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灭活与去除论文_黄娟,李德款,武志强,宋春雷,李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灭活与去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灭活,病毒,凝血酶,补体,过氧化氢,血液制品,病原体。

病毒灭活与去除论文文献综述

黄娟,李德款,武志强,宋春雷,李成[1](2019)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病毒灭活/去除工艺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Ⅷ,rhFⅧ)病毒灭活/去除工艺。方法采用S/D法作为rhFⅧ病毒灭活工艺,纳米过滤(20 nm孔径)作为rhFⅧ病毒去除工艺,分析病毒灭活/去除两步工艺对rhFⅧ活性的影响;分别以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小鼠白血病病毒(xenotropic murine leukemia virus,X-MuLV)及小鼠细小病毒(murine minute virus,MMV)作为指示病毒,对上述工艺进行病毒灭活/去除效果验证。结果 S/D灭活工艺中,3批制品的活性收率分别为96. 2%、100. 4%和103. 2%;(24±2)℃处理180 min后,指示病毒PRV、VSV和X-MuLV滴度降低量(Log10)虽然均<4,但盲传3代,仍未检出病毒。纳米过滤工艺中,3批制品蛋白回收率均大于98%,活性回收率均大于90%,纳米过滤120 min,MMV滴度降低量(Log10)> 4。结论建立的rhFⅧ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可有效灭活/去除病毒,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刘春雨,张峰,于传飞,武刚,崔永霏[2](2019)在《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抗CD20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影响评价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抗CD20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影响的评价方法。方法以Raji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作用,用CCK-8试剂进行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检测,并验证系统适应性。以抗CD20单克隆抗体参比品计算低pH及纳米膜过滤(简称纳滤)2种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前后样品的相对百分效价,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CD20单克隆抗体CDC生物学活性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y=(A-D)/[1+(x/C)~B]+D。该方法的曲线平行性较好,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低pH病毒灭活工艺处理前后样品的相对效价分别为(97. 22±2. 49)%和(87. 84±5. 60)%,相对变化值的平均平方值为10. 57%;纳滤病毒去除工艺处理前后样品的相对效价分别为(87. 65±4. 31)%和(89. 43±7. 33)%,相对变化值的平均平方值为4. 17%。2种工艺3次检测间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处理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以抗CD20单克隆抗体为目标抗体,建立了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生物学活性影响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平行性、稳定性及有效性,为其他单克隆抗体类治疗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陈英红,孙伊,罗浩铭,姜瑞芝,张晓荧[3](2019)在《联合应用S/D法和膜过滤法灭活/去除凝血酶病毒效果的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联合应用S/D法和膜过滤法灭活/去除凝血酶病毒的效果。方法采用S/D法灭活凝血酶中间体的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膜过滤法去除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呼肠孤病毒Ⅲ型(reovirus3,Reo3),细胞病变法测定病毒滴度;参照《中国药典》叁部(2010版)要求,测定聚山梨酯80和磷酸叁丁酯的残留量,并检测样品病毒灭活/去除前后的效价、蛋白质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结果 S/D法可有效灭活脂包膜指示病毒,膜过滤法可在一定过滤量范围内去除PPV和Reo3指示病毒。梨酯80和磷酸叁丁酯残留量符合《中国药典》叁部(2010版)限度要求;样品经灭活/去除病毒后,效价提高了8.5%,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2.7%,灭活前后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S/D法和膜过滤法可用于凝血酶及其他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去除工艺,以提高制品的病毒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孙科,丁显平[4](2018)在《人抗凝血酶Ⅲ生产工艺中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人抗凝血酶Ⅲ(Human AntithrombinⅢ,ATⅢ)生产工艺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PRV、SV、EMCV和MVM作为指示病毒,考察了S/D处理法、冻干干热法和纳米膜过滤工艺的病毒灭活/去除能力。结果 S/D处理法灭活PRV达到5.250 Lg TCID50/ml,灭活SV达到5.544 Lg PFU/ml;冻干干热法灭活PRV达到4.750 Lg TCID50/ml,灭活EMCV达到6.000 Lg TCID50/ml,灭活SV达到7.760 Lg PFU/ml;纳米膜过滤法去除MVM达到5.375 Lg TCID50/ml。所有的指示病毒均能被有效地灭活/去除。结论:上述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灭活/去除人抗凝血酶Ⅲ中的病毒。(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25期)

卢杨利,容新宗,王焰,郑朝共,李泽林[5](2017)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新生产工艺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的验证及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immunoglobulin,IVIG)新生产工艺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进行验证及评估。方法选择4种脂包膜病毒[人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及非脂包膜病毒[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验证病毒,在缩小的生产规模条件下考察辛酸钠沉淀/深层过滤、低pH孵放和纳米膜过滤步骤对一种或几种指示病毒的灭活/去除能力。结果辛酸钠沉淀/深层过滤步骤可灭活/去除PPV 1.88 Log;低pH孵放对HIV、PRV、SV和VSV的灭活效果最低分别为≥5.22、≥4.26、≥6.56和≥5.69 Log;Bio EX纳米膜可去除PPV达4 Log以上。结论 IVIG新生产工艺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合格,可有效灭活/去除未知的、新出现的病原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于礼,王劲,刘国栋,肖潇,佟颖[6](2017)在《超滤法在病毒灭活试验中去除残留消毒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超滤法在病毒灭活试验中对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碘量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测定超滤法对病毒灭活实验中含氯消毒剂的去除效果。结果经过2次超滤处理,反应体系中的有效氯含量稀释约200倍,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回收效率约为77.10%,超滤法能有效去除含氯消毒剂的残留作用。病毒灭活试验中,用有效氯400 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10 min,脊髓灰质炎病毒杀灭对数值≥4.00。结论超滤法能有效去除病毒灭活实验中的残留消毒剂,准确评价化学消毒剂对病毒的灭活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方哲翔,王建华,袁平,张其清[7](2016)在《医用胶原修复膜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验证和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和评价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过氧化氢溶液、低p H孵放和γ射线辐照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呼肠弧病毒Ⅲ(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Ⅲ,Reo 3)、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指示病毒,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猪肾细胞(PK-15)进行病毒增殖和感染性评价,Karber法测定病毒滴度;分别对牛腱片样品进行3%过氧化氢、低p H孵放处理(pH 3.4±0.3),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将医用胶原修复膜中间品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为25 k Gy),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结果经3%过氧化氢溶液处理1 h后,样品VSV和PRV的病毒灭活值均大于4 Logs;经低p H孵放处理14 d后,样品中已检测不到VSV和PRV,病毒灭活值分别为6.55和5.59 Logs;经25 k 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样品中VSV、PRV、Reo3和PPV均被有效灭活,病毒灭活值分别为5.64、4.35、4.87和5.36 Logs。结论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的3种灭活/去除病毒步骤均有效,经灭活/去除病毒后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杨倩,宋战昀,张旭光,李敏思,王向辉[8](2016)在《羧甲基壳聚糖病毒灭活/去除工艺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羧甲基壳聚糖病毒灭活/去除工艺进行验证。方法模拟生产条件,选择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 rabies virus,PRV)、鸭肝炎病毒Ⅰ型(duck hepatitis virus-Ⅰ,DHV-Ⅰ)、牛滤过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作为指示病毒,采用高温碱化和醇洗灭活/去除病毒,Karber法计算病毒滴度,荧光PCR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结果 3批甲壳素经碱化反应处理,PRV、PPV、BVDV、DHV-Ⅰ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分别为≥6.736、≥6.597、≥6.138和≥5.806 log TCID50/0.1 ml;3批羧甲基壳聚糖经醇洗处理,PRV、PPV、BVDV、DHV-Ⅰ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分别为≥6.763、≥6.569、≥6.167和≥5.587 log TCID50/0.1 ml。碱化反应与醇洗处理前感染PRV、PPV、BVDV、DHV-Ⅰ样品荧光PCR检测平均Ct值分别为23.465、23.387,24.873、24.706,26.887、25.376,27.386、24.629,处理后样品的荧光PCR检测平均Ct值均>40。结论羧甲基壳聚糖经高温碱化和醇洗反应处理均能有效灭活病毒,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尹惠琼,王蕊,朱凤宣,王建国,章金刚[9](2015)在《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去除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去除技术并应用于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去除工艺验证。方法建立指示病毒库以及S/D处理法、低pH孵放法、干热法、巴氏消毒法、纳米膜过滤法等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去除技术,采用细胞病变法测定病毒滴度,Spearman和Karber法计算病毒滴度,病毒滴度降低量(LRV)≥4判为有效,对企业的血液制品样品进行病毒灭活/去除验证。结果 S/D处理法和低pH孵放法可有效灭活有包膜指示病毒,干热法和巴氏消毒法可有效灭活有、无包膜指示病毒,纳米膜过滤法可在一定过滤量范围内去除PPV指示病毒。结论所建立的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去除技术可用于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去除工艺验证,以提高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5年03期)

苏峰,孔冬冬,周海云,杨娜,王雅琴[10](2014)在《血液制品中病毒去除和灭活方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血液制品分离纯化工艺的发展,血液制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其适应证也在不断被发现,这些使得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血液制品数量显着上升。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生产工艺要具有一定的去除/灭活部分病毒能力,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以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本文总结了常用的几种方(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摘要篇)》期刊2014-11-13)

病毒灭活与去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抗CD20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影响的评价方法。方法以Raji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作用,用CCK-8试剂进行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检测,并验证系统适应性。以抗CD20单克隆抗体参比品计算低pH及纳米膜过滤(简称纳滤)2种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前后样品的相对百分效价,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CD20单克隆抗体CDC生物学活性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y=(A-D)/[1+(x/C)~B]+D。该方法的曲线平行性较好,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低pH病毒灭活工艺处理前后样品的相对效价分别为(97. 22±2. 49)%和(87. 84±5. 60)%,相对变化值的平均平方值为10. 57%;纳滤病毒去除工艺处理前后样品的相对效价分别为(87. 65±4. 31)%和(89. 43±7. 33)%,相对变化值的平均平方值为4. 17%。2种工艺3次检测间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处理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以抗CD20单克隆抗体为目标抗体,建立了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生物学活性影响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平行性、稳定性及有效性,为其他单克隆抗体类治疗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灭活与去除论文参考文献

[1].黄娟,李德款,武志强,宋春雷,李成.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病毒灭活/去除工艺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刘春雨,张峰,于传飞,武刚,崔永霏.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对抗CD20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影响评价方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3].陈英红,孙伊,罗浩铭,姜瑞芝,张晓荧.联合应用S/D法和膜过滤法灭活/去除凝血酶病毒效果的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4].孙科,丁显平.人抗凝血酶Ⅲ生产工艺中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的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

[5].卢杨利,容新宗,王焰,郑朝共,李泽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新生产工艺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的验证及评估[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

[6].于礼,王劲,刘国栋,肖潇,佟颖.超滤法在病毒灭活试验中去除残留消毒剂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

[7].方哲翔,王建华,袁平,张其清.医用胶原修复膜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验证和评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

[8].杨倩,宋战昀,张旭光,李敏思,王向辉.羧甲基壳聚糖病毒灭活/去除工艺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

[9].尹惠琼,王蕊,朱凤宣,王建国,章金刚.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去除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J].军事医学.2015

[10].苏峰,孔冬冬,周海云,杨娜,王雅琴.血液制品中病毒去除和灭活方法概述[C].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摘要篇).2014

论文知识图

在不同微生物组合条件下TMV的灭活动力...6泥系统进出水病毒浓度及去除率. 在 28...6 活性污泥系统中 T4 的去除效果各工艺步骤供试品色谱图[A:流动相;B:...

标签:;  ;  ;  ;  ;  ;  ;  

病毒灭活与去除论文_黄娟,李德款,武志强,宋春雷,李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