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它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两个立柱(1),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弯弧横梁(2),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弯弧横梁(8),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开口向后,左右两个立柱(1)上方设置有第四弯弧横梁(9),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开口向下,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斜撑(10)与左右两个立柱(1)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和第四弯弧横梁(9)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弯弧立柱(11)。本实用新型在左右两个立柱上部之间设置防撞结构,当车辆与车身较高的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两个立柱(1),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弯弧横梁(2),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开口向后,上下两个第一弯弧横梁(2)前侧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下方设置有第二弯弧横梁(4),所述第一支撑柱(3)向下延伸连接至第二弯弧横梁(4)上,所述第二弯弧横梁(4)左右两端通过第二支撑柱(5)与下侧的第一弯弧横梁(2)相连接,所述第二弯弧横梁(4)上斜向后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斜撑(6),左右两个第一斜撑(6)下端之间设置有横梁(7);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弯弧横梁(8),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开口向后,左右两个立柱(1)上方设置有第四弯弧横梁(9),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开口向下,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斜撑(10)与左右两个立柱(1)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和第四弯弧横梁(9)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弯弧立柱(11)。
设计方案
1.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两个立柱(1),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弯弧横梁(2),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开口向后,上下两个第一弯弧横梁(2)前侧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下方设置有第二弯弧横梁(4),所述第一支撑柱(3)向下延伸连接至第二弯弧横梁(4)上,所述第二弯弧横梁(4)左右两端通过第二支撑柱(5)与下侧的第一弯弧横梁(2)相连接,所述第二弯弧横梁(4)上斜向后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斜撑(6),左右两个第一斜撑(6)下端之间设置有横梁(7);
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弯弧横梁(8),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开口向后,左右两个立柱(1)上方设置有第四弯弧横梁(9),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开口向下,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斜撑(10)与左右两个立柱(1)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和第四弯弧横梁(9)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弯弧立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上方设置有第五弯弧横梁(12),所述第五弯弧横梁(12)与上侧的第一弯弧横梁(2)之间通过左右两个第三支撑柱(1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弯弧横梁(12)上设置转向管柱支架(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侧的第一弯弧横梁(2)上设置有左右两个雨刮臂支架(15),左右两个雨刮臂支架(15)之间设置有雨刮器支架总成(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弯弧横梁(12)与第一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第三斜撑(1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属于客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我国客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客运车辆已成为我国公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客运车辆事故是特大交通事故的主体。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客车肇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整个道路交通事故的40%~50%。因此,国家法规标准对客车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客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发生的概率最高。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为了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要求在客车前部必须设置防撞结构。据统计,在客车正面碰撞事故中,客车与卡车碰撞造成的人员死伤最多。这主要是因为现有客车前围骨架上的防撞结构大都设置在客车前部较低的位置,一旦与卡车这样的车身较高的车辆发生正面碰撞,前围骨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并且现有客车前围骨架受到强烈撞击后会向车内方向发生大幅度变形,侵占前排司机及乘客空间,易对前排乘客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它在左右两个立柱上部之间设置防撞结构,当车辆与车身较高的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它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两个立柱,左右两个立柱下部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弯弧横梁,所述第一弯弧横梁开口向后,上下两个第一弯弧横梁前侧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弯弧横梁下方设置有第二弯弧横梁,所述第一支撑柱向下延伸连接至第二弯弧横梁上,所述第二弯弧横梁左右两端通过第二支撑柱与下侧的第一弯弧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二弯弧横梁上斜向后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斜撑,左右两个第一斜撑下端之间设置有横梁;
左右两个立柱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弯弧横梁,所述第三弯弧横梁开口向后,左右两个立柱上方设置有第四弯弧横梁,所述第四弯弧横梁开口向下,所述第四弯弧横梁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斜撑与左右两个立柱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弯弧横梁和第四弯弧横梁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弯弧立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弧横梁上方设置有第五弯弧横梁,所述第五弯弧横梁与上侧的第一弯弧横梁之间通过左右两个第三支撑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五弯弧横梁上设置转向管柱支架。
优选的,上侧的第一弯弧横梁上设置有左右两个雨刮臂支架,左右两个雨刮臂支架之间设置有雨刮器支架总成。
优选的,所述第五弯弧横梁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三斜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左右两个立柱上部之间设置防撞结构,当车辆与车身较高的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相关部件(雨刮器、转向管柱支架)的安装空间要求,各部件之间互不干涉,有利于后续的维修和维护;
3、本实用新型在弯弧横梁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而弯弧横梁与支撑柱之间设置的斜撑又能够提高弯弧横梁的强度,从而在发生碰撞时起到有效保护驾驶员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
立柱1
第一弯弧横梁2
第一支撑柱3
第二弯弧横梁4
第二支撑柱5
第一斜撑6
横梁7
第三弯弧横梁8
第四弯弧横梁9
第二斜撑10
弯弧立柱11
第五弯弧横梁12
第三支撑柱13
转向管柱支架14
雨刮臂支架15
雨刮器支架总成16
第三斜撑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它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两个立柱1,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有两个第一弯弧横梁2,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开口向后,上下两个第一弯弧横梁2前侧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柱 3,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下方设置有第二弯弧横梁4,所述第一支撑柱3向下延伸连接至第二弯弧横梁4上,所述第二弯弧横梁4左右两端通过第二支撑柱5与下侧的第一弯弧横梁2相连接,所述第二弯弧横梁4上斜向后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第一斜撑6,左右两个第一斜撑6下端之间设置有横梁7;
左右两个立柱1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弯弧横梁8,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开口向后,左右两个立柱1上方设置有第四弯弧横梁9,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开口向下,所述第四弯弧横梁9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斜撑10与左右两个立柱1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弯弧横梁8和第四弯弧横梁9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弯弧立柱11;
所述第一弯弧横梁2上方设置有第五弯弧横梁12,所述第五弯弧横梁12与上侧的第一弯弧横梁2之间通过左右两个第三支撑柱13相连接;
所述第五弯弧横梁12上设置转向管柱支架14;
上侧的第一弯弧横梁2上设置有左右两个雨刮臂支架15,左右两个雨刮臂支架15之间设置有雨刮器支架总成16;
所述第五弯弧横梁12与第一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第三斜撑17。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868.5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19502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0R19/18
专利分类号:B60R19/18;B60R19/02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新澄路2号
发明人:张中帆;蒋洪
第一发明人:张中帆
当前权利人: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海波;孙燕波
代理机构:114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立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