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腹腔感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腹腔,病原学,危险,因素,头孢,坏疽,厌氧菌。
腹腔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麦威,牙韩清,毕连臣,王晓通[1](2019)在《损害控制在肠外瘘致严重腹腔感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在肠外瘘致严重腹腔感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2017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收治的因腹腔感染严重需再次手术治疗的肠外瘘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18~74岁,平均57.1岁。统计分析肠外瘘损伤原因、损伤部位以及影响其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肠外瘘原因:胃肠道肿瘤手术21例,腹部创伤1例,消化道穿孔出血1例,胰腺疾病1例。肠外瘘部位:小肠瘘13例,其中高位瘘(十二指肠及距离十二指肠100cm以内的空肠)7例;结直肠瘘10例;胃穿孔部位瘘1例。患者的病情与肠外瘘发生部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相关,高位小肠瘘及APACHE-Ⅱ重度评分是死亡独立相关因素,抢救失败率分别为42.9%和57.1%,而损害控制技术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结论肠外瘘致严重腹腔感染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把握再次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准备、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应用损害控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清军,陈芸,徐强,刘柯,孙建[2](2019)在《胆石症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胆石症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 468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腹腔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4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感染率为9.67%。共检出1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9株占62.2%,革兰阳性菌44株占34.65%,真菌4株占3.15%。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的耐药率较低,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等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的耐药率较高。检出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胆石症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和革兰阳性肠球菌为主,这些病原菌对于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多药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订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郭静,张海琴[3](2019)在《1例脑脓肿术后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腹腔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腹腔且造成明显损害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由外伤、手术、疾病等原因造成空腔脏器破裂或穿孔所致的腹腔广泛炎症或局部脓肿所致[1]。腹腔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紊乱、病理改变,应积极寻找病因,如不及时查找病因并积极处理,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和脓毒血症,最终死亡。本科于2018年8月10日收治1例脑脓肿术后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住ICU 28 d后,病情出现好转,转至普通病房治疗。(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刘韬[4](2019)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腹腔注药对严重肝病腹水感染患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腹腔注药对严重肝病腹水感染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104例严重肝病腹水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菌必治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腹腔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肌酐(Cr)等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ɑ)等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BUN、TBIL、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8、TNF-ɑ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反应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各项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肝病腹水感染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腹腔注药治疗,能显着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陆云,沈雪芳,秦弦[5](2019)在《1例高位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1例高位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经验。通过对病人实施营养策略选择与评估、含益生元膳食纤维联合消化液回输护理、黎氏双套管冲洗护理和接力式康复锻炼等护理措施,病人3个月后达到手术要求。(本文来源于《循证护理》期刊2019年11期)
张德志,刘猛,朱少功,季节[6](2019)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腹腔厌氧菌感染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腹腔感染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76例腹腔感染患者分为2组,每组88例。观察组采用左奥硝唑静滴,首次1.0 g,12 h后改为0.5 g/次,2次/d。给药5~10 d。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用法、用量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学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腹部感染,可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着、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唐静,沈文拥,杨丹,易志强,薛焱[7](2019)在《经直肠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后腹腔感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直肠入路保胆取石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行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依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例),观察组依据术中对降结肠以下肠管不同消毒方法再分为观察组1(5例,术前采用0.9%氯化钠溶液600mL冲洗),观察组2(5例,术前采用甲硝唑600mL反复冲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观察组给予NOTES直肠入路保胆取石,比较术前、术后及组间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手术前后对腹腔抽取物行细菌培养;对比术后并发症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与两观察组术后1、48hTNF-α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术后48hTNF-α水平明显低于术后1h(P<0.05),两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8h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两观察组术后1、48hIL-6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术后48h明显高于术后1h(P<0.05);两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8h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术后腹腔抽取物培养均阴性,术后均未出现发热;术后24h两观察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均有2例出现腹膜炎体征;对照组腹痛评分明显高于两观察组(P<0.05)。结论 NOTES直肠入路保胆取石无临床显着性污染危险,是一种安全的进入腹腔的替代方法。(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罗逸潜,于润泽,王媛媛,孙燕飞,马勇[8](2019)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征及药敏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病原学特征及药敏试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情况对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输血量、肺部感染、胆瘘、胰瘘均与腹腔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量≥1000 mL、肺部感染、胆瘘、胰瘘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20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腹腔引流液中共培养出54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42.59%)、革兰阴性菌28株(51.85%)、真菌3株(5.56%),主要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敏感率低,均低于17.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高,均为100.00%,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较低,均低于或等于25.00%,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高于或等于80.00%。结论:术中输血量过多以及发生了肺部感染、胆瘘、胰瘘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袁锡裕,李庆贤,龚时文,曹建明,陈剑辉[9](2019)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探讨其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2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腹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1例)和未感染组(194例),疑似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病死率、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复发率。结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为13.77%,共检出菌株67株,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革兰阳性菌、真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0.00%。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耐药率均为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为11.11%。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00%、0.00%、12.50%、12.50%。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TNM分期、Dukes分期、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联合脏器切除、是否术后造口、有无吻合口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联合脏器切除、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手术时间≥160 min、术后造口、吻合口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1d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3年病死率、复发率升高,PFS显着缩短(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感染率较高,预后较差。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对抗生素有一定耐药性。临床应对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过低、术中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时间过长、术后造口、吻合口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做好预防术后感染工作,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可用于防治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耐药菌引起的腹腔感染。(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李永良,林曦[10](2019)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组的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全组342例患者中,发生腹腔感染患者26例,发生率为7. 6%;腹腔感染死亡患者1例,死亡比率为3. 8%。腹腔感染患者和无感染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0. 2%和58. 1%(P=0. 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TNM分期,Ⅰ、Ⅱ、Ⅲ期腹腔感染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 2%、62. 9%、45. 8%,与无感染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与术前合并症和长时间手术密切相关,但是腹腔感染并不会降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腹腔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胆石症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 468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腹腔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4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感染率为9.67%。共检出1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9株占62.2%,革兰阳性菌44株占34.65%,真菌4株占3.15%。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的耐药率较低,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等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的耐药率较高。检出1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胆石症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和革兰阳性肠球菌为主,这些病原菌对于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多药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订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腔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雷,麦威,牙韩清,毕连臣,王晓通.损害控制在肠外瘘致严重腹腔感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9
[2].张清军,陈芸,徐强,刘柯,孙建.胆石症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3].郭静,张海琴.1例脑脓肿术后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4].刘韬.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腹腔注药对严重肝病腹水感染患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
[5].陆云,沈雪芳,秦弦.1例高位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病人的护理[J].循证护理.2019
[6].张德志,刘猛,朱少功,季节.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腹腔厌氧菌感染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
[7].唐静,沈文拥,杨丹,易志强,薛焱.经直肠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后腹腔感染分析[J].重庆医学.2019
[8].罗逸潜,于润泽,王媛媛,孙燕飞,马勇.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征及药敏试验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9].袁锡裕,李庆贤,龚时文,曹建明,陈剑辉.结直肠癌术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10].李永良,林曦.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莆田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