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层柱粘土论文_盘思伟,唐念,胡将军,叶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钛层柱粘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土,环己酮,溶胶,氧化物,烟气,物种,硫酸。

钛层柱粘土论文文献综述

盘思伟,唐念,胡将军,叶凯[1](2014)在《钴钛层柱粘土催化剂催脱除零价汞》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钴-钛层柱粘土催化剂,向烟气中添加HCl气体进行零价汞的催化脱除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Ti/粘土、活性组分(Co)负载量等制备条件对零价汞催化脱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HCl含量20×10-6的模拟烟气中,焙烧温度为400℃、Ti/粘土为15 mmol/g、Co含量为5 wt%(以CoO计)的钴钛层柱粘土催化剂(Co-TiPILCs)在空速为1.0×104h-1、温度为300℃时零价汞脱除效率为86.7%。(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梅建国[2](2004)在《钛层柱粘土的合成、改性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利用钛酸四异丙酯在不同的水解体系下制备钛溶胶插层剂,包括盐酸水解体系、乙酸水解体系;利用钛插层剂插层钠基蒙脱土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的钛层柱粘土,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钛层柱粘土结构的影响,如反应温度、陈化时间、煅烧温度等;在本研究中,首次报道了乙酸改性钛酸四异丙酯水解制备钛溶胶的方法合成钛层柱粘土。并利用XRD、FT-IR、TEM和液氮吸附—脱附等现代测试手段对钛层柱粘土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离子掺杂技术制备了铁改性钛层柱粘土。以湿式催化过氧化物氧化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铁钛层柱粘土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性能。同时得到了湿式催化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利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有机改性钛层柱粘土,提高了其吸附有机物的能力。以甲基橙脱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有机改性钛层柱粘土的吸附的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的钛层柱粘土比蒙脱土、钛层柱粘土具有更佳的吸附活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4-05-25)

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3](1995)在《环己酮直接合成环己酮肟——Ⅰ.钛层柱粘土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层柱粘土(Ti-PILC)首次用于液相催化环己酮经氨肟化直接合成环己酮肟,氨肟化反应性能取决于制备Ti-PILC时钛源的选择和催化剂的孔结构。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如反应介质、反应物投料比和催化剂量可进一步提高肟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1995年06期)

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4](1995)在《钛层柱粘土合成时交换物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合成层柱粘土首先制备含有稳定结构的多聚羟基阳离子络合物柱化剂,柱化剂与粘土混合时这些稳定的阳离子直接交换到粘土层间,热处理后形成柱子撑开粘土层面构成层柱粘土的规整孔道.钛(IV)水解性强,在水溶液中其物种存在形式仍有争议,我们通过对合成钛层柱粘土(Ti-PILC)交换物种的研究发现钛(IV)物种不稳定,与其它稳定阳离子的造孔作用不同.(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5年05期)

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5](1994)在《钛层柱粘土的合成 Ⅰ.四氯化钛作钛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TiCl4/HCl配制的含钛柱化剂与粘土进行阳离子交换后得到大孔钛层柱粘土(Ti-PILC),详细研究了各种合成条件,诸如Ti(Ⅳ)及HCl浓度,柱化剂老化时间,粘土初始浓度,交换温度及配料比等对层柱粘土的大孔及比表面积的影响.优化条件合成的Ti-PILC存在两种晶面间距(d001),其中之一(2.56nm)对应大孔结构.Ti-PILC比表面积为328m2/g,500℃焙烧后d001保持2.32nm,650℃焙烧后比表面积仍达301.4m2/g.Ti-PILC的大孔结构主要取决于交换时混合液中Ti(Ⅳ)和HCl浓度,并与柱化剂老化时间、交换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原柱化剂中Ti(Ⅳ)和HCl浓度无关.混合液中CHCl提高,Ti-PILC的比表面积下降;当CHCl增至70mmol/L时,产物中大晶面间距消失,仅留下小晶面间距(~1.4nm).随着混合液中CTiCl4的提高,Ti-PILC的比表面积先上升而后下降。当CTiCl4增至146mmol/L时,产物也仅有小晶面间距(1.4nm).(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1994年05期)

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6](1994)在《钛层柱粘土的合成 Ⅱ.硫酸钛作钛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酸钛作钛源得到的钛柱化剂与Na型蒙脱石交换合成了钛层柱粘土(Ti-PILC).详细考察了交换时温度、酸浓度、Ti(Ⅳ)浓度以及Ti(Ⅳ)与粘土比等对柱化粘土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或降低酸浓度都能导致层离Ti-PILC的生成,产物的大部分比表面积及孔容由层离产生的大孔(D>1.0nm)所贡献.Ti(Ⅳ)水解生成尺寸不等的氧化钛胶粒,带正电荷的胶粒插入粘土层间是产生层离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1994年05期)

钛层柱粘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利用钛酸四异丙酯在不同的水解体系下制备钛溶胶插层剂,包括盐酸水解体系、乙酸水解体系;利用钛插层剂插层钠基蒙脱土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的钛层柱粘土,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钛层柱粘土结构的影响,如反应温度、陈化时间、煅烧温度等;在本研究中,首次报道了乙酸改性钛酸四异丙酯水解制备钛溶胶的方法合成钛层柱粘土。并利用XRD、FT-IR、TEM和液氮吸附—脱附等现代测试手段对钛层柱粘土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离子掺杂技术制备了铁改性钛层柱粘土。以湿式催化过氧化物氧化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铁钛层柱粘土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性能。同时得到了湿式催化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利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有机改性钛层柱粘土,提高了其吸附有机物的能力。以甲基橙脱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有机改性钛层柱粘土的吸附的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的钛层柱粘土比蒙脱土、钛层柱粘土具有更佳的吸附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钛层柱粘土论文参考文献

[1].盘思伟,唐念,胡将军,叶凯.钴钛层柱粘土催化剂催脱除零价汞[J].环境工程学报.2014

[2].梅建国.钛层柱粘土的合成、改性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4

[3].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环己酮直接合成环己酮肟——Ⅰ.钛层柱粘土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特征[J].精细石油化工.1995

[4].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钛层柱粘土合成时交换物种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5

[5].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钛层柱粘土的合成 Ⅰ.四氯化钛作钛源[J].催化学报.1994

[6].陈晓银,陶龙骧,郑禄彬.钛层柱粘土的合成 Ⅱ.硫酸钛作钛源[J].催化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钠基膨润土及钛柱撑粘土的XRD图谱一12钦层柱粘土结构示意图一7层柱粘土孔结构示意图(立体和平面)钠基膨润土及钛柱撑粘土的XRD图谱一20573K锻烧Ti一PILc一18的透射电镜图不同焙烧温度Cu/Ti-PILCs催化剂的SCR活...

标签:;  ;  ;  ;  ;  ;  ;  

钛层柱粘土论文_盘思伟,唐念,胡将军,叶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