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包括有喷砂车和回收车,喷砂车的两端设有气囊,气囊的边缘设有支撑轮组,喷砂车内部中心设有喷砂盘,喷砂盘的两侧分别设有小伸缩保护罩和壳体,壳体的后端设有大伸缩保护罩,喷砂车的前端设有前罩壳,前罩壳上安装有摄像头、联接座、电源插座和数据插座,回收车的底部设有风机、料仓和回收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科学合理、精确可控、操控便捷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喷砂车和回收车,喷砂车的两端设有气囊(2、3),气囊(2、3)的边缘设有支撑轮组(7),喷砂车内部中心设有喷砂盘(1),喷砂盘(1)的两侧分别设有小伸缩保护罩(12)和壳体(14),壳体(14)的后端设有大伸缩保护罩(15),喷砂车的前端设有前罩壳(9),前罩壳(9)上安装有摄像头(8)、联接座(19)、电源插座(17)和数据插座(18),回收车的底部设有风机(4)、料仓(5)和回收器(6)。
设计方案
1.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喷砂车和回收车,喷砂车的两端设有气囊(2、3),气囊(2、3)的边缘设有支撑轮组(7),喷砂车内部中心设有喷砂盘(1),喷砂盘(1)的两侧分别设有小伸缩保护罩(12)和壳体(14),壳体(14)的后端设有大伸缩保护罩(15),喷砂车的前端设有前罩壳(9),前罩壳(9)上安装有摄像头(8)、联接座(19)、电源插座(17)和数据插座(18),回收车的底部设有风机(4)、料仓(5)和回收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2、3)同时充放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轮组(7)有六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砂盘(1)的转速为20000rp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内防腐补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主要用于管道焊缝处,从管道内部对焊缝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为内防腐做准备。
背景技术
当今,管道作为一种经济、高效而安全的物料输送方式,成为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生命线,因此对管线防腐层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管道内防腐层和焊缝区域内表面防腐层,但是现今针对焊缝内表面的前处理都采用钢丝刷打磨的办法,就存在打磨不均匀、表面粗糙度达不到工业级Sa2.5(锚纹40~100μm)、打磨粉尘飘散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具有科学合理、精确可控、操控便捷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包括有喷砂车和回收车,喷砂车的两端设有气囊,气囊的边缘设有支撑轮组,喷砂车内部中心设有喷砂盘,喷砂盘的两侧分别设有小伸缩保护罩和壳体,壳体的后端设有大伸缩保护罩,喷砂车的前端设有前罩壳,前罩壳上安装有摄像头、联接座、电源插座和数据插座,回收车的底部设有风机、料仓和回收器。
所述的气囊同时充放气。
所述的支撑轮组有六组。
所述的喷砂盘的转速为20000r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两个气囊将喷砂盘封闭起来,防止砂料及粉尘扩散;摄像头可以对焊缝精准定位,保证对焊缝在最佳位置处理;采用高速喷砂盘,保证砂料线速度,可以对焊缝及两侧区域均匀打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喷砂车在管道内部焊缝处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喷砂车前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管道焊缝内喷砂装置,包括有喷砂车和回收车,喷砂车的两端设有气囊(2、3),气囊(2、3)的边缘设有支撑轮组7,喷砂车内部中心设有喷砂盘1,喷砂盘1的两侧分别设有小伸缩保护罩12和壳体14,壳体14的后端设有大伸缩保护罩15,喷砂车的前端设有前罩壳9,前罩壳9上安装有摄像头8、联接座19、电源插座17和数据插座18,回收车的底部设有风机4、料仓5和回收器6。
所述的气囊2和3同时充放气。
所述的支撑轮组7有六组。
所述的喷砂盘1的转速为20000rpm。
本发明的功能参数如下:
该套装置的技术原理可以适用于DN300毫米及以上的管道;喷砂盘的转速为20000rpm;料仓内砂料可循环利用35次;喷砂处理后的管道内表面可达到工业级Sa2.5(金属近白级),锚纹深度为52μm~95μ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内喷砂装置进入管道11,通过摄像头8定位焊缝13,使喷砂盘1对准焊缝13的中央,气囊(2、3)同时充气,将焊缝13两侧管道11的内壁区域封闭,此时喷砂盘1高速旋转(图1中弧形箭头),回收车上风机4启动,将料仓5内的砂料送入喷砂盘1,喷砂盘1将砂料高速喷击到焊缝13和两侧区域16,与此同时小伸缩保护罩12、喷砂盘1、壳体14和大伸缩保护罩15整体做以焊缝13为中心的往复运动(图2中双向箭头),待喷砂结束,气囊(2、3)同时放气,整套装置前行(图1中箭头),同时回收器6启动,将所有砂料及粉尘收回到料仓5。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2722.4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335425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B24C 3/06
专利分类号:B24C3/06;B24C3/32;B24C9/00
范畴分类:26F;26G;
申请人:西安派普韦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西安派普韦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11号i都会4号楼2单元1915室
发明人:何林;赵凯华
第一发明人:何林
当前权利人:西安派普韦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喷砂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