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灸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温和灸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目的探讨温和灸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温和灸的中医特色技术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6.38%)。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omans征阳性2例(4.26%),Neuhof征阳性4例(8.51%);对照组Homans征阳性7例(14.89%),Neuhof征阳性6例(12.77%)。Homans征阳性率及Neuhof征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防治的基础上实施温和灸可以有效降低DVT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手术康复。

关键词温和灸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流速度缓慢和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是一种治疗髋部疾病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髋部疾病。然而DVT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患者的肿胀、疼痛,严重时就会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为了探索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温和灸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防治效果作出了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骨伤科住院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采用SPSS软件随机分化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47例。实验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71.4±2.6)岁,平均住院天数(20.3±3.4)天。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73.2±4.1)岁,平均住院天数(19.2±2.5)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参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年修订稿)》[2]

1.3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者;2)首次实施全髋关节置换者;3)年龄50~80岁,男女不限;4)病情平稳,神志清楚,能够配合术后早期活动者;5)符合知情同意原则,志愿受试[3]。

1.4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不能配合治疗方案及相关要求者;3)术前已诊断为DVT者,以及半年内有DVT病史者;4)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及精神病者;5)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6)正在接受自身其他疾病治疗者;7)术后病情危重者[4]。

1.5方法

1.5.1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采用常规抗凝药物的治疗,规范化镇痛及AV气压泵等对症治疗,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1.5.2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和灸治疗。从术后第一天采用温和灸的中医特色治疗,取手术肢体的足三里、委中、三阴交、血海、阴陵泉等穴。患者取平卧位,暴露手术侧,注意局部保暖,用软尺测量患者同身寸,按同身寸测量出患者具体穴位所在部位,用记号笔做好标记。用艾条施以温和灸,每穴灸10min,每日1次,共灸治10天。在操作前对施灸部位皮肤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溃疡、湿疹和破溃时不宜采用;选穴一定要准确,否则无效;采用清艾条灸时,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施艾后局部皮肤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1.5.3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责任护士进行治疗护理,均在术后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

1.6观察指标

参照诊断标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年修订稿)》,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患肢Homans征及Neuhof征的变化情况。Humans征:患者仰卧,轻按压膝关节并屈膝,以踝关节急速背曲时出现腘窝部、腓肠肌疼痛为阳性。Neuhof征:患者仰卧位,按压腓肠肌,以出现疼痛为阳性。

1.7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Homans征及Neuhof征阳性发生率情况:实验组Homans征阳性2例(4.26%),Neuhof征阳性4例(8.51%);对照组Homans征阳性7例(14.89%),Neuhof征阳性6例(12.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科髋部骨折常见的手术方法,由于患者术前卧床,伤肢制动,加之手术的二次损失。术后患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给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不利于手术康复,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

3.2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发生在下肢的腘静脉,DVT形成因素主要是静脉血管壁损伤,血流速度缓慢和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三种。血管壁损伤主要是由于手术中的过度弯曲,牵拉造成的,同时手术本身就会刺激血管,造成血管壁的表面不光滑从而引起凝血物质的堆积形成血栓。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脂类增多,而血液粘稠度不断增加,从而使血流速度变得缓慢,高龄时体内的器官和脏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心输出量就会相应的减少,静脉回流缓慢,加之患肢的电解质代谢易紊乱、组织缺氧均加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

3.3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医称为“股肿”其病机为气虚血瘀,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血虚弱,气虚无法推动血液在脉络内正常运行,易引起血栓形成。因此本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通脉为大法。

3.4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穴位是经络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艾灸,可以改善患肢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代谢、降低患处周围神经兴奋性,从而起到舒筋通络,散瘀通脉、活血行气、扶正祛邪作用。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提高人体各个组织的血液供给,达到行气通脉的作用。灸疗的原理,在将火之热力循各腧穴温热循导入人体,达到助长人体正阳之气,从而使气机激发,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自行,以此治疗各种气血不畅所致的病患。

经过本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温和灸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效的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较大地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痛苦,促进手术康复,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奚卫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0,9(04):64-66.

[2]侯玉芬,刘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年修订稿)[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05):520-521.

[3]石瑞芳,王国玉,王想福.中医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6,29(04):121-123.

[4]石瑞芳,王国玉,王想福.中医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6,29(04):121-123.

[5]魏玉莲,王克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39-40.

标签:;  ;  ;  

温和灸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