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比丘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比丘尼,京兆,安国,世族,音义,大族,造像。
比丘尼论文文献综述
释宗性[1](2019)在《殷殷佛子行 幽幽莲香远——纪念比丘尼大德隆莲法师诞辰11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是隆莲法师诞辰110周年。莲师是当代德高望重的比丘尼大德,学问广博渊深,德行洁静精微,数十年教书育人,百年后桃李天下。赵朴老曾说:"隆莲法师是当今比丘尼众中第一人,将来续编高僧传或比丘尼传,应该有她。"莲师,是当之无愧的当代第一比丘尼。纵观莲师一生,历经乱世、动荡不安的旧社会,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她积极投身新的历史洪流,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带领广大佛教徒完成了从传统佛教向新的社会形态过渡的(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9年10期)
焦杰,赵宣[2](2019)在《试论家族背景对唐代比丘尼宗教地位的影响——以韦氏大德尼的几方墓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传统性别制度的影响,与男性出家人相比,唐代比丘尼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官宦之家的比丘尼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她们在僧团队伍中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宗教地位。京兆韦氏的叁位大德尼便足为代表。作为关陇集团中的重要士族,京兆韦氏在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唐代两京地区着名的尼寺多有世家大族和高门权贵的女子出家,寺院住持的要求也非常之高,除了门第高贵之外,戒律精持也是必须的条件。韦氏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信仰佛学的传统,使得韦氏出身的比丘尼在两京地区深受欢迎。(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俊杰,吴川淮[3](2019)在《《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的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接受学、解释学角度,分析了《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的书法魅力及其对当代书法的启示意义。笔者认为,《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的整个书写都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书写,庄重而又肃穆,真切而有力度。虽是刻石,但能够让人感到笔锋的锐利爽脱,而又沉凝持重。艺术复归到一种自然的状态,艺术才具备了一种恒定的时间上的意义,就获得了超越这件作品本身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08期)
刘闪闪[4](2019)在《唐代世族出家女子考——以唐代比丘尼墓志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佛教盛行,信众普遍,僧尼舍身出家者众多,女尼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佛教群体。在现已发现的唐代比丘尼墓志中,有20余方墓主比丘尼出身于唐代的世家大族,她们虽家世显赫,却能舍弃奢华,皈依佛门,弘扬佛法。对这些世族出身的女尼进行详细的家世考证,并通过史志互证,纠正史书之讹误,补充史书之缺漏。(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安海曼,肖驰[5](2017)在《透过初唐着名的佛教大师的视角看比丘尼众》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佛教律制规定,比丘尼应于比丘和比丘尼两部僧团中请受具足戒。但是,中国佛教第一个比丘尼僧团只在比丘僧团中受具足戒。《比丘尼傅》是一部编撰于公元6世纪初的中国比丘尼傅记,据该书的记载,这次受戒曾引起关于中国比丘尼众合法地位之讨论。公元433年,随着一个具有证戒资格的狮子国比丘尼僧团的来到,中国尼众的所谓“二度受戒”变得可行,因而也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二部僧授戒”得以实行。它确立了比丘尼众在僧伽中的合法身份。然而,在男众为主导之准则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女众的地位依旧会引起争议,甚至质疑。这种男性准则,在诸如道宣(596—667)、道世(?—683)等具有影响力的律师的着作中得到特别的强调。本文将以比丘尼众在僧伽中所扮演的角色为背景,来分析和比较这些律宗大师的观点。(本文来源于《佛教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韩续[6](2018)在《魏比丘尼法光造像的近代流播》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比丘尼法光造像在晚清道咸之际从龙门山中流出,递经瑛兰坡、郑文焯、甘翰臣、童大年、应燡等人收藏。造像藏于童大年绿云庵期间,童氏邀请拓工王秀仁将其椎拓多本,附上手书题跋而分赠海内同好。童大年的题跋简述了此像在入藏绿云庵之前的流传经过。而施蛰存先生则记述了此像在绿云庵之后归于定海应燡的信息。文章以所访见的叁通造像拓本为基础,结合相关史料,梳理出造像在以上藏家的辗转递藏的完整经过,亦可为相关学人之金石交游提供新证。(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萧贞贞[7](2017)在《从社会角度论比丘尼复兴在泰国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中,比丘尼的传戒体系早已中断。由于许多佛教女性主义运动者推动重建比丘尼僧团,从1996年起东南亚国家逐渐产生了自称比丘尼僧团的团体。不过,那些自称比丘尼的女修行者,在戒律、社会和法律上的认可还算是有一些问题。泰国虽然有了恢复比丘尼僧团运动,但不是全国的八戒白衣母(Mea Chee)都出来支持这个提议,许多八戒白衣母愿意保留自己原来的身份,而不受比丘尼戒。复兴比丘尼传戒的意义与影响可能与两性平等没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与泰国文化上的两性概念探讨两性平等问题,探讨泰国文化母系社会本身是否有两性不平等问题存在,南传佛教界里没有比丘尼是否意味着存在两性不平等;比丘尼的复兴是否解决了泰国佛教女性出家的形象问题;泰国佛教女修行者在身份上、形式上和精神上的出家意识。所有这些都值得探讨。(本文来源于《亚非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陈丽媛[8](2016)在《浅析唐代洛阳安国寺比丘尼墓志铭》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唐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除了一大批男信徒加入佛教,女性也不甘落后,出家成为比丘尼亦不在少数。比丘尼是佛教中对出家女子的称呼,一般来说,女子年满二十,受具足戒出家就可以成为比丘尼。本文讨论的是唐代洛阳安国寺的5方比丘尼墓志:《唐故东都安国寺大德尼法真墓志铭并序》~①《唐故(本文来源于《碑林集刊》期刊2016年00期)
杨婷婷[9](2016)在《求那跋摩译《四分比丘尼羯磨》之版本源流略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分比丘尼羯磨》现收于《大正藏》第22册中,是一部被认为是在南朝刘宋元嘉年间由求那跋摩译出的羯磨类文献。但是,就其内容而言,却与被认为是由昙谛译出的《羯磨》》中"尼羯磨"的内容基本一致。众所周知,《大正藏》的底本是在1236—1251年雕版制作的所谓《高丽再雕大藏经》。而这部《再雕藏》在其制作之时曾以《高丽初雕大藏经》《宋藏》《契丹藏》等为校本进行过内容的校对,其中一部分校记则被保存在守其等人编撰的《高丽国新雕大藏经校正别録》中。根据《校正别録》的记载,《四分比丘尼羯磨》的版本在《再雕藏》时已经被替换,与《初雕藏》《宋藏》中的版本大异。现在,高丽初雕本《四分比丘尼羯磨》被完整的保存在日本京都的南禅寺中。这部羯磨本的出现,使我们得以对《四分比丘尼羯磨》在各类藏经中的版本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并对不同版本加以内容上的对比。(本文来源于《佛教文化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白春霞[10](2016)在《东晋南朝比丘尼自主性社会活动及影响因素探析——以《比丘尼传》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晋南朝时期比丘尼初登佛教历史舞台,这一群体与比丘僧人共同推动佛教在东晋南朝的传播弘扬。佛教超脱出俗、远离尘世的主旨并未使她们完全脱离世俗生活,主动自由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此时比丘尼的时代特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丘尼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尼僧高行者以其卓越的才学、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弘扬和发展,做出了女性特有的贡献。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内部推行的限制较少的比丘尼戒律、当时各个政权对佛教的扶持政策、佛教相对超世俗的独立精神等使得比丘尼能够获得从事自主性社会活动的支持。同时,比丘尼自主性社会活动的记录也应与《比丘尼传》作者释宝唱有意弘法的撰写目的有关。(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比丘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传统性别制度的影响,与男性出家人相比,唐代比丘尼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官宦之家的比丘尼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她们在僧团队伍中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宗教地位。京兆韦氏的叁位大德尼便足为代表。作为关陇集团中的重要士族,京兆韦氏在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唐代两京地区着名的尼寺多有世家大族和高门权贵的女子出家,寺院住持的要求也非常之高,除了门第高贵之外,戒律精持也是必须的条件。韦氏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信仰佛学的传统,使得韦氏出身的比丘尼在两京地区深受欢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比丘尼论文参考文献
[1].释宗性.殷殷佛子行幽幽莲香远——纪念比丘尼大德隆莲法师诞辰110周年[J].法音.2019
[2].焦杰,赵宣.试论家族背景对唐代比丘尼宗教地位的影响——以韦氏大德尼的几方墓志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3].王俊杰,吴川淮.《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的当代启示[J].中国书法.2019
[4].刘闪闪.唐代世族出家女子考——以唐代比丘尼墓志为中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5].安海曼,肖驰.透过初唐着名的佛教大师的视角看比丘尼众[J].佛教文化研究.2017
[6].韩续.魏比丘尼法光造像的近代流播[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
[7].萧贞贞.从社会角度论比丘尼复兴在泰国的可能性[J].亚非研究.2017
[8].陈丽媛.浅析唐代洛阳安国寺比丘尼墓志铭[J].碑林集刊.2016
[9].杨婷婷.求那跋摩译《四分比丘尼羯磨》之版本源流略考[J].佛教文化研究.2016
[10].白春霞.东晋南朝比丘尼自主性社会活动及影响因素探析——以《比丘尼传》为中心[J].管子学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