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墨学由“显”到“隐”的历史思辨论文

张充:墨学由“显”到“隐”的历史思辨论文

摘 要:墨学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学在道德伦理、军事、科技、建筑、医学等领域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但秦汉以后,墨学逐渐式微,几成绝学。墨学由显入隐,根本原因在其阶级局限性、理论体系自身的矛盾和不可操作性、制度的严苛自闭以及时代的局限等。随着阶级和时代局限的突破,墨学科学合理的成分又被社会重新认识利用。对墨家思想的考察,要坚持辩证的、历史的观点。

关键词:墨学;显学;兼爱;社会接受度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多元的时代,墨翟自立其说创立了墨家学派。在最具原创精神的时代,墨家学派声势浩大,超法逸道,可与儒家学派抗衡。墨家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与儒学相反相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迅速崛起,显赫一时。然而,到了秦、汉,墨学却一路式微,最终隐没成绝响。本文拟从墨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和社会政治取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墨学由“显”到“隐”的历史轨迹。

一、墨学成为显学的原因

墨学主张实用,在天文、历法、算术、科技、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盛行。《吕氏春秋》中就有儒墨弟子“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土也!”的说法。墨学之所以在战国以前成为显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非攻”的思想适应了深陷纷争的人们对于和平的需求。墨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还未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霸权,进行了大规模的争霸战争。各个诸侯国几乎都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百姓的生活总是被战争所笼罩,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而墨学中的“非攻”思想是坚决反对兼并战争的,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诸侯国之间的争端,同时认为在社会中应当人人平等。 这种不仅反对对外战争,也主张缓和国内矛盾的思想,恰好符合人们对于安稳状态的期望。人们希望通过精神的力量、道德的约束来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所以墨学受到极大推崇。

其次,墨学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铁器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1],这冲破了旧的生产关系,带来了社会阶级的大变革。当时的一部分手工业者和商人变成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普通农民有的也转变成为小生产者,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这些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依靠技能来维持生活的人,希望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政治主张,而墨家的主张正好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墨家明确反对铺张浪费,认为只要能够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即可,而其他各种需求则都是没有必要的。这种主张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战国社会,真实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心声,并受到了他们的拥护,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再次,墨家提出了原始文化中的“博爱”和“互利”精神。他认为“博爱”“互利”都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所以他用这两种精神来批判私有制造成的阶级差别[2]。春秋战国之前,阶级区隔分明,人们都希望能够消除社会中的等级制度,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正是这一社会需求,促使墨子去改造残酷的社会等级制度,创造新的文化[3]。虽然这些对美好的社会生活的愿望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却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希望,进而为墨家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

首先,墨家是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思考当权者应该如何从政,是为百姓之利争取话语权的,是平民的代言人。拿“尚贤”思想为例,墨子对三代圣王的“能则举之”“唯才是用”的做法尤为推崇。这种理论得到了众多社会下层人士的认可。在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之后,他们也渴望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的治理当中,改善生活现状。这种潜在的危机和挑战是与统治阶层大费干戈、争王称霸的初衷相悖离的。然而各诸侯国争相称雄争霸,他们利用更多的是自己的经济、军事的硬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品格、道德、才干这些体现贤能的元素只能退后。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墨家民主、平等的用人机制,破坏了统治者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历经征战夺取的王权、官禄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且子孙后代不能坐享其成。因此,在秦兼并六国的时候,墨学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最后,墨学自身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它在战国时期的显学地位。战国时期的诸子很少有正式的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播的组织机构,几乎所有的学派都是以师傅向弟子传播思想的松散形式进行,而墨家学派却是例外。墨学有着自己严密的学术组织——巨子制[4],这种半军事化的制度,让墨家的思想有了更广大的受众,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同时,这一组织形式,让墨家子弟对墨学绝对服从,这是墨学活跃在政治舞台并成为一门显学的重要组织保障。

二、墨学的社会接受度探讨

秦始皇时期,子学各家受到了灭顶之灾,墨学亦不例外,墨学自此由显入隐。完整的墨学体系已后继无人,其学术思想逐渐被瓦解分散至各路学派,但也正因为这一涅槃化生,墨学思想融汇进其他学派中,依然对后世产生着影响。

另外,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墨家的著作语言比较直白,很容易理解,语言表达比较贴近平民的生活,所以受到了社会下层人士的关注。而这个阶层是容易被煽动塑型的,在权力、财力的高压之下,只要不影响生存,底层的百姓会随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各种社会规则,原则性较差,价值观模糊,更多看重眼前或既得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存在着随时被其他学派、思想或政策撼动的风险。

研修形式的转变,遵循教师学习的特点,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互动参与,增强了研修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实现了指导者与学习者的对话、学习者之间的对话、学习者与文本的对话、学习者与环境的对话,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动力,提升了教师学习的自主性,改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研修形式的转变还促进了碰撞、分享、生智的团队合作,生成了多元、转化、建构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研讨、总结中,拓展了自己研究的深度和研讨的广度,提升了研修质量。

明清时期墨学在众家争议的夹缝中艰难地迎接着复兴。在明清学者中,墨学最受诟病的是其双重标准。《孟子·滕文公》载,墨子推行“节葬”,而其弟子夷之在殓葬家人时却厚葬之。墨家弟子的个人不当行为,成了墨学千百年来甩不掉的理论缺陷。王阳明论及墨学时,亦秉承了宋代理学的观点,从心性的角度否定了“兼爱”缺乏人性。墨学复兴的曙光来自于清代的顾炎武,自《日知录》一书对墨家的考证起,诸多学者开始对墨学加以关注和重视,并对其大力褒扬。如俞樾认为墨学“虽若有稍诡于正者,而实千古之有心人也”[8]。孙诒让也批判了历代盲目斥责墨学的风气,认为在没有精读过杨墨的人,不足以论道。

魏晋清谈之风兴起,儒学式微,道家复兴,其“尚无”的理念与名教“崇有”的争议,以及佛教名理问题,一时成了思想界热议的话题,墨学重新受到了重视。晋人鲁胜曾著《墨辩》一书,在鲜有人问津《墨子》的时代里,它是第一部专门注解墨学逻辑思想的书籍,肩负着“兴微继绝”的历史重担。该书将墨子纳入名家,并总结出了先秦名辩的内容,如坚白之辩、名实之辩、是非之辩等,将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古代的“逻辑学”及“认识论”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道教的教义及术法与墨学颇具渊源,也助推了墨学在魏晋时期的复兴,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道教理论家葛洪认为“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包儒墨之善”[6],即墨学集各家众长于一身,是最为遵循时宜、事少而功多的大宗之法;第二,葛洪提出了不分亲贵、唯贤是任的观点,这与墨家的“尚贤”思想相同;第三,葛洪大力赞扬了曹操的“俭薄”之举,这与墨学思想的“节葬”近似;第四,道教重推理和效验,无论是对于其宗教理论的可信度,还是对于仙丹之术的有效性的论证中,都将黄帝、姜太公、司马迁等达人先贤或历史传承拿来引以为据,这与墨学辨伪所用之“三表法”相通;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葛洪将墨子尊奉为道教之地神。因墨子“明鬼”论证了鬼神的存在,与道教相合,故此,葛洪在《神仙传》中记载了墨子曾遇仙人授书,后精研仙术,并将其心得撰写成《五行记》一书,至汉光武时,墨翟曾现于世,容颜不逝,被后世看作神仙方术之典范。

唐代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为了树立儒学的道统,提出了“孔墨相用”的观点。在韩愈看来,儒学为各学派之大宗,其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各家学说本为同流,源于儒家,后因孔门弟子广众,分流各处,将其所学心得再转述给他们的弟子时,理解各有不同,因此才有了各家学派,然而这些儒家的后学,其性相近,终归是对儒学不同角度的解读而已,因此韩愈又提出了“孔子必用墨子, 墨子必用孔子, 不相用, 不足为孔墨”[7]的观点。例如墨家的“兼爱”虽忽视了等差之别,但与孔子的“仁爱”异曲同工。韩愈的“孔墨相用”之说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墨学在唐代的发展,无奈其道也孤, 当时的墨学只是昙花一现,不成气候。

与唐代不同,宋代理学家们对于“孔墨相用”之说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为此还掀起了辟墨的热潮,其根源仍在于对墨学“兼爱”的批判。在宋儒看来,墨子的“兼爱”是一种没有底线的仁义,而凡是抛开了亲疏远近直接谈泛爱的行为,都是值得商榷的。宋人将墨学视为一个极端的行为导向,无视墨学提出的时代背景,无视为了利益相恶相贼的人性弱点,无视墨学规劝人们放弃私欲、相爱相生的初衷,一味地强调墨学的“二本无分”的局限性,导致了墨学在宋代被扬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早产儿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达,重复测量剂量资料F方差分析,组间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达,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近现代以来是墨学真正复兴的时期。胡适将墨学分为《墨子》和《别墨》两大类,前者是宗教意义上的墨学,而后者是科学意义上的墨学。钱穆、冯友兰、梁启超等诸多学者都对墨学持褒奖态度,人们开始认识到墨学的理论不单在哲学层面给人启示,在科学技术方面对后世亦影响深远。

三、墨学由“显”到“隐”的哲学思辨

“墨学”由与儒家学派的分庭抗礼到最终的销声匿迹,由显学走向绝响,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任何教学工具的作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当教学工具符合学生的需求时,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和价值,才能将教学工具的功能转化为实际的效果。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状态出发。大多数学生在初次接触多媒体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时都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也会有显著提升。但当学生熟悉这种教学模式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就会有所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合理组合教学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墨学的阶级局限性

近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增长趋势出现了持续背离现象。2012年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处在下降通道,4年降低21.6个百分点;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稳定,并且在2016年快速增长。已有研究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其投资的回报率也更高(Hsieh & Klenow,2009)。因此,促进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平衡、稳定增长,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

由于汉代经学运动的开展以及黄老之术的推行,子学一度复兴。儒学因得到了政治的庇佑,成为独尊的学术流派;道家伏流左右;墨学虽鲜有提及,但诸多学者却认为,以公孙弘中和儒墨之举为媒介,墨学的思想已融入到了汉代儒学之中,影响着汉代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等诸多方面。例如董仲舒的“灾异说”,其实便是墨学的“天志”与阴阳家学说糅合在一起的产物。从儒墨合流的现象可以看出,两种学派在某些观点上具有重合性抑或称为相似性,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学术相互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另有杂家著作如《淮南子》,《汉书·艺文志》评论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5],可见其对墨学理论的借鉴和吸收。然而刘安的思想接近于道家,他站在道家的角度对墨学持反对态度,但也只是要“以道统墨”,足见墨学的生命力。

墨子提出了“非攻”,却忽略了战争的必然性。在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只有通过战争的兼并整合,才能最大限度获取生存的物质保障,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由此可见,墨家的思想并不适合当时战争频繁的时代背景。

(二)“兼爱”“非攻”违背历史辩证法

面对国之相攻、家之相篡、君臣不睦、父子不亲、兄弟不和的状况,墨子主张“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9]。《墨子·兼爱》中体现的思想是要创建一个没有等级差别的社会,无条件、平等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墨子认为,天下所有的怨恨祸乱产生的原因就是不相爱。大到诸侯小到个人,都是只爱自己的国家或者自身,所以不忌惮别人的国家或别人的身体而去侵犯他人。所以他主张“兼爱”,如果每个人都相爱,这些矛盾就会消失[10]。“兼爱”与儒学的“仁爱”虽同样都是教人向善,但儒学是建立在宗族、家庭理念上的“差序格局”。此种理念以个人为中心,以家族为主干,形成了有序的社会人伦关系,即“亲亲、尊尊”的理念,是国人早已形成的历史和人性习惯。墨子的“兼爱”脱离了社会的历史和人性本质,忽视了人性自私的弱点,且在那样一个战乱不断、生产力低下、资源匮乏的时代,无等差的爱只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幻想。

[6]Culpeper,Jonathan.Impoliteness and entertainment in the television quiz show:The Weakest Link.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5,1:35-72.

猫猫红着脸摇头:“没有。”罗老师继续微笑,继续上课:“来,我们一起唱……”可是猫猫还是忍不住扭屁股吊腰。

墨学的主流思想“兼爱”“非攻”并不被试图通过征战称霸的强大的诸侯国接受,实力较弱的诸侯国也发觉战与不战的权力不在自己,道德的约束力量实在太卑微。墨子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一生,最终也没有实现想要的结果,门徒也终究未能将其发扬光大,根本在于其思想不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三)理论体系的自相矛盾

其一,尚同与兼爱的理论矛盾:墨学对建立统一稳定的国家的认识是“尚同”。质言之,即通过设立政长来达到“一同天下”的目的,因此便选举贤者为天子、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里长这样的先后尊长顺序区分等级,以达到上下级统一思想,最终形成天下大同的有条不紊的政治体系。如何才能做到“同”呢?那就是“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这样一级一级地“唯上”,直至“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达到了这样的“尚同”,天子治理天下时才能犹若治理一个家族,驱使天下众百姓时如同只用驱使一个人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墨学主张建立的国家是专制统治的国家,希望靠贤能的君主来统治、拯救万民,而这与墨学否定宗法制度相矛盾,反映了社会下层认识的形而上学性,同时也表明了墨学建立在“兼爱”基础上的“尚同”主张是对兼爱的否定。 如果是天子统一天下的专制社会,哪里还有兼爱存在的空间。这些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主张的矛盾,实际上是墨学对原始大同平等思想的内在否定。在封建社会里,墨学的思想并没有施展的空间,而且墨学“尚同”的理论也是不实用、不严谨的,这也注定了墨学湮没无闻是必然的。

(四)理论封闭缺乏弹性、制度严苛不便执行

首先,墨学有很强的排他性,不能集众家之长,为自己所用。在自己的学说中,墨守成规,自我封闭,限制消磨了个性[11]。墨学主张“尚同”,而与墨学分庭抗礼的儒家则主张“和”。前者更倾向于“简单统一、化零为整”,后者的出发点却是“兼容并包、化整为零”。儒家的荀子将法家的思想运用到儒家思想中,用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学,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董仲舒更是将法家、墨家等思想中的精华吸收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套庞大的思想体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这些都是墨学所缺乏的。

非均匀性校正模块如图7所示。校正系数存储在FPGA的片内存储器rom_a,rom_b,rom_c中,在配置FPGA时以COE文件的形式加载到FPGA中,这样可保证系统上电之后即可使用,又可根据需要修改系数[14]。该模块调用了三个乘法器,两个加法器,和一个减法器,采用流水线结构对数据进行处理[15]。乘法器,加法器和减法器均采用xilinx ISE提供的IP核,乘法器是有符号数乘法器,加法器进行了溢出处理并根据需要选用了不同位宽[16]。时序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中枢,控制整个系统的执行顺序,保证系统同步的按照流水线进行工作。

其次,从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仅限于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墨子看来,儒家的“四政”会导致天下丧失。近于苦修的生活作风在很多学派都有,但多以岀世为主,而如墨子入世的积极态度、严苛的生活作风却很少见。《墨子·备梯》记:“禽滑釐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12]《节葬》倡导:“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13]墨子的这种生时勤勉、死后节俭的平民哲学让人亦忧亦悲,对于名门、贵族等制定并引领规则的上流社会来讲是极具挑战的。尤其是在“厚葬”观念的历史沿袭过程中,“礼”与“孝”的的思想根深蒂固,墨子的“薄葬短丧”倡议即使上升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也很难撼动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以及思想。同时,对于礼乐,墨子认为那是费时耗力、耽误生产劳作、不切实际的奢侈品。他批判儒家弦歌鼓舞、习以乐声的风气,表达了重内涵轻纹饰,先质后文、重器轻道的现实功利思想。艰苦严苛的生活作风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的,故其思想很难成为普世行为付诸实践。

(五)墨家思想中的科技无用武之地

墨学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论述说理透彻、论述充分,直到现在还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在封建社会,科技的用武之处并不突出。一方面,统治者推行的是文化专制制度,对于科学技术并不关心。古代教育主要是对心性的培养,自然科学的知识少有涉猎[14]。统治阶级并不需要用科学来统治,相反,愚昧落后更有利于教化,墨学著作中的科技论述便被看作是“奇技淫巧”而遭扼杀。另一方面,中国封建经济制度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这种经济制度对于科技而言并无迫切的需求,因此便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氛围和土壤[15]。在对科学技术不屑一顾的封建社会,墨学中的科技思想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没有经济需求和社会基础,也是墨学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

结语

由此看来,一种理论体系的应用价值能否得以实现,除了理论自身的完善严谨外,更重要的是要顺应精英阶层的价值诉求,并且与时俱进地符合时代需求。墨学在当时是一种较为超前的理论,受限于时代,造成了一度沉匿消弭的尴尬,但随着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突破,其理论的闪光点又会被大家重新认识并加以利用。我们对墨学的考察,不能一味地批判,而应当吸取其有价值的部分。即如现在,我们仍然保有一部分墨学的精华,如“义利兼顾”“贵义尚利”“兼相爱、交相利”等,这些思想对构建良好的商业伦理和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对墨学由“显”到“隐”的转变,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历史思辨。

参考文献:

[1]邱绪盛.墨家:显学的式微[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0.

[2]李元, 庆余. 墨学从“显学”到“绝学”原委探析[J]. 北方论丛, 1995(5):9.

[3]刘清平.论墨家兼爱观的正当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59-65.

[4]方波.从墨子的语言方式看墨学兴衰起伏[D].重庆:西南大学,2013:10.

[5]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 中华书局,1962:1742.

[6]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7.

[7]韩愈.韩昌黎全集:卷十一[M].王云五,编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84.

[8]孙诒让.墨子间诂[M]. 北京:中华书局, 2001:俞序.

[9]王焕镳.墨子校释:兼爱[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64.

[10]周伟虎.墨学命运的哲学思考[D].苏州:苏州大学,2008:34.

[11]王兴国. 墨学研究之回顾、反省与再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83-89.

[12]王焕镳.墨子校释:备梯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269.

[13]王焕镳.墨子校释:节葬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94.

[14]童恒萍.墨家科学兴衰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1):97.

[15]吴琳.墨家科学思想及其兴衰命运探析[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32.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19)04-0099-05

收稿日期:2019-03-16

作者简介:张 充(1981— ),女,河南省郑州市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学研究。

(责任编辑:孙振杰)

标签:;  ;  ;  ;  ;  ;  ;  ;  ;  ;  ;  

张充:墨学由“显”到“隐”的历史思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