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密度论文-吕峰,严兴洪,王小红,严林俊,张敏

孢子密度论文-吕峰,严兴洪,王小红,严林俊,张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孢子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条斑紫菜,优良品系,自由丝状体,移植

孢子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吕峰,严兴洪,王小红,严林俊,张敏[1](2019)在《移植量、光密度及温度对条斑紫菜不同品系壳孢子放散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条斑紫菜优良品系深丰1号、深丰2号及野生品系WT为试验对象,在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移植育苗过程中设置不同的自由丝状体移植量和光温条件,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条斑紫菜不同品系丝状体生长和壳孢子放散量情况。结果表明,贝壳丝状体营养生长阶段,10~50μmol/(m~2·s)范围内提高光密度或15~25℃范围内提高温度都能加快贝壳丝状体的营养生长,初始藻落密度提高,丝状体能更快布满贝壳表面,获得更高的藻落密度;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培养适宜的移植量、光密度、培养温度分别为100 mg/m~2、10μmol/(m~2·s)、2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彭雪,韩涛,郭健桦,何宏斌,韩晓鸽[2](2016)在《暖季型草坪草AMF侵染与孢子密度季节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州地区常见暖季型草坪草(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根系AMF侵染率、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探讨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叁种草坪草的根系AMF侵染以菌丝侵染为主,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低,囊泡侵染率较低,很少丛枝侵染;(2)季节对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有一定的影响,草坪草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最大值多出现在夏季或冬季,而春季和秋季则较低;(3)对于土壤因子,AMF菌丝侵染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着正相关,而囊泡侵染率与电导率成显着正相关,与全氮和全磷成极显着负相关;对于气候因子,AMF总侵染率和菌丝侵染率均与月均气温和月均降水成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于舒怡,梁春浩,刘丽,刘长远,傅俊范[3](2016)在《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速率、空中孢子囊密度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葡萄霜霉病流行速率、空中孢子囊密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感病品种红地球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调查了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的流行动态,并对空中孢子囊密度进行定时捕捉,结合田间环境监测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葡萄霜霉病的流行规律为:指数增长期为5月1日至7月23日,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23日至8月19日,衰退期为8月19日至葡萄生育末期。整个生长季葡萄霜霉病流行速率呈正态分布,其变化动态与该病害的流行时期特点基本一致。单季病害流行期,流行速率与温度、前5 d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和0.409;在始发期和盛发期,空中孢子囊密度与流行速率、前5 d平均相对湿度、前5 d平均叶面湿润时数、前5 d积累降雨量基本均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和0.768、0.836和0.651、0.651和0.834、0.954和0.747;与当日降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和-0.542。表明上述与葡萄霜霉病流行相关性较高的因素可作为构建葡萄霜霉病预测模型的关键因子。(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胡文武,辛国荣,郭健桦,彭雪[4](2015)在《广州地区7种菊科入侵植物丛枝菌根侵染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的生境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广州地区7种菊科(Compositae)入侵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互作共生关系,调查了这7种菊科入侵植物在4种生境中的AMF侵染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并分析土壤因子对AMF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入侵植物根内均受到AMF侵染,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到AMF孢子;AMF侵染在宿主间差异显着,生境间的差异不显着;孢子密度在生境和宿主间的差异均显着,人工绿地、农田果园的AMF孢子密度均显着高于森林周边和滨海地带。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田果园生境的根际土壤孢子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森林周边生境的AMF总侵染率与土壤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人工绿地的AMF总侵染率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滨海地带的AMF总侵染率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这些对理解菊科植物入侵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胡文武,吴勇,郭健桦,彭雪,辛国荣[5](2015)在《东寨港红树林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和孢子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丛枝菌根(AM)结构存在于多种红树植物根内,但目前对于红树林中AM真菌的研究还未能完全揭示其存在的原因和状况。研究通过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中不同潮位16种红树植物根内AM侵染情况、AM真菌孢子密度以及土壤理化因子开展调查,以了解东寨港红树林中AM真菌的存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种红树植物与AM真菌存在共生关系,其中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许树(Clerodendrum inerme)、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黄槿(Hibiscus tiliaceus)侵染率较高,均高于55%;16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到AM真菌孢子,每25 g土壤的平均孢子密度为(25.7±2.7)个。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宿主植物根内AM侵染情况差异显着;潮位对AM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具有显着影响,表现为高潮位显着高于中、低潮位,而中低潮位间无显着差异。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有效磷含量可能是影响东寨港红树林生境中AM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主要土壤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韩涛,辛国荣,韩晓鸽,黄丹,胡文武[6](2013)在《暖季型草坪草根际AMF感染及孢子密度季节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广州地区常见暖季型草坪草(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Sw.)Beauv.)、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inn.)Pers.)和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AM感染率、根际土壤AM真菌孢子数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探讨AM感染率和AM真菌孢子密度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叁种草坪草的根系AMF总感染率和菌丝感染率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低,囊泡感染率四季均表现很低;(2)季节对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有一定的影响,总体上草坪草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最大值多出现在夏季和冬季,而春季和秋季则较低;(3)叁种草坪草根系AMF感染率和孢子密度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均未达到显着相关。研究结果对草坪建植和养护管理的菌根技术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2-20)

吴勇[7](2013)在《中国不同区域红树林AMF侵染及土壤孢子密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红树林中AMF研究的报道极其有限,已有的研究大多也只是初步调查了某一特定红树林生境中AMF对红树植物的感染强度及孢子情况,对于大范围红树林中AMF侵染特征尚无涉及。本文首次对大区域内不同纬度不同气候带红树林生态系统中AMF进行了研究,以中国大陆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4省6个红树林区域及与之共生的AMF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AMF生态学方法调查各主要红树植物根内AMF感染率,采用湿筛倾析法分离鉴定土壤中AMF孢子,记录孢子数量,测定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影响AMF与红树植物共生关系的主要土壤因子,并结合红树林分布的纬度特征,探讨AMF侵染红树植物的区域性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所调查的中国大陆6个红树林分布区均有AMF侵染,存在侵染的物种比例很高。浙江西门岛、福建漳江口和广东汕头苏埃湾红树林AMF侵染比例达100%,广东淇澳岛达90.9%,广东高桥达81.8%,海南东寨港中侵染比例最低,也达到了75.0%。2)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AMF物种多样性,本研究鉴定出球囊霉属10种,类球囊霉属2种,无梗囊霉属1种,共13种AMF孢子,此外还有4种无法鉴定。在研究范围内,随着纬度的升高,不同红树林区域中AMF孢子种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红树林区域中发现的孢子种数为,浙江西门岛5种,福建漳江口16种,广东苏埃湾14种,广东淇澳岛13种,广东高桥12种,海南东寨港10种。3)不同区域红树林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不同,各地孢子平均密度为,浙江西门岛27.2个/25g,福建漳江口507.5个/25g,广东苏埃湾730.1个/25g,广东淇澳岛566.4个/25g,广东高桥305.3个/25g,海南东寨港256.4个/25g。在研究范围内,随着纬度升高,孢子密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4)不同区域土壤因子对红树植物根内AMF侵染和孢子密度的影响不同,AMF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的过程受到不同因素的共同影响。浙江西门岛、福建漳江口和广东苏埃湾中有机质是主要土壤因子,广东淇澳岛中pH、有机质、全磷和速效氮起主要作用,广东高桥中为有机质、电导率和速效磷,海南东寨港为有机质、电导率和速效氮,而有机质对各区域红树林中AMF的侵染均有重要影响。5)红树植物根内AMF感染率随纬度变化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变化,仅老鼠簕和桐花树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随纬度升高,根内AMF感染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福建漳江口达到最高值。在不同区域红树林中,海漆和许树的感染率均比其他物种要高,而秋茄和木榄的感染率均极低。(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期刊2013-06-30)

赵方贵,刘广富,管志坤,牛柱峰,刘广玉[8](2012)在《土壤根际环境对烟草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烟草栽培土壤因子对烟草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的影响。[方法]检测山东日照和临沂烟区烟草根际土样理化性质,分析各土壤因子与烟草AM真菌定殖率、孢子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日照和临沂烟草土样均含有土着AM真菌孢子;AM真菌孢子数与定殖率呈现非显着性负相关;土壤中的碱解氮与有机质含量对烟草AM真菌定殖率具有负相关性,有效磷、速效钾、pH和蔗糖酶活性则具有正相关性。随着速效磷、速效钾以及碱解氮含量的增加,AM真菌孢子数降低,而适量的有机质有利于提高土壤AM真菌孢子数。[结论]影响烟草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对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数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7期)

陈智敏,张昱,杨敏,肖淑敏,张冬青[9](2011)在《密度梯度分离/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再生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酸乙酯漂浮方法和酸溶解法分别解决了再生水进水中有机杂质以及再生水中剩余絮凝剂干扰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成本远低于EPA 1623法的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方法的密度梯度分离/免疫荧光技术。利用该方法对我国北方2个城市的污水再生处理系统进行了检测,再生水进出水的回收率分别为18%~31%卵囊和24%~95%包囊,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结果表明,在5个再生水系统的9个进水样品中,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89%,平均浓度为26个/10 L;贾第鞭毛虫的阳性率为100%,平均浓度为138个/10 L。再生水出水中也有两虫检出。(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郭冷冷,陈文博,姜楠,李新国,戴锡玲[10](2010)在《培养密度对水蕨孢子萌发及配子体性别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培养密度条件下对水蕨孢子进行人工培养,对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性别分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密度在50个孢子/mL左右时,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两性配子体的形成;而接种密度在200个孢子/mL左右时,有利于雄性配子体的形成.研究结果为水蕨的引种保护、人工栽培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孢子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广州地区常见暖季型草坪草(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根系AMF侵染率、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探讨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叁种草坪草的根系AMF侵染以菌丝侵染为主,总体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低,囊泡侵染率较低,很少丛枝侵染;(2)季节对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有一定的影响,草坪草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最大值多出现在夏季或冬季,而春季和秋季则较低;(3)对于土壤因子,AMF菌丝侵染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着正相关,而囊泡侵染率与电导率成显着正相关,与全氮和全磷成极显着负相关;对于气候因子,AMF总侵染率和菌丝侵染率均与月均气温和月均降水成极显着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孢子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吕峰,严兴洪,王小红,严林俊,张敏.移植量、光密度及温度对条斑紫菜不同品系壳孢子放散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彭雪,韩涛,郭健桦,何宏斌,韩晓鸽.暖季型草坪草AMF侵染与孢子密度季节动态研究[J].生态科学.2016

[3].于舒怡,梁春浩,刘丽,刘长远,傅俊范.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流行速率、空中孢子囊密度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6

[4].胡文武,辛国荣,郭健桦,彭雪.广州地区7种菊科入侵植物丛枝菌根侵染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的生境差异性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5

[5].胡文武,吴勇,郭健桦,彭雪,辛国荣.东寨港红树林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和孢子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韩涛,辛国荣,韩晓鸽,黄丹,胡文武.暖季型草坪草根际AMF感染及孢子密度季节动态研究[C].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7].吴勇.中国不同区域红树林AMF侵染及土壤孢子密度特征研究[D].中山大学.2013

[8].赵方贵,刘广富,管志坤,牛柱峰,刘广玉.土壤根际环境对烟草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

[9].陈智敏,张昱,杨敏,肖淑敏,张冬青.密度梯度分离/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再生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J].环境工程学报.2011

[10].郭冷冷,陈文博,姜楠,李新国,戴锡玲.培养密度对水蕨孢子萌发及配子体性别分化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标签:;  ;  ;  ;  

孢子密度论文-吕峰,严兴洪,王小红,严林俊,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