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论文和设计-童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所述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夹爪,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幅精简了本落杯机构的结构,十分有利于生产装配及安装调试,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故障率,并且有效减少了卡杯现象的发生。

主设计要求

1.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机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前滑块、第一后滑块、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所述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夹爪,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在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夹爪,该第二夹爪位于第一夹爪下方,在机壳内开设有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应的落杯槽。

设计方案

1.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机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前滑块、第一后滑块、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所述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夹爪,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在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夹爪,该第二夹爪位于第一夹爪下方,在机壳内开设有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应的落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一前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前卡槽,在第一后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后卡槽,在所述机壳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前导向座和第一后导向座,第一前滑块通过第一前卡槽活动卡置在第一前导向座上,第一后滑块通过第一后卡槽活动卡置在机壳的第一后导向座上,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所述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该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挡板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相啮合,在机壳的落杯槽处开设有与第一夹爪相对应的第一避让槽,在所述第二前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前卡槽,在第二后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后卡槽,在所述机壳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前导向座和第二后导向座,第二前滑块通过第二前卡槽活动卡置在第二前导向座上,第二后滑块通过第二后卡槽活动卡置在机壳的第二后导向座上,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所述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板,该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二挡板下方,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相啮合,在机壳的落杯槽处开设有与第二夹爪相对应的第二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光电传感器,在位于第二夹爪下方的机壳落杯槽处开设有第三避让槽,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机壳的第三避让槽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锁定螺栓,所述机壳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构成,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卡置在一起,在第四壳体上设置有柱体,在柱体上开设有螺纹孔,在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锁定螺栓从安装孔穿过,并旋置在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杯槽的上部呈锥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售卖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饮品售卖机落杯机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杯茶自动售卖机是一种用于自动加工和售卖杯茶的饮品自动贩卖机,在杯茶自动售卖机内设置有落杯器,通过落杯器可将放置在杯茶自动售卖机内杯茶的杯子落至加工区域,再由杯茶自动售卖机内部的注水系统向杯子内注入热水或冷水,制成杯茶供消费者取用。目前市场上常见杯茶自动售卖机所应用的自动掉杯的落杯器结构通常是采用拨叉结构,这种落杯器通过电机控制拨叉对杯子进行拨动,使杯子下落至指定区域,然而采用这种结构的落杯器,其结构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生产装配及安装调试,制造及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杯现象,故障率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可有效降低故障率,减少卡杯现象发生的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它包括有机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前滑块、第一后滑块、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所述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在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夹爪,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并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在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夹爪,该第二夹爪位于第一夹爪下方,在机壳内开设有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相对应的落杯槽。

它还包括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一前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前卡槽,在第一后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后卡槽,在所述机壳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前导向座和第一后导向座,第一前滑块通过第一前卡槽活动卡置在第一前导向座上,第一后滑块通过第一后卡槽活动卡置在机壳的第一后导向座上,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所述第一前滑块和第一后滑块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该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挡板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一前齿排和第一后齿排相啮合,在机壳的落杯槽处开设有与第一夹爪相对应的第一避让槽,在所述第二前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前卡槽,在第二后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后卡槽,在所述机壳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前导向座和第二后导向座,第二前滑块通过第二前卡槽活动卡置在第二前导向座上,第二后滑块通过第二后卡槽活动卡置在机壳的第二后导向座上,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所述第二前滑块和第二后滑块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板,该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二挡板下方,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相啮合,在机壳的落杯槽处开设有与第二夹爪相对应的第二避让槽。

它还包括有光电传感器,在位于第二夹爪下方的机壳落杯槽处开设有第三避让槽,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机壳的第三避让槽处。

它还包括有锁定螺栓,所述机壳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构成,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卡置在一起,在第四壳体上设置有柱体,在柱体上开设有螺纹孔,在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锁定螺栓从安装孔穿过,并旋置在螺纹孔内。

所述落杯槽的上部呈锥状。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交错动作,使杯子处于夹持和落下状态,利用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错位时间差来达到落杯的目的,从而大幅精简了本落杯机构的结构,十分有利于生产装配及安装调试,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故障率,并且有效减少了卡杯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省去第一壳体和第四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省去第一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它包括有机壳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第一前滑块4、第一后滑块5、第二前滑块6、第二后滑块7、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光电传感器34和锁定螺栓105,由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前滑块4和第一后滑块5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1内,并按如下方式进行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前滑块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前卡槽17,在第一后滑块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后卡槽18,在所述机壳1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前导向座19和第一后导向座20,第一前滑块4通过第一前卡槽17活动卡置在第一前导向座19上,第一后滑块5通过第一后卡槽18活动卡置在机壳1的第一后导向座20上,所述第一挡板15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在所述第一前滑块4和第一后滑块5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1,该第一限位板21位于第一挡板15下方。在第一前滑块4和第一后滑块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齿排8和第一后齿排9,所述第一电机2通过第一支架22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并分别与第一前齿排8和第一后齿排9齿轮传动连接,具体传动连接关系如下:在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3,该第一齿轮23分别与第一前齿排8和第一后齿排9相啮合。在第一前滑块4和第一后滑块5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夹爪10。第二前滑块6和第二后滑块7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1内,并按如下方式进行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前滑块6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前卡槽25,在第二后滑块7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后卡槽26,在所述机壳1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前导向座27和第二后导向座28,第二前滑块6通过第二前卡槽25活动卡置在第二前导向座27上,第二后滑块7通过第二后卡槽26活动卡置在机壳1的第二后导向座28上,所述第二挡板16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在所述第二前滑块6和第二后滑块7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板29,该第二限位板29位于第二挡板16下方。在第二前滑块6和第二后滑块7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所述第二电机3通过第二支架30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并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齿轮传动连接,具体传动连接关系如下:在第二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32,该第二齿轮32分别与第二前齿排和第二后齿排相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均为步进电机。在第二前滑块6和第二后滑块7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夹爪13,该第二夹爪13位于第一夹爪10下方,在机壳1内开设有与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13相对应的落杯槽14,落杯槽14的上部呈锥状。在机壳1的落杯槽14处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夹爪10和第二夹爪13相对应的第一避让槽24和第二避让槽33,在位于第二夹爪13下方的机壳1落杯槽14处开设有第三避让槽35,所述光电传感器34固定安装在机壳1的第三避让槽35处,该光电传感器34用于检测落杯槽14内的杯子是否已用完。所述机壳1由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三壳体103和第四壳体104构成,由图9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三壳体103和第四壳体104卡置在一起,在第四壳体104上设置有柱体108,在柱体108上开设有螺纹孔106,在第一壳体101上开设有安装孔107,锁定螺栓105从安装孔107穿过,并旋置在螺纹孔106内,将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三壳体103和第四壳体104锁置在一起。

由图8所示,本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叠套成摞的杯子36从上至下放置在落杯槽14内,并通过第一夹爪10对最下层的杯子36的边沿37进行限位,当需要进行落杯操作时,通过第一电机2驱动第一前滑块4和第一后滑块5背向移动,将第一夹爪10张开,使成摞的杯子36下落,并通过第二夹爪13对最下层的杯子36的边沿37进行限位,接着通过第二电机3驱动第二前滑块6和第二后滑块7背向移动,将第二夹爪13张开,同时通过第一电机2驱动第一前滑块4和第一后滑块5对向移动,将第一夹爪10回位,从而使最下层的杯子36下落至指定位置,次最下层的杯子36卡置在第一夹爪10处,完成落杯操作。

设计图

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4064.9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401106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G07F 13/00

专利分类号:G07F13/00

范畴分类:40F;

申请人:小茶神(湖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小茶神(湖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4399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斗湖堤镇关山路2号(美灵宝)倒班楼201到205

发明人:童超

第一发明人:童超

当前权利人:小茶神(湖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杯茶自动售卖机的落杯机构论文和设计-童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