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旅游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昌都,苏中,苏南,苏北,区域。
区域旅游业论文文献综述
陈万儒[1](2019)在《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昌都旅游业发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取得了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旅游业是既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又能提高居民收入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具有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在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方面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比较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对旅游发展互相影响,本文以昌都市旅游业发展为例,全面分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促进昌都市旅游经济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西藏发展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黄和平,乔学忠,张瑾,李亚丽,曾永明[2](2019)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旅游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以14.91%的年均增长率从2006年的6 164.6×104t增长到2015年的20 739.5×104t,同时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旅游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开始减弱;②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类型分布不均衡,以中碳、较高碳排放类型为主,在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③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内差异都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区域差异主要根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对区域内差异的依赖程度呈下降态势;④在各影响因素中,旅游业经济规模、人数规模、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着负向阻碍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9年11期)
侯林春,胡婷[3](2019)在《长江经济带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依据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值,构建以旅游业发展为投入、区域经济发展为产出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率评级DEA模型,对2016年长江经济带36个主要城市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鄂州为DEA有效,其他城市均小于1。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城市为非DEA有效,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效率水平低,旅游业发展方式和水平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长江经济带地区城市间东部发达,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已然存在,中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可借助旅游业的完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缩小地域经济差异。(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曹瑞冬[4](2019)在《关于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查研究 以苏南、苏中、苏北的农业和旅游业经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人看江苏省,一片和谐景象;江苏人看江苏省,一片建设景象。江苏省,一个备受争议的省份,拥有全国各省无法比拟的发达经济、稳固政治、繁荣文化,也是迫切需要区域协调发展的地区。一条长江,一道淮河,将江苏省分裂成苏南、苏中、苏北叁区。苏中人看苏南人,可比肩欧美日;苏中人看苏北人,可视作东南亚。江苏省所贯彻的区域协调发展造成的影响是苏南、苏中、苏北发展差异愈加突出,经济水平差距越发拉大。南北差距,东西差别,微缩反映在江苏省的区域协调上,而"苏南>苏中>苏北"的规则正逐步恶化。《关于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查研究——以苏南、苏中、苏北的农业和旅游业经济为例》旨在对江苏省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苏南、苏中、苏北的农业和旅游业经济为例,分别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和旅游业进行调查,最终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从利益上来说,苏南人愿意差距拉大,苏北人希望缩小差距,苏中人是希望能保证中间地位。(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1)
张红,马彦芳[5](2019)在《关于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经济理论为依据可以得知,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区域内的国民经济收入、带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就业范围、赚取更多外汇,同时还能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一部分,与京津地区相比,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仍然较低,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经营版)》期刊2019年11期)
冯潇霄[6](2019)在《发展乡村旅游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产业,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入手,提出如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让农民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9期)
张海珍,张思亮[7](2019)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层次分析法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的运用,针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新理念,以京津冀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就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崔小清,张晨星[8](2019)在《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旅游业被视为第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业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攀升,对促进就业、第叁产值增长以及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均起到了关键作用。定性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就业的正向作用;借助Eviews软件定量分析旅游业总收入与第叁产业产值、陕西省GDP之间的关系,即分析旅游业总收入每增长一单位对这两者产值变化的影响。得出旅游业发展对就业率的提升、第叁产业产值的提高、GDP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以及对区域经济产生正向影响作用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武汉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程琪麟[9](2019)在《新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新疆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相关分析对新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通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7年新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呈高度相关关系;新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得分和两者之间的耦合度都很高,并且都呈现上升趋势,其耦合协调度由2007-2011年的中度失调状态逐渐变化为2012-2017年的轻度失调状态,说明新疆近几年来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两者的协调发展正在相互促进向前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8期)
孙军[10](2019)在《旅游业协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旅游协调区域经济能力机理的分析发现,与"本地市场效应"机制不同,"资源稀缺效应"同样具备协调区域发展的能力,而且更具内生性。基于2000-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旅游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这对西部地区来讲尤其如此,并且旅游的这种协调能力具有稳健性。这其中,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上升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不过,环境保护、资源适度开发以及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等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探讨》期刊2019年08期)
区域旅游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旅游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以14.91%的年均增长率从2006年的6 164.6×104t增长到2015年的20 739.5×104t,同时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旅游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开始减弱;②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类型分布不均衡,以中碳、较高碳排放类型为主,在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③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内差异都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区域差异主要根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对区域内差异的依赖程度呈下降态势;④在各影响因素中,旅游业经济规模、人数规模、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着负向阻碍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旅游业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万儒.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昌都旅游业发展为例[J].西藏发展论坛.2019
[2].黄和平,乔学忠,张瑾,李亚丽,曾永明.绿色发展背景下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经济地理.2019
[3].侯林春,胡婷.长江经济带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率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曹瑞冬.关于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查研究以苏南、苏中、苏北的农业和旅游业经济为例[C].第十九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张红,马彦芳.关于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6].冯潇霄.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吉林农业.2019
[7].张海珍,张思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津冀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崔小清,张晨星.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
[9].程琪麟.新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10].孙军.旅游业协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