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乙醇制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醇,制浆,废液,树脂,法制,残余物,糠醛。
乙醇制浆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柴欣生[1](2016)在《基于乙醇制浆技术的生物质炼制模式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介绍了基于乙醇制浆技术发展出的生物质炼制过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从经济可行性的角度对此过程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造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赵吉,丁子栋,刘鹏鹏,周景辉[2](2015)在《分散剂对乙醇制浆中木素的防吸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聚乙二醇1000、多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研究了乙醇制浆蒸煮过程中分散剂对木素的防吸附作用。采用紫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浆料卡伯值检测等考察了分散剂的防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聚乙二醇1000对木素的防吸附效果最好,最适浓度为2.5mmol/L,该条件下2g绝干浆料吸附木素减少0.114 8g,浆料卡伯值由89.1下降为84.6,且木素多以小颗粒分布在纤维表面。(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王安娜[3](2015)在《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脱色及其糖分分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浆蒸煮黑液中的降解糖含量丰富,对其中的降解糖进行提取与纯化,可以达到既能够减少废液污染,又能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目前很少有对制浆废液中的降解糖进行回收和分离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针对芦苇乙醇制浆的特点,试图对芦苇乙醇逆流法制浆废液的蒸馏残余物进行脱色,从而得到混合的降解糖,进而为芦苇制浆蒸煮废液中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回收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是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研究。通过减压蒸馏和真空干燥收集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利用离子色谱检测其中的降解糖总含量高达54.38%,木糖含量为38.60%,而且木糖为总糖含量的70.98%,另外还有少量的Gal(半乳糖)、Glu(葡萄糖)和Ara(阿拉伯糖)。并且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得出结论蒸馏残余物主要为木素和降解糖的混合物。其次是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脱色方法初步研究。以脱色率以及降解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探讨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脱色,蒸馏残留物脱色率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经过分析可知脱色率的最佳检测波长是282nm。树脂、氧化钙、活性炭和硅藻土四种吸附脱色方法中,D285大孔强碱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效果最佳,色素的吸附过程完全遵循Freundlich方程。再次是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树脂脱色工艺参数优化研究。通过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静态脱色工艺参数为基础,探索D285树脂用于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动态脱色的工艺参数,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以期为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中的降解碳水化合物回收提供实验基础。树脂静态脱色时,溶液pH值6.00,脱色时间时间2h,树脂用量0.04 g﹒ml-1,脱色温度30℃,脱色率为89.93%,总糖保留率为93.52%。D285树脂的动态脱色工艺时,溶液质量浓度为6.00mg/ml,上柱液pH值6.5,温度30℃,流速6ml/min(0.75BV/min),上样量4BV,串联3个树脂脱色层析柱,脱色率为98.04%,总降解糖保留率为85.58%。最后是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脱色后所得样品研究。蒸馏残留物经过复溶、树脂脱色后,所得样品中总糖含量达到了90.18%,其中木糖含量占总重的69.79%,复溶、树脂脱色可以作为糖分分离手段。离子色谱法可以作为低聚木糖的定性、定量方法。经离子色谱法检测,蒸馏残余物经树脂脱色后,样品中木糖单糖的含量为7.94%,聚合度在2到6之间的木糖(D2-6木糖)总含量为27.83%,聚合度大于等于7的木糖(D≥7木糖)含量为34.02%,其中D2-6木糖占总木糖的39.88%,D≥7木糖占总木糖的48.75%。100g绝干芦苇原料,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为7.15g,复溶脱色后剩余2.89g,其中木糖2.02g,D2-6木糖1.04g。(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孙艺家[4](2014)在《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木素在纤维微区的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催化乙醇法制浆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的无污染制浆方法。然而,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存在着蒸煮温度偏高和乙醇木素吸附在纤维表面的现象,不但对蒸煮设备耐压性要求较高,而且造成了吸附的木素使后续漂泊药品用量增大的弊端,严重影响其产业化的推广。针对这两个问题,如若能够探析随蒸煮的进行,木素在植物纤维细胞微区的迁移机理,同时明确不同结构类型木素在不同时间段的迁移规律和迁移木素的结构特点,可以使我们从源头上了解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为探索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和降低乙醇法蒸煮温度奠定一定的基础,,并为合理解决制浆和洗涤过程中的木素吸附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对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木素在杨木细胞微区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在不同保温时间内,木素在杨木细胞微区的迁移规律,同时对杨木原料木素和不同保温时间下的黑液中的木素、纸浆中残余的纸浆木素以及吸附于纤维表面的吸附木素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分子量、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从机理层面更好地了解杨木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使用SEM-EDXA对杨木微区探测发现,木素在细胞角隅浓度最高,胞间层次之,细胞壁浓度最低;在初始脱木素阶段和大量脱木素阶段,木素在细胞微区各结构的脱除速率为胞间层(ML层)>细胞角隅(CC)>次生壁(S层);在残余脱木素阶段,木素在细胞微区各结构的脱除速率为细胞角隅(CC)>胞间层(ML层)>次生壁(S层)。对原料木素和不同保温时间下的黑液木素、纸浆内残余的纸浆木素和吸附于纤维表面的吸附木素进行研究。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分子量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分子量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使用31P-NMR技术得出木素结构谱图,对木素中各脂肪族羟基、羧基和酚羟基等功能基团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比,明确了不同木素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利用13C-NMR谱图和二维HSQC核磁共振谱图对木素结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获得了木素在蒸煮中的结构变化特点;最后利用TGA对木素的热解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胡欢[5](2014)在《有机酸对乙醇制浆蒸煮废液回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主要研究了芦苇乙醇叁段逆流蒸煮一段冷废液稀释0.8倍后部分脱出木素后得到的原废液,采用常压蒸馏,分析不同馏分和蒸馏残余固形物的组成变化,并与原废液加减中和后废液、原废液回用后得到的废液所得馏分进行对比,得到了有机酸对废液回收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对所得规律进行了验证。课题还对原废液回用后对成浆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乙醇法制浆废液回收、回用技术奠定理论基础。原废液常压蒸馏所得馏分,温度范围为85-103℃,所得馏分pH值为4.68,主要成分为水、乙醇、糠醛、甲酸、乙酸、乙酰丙酸。乙醇采用气相色谱法,糠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甲酸、乙酸和乙酰丙酸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检测是十分可靠的方法。馏分酒精度为17.8%(v/v),糠醛、甲酸、乙酸和乙酰丙酸浓度分别为5.387g/L、1.424g/L、2.298g/L和0.087g/L。常压蒸馏后所得固形物,其中含有糖及糖醛酸类物质,可以采用离子色谱法准确检测,1L原废液中含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的质量(g)分别为2.365、0.382、0.204、0.189和0.130,灰分含量1.934g/L。芦苇乙醇制浆废液中的水、乙醇、糠醛、甲酸、乙酸,乙酰丙酸等能够形成复杂的多元共沸体系,不同蒸馏温度下,共沸物的组成不同。乙醇、糠醛、有机酸分别主要存在于85~95℃、95~101℃和99~103℃的馏分中,分别占总回收量的79.9%、70.9%和86.4%(甲酸)、89.8%(乙酸)。原废液中加入弱碱(氢氧化钙)、强碱(氢氧化钠)后,可以有效破坏原有共沸体系,对乙醇回收几乎没有影响,乙酰丙酸回收量有较大提升。加入氢氧化钠后,馏分中几乎检测不到甲酸和乙酸,糠醛也受到较大破坏,废液最高沸点升高至115℃,不利于节能。加入氢氧化钙后,有以木素钙盐为主的沉淀生成,木素的进一步脱除对提高降解糖的回收纯度有利。原废液回用可以减轻废液回收负荷,在基本不影响废液回收工艺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浆料质量。与不回用相比,回流比为25%时,细浆得率提高了8.23个百分点,高锰酸钾值下降了5.1个百分点,打浆度为32°SR,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白度分别提高了26.86、18.1和20.2个百分点。废液回流对共沸体系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与原废液相比,常压蒸馏所得馏分温度范围一致,只是组成有所变化:乙醇和甲酸含量提高,乙酸含量有所减少,糠醛和乙酰丙酸含量几乎不变。甲酸含量升高导致回流废液pH降低。采用模型物法进行重复性验证,模型物用标准物复配而成。模型物与原废液馏分中乙醇、糠醛、甲酸、乙酸浓度和质量百分含量,以及馏分pH值变化规律趋势基本一致。只是馏分组成有所差异,出现馏分温度范围略有缩小,说明原废液中尚有不明物质参与了共沸体系的形成。对芦苇叁段逆流法乙醇制浆废液回收工艺的建议为:废液加0.8倍的水稀释,回收沉淀的木素,约1/4的原废液直接回用配制一段蒸煮液,剩余废液采用两种回收方式:一是常压蒸馏,截取85~95℃的馏分,含有大量乙醇,直接回用配制蒸煮液,95~101℃馏分回收糠醛,101~103℃馏分回收甲酸和乙酸,蒸馏残余物为含少量木素的降解糖;二是加过量氢氧化钙,回收沉淀的木素,将后面所有馏分混合到一起用于配制蒸煮液,蒸馏残余物为含少量甲酸钙和乙酸钙的的降解糖。(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4-05-01)
丁子栋[6](2013)在《实验室乙醇制浆洗涤设备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传统的水洗涤的方法洗涤自催化乙醇纸浆,存在一个现象,即洗涤过程中,随着乙醇体积分数降低和洗涤温度降低,乙醇木素会大量吸附在纤维表面上,最终会造成纸浆质量下降和漂白化学药品用量增加。目前针对这一问题,通常采取温度在60℃左右,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逆流洗涤。实验室都是采取人工手动洗涤,造成乙醇大量挥发,易引起燃烧,也造成大量乙醇浪费。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乙醇的回收负担。如果能就此问题设计出一款自催化乙醇制浆的洗涤设备,既实现机械洗涤,防止乙醇挥发,又实现自动逆流洗涤,即节省了人工、节省成本。对乙醇制浆方法实现产业化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木素在纤维微区迁移及表面吸附的机理研究”(31170554/c160402)内容一部分。目的是设计一台在实验室实现对自催化乙醇制桨后的浆料实现自动洗涤的设备。首先,在实验室对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后的浆料进行水洗,用电镜观察未洗和水洗浆料表面木素吸附情况,结果表明水洗只能使浆料的卡伯值由90下降到75.5,洗下很少的木素,大部分木素仍然吸附在纤维表面。其次,在实验室对自催化杨木乙醇浆料进行乙醇水溶液人工洗涤实验,在液比1:20,叁次单段的洗涤条件下,分别对乙醇浓度和洗涤温度进行了条件实验,考察卡伯值变化,并用电镜观察,得到较优的洗涤条件,即乙醇浓度60%,温度60℃,得到浆料的卡伯值为21.6,比较理想。依此条件做为自催化乙醇制桨浆料自动洗涤设备设计的依据。本着洗涤后的洗涤废液可回收再利用的的理念,根据实验室洗涤条件的结果数据,现设计一台乙醇浆料半自动四段逆流洗浆设备,来实现实验室乙醇浆料的机械洗涤。同时,由于蒸煮后的浆料pH值在3左右、温度较高,加之废液和60%乙醇水洗液都具有腐蚀性,所以整个设备的选材选择防腐材料,主要部件罐体采用不锈钢制作。管路采用国标PVC管配作。泵选用国标耐酸泵。另外,考虑到乙醇的挥发性和需要适当加热,所以整个洗涤过程要采用密闭状态,即此设备属于压力容器。按此理念,设计了该设备的流程和具体图纸。依据GB150、GB151钢制压力容器制作与设计标准,计算后得主要部件罐体壁厚为2mm。根据实验室人工洗涤浆料的绝干量、液比及时间计算,选择耐酸泵的实际参数为Q=72L/h,H=2m,N=33W。以上数据、流程图和绘制详图做为设备制造的依据。同时对该设备运行进行详解说明。(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3-05-01)
李丹丹[7](2013)在《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洗涤过程中木素吸附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lcell法制浆存在一个现象,即洗涤过程中当乙醇体积分数降低或洗涤温度降低,乙醇木素会大量吸附在纤维表面,结果会造成提取木素含量降低和后续漂白药品用量增大。目前对这一问题采取的一般做法是采用高温(温度在60℃左右)乙醇水溶液逆流洗涤,由于乙醇容易挥发且易燃,对洗涤设备要求甚高,同时也增加了乙醇回收的负担。如果能从机理上透析乙醇木素的吸附问题,可以为防止木素吸附,控制木素吸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对杨木乙醇制浆不同的洗涤方法对纤维表面吸附的木素含量和结构的影响以及用模拟底物在黑液中的木素吸附进行了实验探究,旨在为杨木自催化乙醇浆木素的吸附机理、防止木素吸附和洗涤理论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对自催化乙醇浆表面吸附木素进行洗涤条件优化实验,得到了较优的碱抽提和乙醇水溶液洗涤较优条件。在不同洗涤方法的较优洗涤条件下,测定了被洗涤下的表面吸附木素含量和结构的差异,探索了不同洗涤方法对表面吸附木素洗涤情况的影响。紫外测试和EDS测试结果表明乙醇洗和碱抽提方法均可将表面吸附木素洗掉,洗涤效果接近。用IR和1H-NMR分析了不同洗涤方法洗下的木素结构与黑液中木素的结构。结果表明,表面吸附木素与黑液木素的结构区别在于纤维表面吸附的木素含有了更多的愈创木基和脂肪族侧链上的羟基结构,可以认为纤维表面吸附的木素在结构上具有选择性。以浆料为底物在黑液中进行模拟吸附实验,模拟蒸煮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不同底物吸附木素。紫外光谱测试表明保温时间对表面吸附木素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保温温度对表面吸附木素含量的影响在于,低温时表面吸附木素的量很少,高温时吸附木素的量明显增加,原因可能是高温木素活性较大。IR和1H-NMR分析表明随着保温时间和保温温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吸附的木素在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模拟底物上吸附的木素的结构与原杨木自催化乙醇浆料表面吸附的木素结构区别在于模拟底物吸附的木素上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单元的含量比杨木浆本身吸附的木素多。漂白浆底物吸附的木素含有的紫丁香基比杨木自催化乙醇浆底物吸附的木素和原浆料表面上吸附的木素都要多。表面吸附的木素在结构上受模拟底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3-03-01)
张海[8](2012)在《杨木乙醇制浆回收乙醇循环利用及对制浆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造纸业以硫酸盐法制浆、烧碱法制浆为主流,但存在空气污染严重、碱回收投资规模大、副产物木素资源浪费等特点,所以有机溶剂制浆备受关注。目前乙醇法制浆由于其乙醇的可回收利用性和废液中的木素的可资源化利用性成为有机溶剂制浆的主流。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的制浆温度较高(205℃~210℃)以及乙醇的低沸点性致使蒸煮压力超过3.0MPa,对蒸煮设备要求较高。如果在不降低浆料性能的前提下循环使用回收的乙醇并利用其中的有机酸来催化制浆过程,降低蒸煮温度对进一步改进乙醇制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制浆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为催化剂,循环利用从废液中回收的乙醇,对蒸煮液中的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讨论,对杨木乙醇制浆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旨在改善蒸煮条件,降低制浆温度和压力,进而降低对蒸煮设备的要求。本实验在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蒸煮条件(液比1:10;蒸煮用乙醇浓度60%(体积分数);最高蒸煮温度205℃;保温时间150min)的基础上,循环回收利用废液中的一定体积的回收乙醇溶液及其中的有机酸来配制蒸煮液,随着蒸煮次数的增加,蒸煮液中的有机酸得到逐步积累,催化作用加强,浆料得率逐渐下降,在确保有较高得率的基础上,寻找自催化乙醇制浆蒸煮液中的最佳有机酸用量;在最佳有机酸的用量的基础上,通过降低蒸煮温度来实现浆料得率的逐步回升,回升到自催化乙醇制浆的水平。结果表明,从第叁次蒸煮实验到第四次蒸煮实验,细浆得率从47.28%下降到46.34%,下降了0.94个百分点,粗浆得率从48.47%下降到48.20%,下降了0.27个百分点,而卡伯值从18.14下降到18.13,只下降了0.01个单位,所以选定第叁次回用有机酸循环蒸煮实验的有机酸的用量为最佳有机酸的用量,即回用有机酸0.3458mo1/kg绝干木片。在最佳有机酸的用量的基础上,进行降温模拟蒸煮实验,在保温温度在195℃时,浆料的细浆得率最高,卡伯值较低,浆料性能较好,选定195℃为最佳蒸煮温度,而其它蒸煮条件不变。与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法相比,蒸煮温度由205℃下降到195℃,压力也从2.34MPa下降到1.47MPa,压力降为0.87MPa。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粗浆得率50.22%、细浆浆料得率50.08%、卡伯值22.99,与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的浆料性能相近(细浆得率47.95%、粗浆得率49.43%、卡伯值20.59)。大大缓解了蒸煮条件,为乙醇法制浆的产业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并且通过对两种浆料物理性能的检测,发现杨木酸催化乙醇制浆浆料的物理性能普遍好于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通过对脱木素反应历程和反应动力学研究,确定杨木酸催化乙醇法制浆脱木素反应为一级反应,脱木素过程分为大量脱木素(90min前)和残余脱木素(90min后)两个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反应速率常数为0.0136min-1,反应活化能为68.2003kJ/mol:残余脱木素阶段反应速率常数为0.0047min-1,反应活化能为89.7745kJ/mol,高于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大量脱木素阶段反应活化能47.9980kJ/mol,残余脱木素阶段反应活化能78.7751kJ/mol)。可见杨木酸催化乙醇法制浆脱木素比杨木自催化乙醇脱木素要难,杨木对酸催化乙醇法制浆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2-03-01)
马英辉,王联结,李利军,卢美欢[9](2011)在《酸催化乙醇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的前处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制浆废液中的多酚化合物是影响其后续利用和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采用XDA-1、D301、XDA-7树脂分别对造纸废液进行脱酚处理。结果表明:XDA-1脱酚效果较好,在最佳条件下,即流速1.5ml/min,样品中酚类浓度为0.3mg/ml左右,上样pH为2.0时,酚类的脱除率达到97.7%,还原糖损失率为5.8%。采用80%乙醇洗脱柱,88.9%的多酚得到回收。(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1年24期)
张本雷[10](2011)在《乙醇制浆》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醇制浆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制浆方法,其制浆废水除了含有乙醇外,还有木素、半纤维素、糖醛等,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乙醇木素一般通过蒸馏凝缩废液,然后酸析制成。乙醇木素具有纯度高、活性反(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1年18期)
乙醇制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以聚乙二醇1000、多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研究了乙醇制浆蒸煮过程中分散剂对木素的防吸附作用。采用紫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浆料卡伯值检测等考察了分散剂的防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聚乙二醇1000对木素的防吸附效果最好,最适浓度为2.5mmol/L,该条件下2g绝干浆料吸附木素减少0.114 8g,浆料卡伯值由89.1下降为84.6,且木素多以小颗粒分布在纤维表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醇制浆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静,柴欣生.基于乙醇制浆技术的生物质炼制模式的研究进展[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
[2].赵吉,丁子栋,刘鹏鹏,周景辉.分散剂对乙醇制浆中木素的防吸附作用[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5
[3].王安娜.芦苇乙醇制浆蒸煮废液蒸馏残余物脱色及其糖分分离技术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
[4].孙艺家.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木素在纤维微区的迁移[D].大连工业大学.2014
[5].胡欢.有机酸对乙醇制浆蒸煮废液回收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14
[6].丁子栋.实验室乙醇制浆洗涤设备的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13
[7].李丹丹.杨木自催化乙醇制浆洗涤过程中木素吸附规律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
[8].张海.杨木乙醇制浆回收乙醇循环利用及对制浆性能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12
[9].马英辉,王联结,李利军,卢美欢.酸催化乙醇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的前处理工艺[J].中华纸业.2011
[10].张本雷.乙醇制浆[J].中华纸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