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计了一个包含一位发送者和两位接收者的三节点信任博弈实验,并使得两位接收者与发送者之间具有不同的社会距离,以便研究当两位接收者与发送者社会距离不同时,接收者的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对发送者信任水平和接收者可信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两位接收者中有一位是发送者的朋友时,接收者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对发送者的信任水平和朋友接收者的可信度均无显著影响,而身为陌生人的接收者在其返还行为无法被发送者直接观测时明显降低了其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比例。简言之,朋友是可靠的,不论身份和行动信息是否公开,朋友总是值得信赖的,虽然这种情谊在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时给陌生人提供了搭便车的机会,但这并不影响发送者和朋友接收者的收益增加。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距离;信任博弈实验
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社会所推崇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1],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信任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2];另一方面,个体的言行并不能时时被他人观测到。为了维护公序良俗,人们呼吁所有人都不要为了使自己获利而采取欺骗行为。然而,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监管缺口下,虽然有许多人自觉坚守着诚实守信的信条,但仍有一些人只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最大化而表现出虚假的言行。
过去几十年间,不少学者在信任博弈的框架下对信息不对称下的信任行为进行研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所获信息较多的一方占据优势,其可能通过欺骗行为获利,而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甚至使整个社会的收益受到影响。Gneezy等[3]采用信任博弈实验观察到,如果只有发送者知道信任博弈的参数设置,当接收者与发送者利益不一致时,发送者对博弈参数信息的虚报行为会随着发送者潜在收益的增加而增加,这会使得接收者的回报行为也受到消极影响,最终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收益均无法得到提高。Castlio等[4]在信任实验中发现,当接收者知道自己的自私行动可以被隐藏时,会做出更多的自私行动,这将使发送者也变得不太愿意发送点数,令信任遭到破坏。Cox等[5]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存在行动信息不对称,接收者可以将自己的背叛行动隐藏起来时,他们将会做出更多的背叛决策。
上述实验研究均沿袭了经典信任实验的框架,主要揭示了一个发送者面对一个接收者的二元结构中信息不对称对信任行为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网络理论的日臻完善,有关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体行为决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认为人们总是被镶嵌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6],行为决策会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7]。罗家德[8]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在经济行为分析中的理论概念架构进行了总结,有如下发现:① 经济行为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所以人际关系会影响经济行动;② 信息是不完整的,而且信息的传播正是受到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③ 个人的社会结构位置会影响其资源以及信息的取得,也会影响其所受到的社会制约,进而影响其经济行动。在这个框架下,社会网络结构、个人结构位置和关系强度等因素会对信任、信息传播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行动。可见,现有的一对一博弈结构下的结论如果被拓展到社会关系网络中并不完全适用,因此,本文模仿Cassar等[9]的实验设计,采用多节点信任博弈实验来研究社会关系网络中信息不对称对信任行为的影响。
[6]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ee90340100zj tf.html.
1 相关文献
据知,文献[9]是唯一一篇涉及社会关系网络中信息不对称对信任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下文统一称为“C&R信任实验”),他们将经典的二元BDM信任实验拓展到社会关系网络的范畴中,开展了包含“一个发送者和两个接收者”三元结构的信任实验,并在实验中安排了两种信息披露状态。完全信息状态下,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每个参与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接收到的点数以及别人发送和接收到的点数;部分信息状态下,每个参与者只会获得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交易信息,即某一个接收者只能知道自己和发送者之间的交易信息,而无法知道发送者和另一接收者之间的交易信息,此时发送者获得的信息比接收者多。因此,他们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个发送者和两个接收者的三元信任实验中,当行动信息披露完全时,接收者的可信度显著高于存在行动信息不对称时的可信度。文献[9]中认为,这是因为信息完全公开时,接收者的比较心理起了作用,他们的返还行为不仅受其接收到的点数的影响,还会受其观测到同组发送者发送给另一接收者的点数的影响,从而使得发送者在更加倾向于平均分配点数的同时也增加了发送的总量。C&R信任实验将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精简为最简单且具代表性的三节点结构,突破了经典信任实验一对一结构的局限,更好地模拟了现实世界中人们之间的交互关系,为有关社会关系网络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与C&R信任实验所关注的重点不同,本文更感兴趣的是社会关系网络中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现有研究中,对信任实验中接收者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有几种不同的设置思路。文献[4]中设置了这样一种行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果发送者决定发送点数给接收者,则有概率为p的可能由电脑程序自动做出一个不返还任何点数的决策,另有1-p的概率,使得二人的收益分配按照真实接收者的决策执行。具体而言,来自接收者的点数只有80%的概率是由接收者的实际行动决定的,另有20%的概率下,不论接收者收到多少点数,均由电脑程序自动决定不返还任何点数给发送者,实验过程中具体发生的点数返还究竟是否是电脑程序决定的,且该信息只有接收者知道。文献[4]中认为,通过这一设置可以使得接收者的自私行动被隐藏起来,因为当发送者被告知返还点数为0时,他并不能判断这是接收者的真实意图还是被实验电脑程序强加的。20轮随机配对的实验结果表明,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接收者认为自己的自私行动得以隐藏,因此做出了更多的自私行动,进而使发送者也变得不太愿意发送点数,最终使信任遭到破坏。
Cox等[5]则是通过对信任实验收入函数的特殊设置达到隐藏接收者返还行动信息的目的。实验中,发送者只有“高水平信任”和“低水平信任”两种行动选择,接收者收到发送者的决策信息后需要决定是“回报”发送者还是“背叛”发送者,文献[5]中令接收者背叛高水平信任时的收益分配与接收者回报低水平信任时的收益分配相同,这样接收者对高水平信任的背叛行为就被隐藏起来。实验结果表明,当接收者的背叛行为得以隐藏时,选择回报行动的接收者数量明显变少。
上述两种接收者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的设置均比较依赖收益函数的特殊设置,这与现实中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距离,本文认为,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本身的特点对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进行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实情况。因此,本文参考Mittone等[10]的做法,令发送者只能观测到接收者们返还给他的点数的总和。这种信息不对称在实践中是常见的,例如管理层的工作成果往往是集合成团队产出的形式报告给股东的,个人具体的贡献往往很难被直接观测到。本文将采用社会关系网络下的信任实验来观察这种信息不对称存在时个体的信任行为。
不同反应时间制备样品技术指标见表4。表4数据显示,反应时间分布在60~300 min之间,制备样品的钼含量分布在42.23%~52.67%之间,氨不溶钼分布在0.35%~1.68%之间,其他杂质含量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 实验设计与流程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刻画社会关系网络一般从网络结构以及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社会距离两个方面入手1)Branas等(2010)用社会距离来描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正如现实生活中,一个投资者往往同时面对多个可投资对象,而且这些备选投资对象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有近有远,人们不能只和自己熟识的人互动,也不是永远只和完全陌生的个体进行交易。因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包含一个发送者和两个接收者的三节点网络信任实验,并且,令两个接收者与发送者之间具有不同的社会距离。通过对接收者返还行动的信息披露进行控制而设计出两个实验局,下面将对本文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面向幼儿的书籍都是一些在成人看来浅显易懂的书籍,并且配合了丰富的图片,这些图片大多是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因此,幼儿多半会被这些趣味性图片吸引,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学到了文字知识,又让幼儿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2.1 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信任:一个发送者和两个接收者的结构
参考Cassar等[9]的做法,本文将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信任博弈简化为最基础的三元信任实验结构,其中包含一个发送者和两个接收者。发送者S和两位接收者R1、R2被分别赋予m点初始禀赋。实验第1阶段,由发送者S决定从其初始禀赋m中发送x1给接收者R1,以及发送给接收者R2的点数x2,其中,0≤x1≤m,0≤x2≤m且0≤x1+x2≤m。x1和x2将会被放大r倍后分别送至接收者R1、R2;第2阶段,接收者R1需要决定返还给发送者S的点数y1,接收者R2需要决定返还给发送者S的点数y2,0≤y1≤rx1且0≤y2≤rx2,至此,一轮实验结束。本轮实验中,发送者S的收益为m-x1-x2+y1+y2,接收者R1的收益为m+rx1-y1,接收者R2的收益为m+rx2-y2。实验中,发送者S发给接收者的点数x1和x2用来度量发送者对两位接收者的信任水平,而接收者收到扩大r倍的点数后,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y1/(rx1)和y2/(rx2)被分别用来度量接收者R1、R2的可信度水平。按照信任博弈实验的惯例,初始禀赋m=10,点数增长倍数r=3。
2.1.1 基准组实验局 基准组实验局中,发送者S与接收者R1、R2之间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距离。发送者S知道自己与R1、R2的社会距离一个较近一个较远,但是他并不确切知道哪个近哪个远。实验第1阶段,S发送给R1的点数为x1,发送给R2的点数为x2,接收者R1观测到自己收到rx1,接收者R2观测到自己收到rx2;第2阶段,R1返还给S的点数为y1,R2返还给S的点数为y2,S分别观测到来自R1的点数y1,来自R2的点数y2。为了控制两个接收者的比较心理的影响2)Cassar等(2011)的研究表明,信任实验中如果两个接收者能观测到彼此接收和发送的点数,由于比较心理效应,接收者的行为会受到其他接收者收发点数的影响,实验设置R1、R2无法观测到对方收到和发出的点数。
文中所提出的基于CORDIC的三角函数加速核,主要应用于求指纹方向场的算法中,目的是获得指纹方向场图的估计。
2.2 不同实验局中的信息披露
天顺元年正月英宗复辟,徐有贞以兵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入内阁,高榖辞师保后为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按照加官则徐有贞在前,按照殿阁则高榖在前,考虑到当时处于政变的非常时期,这一矛盾可以理解。按照实际情况,徐有贞自陈循充军后当为首辅。
表1 本文基准组实验局和对照组实验局中信息披露状况
注:“●”表示获得此项信息
分类接收者R 1发送者S接收者R 2基准组 对照组 基准组 对照组 基准组 对照组身份信息 R 1和R 2中有一个与S社会距离近 ● ● ● ● ● ●R 1与S社会距离近 ● ● ● ●行动信息 S发给R 1的点数x 1 ● ● ● ●S发给R 2的点数x 2 ● ●●●R 1返还给S的点数y 1 ● ● ●R 2返还给S的点数y 2 ●●●R 1和R 2返还给S的点数之和Y ● ●
2.3 实验流程
本文的信任实验在具有标准实验环境的西南交通大学西蒙泽尔滕行为决策研究实验室进行,通过网络广告和派发传单的方式从西南交通大学招募在校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被试以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为主。根据社会距离的定义,对实验被试进行控制,使得两个接收者中有一个为发送者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可以认为其与发送者之间社会距离较亲近;另一接收者是完全陌生的人,可以认为其与发送者之间社会距离较疏远。被试招募广告中特别说明:“您可以单独报名参加实验,或是邀请您的一位朋友和您一起来参加实验”,通过这种方式,共招募60名被试,其中包含20对现实中的朋友以及20位陌生人。为了保证匿名性4)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实验被试的招募过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匿名性的基本原则,但这是采用真实社会关系开展实验研究时无法避免的缺陷。为了将可能的影响降到最小,本文在实验过程中的控制尽可能地保证标准实验室实验的要求,每个被试到达实验室后被分别安排坐进一个独立封闭的小隔间。待被试全部到齐后,给每位被试发放实验说明并由实验主导人员宣读实验注意事项、介绍实验流程,被试有任何疑问通过举手示意,由实验人员单独为其解答。实验开始前,每个被试需要完成一份测试问卷,测试内容涉及实验的关键信息,例如角色的设置、决策过程和不同角色实验收益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角色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获得的信息等。每份测试问卷的答案都由实验人员确认无误后再正式开始实验。
亲虾到场后均放于3个培养池中,平均约7尾/m3,水位1.3m,每个培养池的水体为40m3,亲虾培养池覆盖遮光帘,即暗光培养,充气石每池40个平均布设于池内。
3 研究假说
本文的另一个实验研究6)“人际关系与信任: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信任实验”,2016已经证明,如果把二元的信任博弈拓展到社会关系网络中,使一个发送者同时面对两个接收者,若两个接收者中有一个是发送者的朋友,即使发送者并不具体知道哪位接收者才是他的朋友,当两个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可以分别被发送者观测到时,发送者发给两个接收者的总点数高于两个接收者都是陌生人的情况,两个接收者分别返还的点数占他们各自收到点数的比例也高于两个接收者都是陌生人的情况。本文分析,这可能是由于人们总是“偏见”地认为朋友的可信度高于陌生人[8],故即使是在朋友身份无法被直接确定的情况下,能观测到每个接收者的返还行动相当于给发送者提供了辨别朋友的机制。在多轮博弈中,发送者认定两个接收者中返还比例高的是他的朋友,并愿意与之达成合作;同时,对于陌生的接收者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将尽可能表现出较高的可信度,希望发送者把他误认为是朋友,以赢得更多被信任的机会[12]。总之,当接收者的返还行动分别被报告给发送者时,即使存在身份信息不对称,朋友关系依旧为信任行为提供有力支持。
那么,如果发送者无法直接观测每个接收者的返还行动,亦即身份信息不对称和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同时存在时,朋友关系对信任的促进作用是否就消失了?返还行动不可被直接观测时,接收者们的返还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
根据文献[4-5]中的实验研究结果,当接收者知道自己的自私行动可以被隐藏时,其会做出更多的自私行动,而这种行动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使发送者也变得不太愿意发送点数,令信任遭到破坏。本文认为,当一个发送者同时面对一个朋友受信者和一个陌生人受信者时,如果身份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还存在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发送者无法直接观测到两位接收者分别返还了多少点数,此时他缺乏对接收者的身份进行辨别的途径。因此,朋友关系不再对发送者的行为产生作用;同时,由于身份无法被直接观测,接收者也缺乏表达忠心的机会。因此,不论是陌生的接收者还是身为朋友的接收者的返还行动均将变得消极。据此,提出:
假说2b身为朋友的接收者的身份和返还行动均无法直接被发送者观测时,其行为与陌生的接收者无异。
(3)实现通过系统数据展现功能形成房间内外环境数据分析报告,实时获取居室环境情况,提供给人们进行实时管理居室环境。
实验重复15轮,每个被试将被随机分配一个角色(发送者或接收者)5)为了使发送者与两位接收者之间分别具有不同的社会距离,隐含的前提就是身为陌生人的被试必然被分配为接收者角色,成对的朋友被试将被随机分配为一个发送者和一个接收者,再由计算机将这两种角色进行随机配对分组,每个实验小组由一位发送者和两位接收者组成。角色分配、配对分组等信息都将即时显示在每个被试隔间中的电脑屏幕上,这些身份信息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交易信息均通过苏黎世大学所研发的专业实验软件Z-tree[11]进行传达和记录。
假说2接收者返还行动不可直接被发送者观测时,接收者的可信度降低。
假说2a身为陌生人的接收者的返还行动不能被发送者观测时,可信度降低。
假说1存在接收者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时,发送者发送出的点数变少。
4 实验结果与假说检验
根据与发送者之间社会距离的不同,实验中接收者分为两种:一种接收者是发送者现实中的朋友,与接收者之间具有较近的社会距离;另一种接收者对发送者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人,与接收者之间具有较远的社会距离。这里将分别对两种接收者在不同实验局中的行为进行对比和检验。
研究表明,如果发送者同时面对多位接收者并且明确知道每个接收者与自己的人际关系,这种情况下,社会距离较近的接收者会对社会距离较远的接收者产生挤出效应3)在我国这种人情社会中这种挤出效应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例如人们工作中“任人唯亲”、招聘和考核时“打关系分”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身份信息公开带来的挤出效应阻碍了陌生人之间信任的建立,长期来看是低效率和有害经济健康发展的。因此,在实践中,人们引入了“匿名制度”(如匿名评审等),通过不完全公开接收者的个人身份,以消除亲密的人际关系对社会整体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在“匿名制度”的基础上展开,令发送者知道两个接收者中有一个与他在现实中有较亲密的人际关系,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接收者。表1描述了两个实验局中每个实验参与者所获信息的情况。
表2 实验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注:括号内为标准差;“※”计算时剔除收到点数为0的数据记录
变量对照组最小 最大 均值 个数 最小 最大 均值 个数基准组发送者发出的总点数 0 10 9.233(1.699) 120 0 10 8.940(2.358) 150朋友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 0 25 9.753(6.754) 89 0 30 11.637(8.006) 113陌生人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 0 20 11.354(6.024) 99 0 20 9.070(6.965) 114朋友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 0 100%59.1%(0.264) 89 0 100% 61.1%(0.243) 113陌生人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 0 100%60.1%(0.153) 99 0 91.7%45.6%(0.209) 114
由表2可见,基准组实验局和对照组实验局中发送者发出的点数均值略有差异,两种接收者的返还行为也有所不同,下面将对两个实验局中每个角色传递出的点数进行对比检验,检查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4.1 不同实验局中发送者的行为对比
在基准组实验局中,发送者可分别观测到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其每轮发出的点数平均为9.233;而对照组实验局中,发送者只能观测到两个接收者返还点数之和,每轮发出的点数平均为8.94。表3给出了两组数据的Mann-Whitney检验结果,该检验的原假设为两组数据无差异,P=0.094,无法拒绝原假设。可见,实验数据中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接收者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时,发送者发送出的点数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的第1个研究假说不成立。
表3 不同实验局中发送者行为的对比
变量 组别 样本量 均值 P发送者发出的点数 基准组 120 9.233对照组 150 8.940 0.094
4.2 不同实验局中接收者的行为对比
为了检验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说,这里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首先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基准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可以被分别观测,发送者发送给两个接收者的点数之和平均为9.233,标准差为1.699;剔除接收到点数为0的数据记录7)如果收到点数为0,该接收者可返还的点数只能为0,并不能真实反应接收者的返还意愿,朋友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平均为9.753,标准差为6.754,约占其收到点数的59.1%,陌生人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平均为11.354,标准差为6.024,约占其收到点数的60.1%。对照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被加总后再报告给发送者,发送者发送出的点数平均为8.94,标准差为2.358;剔除接收到点数为0的数据记录,朋友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平均为11.637,标准差为8.006,约占其收到点数的61.1%,陌生人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平均为9.07,标准差为6.965,约占其收到点数的45.6%。
4.2.1 不同实验局中陌生人接收者的返还行为对比 基准组实验局中,虽然接收者的具体身份并未对发送者完全公开,但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可以分别被发送者观测到,在15轮实验中,身为陌生人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601;对照组实验局中,不仅接收者的具体身份并未对发送者完全公开,而且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也会被加总后才传递给发送者,在15轮实验中,身为陌生人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456。表4给出了两组数据的Mann-Whitney检验结果,该检验的原假设为不同实验局中陌生人接收者返还比例之间无差异,检验的P值为5.963,拒绝原假设。因此,实验数据证明,身为陌生人的接收者的返还行动不能被发送者观测时,其可信度降低,这一变化在1%的水平上显著。本文的研究假说2a得证。
表4 不同实验局中陌生人接收者返还行为的对比
注:***p≤0.01,下同
变量 组别 样本量 均值 P陌生人返还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基准组 99 0.601对照组 114 0.456 5.963***
4.2.2 不同实验局中朋友接收者的返还行为对比 基准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可以分别被发送者观测到,身为朋友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591;对照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被加总后才传递给发送者,身为朋友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611。表5给出了两组数据的Mann-Whitney检验结果,该检验的原假设为不同实验局中朋友接收者的返还比例之间无差异,检验的P值为-0.136,无法拒绝原假设。因此,实验数据不足以证明基准组实验局和对照组实验局中朋友接收者的返还比例有显著差异。
表5 不同实验局中朋友接收者可信度的对比
变量 组别 样本量 均值 P朋友返还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基准组 89 0.591对照组 113 0.611-0.136
4.2.3 不同实验局中陌生人接收者和朋友接收者的返还行为对比 基准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可以分别被发送者观测到,身为陌生人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601,身为朋友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591。如表6所示,两组数据的Mann-Whitney检验P值为0.509,可见,数据不足以证明基准组实验局中陌生人接收者和朋友接收者的返还比例有显著差异。
2.1.2 对照组实验局 对照组实验局是在基准组实验局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接收者返还信息的透明度而得来。和基准组实验局一样,发送者S与接收者R1、R2之间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距离。发送者S知道自己与R1、R2的社会距离一个近一个远,但是他并不确切知道哪个近哪个远。实验第1阶段,S发送给R1的点数为x1,发送给R2的点数为x2,接收者R1观测到自己收到rx1,接收者R2观测到自己收到rx2;第2阶段,R1返还给S的点数为y1,R2返还给S的点数为y2,S只能观测到自己收到的点数Y,Y=y1+y2,但是S并不能知晓y1、y2分别为多少。同样,为了控制两个接收者的比较心理的影响,这里R1、R2也无法观测到对方收到和发出的点数。
表6 基准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点比例的对比
变量 接收者类型 样本量 均值 P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陌生人 99 0.601朋友 89 0.591 0.509
而对照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的点数被加总后才传递给发送者,身为陌生人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456,身为朋友的接收者每轮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平均为0.611。如表7所示,两组数据的Mann-Whitney检验P值为-5.081,该检验的原假设为陌生人接收者和朋友接收者返还比例的无差异。但均值检验结果表明,身为朋友的接收者的身份和返还行动均无法直接被发送者观测时,其可信度明显高于陌生的接收者,这一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本文的研究假说2b没有得到实验数据的支持。
式中:V为稀释提取液的体积(mL);N为稀释倍数;C为按标准曲线计算的溶液的总多酚浓度(mg/mL);m为样品的质量(g)。
表7 对照组实验局中两个接收者返还点比例的对比
变量 接收者类型 样本量 均值 P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陌生人 114 0.456朋友 113 0.611-5.081***
4.3 接收者的返还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上述均值检验结果可以看到,不同实验局中发送者的行为并无显著区别,而接收者的行为分为两种情况,与发送者之间具有不同社会距离的接收者在不同实验局中的行为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厘清接收者的行为与信息披露状况,以及接收者与发送者的社会距离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接收者的返还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表8对回归变量进行了介绍。
表8 回归变量说明
变量 名称 说明 取值范围x i 发送者对接收者i的信任程度发送者发送给接受者i的点数0~10 y i 接收者i的返还值 接收者i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0~3x i y i 0~1 3x i接收者i的可信度 接收者i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Friend 朋友接收者 该接收者是否为发送者的朋友是为1,否为0 Period 轮数 当前所处轮数 2~15
本文从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以及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这两个方面来观察接收者的返还行为,并且将基准组实验局和对照组实验局的实验结果分别进行回归分析,重点关注返还行动信息披露状态不同时,接收者为发送者的朋友是否会影响其返还行为,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模型1以接收者返还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为因变量,该接收者是否为发送者的朋友、本轮发送者发给该接收者的点数以及上轮该接收者返还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为自变量,并控制了轮数效应。结果发现,在基准组实验局中,当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可以直接被发送者观察时,接收者本轮返还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与其是否是发送者的朋友并无明显关联,而与其上轮的返还比例有关,上轮返还的比例越高,本轮返还的比例也越高;在对照组实验局中,接收者返还的点数不可以直接被发送者所观测,此时,如果接收者是发送者的朋友,其将表现出较高的返还比例;另外,本轮中发送者发给该接收者的点数对该接收者的返还比例有正向影响。模型2以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为因变量,该接收者是否为发送者的朋友、本轮发送者发给该接收者的点数、上轮该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为自变量,同时控制论述效应。结果表明,在基准组实验局中,是否是发送者的朋友并不影响接收者返还的点数,只有本轮发送者发给该接收者的点数对接收者的返还点数有正向影响;对照组实验局中,如果接收者是发送者的朋友,其返还点数更高,同时其返还的点数也受到本轮发送者发给他的点数的正向影响。
铺设模袋布的设计断面达到设计标准,经隐蔽工程验收后(标高28.5 m为下平台,必须整平,无坑洼,无凸出坡面石块),方可铺设模袋布;将已按设计要求缝好的模袋布平铺在设计断面上,上平台 (标高34.8 m)留4.5~4.7 m,水下用钢管带模袋插入水中,待混凝土充灌完毕钢管拔出。
表9 影响接收者返还行为的因素分析
注:括号内为t值;***为1%的水平上显著,**为5%的水平上显著,*为10%的水平上显著
模型1变量模型2基准组y i/3x i对照组y i/3x i基准组y i对照组y i Friend 0.021 0.117**-1.588 2.220**(0.60) (2.02) (-0.85)(2.03)x i 0.002 0.021*** 1.470***2.099***(0.27) (2.85) (6.64)(18.20)lag(y i/3x i) 0.540***0.116(3.25) (1.24)lag(y i) 0.098-0.052(1.48)(-1.18)Period 0.003 0.009 0.187-0.057(0.16) (0.44) (0.75)(-0.17)Period2-0.000-0.001-0.014-0.002(-0.33)(-0.79) (-1.02)(-0.13)常数项 0.260* 0.288*** 0.821-2.18(1.96) (2.97) (0.47)(-1.45)观测值 166 176 172 210组数 15 19 15 20 Waldχ2 12.22 18.98 173.77 353.38 Prob.>χ2 0.03 0.00 0.00 0.00
5 结 论
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与前文所预期的一样,陌生人接收者的行为在不同的行动信息披露状态下有着明显的不同。当两位接收者的返还行动可以分别被发送者观测到时,陌生人接收者为了赢取更多的合作机会将对发送者示好,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可信度,其返还的比例与身为朋友的接收者旗鼓相当;当接收者的返还行动不可被发送者直接观测时,陌生人接收者便有了隐藏其行为的机会,此时即使降低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也不会被发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陌生人接收者返还给发送者的点数占其收到点数的比例显著降低。
而关于发送者和身为其朋友的接收者,本文的实验研究得出一些与人们直觉不太相符的结论。根据“背叛厌恶理论”[15],人们对于背叛行为是非常厌恶的,被背叛的可能的增加将减弱人们的信任水平。而当发送者无法直接观测到每个接收者的返还行动时,可以认为两位接收者的行动被隐藏了起来,Cox等[5]的研究已经证明,当接收者的背叛行为得以隐藏时,其返还行为将变得更加消极,其背叛发送者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直觉上人们认为,即使接收者当中有发送者的朋友,当两位接收者的行为无法分别直接被发送者观测到时,发送者对接收者的信任水平将降低。然而,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当两个接收者中有一个是发送者的朋友且发送者并不确切知道哪位接收者才是他的朋友时,不论两位接收者的返还行动是分别被报告给发送者还是加总后再报告给发送者,两种情况下发送者发出的点数之间并无显著区别。如果放到经济活动或者管理实践中,这种例子也比较常见,例如在项目投资活动中,相较于陌生的项目经理而言,出资人一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与自己社会距离更近、关系更亲密的经理的项目上,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后续的项目经营管理工作并非项目经理一人完成,是由项目经理与其同事共同完成,而且所有人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和行动很难被一一观测,往往是作为团队的经营成果被报告出来。出资人并非与该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具有亲近的社会距离,即使不能分别观测管理团队中每个人的行动和决策,出资人对该项目进行投资的信心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本文猜测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朋友的存在给了发送者很强的信念,发送者认为任何情况下他的朋友都不会做出背叛他的行为,因此,选择发送点数对他和朋友而言都是优于不发送点数的;另一个是朋友的存在可能让发送者觉得更乐于奉献,不论自己是否被背叛,不论自己收回的点数有多少,为了朋友能得到收益的增加接收者愿意奉献自己。
对于身为发送者朋友的接收者而言,虽然身份信息没有完全对发送者公开,其可信度依然高于陌生人,并且,即使是其返还行动无法直接被发送者观测到,仍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较高的可信度,本文认为这正是朋友价值的体现,不论自己的身份和行动是否对接收者可见,朋友总是值得信赖的。虽然朋友之间的这种情谊在返还行动信息不对称时给陌生人提供了搭便车的机会,但值得庆幸的是,这并不影响发送者及其朋友接收者的收益的增加。
与前人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研究信息不对称对信任行为影响时考虑了决策者所处的社会网络结构,以及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社会距离,与以往的研究中只考虑陌生人之间一对一的信任博弈相比,本文的实验设计更贴近真实世界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本文将信任实验扩展为一位发送者对两位接收者的二元结构,同时考虑了不同接收者与发送者之间不同的社会距离;在此基础上研究身份信息和行动信息不完全公开时的信任水平和可信度,得到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使得有关社会距离对信任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信任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得到了拓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2]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3]Gneezy U.Deception:The role of consequenc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1):384-394.
[4]Castillo M,Leo G.Moral hazard and reciprocity[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10,77(2):271-281.
[5]Cox J C,Li D.Do I care if you know I betrayed you?[J].Economics Bulletin,2012,32(4):2839-2848.
[6]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7]Munshi K.Networks in the modern economy:Mexican migrants in the US labor marke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2):549-599.
[8]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Cassar A,Rigdon M.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 in networked exchange[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011,71(2):282-303.
[10]Mittone L,Ploner M.Peer pressure,social spillovers,and reciprocity:An experimental analysis[J].Experimental Economics,2011,14(2):203-222.
[11]Fischbacher U.Z-tree:Zurich toolbox for ready-made economic experiments[J].Experimental Economics,2007,10(2):171-178.
[12]Anderhub V,Engelmann D,Güth W.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repeated trust game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2,48(2):197-216.
[13]Bohnet I,Zeckhauser R.Trust,risk and betrayal[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4,55(4):467-484.
An Experiment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Trust Behavior in the Social Network
ZHANG Xi1,2,HUANG Dengshi2,DONG Zhankui3
(1.Business School,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3.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Henan,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sponders’behavioral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individual’s trust behavior in the social network,a three-node trust game experiment which contains one sender and two receivers(and both two receivers have different social distance with the sender)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 that if one of the two receivers is the friend of the sender,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sender and his friend’s behavior,while the other receiver who is a stranger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int paid back to the sender.Briefly speaking,friend is trustworthy regardless of the identity and ac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 may provide a chance for the stranger to be a free-rider,and the earnings of the pair of friends still get increased.
Key words:information asymmetry;social network;social distance;trust game experiment
中图分类号:F 0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42(2019)02-0269-08
收稿日期:2016-08-19
修订日期:2017-04-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109)
作者简介:张 希(1986-),女,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关系网络与信任。E-mail:zhangx-hill@163.com
标签:接收者论文; 点数论文; 朋友论文; 信息论文; 不对称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系统管理学报》2019年第2期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109)论文;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 河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