江口地区形成"双城双中心"的空间结构。在国际化与区域发展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培育和产业平台建设、城市综合交通发展、城乡空间管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从而推进温州的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
吴建明[6](2014)在《温州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型工业是以都市区独特的要素资源为依托的工业门类。文章在梳理温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基础上,从温州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空心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础和中心城区功能需要等方面分析温州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基础和必要性。并通过阐述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温州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对策建议,为温州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李增元[7](2013)在《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自由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不过,个体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自由并不是超然于社会的绝对自由。各种社会制度创造着人类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可能成为阻碍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自由人为基础的“自由联合体”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自由、融合为基础的人类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基础构成部分,广大农民的自由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特别是在开放、流动社会中,广大农民的不自由性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诸多方面。就当前来看,社会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常态。不过,农民外在的自由流动难掩内在的不自由,流动中的各种公民权利及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生存发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开放、流动难以掩盖城乡分割、乡村社会封闭、排外的事实。建基于农村社区之上的诸多社会制度既是民众行为的社会规范,同时也往往成为约束个体自由发展的根本因素,致使社会分割、社会融合难以实现。广大农民离土难以真正离乡,城乡居民有流动自由发展不足,有流入难融入,这一矛盾在转变社会中更为突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解放农民,扩展农民自由发展权利,破除社会分割、封闭与排外的弊端,创造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的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命题,也是农民面临的历史性新命运。本文以温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对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社会融合诸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本文研究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的一个引子。本文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建国以来温州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改革开放前,基层经济社会制度的变革,都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自由,农村基层社会发展过程正是一个广大农民为争取自由发展与国家互动的过程,也是广大农民扩展生存与发展权利与自由空间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乡社会逐步走向开放、流动,经济政治体制开始变迁,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自主发展权利及发展空间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农民独立意识的增长。在现代化发展中,农民从传统小农向现代农民蜕变,逐步走向新的社会发展大舞台。然而,僵化的经济社会制度却内嵌于日渐转变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构造出了外在流动、开放背景下的内在封闭社会,广大农民无法从封闭性社会结构中脱离出来,无法自由自主发展,乡村外部人员也无法自由进入与融入,整个社会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流动与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时期温州所实施的“三分三改”与“社区重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以“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股改”、“地改”、“户改”为主要内容的“三分三改”破除了传统社区的封闭、排外及束缚性,破除了封闭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促进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并保障了流动中的各项权利、权益,为外来人员的自由进入与融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城乡社会从分割走向融合,改革实践是农民自由解放的新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温州市进行了农村社区重建,通过社区空间重组、组织体系重建、治理机构再造、治理机制改革,构造“城乡一体型”新社区,推动城乡基层社会对接,努力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设成具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功能、社区社会自我治理功能,能够为居住在社区内的不同性质居民提供平等服务、保障不同性质居民享有平等公民权利、公民待遇、社区成员权利,为社区居民提供情感归属及精神认同,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的新型基层社会单元。基于上述考察分析,本文继而对建国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对当前开放性、流动性社会发展中,温州农村新社区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定量、定性考察,并对温州社会转型发展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合影响因素进行了判断分析。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而流动中的农民自由及生存发展权利与权益才是农民流动背后的实质与根本性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建基于温州样本的实证研究,对转变社会中农民流动背景下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这一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文首先指出了“自由与融合”是社会流动、开放背景中农民的历史性新命题,并对国内外历史进程中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问题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国内外农民自由的构成内容,及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基础上,本文对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何为农民自由、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提炼;自由的个体何去何从、融合性社会及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自由、人性、社会制度等抽象问题进行了余论探讨。基于温州样本的微观考察,及社会发展的宏观性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民自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层次与差异性。个体是历史的、实践的、具体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及阶段性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呈现出不同的自由状况,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不同层面。第二,人性解放与发展是农民自由及个体自由的根本内涵。个体自由,外在体现为不同历史时期个体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需求,这些仅仅是个体自由的外化,人性解放与发展才是人类自由的根本内涵所在。第三,社会制度是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现实中,存在于特定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及外化的社会关系,都受到嵌入到该经济社会的各种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一旦制度规约偏离促进人性自由方向发展,它对人的束缚性就潜在地体现了出来。第四,在解构中构建开放性、容纳性新制度是保障当前农民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破除强制嵌入到经济社会中的一系列封闭、排外社会制度,打破经济社会结构的封闭性、束缚性,建构新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各类要素自由流通、个体自由自主流动的新型融合性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个体权利权益平等,是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五,“自由”的个体内嵌于一个群体性、融合性社会。个体自由的实现是以他人的自由为基础,个体存在的社会是一个群体性社会,只有群体性社会实现了自由与融合发展,个体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发展。第六,开放制度体系是实现社区及社会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不同层次融洽和谐社会的形成,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由社区制度、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及人类社会制度等诸多制度构成的开放、容纳性的制度体系,能够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个体社会认同与归属,促进融合性社会的形成与人的自由发展。自由全面发展与人性绽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体现,不过,实践中的个体自由发展与融合性社会的形成,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制度基础之上。
陈玉辉[8](2013)在《典型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后的富营养化分析与预测研究》文中认为以往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湖泊和水库中,而对于平原河网,尤其是该区域内城市黑臭河道研究的相关报道甚少。黑臭是城市水环境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各项整治措施的实施,城市黑臭河道又出现水华、浮萍泛滥等富营养化次生灾害的新问题。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黑臭问题突出的温州城市河道为研究对象,首次将独立研究的两个概念“黑臭”和“富营养化”联系起来,从调查、评价、机理及预测四方面较为系统地对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进行研究,为黑臭河道富营养化及其次生灾害控制理论和富营养化预测管理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野外监测等方法,对温瑞塘河流域水质因子的空间变化和水体黑臭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所有采样点水体基本上发生黑臭,以鹿城段为最差,整个水域的水质变化没有明显的自净梯度。②缓慢的水流速度、适宜的温度和pH、丰富的营养盐,导致整个区域具备了暴发水华的条件。根据水环境调查结果,选取了列入政府重点整治范围并具有不同黑臭背景且富营养化特征明显的勤奋河、九山外河、小南门河、蝉河、山下河和蒲州横河这6条河道做进一步的研究。2.从水质、浮游生物、底泥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黑臭河道在治理过程中凸显出的水体富营养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典型黑臭河道始终处于富营养化水平,水质因子受生态调水影响较大;②浮游植物种类均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蓝藻和裸藻次之,其他藻类较少,浮游植物种类的组成上具有河流的普遍特征;以绿藻门镰形纤维藻、小球藻、实球藻和四尾栅藻,隐藻门卵形裸藻,硅藻门扭曲小环藻和裸藻门绿色裸藻等耐污种占有优势;伴随着黑臭控制措施的实施,6条河道曾多次爆发水华。③各采样点不同月份的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与表层水中TP浓度的变化较为一致,脲酶活性与表层水TN浓度波动幅度较为一致。3.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和确定了河道的主要污染物和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因子。得到以下结论:①影响温瑞塘河中叶绿素a主要影响因子排序为:溶解氧1g(DO)、pH值、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含量NH3-N、总氮TN、透明度SD、水温WT。由于水体中磷营养盐充足,氮成为温瑞塘河典型黑臭河道藻类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磷污染成为该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因素。②水中磷营养盐充足,不成为酶活的关键因素。与底泥磷酸酶活性关联最大的水质因子为水温、TN和pH,与底泥脲酶活性关联最大的水质因子为TN、Chla和DO,这也意味着控制底泥微生物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水体中TN的含量。4.构建了典型黑臭河道治理后的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水质状态评价。结果表明:①河道虽经治理,但污染负荷仍很高,处于严重黑臭状态,且水体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结果发现,水体发生水华现象的同时也处于黑臭状态,这一结果表明,在后期的治理河道中在加强消除黑臭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水华的暴发。②有机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呈现:SX>CH>QF>JS>XN>PZ。这一结果表明,生态调水效果对水体中氨氮和有机物的浓度改变明显,但维持时间短,主要同河道外源性污染较大有关。这需要在确定优化的闸门调度方案的同时,加大截污纳管的措施力度才能保证生态调水的有效性和持久性。③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小型河流的水质评价结果,同藻密度和优势种群判断的评价标准有一定的差别,温瑞塘河整治工程给水体带来的中度干扰和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存在是其主要原因。5.初步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Chla预测模型和基于ARMA模型的总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温瑞塘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是可行的,其预测模型简单易行,预测精度高,可为温瑞塘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提供建议。②平稳时间序列预报方法适用于预报变化比较缓和、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序列,然而对于正在实施大规模恢复工程的九山外河也同样适用。③现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策略不能达到控磷的目的,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并加大整治工作力度。
郭涌[9](2012)在《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引入设计研究理论,运用“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针对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开展由多个相关联的设计过程所构成的设计师式研究。通过设计研究,本文验证了景观改造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以及以技术美学为导向的设计方法,总结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经验,填补了风景园林学领域针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问题的研究空白,同时设计研究过程又对“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做了创新性的发展。本文主张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中应用“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文中系统介绍了设计研究理论相关概念和发展过程,梳理和辨析了“设计师式研究”的方法,提出该方法体系对设计学科具有认识论意义,对风景园林设计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对研究行为具有社会性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设计师式研究”的方法体系针对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的具体问题展开设计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环境保护治理机制进行梳理,形成了开展案例研究的参照框架。随后对照景观改造在现行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国外填埋场景观改造的成熟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方法的理论设想,即在设计的流程上“整合景观改造与环境保护治理过程”,在设计的概念上“以技术美学价值为导向”。本文通过“温州杨府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以及“第九届国际园林博览会锦绣谷景观设计”两个设计过程分别验证了以上两项理论设想。在此基础上,论文选取了北京市周边典型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作为设计对象,综合应用上述设计方法形成相关设计成果,进而通过设计反思总结设计经验,形成有助于风景园林师应对同类问题的专门设计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过程的延伸、规划布局的原则,以及场地要素的转化等。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及三个设计项目在内的上述设计研究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设计师式研究”的框架。该框架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应用了“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突破了单一设计过程承载研究行为的现有理论,从而推进了“通过设计之研究”理论的新发展。
李广智[10](2013)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首期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其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自2006年实施启动以来,经过七年的建设现如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滨海绿色生态文化科技新城,而新城的产业支撑是以高科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现已成为了国内外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之一。而这些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城市规划的其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使建设按照现代产业基地的目标,高质量、高要求的进行。除了总体城市规划,从区域和全局的方位思考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有序的分配城市各个部分的建设之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衔接过程上增加了城市设计这一关键环节,并且对其进行了有力的控制,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所关注的是人与城市形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它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却又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它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作用。因此,城市设计架起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桥梁,使得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首期核心商务区项目不仅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之后更是进行了城市设计。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运用调研、参与设计、访谈、数据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文献资料的搜集以及相应的知识积累过程,对该区域的城市设计技术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现有建设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可能产生的一些情况进行预测,进而提出了后续设计思考的方向和启示。本人通过对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其控制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此项目的介绍说明,而是希望能够使得良好的城市设计的技术成果能够得到实施,从而更好的提高该区域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同时也能为国内外其他相同类型的城市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信息·生态·人——温州市杨府山商务中心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生态·人——温州市杨府山商务中心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规划背景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策略研究 ——以温州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质量提升”阶段存量规划尤显重要 |
1.1.2 低效用地成为城镇用地挖潜的主要载体 |
1.2 研究框架与意义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中心城区 |
2.1.2 低效用地 |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圈层结构理论 |
2.2.2 城市更新中的博弈论 |
2.2.3 灰色用地理论 |
2.3 国外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案例借鉴 |
2.4 国内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 |
2.4.1 国内研究综述 |
2.4.2 案例借鉴 |
第三章 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基础分析 |
3.1 中心城区特征 |
3.1.1 空间形态特征 |
3.1.2 功能特征 |
3.1.3 社会特征 |
3.2 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的认定 |
3.2.1 广义低效用地 |
3.2.2 本文低效用地 |
3.3 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特征与产生原因 |
3.3.1 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特征 |
3.3.2 中心城区低效用地产生原因 |
3.4 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引发的问题 |
3.4.1 社会问题 |
3.4.2 环境问题 |
3.4.3 交通问题 |
3.4.4 安全问题 |
第四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策略分析 |
4.1 再开发组织模式总结 |
4.1.1 政府主导模式 |
4.1.2 市场主导模式 |
4.1.3 业主主导模式 |
4.1.4 主体混合模式 |
4.2 再开发应用模式总结 |
4.2.1 综合整治改善模式 |
4.2.2 功能提升改建模式 |
4.2.3 主体保护更新模式 |
4.2.4 产业升级新建模式 |
4.3 存量规划背景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困境与原则 |
4.3.1 再开发困境 |
4.3.2 再开发原则 |
4.4 存量规划背景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策略 |
4.4.1 行政组织策略 |
4.4.2 弹性用地策略 |
4.4.3 主导模式策略 |
第五章 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实证研究 |
5.1 温州中心城区发展演变 |
5.1.1 20世纪80年代 |
5.1.2 20世纪90年代 |
5.1.3 21世纪前十年 |
5.1.4 2010年至今 |
5.1.5 城市发展阶段总结 |
5.1.6 中心城区发展与低效用地关系 |
5.2 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的识别 |
5.2.1 旧村庄 |
5.2.2 旧城镇居民点 |
5.2.3 旧厂矿 |
5.3 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现状特征 |
5.3.1 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总体现状 |
5.3.2 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基本特征 |
5.4 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分析 |
5.4.1 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总量大 |
5.4.2 利于推进功能板块的建设 |
5.4.3 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
5.4.4 利于城市配套设施的优化完善 |
5.5 存量规划背景下温州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策略 |
5.5.1 部门协调机构构建策略 |
5.5.2 空间更新策略 |
5.5.3 低效用地类型更新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
1.4.2. 乡土景观 |
1.4.3. 地域景观 |
1.4.4. 其他 |
1.5. 研究对象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综合 |
1.7.2. 田野调查 |
1.7.3. 图解分析 |
1.7.4. 归纳整理 |
1.8. 研究框架 |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条件 |
2.4. 气候条件 |
2.5. 土壤条件 |
2.6. 小结 |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
3.6. 小结 |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水利设施系统 |
4.2.2. 水利管理制度 |
4.3. 农业生产 |
4.3.1. 农田建设 |
4.3.2. 作物种植 |
4.3.3. 生产工具 |
4.4. 城乡营建 |
4.4.1. 城邑营建 |
4.4.2. 卫所营建 |
4.4.3. 村镇营建 |
4.5. 小结 |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
5.1. 总体格局 |
5.1.1. 山峦为骨 |
5.1.2. 水网成脉 |
5.1.3. 农耕立本 |
5.1.4. 城卫安民 |
5.1.5. 人文成境 |
5.2. 四邑地域景观 |
5.2.1. 永嘉 |
5.2.2. 瑞安 |
5.2.3. 平阳 |
5.2.4. 乐清 |
5.3. 小结 |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温州市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低效用地 |
2.1.2 城镇存量建设用地 |
2.1.3 城镇土地二次开发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功能分区理论 |
2.2.2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4 有限政府理论 |
2.2.5 公众参与理论 |
2.2.6 精明增长理论 |
3 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概况 |
3.1 区域概况 |
3.2 城镇低效用地基本情况 |
3.3 城镇低效用地特点 |
3.3.1 数量多规模大 |
3.3.2 国有低效用地占比高 |
3.3.3 违法开发利用普遍 |
3.3.4 分布散乱不均 |
3.4 城镇低效用地成因 |
3.4.1 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制度缺位和滞后 |
3.4.2 城市中心产业发展导向第三产业 |
3.4.3 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强 |
3.4.4 城区高房地价格和民间借贷危机影响大 |
3.4.5 其他 |
4 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践 |
4.1 再开发范围 |
4.2 再开发运行机制 |
4.2.1 开展调查摸底和上图入库 |
4.2.2 编制专项规划 |
4.2.3 编制年度实施计划 |
4.2.4 制订具体地块再开发方案 |
4.2.5 按计划实施再开发利用 |
4.3 再开发思路 |
4.4 再开发类型 |
4.5 再开发操作流程 |
4.6 再开发利用模式 |
4.7 再开发成效 |
4.7.1 再开发项目完成数量 |
4.7.2 再开发项目完成质量 |
4.8 再开发典型项目 |
4.8.1 旧厂区改造——黎明92文化创意园 |
4.8.2 城中村改造——横渎河西片区改建项目 |
4.8.3 旧矿区改造——门前山物流小微园建设项目 |
5 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特点与存在问题 |
5.1 再开发特点 |
5.1.1 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为主 |
5.1.2 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索地方政策特色 |
5.1.3 紧密关联“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微园建设等工作 |
5.1.4 助推涉土历史遗留难题化解 |
5.2 问题与不足 |
5.2.1 政策红利尚未最大化 |
5.2.2 城市控规调整频繁 |
5.2.3 拟再开发项目与规划功能不符 |
5.2.4 补办用地手续时政府原因认定难 |
5.2.5 再开发方式单一,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少 |
5.2.6 再开发侧重短期高收益 |
6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国内外经验启示 |
6.1 国内经验 |
6.1.1 广东——“三旧改造”经验 |
6.1.2 深圳——城市更新经验 |
6.1.3 武汉——交易许可经验 |
6.1.4 台湾——“都市更新”经验 |
6.2 国外经验 |
6.2.1 美国纽约——“10 年住房计划”经验 |
6.2.2 德国鲁尔区——“自下而上”经验 |
6.3 对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启示 |
7 完善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建议 |
7.1 明确部门职责,增强多部合作 |
7.2 严格多规编执,留有弹性空间 |
7.3 鼓励多方参与,拓宽实施渠道 |
7.4 满足合理诉求,完善收益分配 |
7.5 强化资金保障,做好正向激励 |
7.6 健全监管机制,引入全周期管理 |
7.7 保护文化生态,注重协调发展 |
8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有机更新视角下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 有机更新概念 |
(二)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
二、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城市有机更新相关研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第3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两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 系统性原则 |
(二) 共同性原则 |
(三) 可比性原则 |
(四) 针对性原则 |
二、有机更新视角下“两规”编制内容比较 |
三、有机更新视角下“两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
(一) 指标体系框架 |
(二) 指标定性诠释 |
(三) 指标评价量化标准 |
四、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 模型构建——AHP法 |
(二) 一级指标权重赋值 |
(三) 二级指标权重赋值 |
五、协调评价计算方法与标准 |
(一) 计算方法 |
(二) 评价等级标准 |
第4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温州市“两规”协调分析 |
一、温州市城市概况 |
(一) 范围概况 |
(二) 历史发展沿革 |
(三) 街巷和水系 |
(四) 名胜古迹 |
二、有机更新视角下“两规”协调性的定性分析 |
(一)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
(二) 空间发展布局差异 |
(三) 重点开发建设比较 |
(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侧重异同 |
(五) 基础设施建设 |
(六) 规划编制体系的异同 |
(七) 规划实施体系的异同 |
三、有机理新视角下“两规”协调性定量评价 |
(一) 综合协调性评价 |
(二) 一级指标分析 |
(三) 二级指标分析 |
第5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温州市“两规”协调对策 |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的主动协调 |
二、城市用地规划的旅游适应性调整 |
(一) 城市有机更新用地空间分布 |
(二) 制定城市有机更新的总体思路 |
(三) 对有机更新用地进行分类更新 |
三、历史文脉的延续与旅游开发并重 |
(一) 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 |
(二) 历史节点的保护 |
(三) 历史街区的保护 |
四、规划编制实施体系的完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温州建设“一江两岸”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能回避“一江两岸” |
1.1“瓯江之轴、一江两岸”突出了清晰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1.2“一江两岸、沿江面海”体现了全球视野与国际化发展要求 |
2 温州建设“一江两岸”区域中心城市的区域定位与发展目标分析 |
2.1 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国际化与开放型经济发展 |
2.2 突出节点城市和总部经济的作用与地位 |
2.3 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分析 |
3 温州建设“一江两岸”区域中心城市的主要规划对策 |
3.1 完善中心城市“双城双中心”的结构 |
3.1.1 整合集约、转型提升—主城地区空间布局与人口集聚 |
3.1.2 弹性空间、有机生长—大瓯江口地区空间布局与人口集聚 |
3.2 推进产业平台建设,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发展 |
3.3 构建快捷、人性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
3.3.1 完善城市沿江地区路网系统 |
3.3.2 结合沿江景观带建设慢行系统 |
3.3.3 重视沿江地区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发展 |
3.3.4 发挥瓯江水上交通的补充作用 |
3.4 调整行政区划,强化城乡空间管治 |
4 结语 |
(7)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农民流动中的内在束缚: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主要分析框架及分析视角 |
(三) 主要分析方法及分析单位 |
(四) 简短的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 理论研究方法 |
(二) 实证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自由及农民自由 |
(二) 社区及社会融合 |
(三) 农村社区及社区治理 |
六、论文研究中几对关系的交代与说明 |
(一) 社会转型与转变社会 |
(二) 农民流动与农民自由 |
(三) 社区社会融合与社会融合 |
七、个案介绍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 |
一、1950-1957:土改、合作化与包产到户 |
(一) 土改 |
(二) 合作化 |
(三) 包产到户 |
二、1958-1978:人民公社化 |
(一) 走集体 |
(二) 大跃进 |
(三) 再包产到户 |
(四) 社队经济及发展副业 |
小结 生存伦理及制度收放中的农民现实自由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及现实困境 |
一、1978-1984:人民公社后期 |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 进城与造城 |
二、1985-2006:乡政村治时期 |
(一) 村民自治 |
(二) 经济社会转型与分化 |
三、2006年以来:现实矛盾与困境 |
(一) 基层治理体系滞后 |
(二) 农民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 |
(三) “村社一体”、“政经不分” |
(四) 分化、流动中的封闭、分割与排外 |
小结 农民自由的扩展及社会流动中的结构性束缚 |
第四章 三分三改 |
一、政经分开 |
(一) 政经不分的历史 |
(二) 村委会和经济组织的分离 |
(三) “身份分离”促进的农民自由 |
二、资地分开 |
(一) 集体资产的捆绑性束缚 |
(二) 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的分离经营 |
(三) 资产重组的农民自主及自由 |
三、户产分开 |
(一) “户产一体”背景下的社区封闭与排外 |
(二) 户口与产权组织关系的分离改革 |
(三) “产权明晰”推动的自由流动与利益维护 |
四、股改 |
(一) “人人有份、人人无份”的集体资产 |
(二) 经营性资产的量化入股 |
(三) “资产量化”的个体财产与经济自由支配权 |
五、地改 |
(一) 集体产权下的土地要素流动困境 |
(二) 农用地、宅基地、建设用地改革 |
(三) “地权变革”盘活的土地财产及农民“离土离乡” |
六、户改 |
(一) 城乡二元户籍及利益捆绑 |
(二) 剥离附属功能、恢复社会管理功能的户籍改革 |
(三) “户改”启动的迁徙自由及流动中的公民权利 |
小结 “三分三改”突破的封闭经济社会结构及促进的农民自由 |
第五章 社区重建 |
一、农村社区重建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
(一) 社区重建的历史背景 |
(二) 社区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
二、社区地域空间的重组 |
(一) 跨越村界的联合大社区 |
(二) 突破封闭边界的自由与认同 |
三、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
(一) 开放性组织体系 |
(二) 全覆盖管理、服务中的平等、认同及归属 |
四、社区治理机构再造 |
(一) 合作性治理机构 |
(二) 开放治理中的自我公共空间 |
五、社区治理机制变革 |
(一) 协商式治理机制 |
(二) 多元参与中的自由与认同 |
小结 流动背景下社会重建中的个体化、认同与归属 |
第六章 转变社会中的温州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 |
(一) 建国初期:制度建构中的“自由”及“不自由” |
(二) 集体化时期:封闭社会结构中的农民自由及其抗争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革释放的自由及其限度 |
(四) 新时期:“三分三改”释放的新自由 |
二、农民流动背景下的当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现状 |
(一) 社会融合的多维度因素 |
(二) 社区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三) 基于融合指标体系的温州新社区考察 |
(四) 社区社会融合效度考察的基本结论 |
三、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
(二) 流动背景下现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
小结 曲折的个体化及艰难的再嵌入融合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基础 |
一、流动背景下的农民自由与融合: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历史新命运 |
二、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
(一) 传统专制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
(二) 建国以来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状况 |
(三) 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关联性 |
三、国外农村基层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
(一) 基层社会制度变迁改变的“农民命运” |
(二) 社会制度构建的“社会融合” |
(三) 国外社会变革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价值 |
四、农民的自由及其实现 |
(一) 农民自由 |
(二) 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
(三) 农民自由的实现 |
五、自由中的社区社会融合 |
(一) “自由”个体何去何从 |
(二) 融合性社会 |
(三) 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 |
六、社区社会融合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大融合 |
七、基本结论 |
余论 自由、人性与制度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典型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后的富营养化分析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黑臭河道的研究进展 |
1.2.1 城市河道黑臭的形成 |
1.2.2 城市河道黑臭指标与评价方法 |
1.2.3 城市河道黑臭治理技术 |
1.3 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 |
1.3.1 富营养化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
1.3.2 富营养化的评价与预测 |
1.3.3 富营养化的危害与控制 |
1.4 研究区域---温瑞塘河水系概况 |
1.4.1 温瑞塘河流域自然特征 |
1.4.2 温瑞塘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1.4.3 温瑞塘河水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现状 |
1.5 研究工作概述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空间尺度的温瑞塘河黑臭评价 |
2.1 前言 |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采样点的布设 |
2.3.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化 |
2.4.2 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变化 |
2.4.3 营养盐的空间变化 |
2.4.4 河道水体黑臭评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黑臭河道水质变化与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
3.1 前言 |
3.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研究河道概况 |
3.3.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3.3 数据处理 |
3.4 水质时空变化分析 |
3.4.1 环境因子和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分析 |
3.4.2 有机污染物含量分布特征 |
3.4.4 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组成和变化规律 |
3.4.5 氮磷比(N/P)的变化规律 |
3.4.6 各水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 水体浮游植物特征 |
3.5.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3.5.2 浮游植物密度的时空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黑臭河道富营养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内容 |
4.3 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 |
4.3.1 数据预处理与模型诊断 |
4.3.2 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3 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 |
4.4 底泥微生物活性与水质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黑臭河道富营养化评价 |
5.1 前言 |
5.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5.2.1 研究目的 |
5.2.2 研究内容 |
5.3 评价体系的构建 |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3.3 评价标准的提出 |
5.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有机污染指数(A值) |
5.4.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S)值) |
5.4.3 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4 富营养化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黑臭河道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研究 |
6.1 前言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温瑞塘河水体富营养化预测研究 |
6.2.1 BP神经网络概述 |
6.2.2 基于BP神经网络叶绿素a含量预测的网络输入变量确定 |
6.2.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温瑞塘河叶绿素a含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6.2.4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温瑞塘河叶绿素a含量预测精度分析 |
6.3 基于ARMA模型的总磷预测模型构建 |
6.3.1 ARMA模型概述 |
6.3.2 ARMA模型的构建与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与特色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现实问题 |
1.1.2 风景园林学的发展 |
1.1.3 风景园林视野下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
1.2 研究问题 |
1.2.1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
1.2.2 景观改造 |
1.2.3 设计师式研究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 |
1.3.2 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问题与对策 |
1.3.3 风景园林学领域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问题对策的创造性探索 |
1.4.2 风景园林设计研究对象的扩展 |
1.4.3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设计师式研究: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 |
2.1 引论:设计师式研究的背景 |
2.2 概念和定义 |
2.2.1 设计研究 |
2.2.2 为了设计之研究 |
2.2.3 关于设计之研究 |
2.2.4 通过设计之研究 |
2.3 设计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 |
2.3.1 设计研究发展历程概述 |
2.3.2 设计研究面临的问题 |
2.3.3 我国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 |
2.4 “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 |
2.4.1 实践引领的研究 |
2.4.2 扎根于项目的研究 |
2.4.3 通过设计之研究 |
2.5 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意义 |
2.5.1 对于设计认知的不可替代性 |
2.5.2 对于设计学科的认识论意义 |
2.5.3 对于研究行为的社会性意义 |
2.6 设计师式研究:风景园林学领域内的应用 |
2.6.1 设计求知思维的共性作为基础 |
2.6.2 理论渊源和专业特点下的适切性 |
2.6.3 有助于学科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
第3章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的设计师式研究框架 |
3.1 引论:方法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3.2 通过设计之研究的认知周期 |
3.2.1 设计学范式的认识论基础 |
3.2.2 设计师式认知的周期规律 |
3.2.3 基于多项目的设计师式研究框架 |
3.3 认知周期的归纳过程:设计经验的总结 |
3.3.1 经验总结的参照框架 |
3.3.2 与框架结构相对应的国外经验 |
3.3.3 框架外的国外经验 |
3.3.4 观察与反思 |
3.4 认知周期的演绎过程:设计方法的理论假设 |
3.4.1 设计问题: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 |
3.4.2 反思: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的不足 |
3.4.3 理论设想:模式的变迁与风格的转换 |
第4章 温州杨府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 |
4.1 引论:通过设计项目研究填埋场景观改造的模式变化 |
4.2 项目概况:城市化背景下的填埋场园林化再利用 |
4.2.1 场地概述 |
4.2.2 封场改造工程介绍 |
4.3 设计过程:风景园林与环境保护的跨专业实践 |
4.3.1 重塑设计问题:作为整体过程的景观改造 |
4.3.2 确定设计目标:填埋场封场改造原理下的景观设计 |
4.3.3 景观改造的关键:填埋堆体整形设计 |
4.3.4 封场治理措施与景观改造设计的整合 |
4.4 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结果 |
4.4.1 分期规划 |
4.4.2 景观结构与分区 |
4.4.3 内部交通结构 |
4.4.4 竖向设计 |
4.4.5 种植设计 |
4.5 设计反思:设计方案与建成方案的对比 |
4.5.1 实际建成方案分析 |
4.5.2 本文设计方案回顾 |
4.5.3 经验与不足 |
4.5.4 对理论假设的回应 |
第5章 第 9 届国际园林博览会锦绣谷景观设计 |
5.1 引论:通过设计项目研究填埋场景观改造的风格转变 |
5.2 项目概况:依赖环境治理工程的场地再利用 |
5.2.1 场地概述 |
5.2.2 设计背景介绍 |
5.3 设计过程:特殊场地限制条件下的风格转换 |
5.3.1 重塑设计问题:受限条件下的概念表达 |
5.3.2 确定设计目标:环境治理技术限定下的规划主题表达 |
5.3.3 景观改造的逻辑依据:场地自身的技术性限制条件 |
5.4 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结果 |
5.4.1 总体布局 |
5.4.2 功能结构 |
5.4.3 节点设计 |
5.5 设计反思:实践成果在理论框架下的推衍 |
5.5.1 技术美学的审美价值观 |
5.5.2 技术美学审美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嬗变 |
5.5.3 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中的技术美 |
5.5.4 对理论假设的回应 |
第6章 北京宋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 |
6.1 引论:典型场地样本上的设计实验 |
6.2 项目概况:北京市防护绿地中的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
6.2.1 区位及水文地质条件 |
6.2.2 堆体勘探结果 |
6.2.3 场地历史沿革 |
6.2.4 规划条件 |
6.3 设计过程:从治理措施分析到场地形态推衍 |
6.3.1 设计目标的确定 |
6.3.2 场地治理措施 |
6.3.3 技术美学的体现 |
6.4 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结果 |
6.4.1 分期规划 |
6.4.2 设计方案 |
6.5 设计反思 |
6.5.1 设计问题与设计方法 |
6.5.2 设计方法的意义 |
6.5.3 小结:本案例的示范性意义 |
第7章 成果总结与反思 |
7.1 成果总结 |
7.1.1 “通过设计之研究”理论框架的发展 |
7.1.2 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方法 |
7.1.3 论文的创新点 |
7.2 问题与展望 |
7.2.1 成果展望 |
7.2.2 设计研究的局限 |
7.2.3 研究的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温州市杨府山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置和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图纸 |
附录 B 温州市杨府山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图纸 |
附录 C 第 9 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锦绣谷景观方案设计图纸 |
附录 D 北京宋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首期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城市设计 |
1.4.2 中央商务区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设计及其控制相关研究 |
2.1 城市设计的发展及理论基础 |
2.1.1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
2.1.2 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及特征 |
2.1.3 我国的城市设计发展 |
2.2 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构成 |
2.2.1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
2.2.2 土地使用 |
2.2.3. 开放空间 |
2.2.4 步行街区 |
2.2.5 交通和停车 |
2.2.6 保护和改造 |
2.2.7 标识 |
2.3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
2.4 城市设计控制概念及其评价标准 |
2.4.1 城市设计控制的概念 |
2.4.2 城市设计控制的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央商务区(CBD)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
3.1 国内外中央商务区发展现状 |
3.1.1 国内中央商务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2 国外中央商务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 中央商务区(CBD)城市设计体系架构 |
3.2.1 CBD城市设计目标 |
3.2.2 CBD城市设计原则 |
3.2.3 CBD城市设计内容 |
3.3 中央商务区(CBD)城市设计方法 |
3.3.1 物质形体分析法 |
3.3.2 场所文脉分析法 |
3.3.3 生态分析法 |
3.4 中央商务区(CBD)进行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性 |
3.4.1 解决开发建设中的众多问题 |
3.4.2 架起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桥梁 |
3.4.3 城市设计的整合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 |
4.1 产业基地介绍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发展历程 |
4.1.3 规划介绍 |
4.2 设计目标及原则 |
4.2.1 设计目标 |
4.2.2 设计原则 |
4.3 设计概念 |
4.4 城市设计的内容 |
4.4.1 规划功能结构 |
4.4.2 建筑群体空间形态 |
4.4.3. 道路交通系统 |
4.4.4 景观绿化系统 |
4.4.5 总体建筑设计特色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控制研究 |
5.1 控制的目的及方法 |
5.1.1 控制的目的 |
5.1.2 控制方法 |
5.2 主要控制内容 |
5.2.1 容积率控制 |
5.2.2 建筑位置与退让控制 |
5.2.3 整体建筑形式控制 |
5.2.4 道路交通控制 |
5.2.5 绿地控制 |
5.3 弹性设计及控制 |
5.3.1 与城市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弹性 |
5.3.2 设计控制指标弹性 |
5.3.3 后续设计中的弹性设计 |
5.4 政策行为及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信息·生态·人——温州市杨府山商务中心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规划背景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策略研究 ——以温州中心城区为例[D]. 章翔飞.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6)
- [2]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3]温州市鹿城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D]. 张梦迪.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4]有机更新视角下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D]. 黄友琳.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5]温州建设“一江两岸”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思考[J]. 童宗煌,唐志勇. 规划师, 2015(S2)
- [6]温州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J]. 吴建明. 改革与战略, 2014(05)
- [7]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D]. 李增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典型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后的富营养化分析与预测研究[D]. 陈玉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9]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郭涌. 清华大学, 2012(07)
- [10]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首期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其控制研究[D]. 李广智. 沈阳建筑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