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昭唐嵩刘红(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内科四川崇州611236)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院院内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提高院内卒中的防治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院内卒中的临床资料,就院内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院内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纤颤、感染、既往卒中史、情绪激动。可能的机制为血管壁病变、脑组织低灌注、栓塞、血液学因素等综合所致。结论院内卒中危险因素多种多样,提高认识,有利于院内卒中的防治。
【关键词】院内卒中危险因素机制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024-02
Psychiatrichospitalstrokeanalysis
Gaoqun-zhao,TangSang,liuhong
(DemobilizedVeteransHospitalinChongzhou,SichuanProvince,Postcode611236)
【Abstract】ObjectiveExploringpsychiatricriskfactorsforin-hospitalstrokeandpossiblemechanisms,Improvein-hospitalstrokepreventionawareness.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of46casesofin-hospitalclinicaldataofstroke,Riskfactorsforin-hospitalstrokeandpossiblemechanismsforanalysis.ResultsIn-hospitalstrokeriskfactorsareage,smoking,highbloodpressure,diabetes,highcholesterol,atrialfibrillation,infection,previoushistoryofstroke,withemotion.Possiblemechanismsforlowperfusionandembolizationofvascularwalllesionandbrain,bloodfactorsandothercomprehensive.ConclusionRiskfactorsforin-hospitalstrokerange,Raiseawarenessandconduciveto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strokeinthehospital.
【Keywords】In-hospitalstroke;riskfactor;mechanisms
院内卒中(in-hospitalstroke)是指发生在住院间的卒中。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加之我院为优扶医院,有部分病员终身住院,多合并内科疾患,故院内卒中的几率大大增加,常导致死亡和不良预后,我院死亡病例多与之有关。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期间发生卒中患者4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期间发生卒中患者46例,其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48-92岁,平均年龄63.5岁。男性患者均有吸烟史。患者以精神分裂症入院3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入院10例,情感障碍入院6例。46例卒中病员,其中脑梗死36例(78.3%),脑出血8例(17.4%),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4.3%)。分别来源于老年精神病区16例(34.8%),康复精神病区14例(30.4%),重型男精神病区6例(13.1%),女精神病区10例(21.7%)。
1.2诊断依据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梗死及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均行头颅CT和/或头颅MRI检查证实。
1.3方法对46例院内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卒中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有血压控制不好,血压偏高5例,血压偏低4例;血糖控制不理想6例;房颤6例;血液粘稠4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凝血功能障碍3例;多种危险因素6例。出血性卒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有精神症状重,引起情绪激动或自伤4例,其中1例情绪激动用头闯墙,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患者假服药,血压过高2例,导致脑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异常1例,多种病因3例。
2.2卒中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高血压病20例、高脂血症18例、心脏疾病16例、2型糖尿病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4例,心房纤颤6例、感染5例、血液系统疾病2例、既往有卒中病史2例。患者发生卒中前合并1种、2种、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例数分别为5例、10例、14例及17例。
2.3卒中发病时间院内卒中患者多在睡眠中发病,共有30例,在活动中、情绪激动后、自伤后发病共12例。发病时间不详4例。
2.4卒中临床表现症状最常见为肢体乏力、行走不稳,有30例,意识障碍9例,头痛、头晕5例,言语障碍3例,精神症状加重3例,吞咽困难2例。
2.5治疗及预后46例中,有40例在我院治疗,有6例急性期到上级医院治疗,生存者又转回我院康复治疗。46例中,好转28例(占60.9%),死亡18例(39.1%)。其中卒中直接导致死亡10例,感染死亡4例,精神病加重导致死亡4例。
3讨论
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它与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2]。我国2004-2005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第一致死病因[3]。
本组院内卒中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以缺血性卒中为主(78.3%)。临床各精神病区都有发生,但是,以老年精神病区和康复精神病区为主,这两个病区多为长期住院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有直接关系。多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疾病、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房纤颤、感染等基础疾病。加之生活自理差,精神衰退明显,不能及时表达身体不适感。发病时间不详有4例,延误了治疗。院内卒中的首发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发生院内卒中血压过高、过低最多,其次为血糖控制不理想、房颤、血液粘稠等。本组病例发生院内卒中后死亡18例,死亡率高达39.1%。其中卒中直接导致死亡10例,感染死亡4例,精神病加重导致死亡4例。与精神病患者对病情关注度和治疗不配合有关。其中1例患者50岁,额、颞叶多灶小梗塞,梗塞本身不会致死,但是,患者以精神症状首发,误认为是精神疾病加重,而加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使之精神症状加重,患者又不慎受凉引起重症肺部感染,导致死亡。故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症、心脏疾患、感染、情绪激动均为精神病院院内卒中可能的危险因素。
院内卒中的可能机制①血管壁病变是卒中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为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脏疾患。本组精神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居多,血糖、血脂及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是发生脑卒中的因素之一。②脑组织低灌注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压过低,脑组织长期处于血液灌注不足的低灌注状态,造成全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弥漫性缺血缺氧性损害,发生血液动力型脑梗死。③情绪激动、血压过高,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④栓子脱落致脑栓塞栓塞是院内卒中的又一机制,栓子多为心源性,尤其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本组病例房颤6例,是导致脑血栓的主要病例。Framingham研究资料表明心房纤颤造成脑栓死的危险因素为正常人群的17倍。⑤血液学因素凝血功能的改变,与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都有关系。本组病例感染和血液系统疾病与之有关。然而,上述院内卒中的危险因素和机制并非独立存在,本组有合并1种、2种、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例数分别为5例、10例、14例及17例。说明患者多存在一种至多种以上卒中危险因素和机制,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给预防和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我们统计精神病医院发生院内卒中与综合性医院发生院内卒中有不同的特点:①假服药导致血压、血糖控制不良。②饮食控制困难,以致血糖、血脂难以控制。③本组男病员均有吸烟史,此危险因素不能得到干预。④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卒中,极易误诊。院内卒中临床表现以肢体乏力、行走不稳、意识障碍多见,这些症状多能引起重视,本组中以精神症状首发卒中3例,误认为本身精神疾病的波动。⑤卒中发生不配合治疗。⑥精神科医生对卒中的认识不够。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精神病院医生应加强神经内科知识的学习,提高对院内卒中危险因素的早期认识。基础疾病的良好控制,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尽可能干预卒中的危险因素。多关心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准确分辨精神症状加重的原因。认识到院内卒中的相关因素,提高防治的理论依据,做到早期诊断明确,及时有效治疗,减少死亡率,降低自残率,对降低院内卒中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贾建平,陈生弟,崔丽英,等.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0.
[3]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新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6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