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强震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震,测量,地壳,断层,应力,拾振器,负荷。
强震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8)在《用大地测量和地震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震源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近10年时间有3次7级以上大震发生于青藏高原周缘地区:2013年4月20日Ms7.0芦山地震,2015年4月25日Ms8.1尼泊尔地震,2017年8月8日Ms7.0九寨沟地震。一系列强震的发生与青藏高原的运动与变形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通过对上述强震的震源机制、震源运动学、断层几何学的研究,可认识青藏高原周缘的造山机制,为判断青藏高原现今运动状态提供依据。震源参数是对复杂震源性质的参数化、定量化描述。研究震源破裂过程并对震源时空参数进行测定,不仅是认识地震发生、发展过程的主要方式,而且有助于揭示震源区变形的动力学成因、孕震机制及应力变化状态。针对这叁次7级以上强震,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利用大地测量与地震数据联合反演破裂过程时空分布;2.以高频GPS与地震波联合约束断层破裂时间特征参数;3.研究发震断层几何及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关系;4.高原边界带应力状态其空区的地震危险性。首先简要介绍所涉及的表征震源物理过程特征的各种参数;从位移表示定理出发梳理了震源破裂过程的基本原理,提炼确定震源破裂过程所需的基本条件;利用多时窗法构建离散化断层面的震源时间函数,构建可线性化的观测方程,并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作为反褶积计算方法,确定破裂模型的线性反演方法;在反演过程中引入了部分约束条件,并提出了对各类震源参数分类处理的策略。在对2013年芦山地震的研究中,以余震分布为依据,分别采用了单一的平直断层面、平直断层面与反冲断层、铲状断层面与反冲断层叁种断层模型对破裂过程开展研究。静态GPS、高频GPS、近场强震记录与远震体波联合约束的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破裂过程以深度为5-20km处的凹凸体破裂为主要特征,主要滑动区的尺寸为25km×25km;最大滑动量为1.1m,位于震中附近;平均滑动量约0.3m,造成的应力降~2Mpa。破裂持续的总时间长达25sec,由两次子事件组成,主要子事件发生于0-10sec内,第二次子事件为10-25sec内,释放的总地震矩为~1.1×10~(19) Nm,矩震级为Mw6.6。反冲断层上的南西向出现了零星破裂,滑动机制为逆冲兼具左旋走滑,与主断层面形成顺时针旋转趋势。在25km以下的深部滑脱面上,基本没有出现明显的破裂,少量滑动的量级基本低于0.2m,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次地震中高频GPS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布和较高的信噪比,以高频GPS独立约束破裂模型考察了其对震源过程特征的约束能力和模型分辨力:能够独立支持分辨此次地震的主要破裂特征;包含永久形变的数据对地震矩的约束能力强于波形数据;独立约束的主断层面破裂特征具有稳定性,但对断层面的几何变化敏感性较差;相比其他观测数据,对主断层面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对于反冲断层面分辨力弱于静态GPS。针对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开展了震后快速反演与详细给定其统一破裂模型两个层次的研究。在震后快速反演中,联合藏南地区静态GPS、高频GPS及远震地震波反演此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给出了滑动分布及时间过程,初步得到了由藏南GPS约束特征为主的破裂模型,讨论了地震发生的机制及复发周期,为震后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及时的支持。在后续的深入研究中,利用高频GPS(5Hz和1Hz)、静态GPS、InSAR和远震体波及近场强震记录,独立和联合反演了尼泊尔地震Mw7.8主震及Mw7.3最大余震的震源破裂过程。联合模型不仅能够很好的兼容独立模型,并且具有更优的模型分辨力,对数据的综合利用也提高了分布的信噪比。分辨力最佳的全数据联合模型可作为统一模型,其结果表明:主震展布范围为140km×80km;4m以上破裂集中在加德满都以北30km、深度15km的狭长区域内,最大滑动量为7.4m;破裂持续总长为60sec,破裂速度为3.3km/s,子断层上升时间在10sec内。Mw7.3余震破裂区域位于主震东侧边缘,滑动量围绕震中扩散,扩展范围为30km×20km,最大滑动量约为4.4m,总破裂持续时间为35sec。主震破裂至Mw7.3余震区域截止,甚至可认为两者中间仍具有狭小空区,而积累滑动量表明破裂完全有能力形成进一步的扩展。反演得到的走向及倾角的搜索结果表明,主震与最大余震的走向及倾角差别并不明显,断裂带几何属性的变化可能并非是阻碍主震走向扩展的主要因素。2017年九寨沟地震震源模型、与汶川地震的关系及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以复测的静态GPS为主,联合InSAR、高频GPS、远震地震波,对断层面几何参数及震源运动学参数进行约束。双段式断层模型显示滑动沿走向25-30km长度、倾向18-20km展布于倾角为88°的断层面上。滑动从初始破裂点开始,同时沿着断层面向北西向和南东向双侧传播,释放的总地震矩为9.0×10~(18) Nm,对应矩震级为Mw6.6,破裂持续的总时长为15s,平均破裂传播速度为3.2km/s。滑动分布显示的最大特征为两个主要的滑动区域,其间由弱滑动区(<0.6 m)相连,两处滑动区域的静态应力降分别为3.3Mpa和3.6Mpa。1960年章腊地震、1973年Ms6.2地震、1976-08-16 Ms7.2地震的同震显着加速了九寨沟地震的发生,而1976-08-22 Ms6.7地震、1976-08-23 Ms7.2地震和2008年Ms8.1汶川地震则对该断层面具有应力加载效应。特别是,汶川地震近10年的粘弹性震后效应在九寨沟地震孕震的最后阶段起到了关键的推进作用。九寨沟地震对岷江断裂北段约30km长具有的同震、震后应力加载效应;对塔藏断裂西北段的同震、震后应力加载进一步增加玛沁-玛曲段的地震危险性。由速度场估计滑动速率得到的虎牙断裂特征地震重复周期大于千年,而目前已处于地震周期晚期阶段。位于虎牙断裂带上留存的滑动空区仍具备孕育Ms7.0规模的地震危险性,九寨沟地震对该段同震应力及后续粘弹性应力加载将促使其破裂。(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9-01)
任燕娟[2](2018)在《建筑在强震下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强震状态下,建筑物的横拉承压受力较为复杂,另外由于建筑物形状及在地震中受力面积大小不同,在强震下造成碰撞大小影响不一导致其横拉承压力的随机复杂性十分突出。传统的建筑承压负荷检测方法中钢筋负荷受力测量能力不足,检测结果易出现误差。将建筑钢筋的机械性能设为理想弹塑性,利用建筑物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测量方法,对不同结构、不同工况的建筑钢筋载荷的变化规律进行测试分析,结合建筑局部承压特点和整体结构聚力方式,设计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检测方法,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型所得数据更加精准,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晶,祝意青,武艳强,张希,杨国华[3](2018)在《基于大地形变测量的中国大陆中长期强震危险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GPS、水准、重力和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形变场、重力场变化形态,分析主要活动断裂带应变积累状态,识别强闭锁、高应变积累段,结合大震对区域应变积累的影响,估计未来10年尺度中国大陆地区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危险区域。(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8年01期)
张鹏,曲亚明,郭长宝,丰成君,孟文[4](2017)在《西藏林芝地应力测量监测与尼泊尔M_S8.1级强震远场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川藏铁路林芝段现今地应力状态和附近主要断裂运动学和动力学活动特征,在西藏林芝北侧开展了300 m深度钻探工程和随深度系统水压致裂现今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压磁法地应力实时监测工作。原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1)叁个主应力大小之间关系为SH>Sh≥SV,表明区域构造作用水平应力起主导作用,易于发生逆断活动;(2)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北东向,反映区域内北东—近南北向断裂带现今活动具有顺时针走滑的特征;(3)基于实测数据得到剪应力相对大小μ_m=0.11~0.23,反映了该区域应力积累较低,区域内断层活动的危险性较小。地应力实时监测结果表明2015年尼泊尔M_S8.1级强震在该地应力实时监测站点具有显着的远场效应:(1)尼泊尔地震前,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值分别增加了0.35 MPa和0.24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不变;(2)尼泊尔地震时同震应力变化表明,地震导致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值分别减小了0.05 MPa和0.04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不变;(3)尼泊尔地震4个月后,最大水平主应力减小了0.05 MPa,而最小主应力增加了0.01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不变。基于钻孔原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尼泊尔地震前、震时、震后该站点地应力变化情况,对于区域内断裂活动、地震危险性、地壳稳定性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7年05期)
李腊月,季灵运,李玉江,占伟[5](2016)在《基于跨断层测量的鲜水河断裂带现今活动特征及其与强震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鲜水河断裂带30多年的跨断层观测资料,基于断层叁维运动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周边几次强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在观测期内(1982—2015年)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各段落的活动速率都不相同,其中炉霍段、道孚段的活动速率大于乾宁段,乾宁段趋于闭锁状态;断层活动参数时间序列曲线具有较明显的线性运动特征,但在个别时段内会出现偏离直线的加速或转折变化.此外,断层叁维活动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断层水平走滑量和水平张压量的主成分和综合指标在2001年、2006年、2010年和2012年分别出现趋势性转折和破趋势的异常变化,断层垂直升降量第一主成分在2013年也出现了相对小幅转折变化,这些异常变化可能与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和2013年芦山MS7.0等地震有关,属于这几次大震的前兆、同震或震后效应.(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张鹏辉,张提升,章红平,牛小骥[6](2016)在《GNSS接收机测量强震地震波的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强震地震波信号幅频特性的基础上,采用GNSS信号模拟器,设计具有强震地震波特点的正弦轨迹,从载波相位原始量测数据和定位结果两个层面分别评估两款GNSS接收机(Trimble Net-R9和NovAtel OEM628)高频(50Hz)观测的测量性能。结果表明,在地震波高频动态条件下,两款接收机的载波相位和定位结果都出现了明显误差,测量精度随正弦运动频率的增加而恶化,Trimble Net-R9接收机尤甚。(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6年03期)
陶玮,沈正康,万永革,单新建,马超[7](2007)在《根据2001年Mw7.8可可西里强震InSAR同震测量结果反演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1年Mw7.8可可西里强震InSAR同震测量结果,反演了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InSAR测量结果显示断层南侧的同震位移比北侧的大20%~30%.根据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建立岩石圈模型,以断层两侧杨氏模量差异和震源破裂深度为反演变量,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实测得到的同震位移剖面.反演得到最佳断层破裂深度为20~22km,断层南侧杨氏模量相对北侧比值为81%~92%.结果表明,断层两侧弹性介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构造运动作用,断层南部地壳不及北部地壳坚硬.前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等手段推断青藏高原内昆仑山断裂以南可可西里-羌塘地块地壳内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我们通过形变场力学分析得到与此相一致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黄振平,王绍荣[8](2004)在《关于强震观测中利用回转摆测量转动分量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地面转动对回转式拾振器反应的影响,指出目前使用的加速度计基本上均为回转式小折合摆长的加速度计,地面转动对摆反应的影响很小,可略去不计。由于在摆的输出中,转动分量所占的分量很小,故不能在工程强震中采用现有加速度计来提取转动信息。本文给出了转动拾振器的2个方案:陀螺方案及双摆方案。(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4年05期)
张景发[9](2004)在《差分干涉雷达方法研究及在强震形变精确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差分干涉雷达(SAR)属于干涉SAR的高级处理技术,应用差分干涉SAR可以监测地表的微小形变(波长级),对于研究精密大地测量、地震学、火山监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由差分干涉处理获得的地壳形变为斜距向,为了与GPS及其它资料相比较,还需要将其分解为竖向与水平向两个分量。为此本文研究了断层活动、强震运动、卫星轨道等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不同情况下,斜距向形变分解成水平与竖向两个分量的公式。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处理了西藏玛尼1997年Ms7.5强震区地震前后5景ERS-1/2 SAR图像,获得了差分干涉雷达图像,并精确测量了最大水平与竖向位移分量。(本文来源于《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期刊2004年00期)
B.Delonis,D.Giardini,P.Lundgren,J.Salichon,刘素英[10](2004)在《地震滑动时空分布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远震和强震数据的联合反演:在1999年伊兹米特主震中的应用(二)》一文中研究指出4 伊兹米特地震的滑动史图11和图12分别给出了对地表位移未作约束和有约束时由实际数据分别反演和联合反演得到的滑动分布。它们有共同的特征:(1)在模型西部的深处缺少滑动;(2)在(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译丛》期刊2004年02期)
强震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强震状态下,建筑物的横拉承压受力较为复杂,另外由于建筑物形状及在地震中受力面积大小不同,在强震下造成碰撞大小影响不一导致其横拉承压力的随机复杂性十分突出。传统的建筑承压负荷检测方法中钢筋负荷受力测量能力不足,检测结果易出现误差。将建筑钢筋的机械性能设为理想弹塑性,利用建筑物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测量方法,对不同结构、不同工况的建筑钢筋载荷的变化规律进行测试分析,结合建筑局部承压特点和整体结构聚力方式,设计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检测方法,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型所得数据更加精准,有良好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震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用大地测量和地震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震源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8
[2].任燕娟.建筑在强震下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测量[J].地震工程学报.2018
[3].张晶,祝意青,武艳强,张希,杨国华.基于大地形变测量的中国大陆中长期强震危险区研究[J].地震.2018
[4].张鹏,曲亚明,郭长宝,丰成君,孟文.西藏林芝地应力测量监测与尼泊尔M_S8.1级强震远场响应分析[J].现代地质.2017
[5].李腊月,季灵运,李玉江,占伟.基于跨断层测量的鲜水河断裂带现今活动特征及其与强震关系研究[J].地震学报.2016
[6].张鹏辉,张提升,章红平,牛小骥.GNSS接收机测量强震地震波的精度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
[7].陶玮,沈正康,万永革,单新建,马超.根据2001年Mw7.8可可西里强震InSAR同震测量结果反演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J].地球物理学报.2007
[8].黄振平,王绍荣.关于强震观测中利用回转摆测量转动分量的讨论[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
[9].张景发.差分干涉雷达方法研究及在强震形变精确测量中的应用[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4
[10].B.Delonis,D.Giardini,P.Lundgren,J.Salichon,刘素英.地震滑动时空分布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远震和强震数据的联合反演:在1999年伊兹米特主震中的应用(二)[J].世界地震译丛.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