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的历史

世贸组织的历史

一、世贸组织的发展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生,裴长洪,毕吉耀,洪晓东,杨国华,宋泓[1](2022)在《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值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周年之际,2021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国际贸易研究室联合组织召开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是积极参与全球化、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体制机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度、广度达到最好水平。现在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化出现倒退;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越来越注重意识形态以及日益强调国家安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关注贸易自由化到更加关注边境后措施。区域化是对全球化进程的肢解,世界贸易组织可能成为制度之争、话语权之争和发展模式之争的场所。但只要世界贸易组织不宣布解散,它就永远是反对全球经济治理中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阵地。世界贸易组织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摒弃一些阻碍其有效运转的机制和程序。未来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关键是融合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基于对等的公平贸易和基于共享的包容贸易,主要大国共同推动建立自由、公平和包容的多边贸易新秩序。

赵宏[2](2021)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5年:辉煌、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回顾世贸组织成立25年来,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性提出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做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在分析争端解决机制的多重内在制衡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争端解决机制运转高效性以及裁决稳定性的突出特点。然后针对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遭到否决这一问题,分析了由此引发的争端解决机制乃至世贸组织的整体危机,并对该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恢复与重建上诉机构、改革争端解决机制的参考建议。

宋微,尹浩然[3](2021)在《鼎撑多边贸易体制,还看中国担当》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也预示着世界经济迈向了更加富有动能的新纪元。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中所言,“这20年,是中国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20年,是中国把握机遇、?

吴绮敏[4](2021)在《回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历史性时刻》文中研究表明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开启了中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新一页。这一天,来之不易。15年谈判,被称为世贸组织历史上最复杂、技术上最困难的博弈。中方工作团队多少人“黑头发谈成了白头发”。这一步,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

刘文波,陈爱萍[5](2021)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湖北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2021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我国加快改革开放进程,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认真行使成员权利,推动了我国和其他成员的外贸增长及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站在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的关口进行回顾与展望,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本文回顾了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湖北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总结经验,化解风险,破解难题,以期实现新的、更好的、持续的发展。

朱杰进,魏宇航[6](2021)在《中国入世二十年:从艰难融入到部分引领》文中提出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与世贸组织的互动,提出从艰难融入到全面适应再到部分引领是中国与世贸组织关系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而化解市场经济地位与发展中国家地位这两大身份认同困境是贯穿三个阶段推动中国角色转变的内在逻辑和主要动力。在艰难融入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主要体现在中国复关/入世谈判中的选择性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条款等极具争议性的条款上,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则主要体现在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市场的开放和准入义务上;在全面适应阶段,中国开始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来应对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以及所谓的"中国改革停滞论",扞卫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也通过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规定,扞卫了作为发展中国家所享有的制度性权利;在部分引领阶段,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了发展中国家身份的原则立场,策略性地"以开放求发展"的姿态追求和实现新型国家利益,开始在电子商务和投资便利化等世贸组织新兴议题中发挥引领作用。

许菲[7](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指出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郭雳[8](2021)在《新时代国际法律风险应对与全球治理推进》文中提出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就有效应对涉外法律风险和促进国际法治等问题逐步深入思考后形成的思想结晶。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可以从国家利益本位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实行法治的方法论以及统筹协调的战略观等三个角度进行整体把握。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同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利用国际组织开展斗争、构建金融反制裁措施法治体系和指导主权财富基金促进国际法治提升等方面展现出显着引领价值,是新时代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根本遵循。

冀牡丹[9](2021)在《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背景、挑战及路径研究》文中认为

陈德露[10](2021)在《论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理》文中指出从2012年中国昆仑银行案,到2017年的中国丹东银行案,再到2018年的中兴公司案,近年来美国针对我国银行企业的次级制裁频频发生。作为美国次级制裁的主要受害国,我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以美国次级制裁为切入点,研究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理,分析其制裁法律体系与制裁执行手段,以求对关于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研究有所裨益。面对愈演愈烈的美国次级制裁,探索如何有效反制美国次级制裁这一问题也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关于论文研究内容,其包括美国对华次级制裁的案例、美国次级制裁概述、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制和中国应对四部分。了解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制,并为我国政府提出应对建议,是本次研究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是,中国昆仑银行案、中国丹东银行案和中兴公司案中关于美国次级制裁的基本案情和适用的美国次级制裁法;二是,美国次级制裁的产生原因与立法发展,次级制裁的概念界定与基本法律特征;三是,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制,这里主要就美国次级制裁的域外管辖权基础、美国次级制裁的国内法依据、美国次级制裁的执行展开分析;四是,针对美国次级制裁,我国政府在国际与国内不同层面上可以采取的有效对策。关于论文研究结论,第一,关于美国次级制裁的产生原因,引起美国次级制裁的因素主要包括满足美国特定的利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需要、维护国际和平及保护人道主义。第二,美国次级制裁的本质是为了确保初级制裁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通过扩大美国制裁法的域外效力,美国对与被制裁方存在经贸合作等密切联系的不特定第三方实施制裁,包括贸易限制、投资限制、金融制裁这三个手段,强迫第三方加入美国制裁阵营,从而实现美国最大程度打击被制裁对象的预期目标。第三,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特征有三点,以初级制裁为基础、次级制裁对象不特定、以经济制裁为主要制裁手段。第四,在域外管辖权基础上,美国从属人管辖权原则等四个管辖权原则为次级制裁提供合理基础。美国通过属人管辖权原则,扩大其对海外子公司商业活动的管辖;通过效果原则和保护原则,拓宽其对境外行为的管辖;通过普遍管辖原则,赋予自身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管辖。第五,在美国次级制裁法律体系上,该体系是由一般性法律与专门性制裁法案共同组成,既包括一般法《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也包括针对特定国家和特别活动而制定的专门性制裁法案,比如《赫尔姆斯—伯顿法案》、《达马托法案》和《爱国者法案》。第六,在美国次级制裁的执行上,OFAC是核心执行机构,其主要通过金融机构、SWIFT和CHIPS美元清算系统等途径,落实美国次级制裁的具体措施。OFAC不仅有权要求美国银行冻结资产、禁止与被制裁对象金融往来,而且有权通过向SWIFT发出传票从而获得相关的金融信息,还有权通过CHIPS美元清算系统切断被制裁对象使用美元的途径,把被制裁对象从美元清算体系中剔除出去。此外,针对美国次级制裁,提出我国在不同层面上的应对建议是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在当前阶段,建议我国政府充分发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积极推动中美双边谈判磋商,同时也要完善我国的反制裁法,并继续加强对国内企业的合规管理和审查。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国际层面,对于美国的次级制裁,我国政府应积极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同时,为了保证我国企业和个人获得及时救济,也要积极推动中美双边谈判,尽可能地减少美国次级制裁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在国内层面,我国可以在既有法律和规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制裁法;同时,我国政府还应继续加强对国内企业的合规管理和审查,不断增强企业对合规风险的应对能力。

二、世贸组织的发展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贸组织的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什么会带来远超预期的进步和变化?
    (二)二十年来多边贸易治理改革举步维艰
    (三)中国的选择
全球经济治理中国方案的理论内涵
    (一)现行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与矛盾
    (二)中国提出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涵
    (三)现行全球经济治理的两重性和突出矛盾
    (四)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阵地
从区域经贸合作到多边贸易体制改革
    (一)加入世贸组织之前:通过区域合作适应多边体制
    (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
    (三)2017年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以来:全球化逐步退潮、区域化再次兴旺
    (四)关于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思考
    (五)中国的努力方向
世贸组织的变化、挑战和未来
    (一)世贸组织发生的变化
    (二)世贸组织面临的问题
    (三)世贸组织的未来与成员的应对
创造历史: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意义
    (一)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认识
    (二)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意义
世贸组织规则是一根“定海神针”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收益
    (二)未来展望

(2)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5年:辉煌、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的辉煌
    (一)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性创新
    (二)争端解决机制运转的高效性
    (三)争端解决机制裁决的稳定性
二、困境与危机
三、建议与出路

(4)回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历史性时刻(论文提纲范文)

相聚多哈,殊为不易的起步
有口皆碑,放眼共赢大愿景
举杯相庆,周末之夜尤难忘
历史存鉴,机遇仍在开放中

(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湖北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湖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1. 进出口额迅速增加
    2. 外商投资持续增长
    3. 对外投资项目显着增加
    4. 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湖北经济发展的经验
    1. 全面开放市场,着力吸引外资
    2. 坚持信守承诺,运用规则维护利益
    3.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
    4. 利用区位优势,沿江建立经济带
    5. 不断培养人才,壮大科研队伍
三、当前湖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 外贸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3. 美日欧对我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加剧
四、湖北经济发展的展望
    1. 发展实体经济,谋划全球布局
    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3. 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外贸新动能
    4. 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扩大开放
    5. 多措并举,做好地方世贸组织工作

(6)中国入世二十年:从艰难融入到部分引领(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和理论分析框架
二、中国的复关/入世谈判:艰难融入
    (一)准备阶段:1986-1989年
    (二)接触阶段:1992-1994年
    (三)实质性谈判阶段:1995-2001年
三、入世后中国与世贸组织的互动:全面适应
    (一)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三)多边贸易谈判机制
四、当前中国与世贸组织谈判:部分引领
    (一)电子商务
    (二)投资便利化
五、结 语

(7)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小结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一)接触探索阶段
        (二)磨合调整阶段
        (三)稳定增长阶段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小结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小结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新时代国际法律风险应对与全球治理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我国涉外法律实践的基本矛盾凸显
        1.涉外法律风险呈现激增态势
        2.涉外法治战略布局不完善
    (二)国际法治不彰的时代危机加剧
    (三)在变局中探索创新
        1.起始阶段
        2.发展阶段
        3.成熟阶段
二、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的核心意涵
    (一)国家利益本位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
        1.国家利益本位
        2.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实行法治的方法论
    (三)统筹协调的战略观
三、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开展对外斗争
    (一)利用国际组织开展对外斗争,弘扬公平正义合作的理念
    (二)坚决维护多边合作体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三)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四、引领构建金融反制裁措施法治体系
    (一)美国金融制裁措施的主要类型
    (二)中国金融反制裁措施的现状检讨
    (三)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对完善金融反制裁措施法治体系的启示
五、探索通过主权财富基金促进国际法治的创新路径
    (一)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法治的促进功能和所受制约
        1.主权财富基金具备促进国际法治提升的功能
        2.多重因素制约主权财富基金促进功能的发挥
    (二)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对主权财富基金发挥促进功能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促进国际法治的展望
六、结语

(10)论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美国对华次级制裁的案例引入
    1.1 中国昆仑银行案
        1.1.1 案情简介
        1.1.2 法律适用
    1.2 中国丹东银行案
        1.2.1 案情简介
        1.2.2 法律适用
    1.3 中兴公司案
        1.3.1 案情简介
        1.3.2 法律适用
第2章 美国次级制裁概述
    2.1 美国次级制裁的产生与发展
        2.1.1 美国次级制裁的产生原因
        2.1.2 美国次级制裁的立法发展
    2.2 美国次级制裁的概念与特征
        2.2.1 美国次级制裁的概念
        2.2.2 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特征
第3章 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制
    3.1 美国次级制裁的域外管辖权基础
        3.1.1 属人管辖权原则
        3.1.2 效果原则与保护原则
        3.1.3 普遍管辖原则
        3.1.4 小结
    3.2 美国次级制裁的国内法依据
        3.2.1 《对敌贸易法》和《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
        3.2.2 《赫尔姆斯—伯顿法案》、《达马托法案》和《爱国者法案》
        3.2.3 小结
    3.3 美国次级制裁的执行
        3.3.1 次级制裁手段
        3.3.2 制裁执行机构
        3.3.3 小结
第4章 美国次级制裁的中国应对
    4.1 国际层面之中国应对
        4.1.1 充分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4.1.2 积极推动中美双边谈判
    4.2 国内层面之中国应对
        4.2.1 完善我国反制裁法
        4.2.2 加强对企业的合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四、世贸组织的发展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回顾与展望[J]. 张燕生,裴长洪,毕吉耀,洪晓东,杨国华,宋泓. 国际经济评论, 2022(01)
  • [2]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25年:辉煌、困境与出路[J]. 赵宏. 国际贸易, 2021(12)
  • [3]鼎撑多边贸易体制,还看中国担当[N]. 宋微,尹浩然. 国际商报, 2021
  • [4]回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历史性时刻[N]. 吴绮敏. 环球时报, 2021
  • [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湖北的回顾与展望[J]. 刘文波,陈爱萍. 全国流通经济, 2021(32)
  • [6]中国入世二十年:从艰难融入到部分引领[J]. 朱杰进,魏宇航. 国际观察, 2021
  • [7]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8]新时代国际法律风险应对与全球治理推进[J]. 郭雳. 中外法学, 2021(04)
  • [9]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背景、挑战及路径研究[D]. 冀牡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10]论美国次级制裁的法律机理[D]. 陈德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世贸组织的历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