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医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监测

广州某医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监测

一、广州某医院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汤英贤,张慈,温伟洪,李玉珍,陈凌娟,徐令清[1](2021)在《广东某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全自动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CLSI2020年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7 555株非重复细菌中革兰阳性菌4 604株,占26.2%;革兰阴性菌12 951株,占73.8%。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中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3%和74.6%,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株。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均显着高于粪肠球菌,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屎肠球菌各一株。检出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394株,儿童和成人分离株各占60.2%和39.8%,儿童和成人青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6.8%和86.2%。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46.9%和30.2%。3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9%(144/7 780)、11.4%(171/1 506)和75.2%(1 126/1 498);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有上升趋势,其余菌种变化不大。流感嗜血杆菌2020年检出减少至5.1%(35/68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各相关部门协作采取有效措施以遏制细菌耐药。

蒋苏宁,陈莉[2](2021)在《2018年~2019年某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018年~2019年某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8年~2019年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监测情况。结果 2018年共检出标本10,039株,其中痰标本2066株、尿液标本1797株、分泌物标本1699株、血标本972株、脓液标本604株、其他标本2901株。2018年某医院大肠埃希杆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以及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2019年共检出标本14,027株,其中痰标本2996株、尿液标本2622株、分泌物标本2399株、血标本1344株、脓液标本840株、其他标本3826株。2019年某医院大肠埃希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 2018年~2019年某医院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较高于50%,临床中应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用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崔雯燕[3](2021)在《某基层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属肠杆菌科,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但其致病性强,可正常寄居于人的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组织,进而引起大叶或小叶融合性实变,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病变可累及多个脏器,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近年来KPN及其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某基层医院的KPN检出率较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增加难度,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KPN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同源性研究将有效的帮助临床KPN感染的治疗、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医院感染的防控。目的研究KPN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分析KPN检出率高的原因及不同科室之间是否存在院内克隆株的流行,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选取河南省许昌市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河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6年至2019年间医学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培养出的KPN,分析其检出率、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2.筛选2019年肺炎高发期从临床分离的KPN,其药敏结果满足同时对三种及以上药物耐药,利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etitive sequ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P-PCR)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3.统计方法对KPN的临床资料及耐药率应用WHONET5.6系统进行归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显着差异临界,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果P<0.01则差异极显着。同源性采用聚类分析。结果1.KPN的检出率。2016年至2019年某基层医院临床分离菌总数分别为3196株、3134株、2993株、2154株,其中KPN的检出率分别为21.8%、23.7%、22.5%、24.1%。2016年至2019年间KPN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KPN的标本来源。主要标本来源有痰液(76.9%)、尿液(9.4%)、脓液(5.1%)、血液(3.1%)、引流液(2.0%)、分泌物(0.6%)。3.KPN的临床分布。在临床科室中排名前3的科室为:呼吸内科(27.9%)、重症医学科(26.5%)、神经外科(12.7%)。4.KPN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耐药变迁情况。KPN对米诺环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处于11%以下;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相对偏高,波动于28.95%~41.1%之间;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保持在20%以下。2016年至2019年KPN除对庆大霉素、氯霉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变化最大,其次为阿米卡星。不同科室间KPN的耐药性存在差异,神经外科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5.同源性分析。29株KPN可分为19种基因型(A-S),分别为:A型和B型各3株,C型1株,D型和E型各2株,F型1株,G型4株,H-M型各1株,N型2株,O-S型各1株。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7、9、22号菌株相似度较高,同源性大于84%。结论某基层医院KPN感染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新型广谱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医院内部存在KPN感染传播,应加以高度重视。

马金龙[4](2020)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的耐药表型、基因型、同源性以及质粒的转移性和生物信息,探讨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3月青岛某家医院分离自神经外科ICU六位患者痰液标本中的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粘质沙雷菌,运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重新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多重PCR(multiplex PCR)检测菌株是否携带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头孢菌素酶(Amp C)编码基因以及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磷霉素耐药相关基因,并进一步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确定耐药基因型。(3)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检测菌株间的同源性。(4)对菌株进行接合试验,检测携带耐药基因质粒的转移性。(5)基于二代MiSeq测序平台获取菌株及携带质粒的序列,使用ResFinder、The Transposon Registry、ISfinder和INTEGRALL在线网站和数据库分析质粒的耐药基因、移动元件和整合子等信息;Inkscape0.48.1软件绘制质粒基因结构图。结果(1)6株粘质沙雷菌临床分离株药敏表型一致,对头孢曲松、氨曲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磷霉素耐药;改良Hodge试验结果均阳性。(2)6株粘质沙雷菌都携带四种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2、ESBLs基因blaSRT-1、氨基糖胺类耐药基因aac(6’)-Ic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7。(3)经Xba I酶切粘质沙雷菌基因组PFGE显示6株菌电泳条带位置和数目均完全一致,依据Tenover规则判断6株粘质沙雷菌属相同的菌株(Indistinguishable),即暴发菌株。(4)质粒接合试验显示6株粘质沙雷菌均可将携带blaKPC-2基因的质粒成功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AziR,经S1核酸内切酶酶切显示粘质沙雷菌和接合子都携带一个大小约100 kb的质粒;接合子对头孢曲松、氨曲南和厄他培南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中介,对其它药物均敏感;接合子只检测到blaKPC-2基因,未检测到blaSRT-1、aac(6’)-Ic和fosA7基因。(5)粘质沙雷菌菌株携带一个质粒,命名为pS1-KPC2(GenBank号:MN615880),该质粒属于接合型IncFIIK不相容性组,仅携带blaKPC-2基因,blaKPC-2位于Tn1722的单位转座子ΔTn6296上。结论(1)该院神经外科ICU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表现为多重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是菌株携带KPC-2基因,产生碳青霉烯酶。(2)携带blaKPC-2、blaSRT-1、aac(6’)-Ic和fosA7耐药基因粘质沙雷菌的克隆播散是导致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此为国内外首次报道。(3)IncFIIk质粒的转移性和ΔTn6296的结构特点促进了blaKPC-2基因的水平传播。

王增兰[5](2020)在《4种炎性指标和细菌培养在ICU脓毒症诊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分析PCT(降钙素原)、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hs-CRP(超敏C反应蛋白)、FIB(纤维蛋白原)等免疫炎性指标在ICU脓毒症诊治中的作用;讨论分析细菌培养实验在ICU脓毒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1.回顾分析2017年4月到2019年2月期间淄博市两家医院的ICU科室,根据脓毒症3.0定义标准,分为脓毒症组(A组)患者60人,均值年龄77.87(±13.57)岁,男、女人数分别是42人和18人;非脓毒症组(B组)患者60人,男、女人数分别是37人和23人,年龄为76.92(±10.65)岁,观察分析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的各个炎性指标结果。脓毒症生存组(C组)患者45人,男、女人数分别是32人和13人,平均年龄是74.73(±14.03)岁;脓毒症死亡组(D组)的15人中男、女人数分别是10人和5人,年龄为87.27(±5.57)岁,观察四种炎性反应指标连续检测的浓度水平变化。两家医院的PCT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SAA和hs-CRP均采用胶乳免疫散射比浊法,FIB均采用凝固法。两家医院的各炎性指标每年均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均合格(总平均成绩PT%>98),结果具有可比性。2.回顾分析两家医院诊断为脓毒症的60例患者入院期间的235份细菌学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对比。两家医院均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仪进行实验,各种细菌质控菌株均由山东省临检中心提供,且每年参加山东省临检中心质评活动均合格(总平均成绩PT%为100),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1.非脓毒症组PCT、SAA和hs-CRP的浓度水平皆比脓毒症组的浓度水平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连续检测各炎性指标浓度变化在两组中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而FIB的浓度水平在各个分组的研究对比中都没有统计学差异。2.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和Youden Index比较,选择95.00%的范围可以看出:在诊断脓毒症的准确性分析中单个炎性指标检测时PCT的敏感度、特异性依次为95.00%和98.30%,SAA有88.30%的敏感性、特异性为48.30%,hs-CRP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55.00%和90.00%,FIB有45.00%的敏感性和71.70%的特异性,可知PCT的准确性最高。联合多种炎性指标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96.70%和98.30%,其诊断脓毒症的准确性比单个炎性指标更高。分析PCT与SAA和hs-CRP的关系发现为正向的(P都<0.05),发现PCT与FIB两者之间没有关系(P>0.05)。3.两家医院的235份微生物培养标本来源都主要是痰标本(63.40%)、尿液标本(20.00%)、血液标本(10.21%),有84.26%的G-菌,G+菌为11.49%,真菌比例为4.26%,主要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孢菌等G-菌为主。4.两家医院的患者分离出的G-致病菌对头孢菌素类的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病原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铜绿假单孢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等耐药率高达94.00%甚至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单环β内酰胺类的氨曲南和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为69.44%~100.00%,且多重耐药情况最为严重。结论:1.PCT、SAA和hs-CRP在脓毒症患者的诊治中有重要临床作用,而FIB的作用价值不明显。连续检测前三种炎性指标的浓度水平对脓毒症的确诊治疗和病情发展预后情况有明显的临床作用。2.脓毒症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是G-菌且对多种药物耐药,其耐药情况大多没有差异,细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可根据细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梁群[6](2020)在《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2016-2019年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上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2016年至2019年近4年的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分析细菌分布情况、药敏试验结果,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版标准进行结果判断,数据用WHONET2018软件分析。结果:近四年江西省肿瘤医院从临床共检出10338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81株(30.77%),革兰阴性菌7157株(69.2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占了革兰阴细菌的前四位;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的主要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标本分布以痰4615株(44.64%)和伤口分泌物1775株(17.17%)为主。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低于3%,相差不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复合制剂活性较好,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低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活性超过95%,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高于肺炎克雷伯菌,二者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产生耐药性。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的敏感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但是对头孢他定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更高,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没有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完全敏感。MASR的检出率在20%-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西丁、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呋喃妥因、氯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除2018年检出有0.2%对万古霉素有耐药外,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数为0株。结论:江西省肿瘤医院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必要的措施控制,同时规范对抗菌药物的应用。

汪潇瑶[7](2020)在《2017-2019年我院呼吸内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掌握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流行趋势,从而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断为肺部感染2521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患者的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病原菌标本,对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调查近3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探讨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确诊为肺部感染住院患者送检了痰液、BALF标本共计1823例,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25例,分离阳性率17.8%。3年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24株(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占68.9%,居前五位的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1株,18.8%)、鲍曼不动杆菌(41株,12.6%)、铜绿假单胞菌(34株,10.5%)、大肠埃希菌(27株,8.3%)、阴沟肠杆菌复合菌(21株,6.5%),且革兰阴性菌感染呈逐年增加趋势,由2017年65.9%上升至2019年70.9%;真菌83株,占25.5%,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真菌感染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分离到的革兰阳性菌菌株较少,共18株,占5.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3年耐药性监测结果提示,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最高的药物依次是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β-酶抑制剂;耐药率较高的是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其中,亚胺培南除对鲍曼不动杆菌(51.2%)和铜绿假单胞菌(82.4%)的敏感率略低外,对其余菌株的敏感率都在90%以上,目前未发现厄他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复合菌菌株耐药。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则由2017年的11.1%显着上升至2019年的47.1%,耐药率上升幅度达3倍。药敏结果显示真菌感染虽有上升趋势,但目前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另本研究中尚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菌株。结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普遍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当地病原菌流行病学信息,尽量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依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保障患者安全。

刘英,孟善丽[8](2019)在《2016~2018年山西大同地区某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性、连续性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对于我们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具有重大意义。早在1990年美国默克公司成功建立了院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nosocomial pathogen resistance surveillance,NPRS),旨在长期调查从病房、尤其是重症监护(ICU)病房分离获取的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ICU病房的菌株对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益增长[1,2],有必要建立耐药性监测网络,连续监测细菌耐药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熊莉[9](2019)在《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专科医院)20132017年下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西省胸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1110株铜绿假单胞菌(剔除同一患者在同一住院期间获得的同一部位药敏试验结果相同的菌株),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及特征;通过系统抽样选取370份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病历,收集基本信息后对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49)<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110株,以痰液标本为主,占95.14%,其次为刷检物1.98%、胸水1.62%及肺泡灌洗液1.26%。1110株标本主要来自于呼吸科,占45.14%,其次为心内科13.69%、结核科12.88%、胸外科9.82%、重症监护病房7.39%、神经内科5.67%、肿瘤科5.41%。1.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最好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最高的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氨曲南,耐药率均超过了30%。在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进行趋势卡方检验发现,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年度存在线性趋势((49)<0.05),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吡肟与年度未见趋势((49)>0.05)。2.20132017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率为38.02%,各个年度的多重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34,(49)=0.157)。3.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与病人性别、病程、入住该院次数及住院日数、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肺发育不全、支气管哮喘、肿瘤、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是否感染过结核菌、是否有营养不良、呼吸系统手术史、是否有气管插管的使用均无相关((49)>0.05),与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史、入院前抗菌药物使用相关((49)<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患COPD、入院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之间存在关联。结论:1.20132017年该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除2015年外逐年增加,主要来自呼吸科;2.该院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检出率较高;3.年龄大于60岁、COPD患者、入院前使用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作超[10](2019)在《某院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对上海市某医院2017年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2.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为标准,同时参考《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2010)》、《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对该院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3.根据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提出具体的改进与优化措施,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方法:1.以2017年度上海市某医院产科2.8万份病历为研究目标,分别从东院、西院、南院随机抽取220、130、55例,共收集样本385例,筛选出229例作为研究对象(详见第一章第四部分)。对229例入选病历进行统计,内容包括:产妇住院号、年龄、诊断、抗菌药物通用名、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总费用、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等。采用回归分析、统计描述分析等方法,对入选病历抗菌药物的整体用药情况进行分析。2.根据围分娩期产妇分娩方式,调查了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妇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现状。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2010)》及《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等所推荐用药方案,分析了自然分娩、剖宫产、胎膜早破(剖宫产)应用抗菌药物的3个典型案例,对用药方案及用药过程进行剖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1.产妇基本情况。产妇平均年龄为31.41岁;平均孕周38+6.82;平均住院时间为4.39 d;剖宫产率为42.79%;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73.38元。2.抗菌药物选择。预防应使用的抗菌药物共6大类13个品规,以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和头霉素类中的头孢西丁为主要预防药物。大多数使用的抗菌药物可进入到胎盘和乳汁中。3.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82%,其中剖宫产产妇使用率为100%,自然分娩产妇使用率为29.77%。胎膜早破产妇使用率为78.26%,小于18 h以下的胎膜早破产妇5例,未使用抗菌药物,也未出现感染。4.用药时程。64.10%的自然分娩产妇和80.61%的剖宫产产妇用药时程不超过24 h;5.13%的自然分娩产妇和4.08%的剖宫产产妇用药时间超过了 48 h,分别为2例和4例。胎膜早破产妇用药时程均不超过48 h。5.剖宫产产妇用药时机。在剖宫产预防用药的98例产妇中,88.77%的产妇采用断脐后给药1次+术后给药1次的方式(或术中再追加1次)。单一术后给药的仅2例;采用术前给药的有9例,多为术前口服给药和出院带药。6.人均抗菌药物使用种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人均使用种数为0.86种,30岁以下年龄组平均为0.82种,35岁以上年龄组平均为1.16种。7.给药途径、溶媒选择及联合用药等符合规定。注射与口服给药方式并存;溶媒选择为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二联用药为头孢唑林或头孢拉定与替硝唑联用,无三联以上用药情况。8.在优化改进措施3个月后,随机抽查了 2018年11月~12月份出院病历50份进行医嘱点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符合度为 96.00%。结论:上海某医院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整体上较为规范,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产妇药物选择不适宜、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时程偏长等。当前,该院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尚存在部分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合理性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在产科的实施。在当前完善的抗菌药物监督管理、临床路径以及AMS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信息管理方法,深化临床药学工作,加强同医护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使临床药师完全融入医疗团队,共同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利于降低费用支出,节约资源,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二、广州某医院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某医院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某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培养基
        1.1.3 药敏
        1.1.4 仪器
    1.2 方法
        1.2.1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1.2.2 β内酰胺酶检测
        1.2.3 特殊耐药菌株定义
        1.2.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种类及分布
    2.2 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2.2.1 葡萄球菌属
        2.2.2 肠球菌属
        2.2.3 链球菌属
    2.3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
        2.3.1 肠杆菌科细菌
        2.3.2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3 讨论

(2)2018年~2019年某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菌株鉴定
    1.3 药敏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018年~2019年大肠埃希菌检出情况
    2.2 2018~2019年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3 讨论

(3)某基层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某基层医院KPN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KPN的同源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炎克雷伯菌致病力和医院内感染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2 实验菌株
        2.1 菌株来源
        2.2 菌株保存
    3 细菌鉴定及药敏
    4 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
    5 耐药基因的检测
        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5.2 耐药基因相关引物设计
        5.3 PCR扩增及测序检测耐药基因
    6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
        6.1 试剂配制
        6.2 细菌的包埋
        6.3 细菌的裂解
        6.4 胶块的洗涤
        6.5 胶块内DNA的酶切
        6.6 电泳及成像
    7 细菌接合实验
        7.1 液相接合实验
        7.2 S1核酸酶酶切及脉冲场凝胶电泳
    8 粘质沙雷菌携带的质粒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分析
结果
    1 粘质沙雷菌与其接合子的药敏结果
    2 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结果
    3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4 粘质沙雷菌临床株Xba I酶切PFGE结果
    5 粘质沙雷菌临床株及接合子S1核酸酶酶切PFGE结果
    6 粘质沙雷菌携带的质粒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5)4种炎性指标和细菌培养在ICU脓毒症诊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炎性指标在ICU脓毒症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1.仪器和相关耗材
        2.实验的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脓毒症组(A组)和非脓毒症组(B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2.脓毒症组(A组)和非脓毒症组(B组)两组患者的各种炎性指标的分析
        3.脓毒症患者生存组(C组)和死亡组(D组)两组患者的各种炎性指标的动态连续检测浓度变化分析
        4.SAA等四种炎性指标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5.PCT与其他三种炎性指标的关系分析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细菌培养在ICU脓毒症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1.仪器和相关耗材
        2.细菌培养研究对象
        3.细菌学标本接种及细菌培养
        4.细菌的鉴定
        5.药敏试验鉴定
        6.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淄博市两家医院的细菌学培养标本来源及菌属构成
        2.淄博市两家医院的细菌学培养检出病原菌株结果及其分布率
        3.淄博市两家医院的细菌学培养检出病原菌的种类和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情况
        4.淄博市两家医院的细菌学培养检出的病原菌株耐药性分析
        5.对淄博市两家医院检出的G-菌的耐药性对比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致谢

(6)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及数据来源
    2.2 仪器
    2.3 方法
    2.4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结果
    3.2 多重耐药菌的分布
    3.3 检出菌标本来源分布
    3.4 革兰氏阴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3.4.1 鲍曼不动杆菌
        3.4.2 大肠埃希菌
        3.4.3 肺炎克雷伯菌
        3.4.4 铜绿假单胞菌
    3.5 革兰阳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2017-2019年我院呼吸内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2.1 标本接种与细菌培养
        2.2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2016~2018年山西大同地区某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抗菌药物标准品
    1.2 方法
        1.2.1 药敏试验
        1.2.2 数据分析
        1.2.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测定
2 结果
    2.1 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种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总敏感率
    2.2 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广谱抗生素的总敏感率
    2.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状况
        2.3.1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产EBSLs情况
        2.3.2 大肠埃希菌
        2.3.3 肺炎克雷伯菌
3 讨论

(9)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下呼吸道感染与铜绿假单胞菌
    1.2 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现状
        1.2.1 国外
        1.2.2 国内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方法
        2.2.1 实验设备
        2.2.2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3.1.1 铜绿假单胞菌年度及性别分布
        3.1.2 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及科室分布
        3.1.3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3.2 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及特征
        3.2.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标本的来源及分布情况
        3.2.2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科室分布情况
        3.2.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各年度的检出情况
        3.2.4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
    3.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3.3.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3.3.2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2013~2017年该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1.1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1.2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1.3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2 2013~2017年该院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特征
    4.3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影响因素
        4.3.1 年龄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4.3.2 COPD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4.3.3 入院前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4.4 有关建议
        4.4.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4.2 完善细菌耐药的监测体系
        4.4.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某院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
    2.2 基本情况
    2.3 自然分娩
    2.4 剖宫产
    2.5 胎膜早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
    3.1 用药合理部分
    3.2 用药不合理部分
    3.3 原因分析
    3.4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抗菌药物应用干预与改进措施
    4.1 保持优势机制
    4.2 措施改进与优化
    4.3 效果评估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论文创新点
    5.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治疗)应用调查表
附录B: 抗菌药物应用评价表
附录C: 作者简介

四、广州某医院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某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J]. 汤英贤,张慈,温伟洪,李玉珍,陈凌娟,徐令清. 现代医院, 2021(10)
  • [2]2018年~2019年某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分析[J]. 蒋苏宁,陈莉. 医学信息, 2021(15)
  • [3]某基层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D]. 崔雯燕.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4]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马金龙. 青岛大学, 2020(01)
  • [5]4种炎性指标和细菌培养在ICU脓毒症诊治中的作用研究[D]. 王增兰. 青岛大学, 2020(01)
  • [6]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D]. 梁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7]2017-2019年我院呼吸内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D]. 汪潇瑶.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8]2016~2018年山西大同地区某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 刘英,孟善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11)
  • [9]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熊莉. 南昌大学, 2019(01)
  • [10]某院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D]. 许作超.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广州某医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