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论文和设计-袁月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包括:底座、基座、万向轮;所述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后端的两侧;所述箱盖安装在底座的顶端,且箱盖的前端与底座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下支撑立柱安装在底座前端的上部,且下支撑立柱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旋钮安装在下支撑立柱顶端的外壁上,且第一锁紧旋钮与下支撑立柱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上支撑立柱的底部嵌入安装在下支撑立柱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支撑效果好,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随意转向,方便移动,较为省力,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包括:底座(1)、箱盖(2)、脚轮(3)、下支撑立柱(4)、第一锁紧旋钮(5)、支撑杆(6)、上支撑立柱(7)、滑轮(8)、挂钩(9)、基座(10)、万向轮固定杆(11)、万向轮(12)、第二锁紧旋钮(13)、支撑脚(14)、脚垫(15);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3)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后端的两侧;所述箱盖(2)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且箱盖(2)的前端与底座(1)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下支撑立柱(4)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上部,且下支撑立柱(4)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旋钮(5)安装在下支撑立柱(4)顶端的外壁上,且第一锁紧旋钮(5)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上支撑立柱(7)的底部嵌入安装在下支撑立柱(4)的内侧,且上支撑立柱(7)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旋钮(5)的端部贯穿上支撑立柱(7)与下支撑立柱(4)的外壁抵接;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螺栓连接,且支撑杆(6)的底部与底座(1)通过螺帽紧固;所述滑轮(8)嵌入安装在上支撑立柱(7)的上部,且滑轮(8)与上支撑立柱(7)通过螺帽固定;所述挂钩(9)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下支撑立柱(4)、上支撑立柱(7)的外壁上;所述基座(10)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且第二锁紧旋钮(1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基座(10)的外壁上;所述万向轮固定杆(11)嵌入安装在基座(10)的内侧,且万向轮固定杆(11)与基座(10)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旋钮(13)的端部贯穿基座(10)与万向轮固定杆(11)的外壁抵接;所述万向轮(12)通过螺栓安装在万向轮固定杆(11)的底部;所述支撑脚(14)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且支撑脚(14)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所述脚垫(15)套入安装在支撑脚(14)的前端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包括:底座(1)、箱盖(2)、脚轮(3)、下支撑立柱(4)、第一锁紧旋钮(5)、支撑杆(6)、上支撑立柱(7)、滑轮(8)、挂钩(9)、基座(10)、万向轮固定杆(11)、万向轮(12)、第二锁紧旋钮(13)、支撑脚(14)、脚垫(15);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3)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后端的两侧;所述箱盖(2)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且箱盖(2)的前端与底座(1)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下支撑立柱(4)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上部,且下支撑立柱(4)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旋钮(5)安装在下支撑立柱(4)顶端的外壁上,且第一锁紧旋钮(5)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上支撑立柱(7)的底部嵌入安装在下支撑立柱(4)的内侧,且上支撑立柱(7)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旋钮(5)的端部贯穿上支撑立柱(7)与下支撑立柱(4)的外壁抵接;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螺栓连接,且支撑杆(6)的底部与底座(1)通过螺帽紧固;所述滑轮(8)嵌入安装在上支撑立柱(7)的上部,且滑轮(8)与上支撑立柱(7)通过螺帽固定;所述挂钩(9)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下支撑立柱(4)、上支撑立柱(7)的外壁上;所述基座(10)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且第二锁紧旋钮(1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基座(10)的外壁上;所述万向轮固定杆(11)嵌入安装在基座(10)的内侧,且万向轮固定杆(11)与基座(10)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旋钮(13)的端部贯穿基座(10)与万向轮固定杆(11)的外壁抵接;所述万向轮(12)通过螺栓安装在万向轮固定杆(11)的底部;所述支撑脚(14)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且支撑脚(14)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所述脚垫(15)套入安装在支撑脚(14)的前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箱体式结构,且底座(1)前部的侧视面呈矩形,后部的侧视面呈直角梯形,并且底座(1)前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万向轮(12)的矩形凹槽,底座(1)后端的底部设置有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由前端的圆柱形套筒及焊接在后侧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基座(10)前端圆柱形套筒左右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固定杆(11)由上部的圆柱形导杆及焊接在底部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万向轮固定杆(11)上部圆柱形导杆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条状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2)通过万向轮固定杆(11)与基座(10)的滑动连接方式设置为升降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素质教育拓展训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有很多,体育训练器材是其中的一种,在体育运动中,羽毛球以简便性强、对抗性较弱,相对不易受伤等独特的优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移动式羽毛球柱是用于架设羽毛球网的装置,现有的移动式羽毛球柱的支撑柱部分通常为可伸缩结构,能够调节网高,可满足羽毛球、气排球、排球多功能使用,装置的两侧带有脚轮,用于移动,但是现有的移动式羽毛球柱依靠两侧的脚轮进行移动时较为不便,由于脚轮位于装置的后方,使脚轮接触地面进行移动时需要人力将装置的前端抬起,然后才能拖动移动,较为费力,还容易磕伤脚部。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移动式羽毛球柱依靠两侧的脚轮进行移动时较为不便,由于脚轮位于装置的后方,使脚轮接触地面进行移动时需要人力将装置的前端抬起,然后才能拖动移动,较为费力,还容易磕伤脚部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包括:底座、箱盖、脚轮、下支撑立柱、第一锁紧旋钮、支撑杆、上支撑立柱、滑轮、挂钩、基座、万向轮固定杆、万向轮、第二锁紧旋钮、支撑脚、脚垫;所述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后端的两侧;所述箱盖安装在底座的顶端,且箱盖的前端与底座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下支撑立柱安装在底座前端的上部,且下支撑立柱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旋钮安装在下支撑立柱顶端的外壁上,且第一锁紧旋钮与下支撑立柱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所述上支撑立柱的底部嵌入安装在下支撑立柱的内侧,且上支撑立柱与下支撑立柱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旋钮的端部贯穿上支撑立柱与下支撑立柱的外壁抵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下支撑立柱通过螺栓连接,且支撑杆的底部与底座通过螺帽紧固;所述滑轮嵌入安装在上支撑立柱的上部,且滑轮与上支撑立柱通过螺帽固定;所述挂钩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下支撑立柱、上支撑立柱的外壁上;所述基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前端的外壁上,且第二锁紧旋钮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基座的外壁上;所述万向轮固定杆嵌入安装在基座的内侧,且万向轮固定杆与基座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旋钮的端部贯穿基座与万向轮固定杆的外壁抵接;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安装在万向轮固定杆的底部;所述支撑脚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前端的外壁上,且支撑脚在底座前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所述脚垫套入安装在支撑脚的前端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所述底座为箱体式结构,且底部前部的侧视面呈矩形,后部的侧视面呈直角梯形,并且底座前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万向轮的矩形凹槽,底座后端的底部设置有圆弧过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所述基座由前端的圆柱形套筒及焊接在后侧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基座前端圆柱形套筒左右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滑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所述万向轮固定杆由上部的圆柱形导杆及焊接在底部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万向轮固定杆上部圆柱形导杆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条状滑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所述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固定杆与基座的滑动连接方式设置为升降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底座为箱体式结构,且底部前部的侧视面呈矩形,后部的侧视面呈直角梯形,并且底座前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万向轮的矩形凹槽,底座后端的底部设置有圆弧过渡的设置,箱体式结构的底座能够自行添加配重,满足使用需求,而底座前端底部的凹槽用于容纳万向轮,对收缩后的万向轮起到收纳作用,缩小装置体积,同时不妨碍万向轮的正常转向,而底座后端底部的圆弧过渡有效避免底座前端升高时后端接触地面影响正常的移动。

2、本实用新型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固定杆与基座的滑动连接方式设置为升降装置的设置,通过万向轮的升降能够实现底座前端的上升与下降,而当万向轮接触地面时能够起到较为有效的举升效果,方便装置的移动。

3、本实用新型基座由前端的圆柱形套筒及焊接在后侧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基座前端圆柱形套筒左右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滑槽,万向轮固定杆由上部的圆柱形导杆及焊接在底部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万向轮固定杆上部圆柱形导杆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条状滑轨的设置,通过基座内的滑槽对万向轮固定杆起到导向及限位的作用,避免万向轮固定杆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转。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支撑效果好,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随意转向,方便移动,较为省力,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箱盖2、脚轮3、下支撑立柱4、第一锁紧旋钮5、支撑杆6、上支撑立柱7、滑轮8、挂钩9、基座10、万向轮固定杆11、万向轮12、第二锁紧旋钮13、支撑脚14、脚垫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包括:底座1、箱盖2、脚轮3、下支撑立柱4、第一锁紧旋钮5、支撑杆6、上支撑立柱7、滑轮8、挂钩9、基座10、万向轮固定杆11、万向轮12、第二锁紧旋钮13、支撑脚14、脚垫15;脚轮3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后端的两侧;箱盖2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且箱盖2的前端与底座1通过转轴相连接;下支撑立柱4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上部,且下支撑立柱4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一锁紧旋钮5安装在下支撑立柱4顶端的外壁上,且第一锁紧旋钮5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螺纹拧接相连接;上支撑立柱7的底部嵌入安装在下支撑立柱4的内侧,且上支撑立柱7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第一锁紧旋钮5的端部贯穿上支撑立柱7与下支撑立柱4的外壁抵接;支撑杆6的顶端与下支撑立柱4通过螺栓连接,且支撑杆6的底部与底座1通过螺帽紧固;滑轮8嵌入安装在上支撑立柱7的上部,且滑轮8与上支撑立柱7通过螺帽固定;挂钩9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下支撑立柱4、上支撑立柱7的外壁上;基座10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且第二锁紧旋钮1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基座10的外壁上;万向轮固定杆11嵌入安装在基座10的内侧,且万向轮固定杆11与基座10通过滑动方式活动连接;第二锁紧旋钮13的端部贯穿基座10与万向轮固定杆11的外壁抵接;万向轮12通过螺栓安装在万向轮固定杆11的底部;支撑脚14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且支撑脚14在底座1前端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脚垫15套入安装在支撑脚14的前端部。

具体的,底座1为箱体式结构,且底部1前部的侧视面呈矩形,后部的侧视面呈直角梯形,并且底座1前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万向轮12的矩形凹槽,底座1后端的底部设置有圆弧过渡,箱体式结构的底座1能够自行添加配重,满足使用需求,而底座1前端底部的凹槽用于容纳万向轮12,对收缩后的万向轮12起到收纳作用,缩小装置体积,同时不妨碍万向轮12的正常转向,而底座1后端底部的圆弧过渡有效避免底座1前端升高时后端接触地面影响正常的移动。

具体的,基座10由前端的圆柱形套筒及焊接在后侧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基座10前端圆柱形套筒左右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滑槽,通过基座10内的滑槽对万向轮固定杆11起到导向及限位的作用,避免万向轮固定杆11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转。

具体的,万向轮固定杆11由上部的圆柱形导杆及焊接在底部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万向轮固定杆11上部圆柱形导杆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条状滑轨。

具体的,万向轮12通过万向轮固定杆11与基座10的滑动连接方式设置为升降装置,通过万向轮12的升降能够实现底座1前端的上升与下降,而当万向轮12接触地面时能够起到较为有效的举升效果,方便装置的移动。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时首先根据需求添加合适的配重,松开紧固螺栓,打开箱盖2,向底座1的内侧添加适量的配重材料,然后关闭箱盖2,并拧紧紧固螺栓,然后将装置移动至合适的运动地点:松开第二锁紧旋钮13,抬起底座1的前端,将万向轮固定杆11向下推动,直至万向轮12接触地面并对底座1形成支撑(如图3图4)所示,然后拧紧第二锁紧旋钮13,此时万向轮12与脚轮3同时接触地面,通过人力推动即可实现装置的移动,非常方便省力,到达地点后,松开第二锁紧旋钮13,抬升万向轮固定杆11,将万向轮12收回底座1前端底部的凹槽内,然后根据使用需求调整上支撑立柱7的高度,挂网,完成安装。

综上所述:该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通过底座为箱体式结构,且底部前部的侧视面呈矩形,后部的侧视面呈直角梯形,并且底座前端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万向轮的矩形凹槽,底座后端的底部设置有圆弧过渡的设置,箱体式结构的底座能够自行添加配重,满足使用需求,而底座前端底部的凹槽用于容纳万向轮,对收缩后的万向轮起到收纳作用,缩小装置体积,同时不妨碍万向轮的正常转向,而底座后端底部的圆弧过渡有效避免底座前端升高时后端接触地面影响正常的移动;通过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固定杆与基座的滑动连接方式设置为升降装置的设置,通过万向轮的升降能够实现底座前端的上升与下降,而当万向轮接触地面时能够起到较为有效的举升效果,方便装置的移动;通过基座由前端的圆柱形套筒及焊接在后侧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基座前端圆柱形套筒左右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滑槽,万向轮固定杆由上部的圆柱形导杆及焊接在底部的矩形板状安装座组成,且万向轮固定杆上部圆柱形导杆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处矩形条状滑轨的设置,通过基座内的滑槽对万向轮固定杆起到导向及限位的作用,避免万向轮固定杆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转;过对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支撑效果好,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随意转向,方便移动,较为省力,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67408.6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1(陕西)

授权编号:CN209530024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A63B 61/02

专利分类号:A63B61/02;A63B102/04

范畴分类:15H;

申请人:咸阳师范学院

第一申请人:咸阳师范学院

申请人地址: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发明人:袁月

第一发明人:袁月

当前权利人:咸阳师范学院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素质教育教学拓展训练器材论文和设计-袁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