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包括底座、主体、把手、第一展开板、提升装置、卸油螺母、提升杆、第二展开板、销子,所述的底座上连接有主体,所述的主体上连接有把手,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展开板和第二展开板,所述的第一展开板、第二展开板与底座铰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连接有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安装在主体的右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卸油螺母,所述的提升装置上连接有提升杆,所述的提升杆与主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第二展开板通过销子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在第二展开板的左侧,自带提升杆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体(2)、把手(3)、第一展开板(4)、提升装置(5)、卸油螺母(6)、提升杆(7)、第二展开板(8)、销子(9),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主体(2),所述的主体(2)上连接有把手(3),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展开板(4)和第二展开板(8),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第二展开板(8)与底座(1)铰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提升装置(5),所述的提升装置(5)安装在主体(2)的右侧,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卸油螺母(6),所述的提升装置(5)上连接有提升杆(7),所述的提升杆(7)与主体(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第二展开板(8)通过销子(9)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在第二展开板(8)的左侧。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体(2)、把手(3)、第一展开板(4)、提升装置(5)、卸油螺母(6)、提升杆(7)、第二展开板(8)、销子(9),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主体(2),所述的主体(2)上连接有把手(3),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展开板(4)和第二展开板(8),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第二展开板(8)与底座(1)铰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提升装置(5),所述的提升装置(5)安装在主体(2)的右侧,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卸油螺母(6),所述的提升装置(5)上连接有提升杆(7),所述的提升杆(7)与主体(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第二展开板(8)通过销子(9)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在第二展开板(8)的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2)上设有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所述的第一固定杆(21)固定在主体(2)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杆(22)固定在主体(2)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杆(22)上设有螺纹孔(221),所述的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上连接有把手(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上设有第一销子块(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展开板(8)上设有第二销子块(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有固定钩(11),所述的固定钩(11)上连接有销子(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装置(5)包括压油杆(51)和套筒(52),所述的套筒(52)上设有凹槽(521),所述的套筒(52)上设有通孔(522)。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杆(7)包括圆柱部分(71)和圆台部分(72),所述的圆柱部分(71)的底部连接有圆台部分(72),所述的圆柱部分(71)的直径与套筒(52)的内径相等,所述的圆柱部分(71)上设有第一通孔(711),所述的圆台部分(72)上设有第二通孔(721),所述的第一通孔(711)、第二通孔(721)和通孔(522)的直径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子(9)包括端部(91)、竖直部分(92)、钩子部分(93),所述的端部(91)连接的上方连接有竖直部分(92),所述的竖直部分(92)连接有钩子部分(93),所述的钩子部分(93)上连接有固定钩(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指用刚醒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其他起重、支撑等工作。千斤顶顶帽是用于连接需提升的重物,目前千斤顶提升重物时后需要借助杆子,且杆子过小时,杆子晃动厉害,使千斤顶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千斤顶没有提升杆且,使用时杆子晃动厉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包括底座、主体、把手、第一展开板、提升装置、卸油螺母、提升杆、第二展开板、销子,所述的底座上连接有主体,所述的主体上连接有把手,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展开板和第二展开板,所述的第一展开板、第二展开板与底座铰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连接有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安装在主体的右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卸油螺母,所述的提升装置上连接有提升杆,所述的提升杆与主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第二展开板通过销子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在第二展开板的左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体上设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固定在主体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杆固定在主体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杆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连接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展开板上设有第一销子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展开板上设有第二销子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固定钩,所述的固定钩上连接有销子。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压油杆和套筒,所述的套筒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套筒上设有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升杆包括圆柱部分和圆台部分,所述的圆柱部分的底部连接有圆台部分,所述的圆柱部分的直径与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的圆柱部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圆台部分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通孔的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的销子包括端部、竖直部分、钩子部分,所述的端部连接的上方连接有竖直部分,所述的竖直部分连接有钩子部分,所述的钩子部分上连接有固定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结构合理,第一展开板和第二展开板可以增加受力面积,提高稳定性,提升杆方便携带,且通过螺栓固定提升杆使用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的提升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的提升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的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主体、3-把手、4-第一展开板、5-提升装置、6-卸油螺母、7-提升杆、8-第二展开板、9-销子、11-固定钩、21-第一固定杆、22-第二固定杆、221-螺纹孔、41-第一销子块、42-第二销子块、51-压油杆、52-套筒、521-凹槽、522-通孔、71-圆柱部分、72-圆台部分、711-第一通孔、721-第二通孔、91-端部、92-竖直部分、93-钩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包括底座1、主体2、把手3、第一展开板4、提升装置5、卸油螺母6、提升杆7、第二展开板8、销子9,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主体2,所述的主体2上连接有把手3,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展开板4和第二展开板8,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第二展开板8与底座1铰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提升装置5,所述的提升装置5安装在主体2的右侧,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卸油螺母6,所述的提升装置5上连接有提升杆7,所述的提升杆7与主体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第二展开板8通过销子9固定,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在第二展开板8的左侧,所述的主体2上设有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所述的第一固定杆21固定在主体2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杆22固定在主体2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杆22上设有螺纹孔221,所述的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上连接有把手3,所述的第一展开板4上设有第一销子块41,所述的第二展开板8上设有第二销子块42,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有固定钩11,所述的固定钩11上连接有销子9,所述的提升装置5包括压油杆51和套筒52,所述的套筒52上设有凹槽521,所述的套筒52上设有通孔522,所述的提升杆7包括圆柱部分71和圆台部分72,所述的圆柱部分71的底部连接有圆台部分72,所述的圆柱部分71的直径与套筒52的内径相等,所述的圆柱部分71上设有第一通孔711,所述的圆台部分72上设有第二通孔721,所述的第一通孔711、第二通孔721和通孔522的直径相等,所述的销子9包括端部91、竖直部分92、钩子部分93,所述的端部连接91的上方连接有竖直部分92,所述的竖直部分92连接有钩子部分93,所述的钩子部分93上连接有固定钩11。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带提升杆的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包括底座1、主体2、把手3、第一展开板4、提升装置5、卸油螺母6、提升杆7、第二展开板8、销子9,初始时,提升杆7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固定杆22上,松开螺栓,取下提升杆7,将提升杆7的圆柱部分71插入套筒52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将销子9转动拆下,展开第一展开板4和第二展开板8使受力面积更大,增加稳定性,主体1与待提升的重物连接好以后使用提升杆7将重物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032.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36859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66F 3/24
专利分类号:B66F3/24;B66F3/25
范畴分类:32F;27J;
申请人:嘉兴凌杰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嘉兴凌杰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街道海湾大道1493号、1495号
发明人:王建明;王凌杰;吴美英
第一发明人:王建明
当前权利人:嘉兴凌杰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展
代理机构:33301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