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晚电位论文_虞春宜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室晚电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室,电位,综合征,血管,方根,抑制,变异性。

心室晚电位论文文献综述

虞春宜[1](2018)在《心室晚电位在婴幼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婴幼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根据心肌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58)和重症组(n=22),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VLP检测。结果:轻症组VLP均为阴性,重症组VLP的阳性率为77.27%。结论:VLP可对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作出评价,对于早期诊断出重症心肌炎患儿,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巴楚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吴楚海,朱士彦,程卓[2](2018)在《主动脉弓钙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和心室晚电位变化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钙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和心室晚电位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叁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2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主动脉弓钙化将其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指标、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室晚电位。结果钙化组患者35例,非钙化组患者17例。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透析龄更长,平均脉压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值显着高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患者标准化低频功率(LFn)值和功率变异比值[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比值]均显着低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标准化高频功率(HF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主动脉弓出现钙化会引起心脏QT离散度改变,心率变异性降低,且使得患者更加容易出现心室晚电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17期)

王爱梅[3](2017)在《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10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100例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的VLP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患者VLP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P<0.05)。结论:对于恶性心脏病患者来说,使用心室晚电位检查具有较好的临床检查效果及临床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7年25期)

王瑞,赵兴胜,周岩冰,斯琴高娃,王永祥[4](2017)在《33例开胸术后患者的T波改变与心室晚电位的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开胸术后患者的T波改变与心室晚电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7年3~7月门诊复查的33例开胸术后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心室晚电位的检测分析。结果 33例中13例为T波倒置,心室晚电位检出为4例,阳性率为30.8%,20例T波未倒置患者中心室晚电位检出为9例,阳性率为45.0%。T波未倒置组与倒置组的心室晚电位的各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心室晚电位对开胸术后患者T波改变的潜在危险检出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宋媛,迪丽努尔·买买提伊明,杨春辉,都雯[5](2016)在《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北京麦迪克斯公司生产的MEMRS型心电工作站检测精细状态的患者,经高频平均心电图获取QRS持续时间(f QRSd)、QRS终末40 ms均方根电压值[RMS(40)]、QRS终末低于40μV低振幅波持续时间[LAS(40)]。结果 (1)VLP阳性率: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0(0/19),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5.36%(3/56),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17.78%(8/45),3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LP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28.1%及92.8%;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9.0%及88.9%,准确度为85.5%。(3)f QRSd、LAS(40)以及RMS(40)阴性预测值均处于较高水平(90%以上),而阳性预测值则相对较低。(4)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LP阳性及LAS(40)为预测MACE的独立指标(P均<0.05)。结论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6年11期)

王镜媛[6](2015)在《脓毒症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变化特点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VLP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50例(年龄18~79岁)、严重脓毒症组35例(年龄22~80岁)和脓毒性休克组30例(年龄23~79岁);根据患者28天死亡率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均符合2001年美国危重医学会/欧洲危重症医学学会/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美国胸科学会/美国外科感染学会联席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命体征,监测T、HR、MAP、CRP、PCT、24小时乳酸清除率、LAC、Pa O2、p H、WBC、c Tn T、H-FABP、BNP、ECG、VLP及UCG等检查,根据患者入院24小时内最差临床指标计算APACHE II。分别于诊断脓毒症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清晨采集静脉血测定c Tn T、H-FABP、BNP水平,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VLP的动态变化,并将患者VLP阳性改变与24小时乳酸清除率、LAC、PCT和APACHE I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表示。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叁组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叁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在单因素分析观察对象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基础上,对有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再以对判断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别计算各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其判断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叁组患者年龄、性别、T、HR、MAP、PaO2、pH无显着性差异(P>0.05);CRP、PCT、24小时乳酸清除率、LAC、WBC、c Tn T、H-FABP、BNP、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VL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00%、51.42%和66.67%;脓毒性休克组较其他两组VLP阳性检出率、TQRS、LAS40显着升高,RMS40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叁组VLP阳性检出组患者c TNT、H-FABP、BNP均高于阴性检出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VLP阴性与阳性检出组c Tn T、H-FABP、BNP浓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4)脓毒性休克组VLP阴性、阳性检出组患者LVEDV、LVESV明显高于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SV和LVEF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脓毒症死亡组患者阳性检出率、TQRS、LAS40较存活组高,阴性检出率、RMS40较存活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PACHE II评分与VLP阳性改变、24小时乳酸清除率、LAC、PCT均呈正相关;(7)单因素分析显示,CRP、PCT、24小时乳酸清除率、LAC、WBC、c Tn T、H-FABP、BNP、VLP阳性改变、APACHE II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II评分、24小时乳酸清除率、LAC、PCT是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VLP阳性改变不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ROC曲线分析显示,VLP阳性改变联合LAC的敏感性为0.818,特异性为0.786。结论:脓毒症患者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VLP阳性率、TQRS、LAS40越高,RMS40越低;脓毒症患者VLP阳性改变与预后有关,但不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LP阳性改变联合LAC可以提高对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李云利,王成,李芳,林萍,储卫红[7](2014)在《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室晚电位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V)儿童心室晚电位(VLP)变化。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明确诊断的VVS-V儿童184例(研究组)。年龄4~14岁,平均(10.54±2.15)岁。男85例,平均(10.85±2.01)岁;女99例,平均(10.27±2.24)岁。同期按性别及年龄匹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保健专科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儿童105例为对照组。采用广东中山博爱医用电子仪器厂的SR-1000A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对受检者进行VLP检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VLP变化。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心率(HR)降低[(83.96±12.27)次/min对(87.28±13.75)次/min,t=-2.113,P<0.05]、总QRS时间(TQRS)延长[(84.89±12.05)ms对(81.21±8.23)ms,t=3.070,P<0.05]、高频低幅时限(LAS40)延长[(62.43±19.17)ms对(56.79±1.83)ms,t=2.442,P<0.05]、均方根值(RMS40)增加[(28.73±7.23)μV对(26.89±7.36)μV,t=2.059,P<0.05]。结论 VVS-V儿童较健康儿童HR降低,TQRS、LAS40延长,RMS40增加,提示VVS-V儿童有可能会发生心血管恶性事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袁敏杰,魏盟,李京波,胡伟国,陆志刚[8](2014)在《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为确诊ACS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34例,在发病2~4周内行VLP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心电工作站对静息状态下的患者进行检测,通过高频平均心电图获得经滤波后QRS持续时间(fQRSd)、QRS终末40 ms均方根电压值[RMS(40)],QRS终末低于40μV低振幅波持续时间[LAS(40)]并记录。随访时间至少半年,观察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134例患者中,VLP阳性13例,阴性121例,阳性率9.7%。随访时间中位数7.3个月,发生MACE18例,其中VLP阳性5例,阴性13例。VLP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7.8%和93.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阳性结果对于MACE的预测有重要意义(P<0.05)。LAS(40)异常对ACS患者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5),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7.8%和97.4%。fQRSd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和90.5%。RMS(4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6.7%和91.4%。结论:围术期VLP阳性及LAS(40)异常的ACS患者在恢复期发生MACE的风险增高。(本文来源于《国际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刘红燕[9](2014)在《盲源分离算法的研究及其在单导联心室晚电位提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患心血管疾病而猝死往往是由突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许多研究表明,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 VLP)绝大多数发生于心肌梗塞患者,可独立的作为一项预测室性心率失常的指标。VLP一般出现在QRS波末端并延伸至ST段,表现为一系列碎裂的高频、低幅微弱电信号,其幅值一般不超过25μV,能量主要集中在40-300Hz,其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预测室性心率失常和心脏性猝死,因此,正确的检测VLP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时域检测法在存在着晚电位检出率不易提高的缺点;频域分析法存在频率分辨率不高的缺点;频谱标测分析法在提取判断晚电位的标准参数时易受到分析时段的选取、QRS波终点定位准确度的影响。因此,为提高VLP的检测准确率,需提出一种新的信号检测技术。由于VLP信号相对于正常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 ECG),二者是独立的,而通过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算法可以从ECG中将相对较大的瞬时独立分量的时间过程准确地分辨出来,故可以用于VLP的识别。本文主要研究从单导联观测信号中提取VLP的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方法,首先介绍了BSS和小波(包)分析的基本知识,阐述了小波(包)分析在ECG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其次,对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FastICA)算法进行改进,结合相关函数,提出一种RFastICA算法。该方法是将负熵乘以一个与待提取信号有关的相关函数,得到一个新的独立性度量函数,以此推导出向量梯度,作为算法的迭代公式来实现混合信号的盲源分离。通过实验仿真对比RFastICA与传统的FastICA算法,结果表明,RFastICA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最后,采用改进的算法对单导联VLP信号进行提取。采用小波包变换技术对单导联观测信号进行分解,根据VLP信号发生的频段,重构相关成分作为另一路观测信号,两路观测信号共同组成RFastICA算法的输入信号,进而将正常ECG信号与VLP信号完全分离,通过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应用于单导联VLP提取的优越性。本文采用小波包分析和RFastICA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对单导联观测信号的分离,准确地提取了VLP信号,克服了常用的时域检测法、频域检测法和频谱标测分析法的缺陷,提高了信号分离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李云利,王成,李芳,林萍,储卫红[10](2014)在《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室晚电位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V)儿童心室晚电位(VLP)变化。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13年1月在本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明确诊断的VVS-V儿童184例(研究组),年龄4~14岁,平均年龄(10.54±2.15)岁,男85例,平均年龄(10.85±2.01)岁,女99例,平均年龄(10.27±2.24)岁。同期按性别及年龄匹配本院儿童(本文来源于《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期刊2014-04-10)

心室晚电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钙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和心室晚电位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叁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2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主动脉弓钙化将其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指标、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室晚电位。结果钙化组患者35例,非钙化组患者17例。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透析龄更长,平均脉压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值显着高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患者标准化低频功率(LFn)值和功率变异比值[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比值]均显着低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标准化高频功率(HF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主动脉弓出现钙化会引起心脏QT离散度改变,心率变异性降低,且使得患者更加容易出现心室晚电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室晚电位论文参考文献

[1].虞春宜.心室晚电位在婴幼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中的临床价值[J].巴楚医学.2018

[2].吴楚海,朱士彦,程卓.主动脉弓钙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和心室晚电位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

[3].王爱梅.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

[4].王瑞,赵兴胜,周岩冰,斯琴高娃,王永祥.33例开胸术后患者的T波改变与心室晚电位的检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

[5].宋媛,迪丽努尔·买买提伊明,杨春辉,都雯.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6

[6].王镜媛.脓毒症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变化特点及临床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5

[7].李云利,王成,李芳,林萍,储卫红.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室晚电位变化[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

[8].袁敏杰,魏盟,李京波,胡伟国,陆志刚.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

[9].刘红燕.盲源分离算法的研究及其在单导联心室晚电位提取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4

[10].李云利,王成,李芳,林萍,储卫红.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室晚电位变化[C].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2014

论文知识图

检测方法-图13-1 心室晚电位阴性、动态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心室晚心室晚电位-图26-20 心室晚电位A. 一...心室晚电位检查-图2-2-30 正常(左)和...检测方法-图13-2 心室晚电位阳性心室晚电位检查-图2—2—31 图A无室...

标签:;  ;  ;  ;  ;  ;  ;  

心室晚电位论文_虞春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