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膜性肾病论文_卢涛,聂晟,汪永平,王国保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发性膜性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肾病,原发性,磷脂,受体,酰胺,环孢素,内皮。

原发性膜性肾病论文文献综述

卢涛,聂晟,汪永平,王国保[1](2019)在《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脏活检病理确诊并有完整记录的16例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相应的病理特征。结果 16例患者临床上均有蛋白尿,蛋白尿水平≥(++),其中8例为大量蛋白尿。光镜所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Ⅰ期5例(31.25%),Ⅱ期10例(62.50%),Ⅲ期1例(6.25%);轻度系膜增生13例(81.25%),中度系膜增生3例(18.75%)。电镜所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和系膜区均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IgG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其中14例(87.50%)呈颗粒状,2例(12.50%)呈团块状;IgA沉积于系膜区,其中8例(50.00%)呈团块状,6例(37.50%)为逗点状,2例(12.50%)为颗粒状。荧光表达强度:3例IgG(++),13例IgG(+++);1例IgA(+),9例IgA(++),6例IgA(+++)。结论肾脏组织病理有助于确诊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膜性肾病可能是临床表现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许冬梅,刘以鹏[2](2019)在《抗PLA2R抗体在原发性膜性肾病诊治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成因是自身抗体攻击了位于足细胞上的抗原成分,如近期发现的足细胞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 THSD7A)及exostosin 1/2(EXT1/2)。目前,THSD7A以及EXT1/2抗原抗体检测在PMN中的应用尚处于新兴阶段,而抗PLA2R抗体(anti-PLA2R)的定量检测已经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获得,且anti-PLA2R是否阳性可以为临床及免疫病理鉴别原发性及继发性膜性肾病提供重要信息。anti-PLA2R水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低anti-PLA2R基线水平或anti-PLA2R滴度下降预示PMN自发缓解,因此更倾向于采用保守治疗;与此相反,高anti-PLA2R基线水平或anti-PLA2R滴度升高与蛋白尿持续不缓解、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相关,因而倾向于启动免疫抑制治疗。血清anti-PLA2R水平可以预示治疗效果,治疗后的anti-PLA2R水平可预测PMN的远期预后。在疾病复发前,anti-PLA2R可重现或滴度升高,肾移植后的anti-PLA2R持续阳性或再现提示PMN复发。我们提议将这一基于血清学的检查个体化地用于诊断评估PMN,以补充完善既往的评估方法、改善PMN预后。(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明明,孟翠巧,王红,李伟皓,高伟[3](2019)在《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PMN患者200例及正常体检者100例。检测治疗前PMN患者确诊时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1个月、2个月后及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水平。结果 PMN患者血清IL-2、IL-4、IL-6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PLA2RAb阳性PM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2、IL-4、IL-6水平显着高于PLA2RAb阴性PMN患者,IL-10水平显着低于PLA2RAb阴性PMN患者(P<0.05)。规范治疗后,PLA2RAb阳性及PLA2RAb阴性PM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L-2、IL-4、IL-6水平逐渐下降,IL-10水平逐渐升高(P<0.05),以PLA2RAb阳性PM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更为明显。治疗后2个月,PLA2RAb阳性及PLA2RAb阴性PM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PMN患者,尤其是PLA2RAb阳性PM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明显,规范治疗能改善患者免疫状况。(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马静,尤燕舞[4](2019)在《PLA2R和THSD7A在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膜性肾病(MN)是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之一,包含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目前诊断主要依靠肾组织病理检测等有创检查,但对行肾穿刺活检有禁忌的患者受限,因此寻找特异性血清靶蛋白指标诊断原发性MN显得极为重要。磷脂酶A2受体(PLA2R)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的检测在诊断MN、监测原发性MN患者临床病情活动中有重要意义,特别对存在肾脏穿刺禁忌证的病人尤为重要。该文就PLA2R、THSD7A在原发性MN的发病机制、疾病诊断、病情活动度、疾病治疗、预后监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宋凯[5](2019)在《益气活血汤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益气活血汤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应用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叁酯、尿素氮、纤维蛋白原、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叁酯、尿素氮、纤维蛋白原、血浆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效果显着、值的推广。(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鲁冰,任东升[6](2019)在《昆仙胶囊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TGF-β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昆仙胶囊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7例与对照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小剂量激素等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昆仙胶囊治疗,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检测2组相关实验室指标、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TGF-β1水平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白蛋白(Alb)、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Alb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Alb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SCr、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SCr、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内皮素-1(ET-1)、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ET-1、TGF-β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ET-1、TGF-β1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昆仙胶囊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清TGF-β1水平。(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08期)

郭维康,刘文虎[7](2019)在《原发性膜性肾病环孢素浓度与临床预后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与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上合理应用环孢素治疗IMN提供依据。方法筛选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初治IMN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环孢素波谷浓度、缓解率、缓解时间、复发率、复发时间、感染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环孢素浓度组完全缓解率为11例(61.1%),部分缓解率为3例(16.7%),无效率为4例(22.2%)。高环孢素浓度组完全缓解率为16例(84.2%),部分缓解率为1例(5.3%),无效率为2例(10.5%),完全缓解率(P=0.15)和缓解率(CR+PR2,P=0.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高环孢浓度组获得完全缓解率的时间有短于低浓度组的趋势,差异有边际联系(P=0.059)。共7例患者复发者,复发率18.9%(低环孢素浓度组3/18例,复发率16.7%;高环孢素浓度组4/19例,复发率21.1%),P=1.00。血肌酐超过基线值30%者共3例(8.1%),低环孢素浓度组1例,高环孢素浓度组2例。因感染住院者4例(10.8%,其中低浓度组有1例肺部感染,高浓度组有1例肺部感染,2例肺结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结论低环孢素浓度和高环孢素浓度均具有较好的缓解率,其中高环孢素浓度可能缓解时间短于低浓度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当。对于中国患者即便较低的环孢素浓度仍可获得可观的缓解率,但有可能会延长缓解时间。(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费春媛,张悦,侯霜,熊祖应[8](2019)在《叁种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短期疗效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观察叁种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叁种治疗方案是非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A。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住院,经肾活检及临床资料确诊的105例PMN患者,分为A、B、C叁组。A组为非免疫抑制组(60例);B组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33例);C组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A(12例)。观察各组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叁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临床缓解率分别为13.3%、48.5%、75%,治疗6个月时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8.3%、69.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间治疗3个月时血清白蛋白值C组>B组>A组(P<0.05),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定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9.0%、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A是治疗PMN的有效治疗方案,短期疗效优于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和非免疫抑制组。(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洋[9](2019)在《原发性膜性肾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8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116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泼尼松及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泼尼松及吗替麦考酚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肌酐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为70.69%,高于对照组的51.72%(P <0.05),其治疗后24 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肌酐无差异,改善幅度好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疗效确切,可恢复肾功能并改善肾病综合征症状,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12期)

安智,郑娜,雒华[10](2019)在《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组(<20岁) 20例、B组(20~<40岁) 39例、C组(40~60岁) 56例、D组(>60岁) 24例。结果 4组患者男、女比例无显着差异(P>0.05),但各组组内男性显着多于女性(P<0.05)。4组患者水肿、镜下血尿等比例均无显着差异(P>0.05)。4组患者中,高血压发病随年龄增长呈阶梯式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病程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A组病程最短。4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病理诊断、肾功能、危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病理表现各不相同,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且年龄越大的患者肾功能越差、病理诊断、危险程度越高。(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原发性膜性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成因是自身抗体攻击了位于足细胞上的抗原成分,如近期发现的足细胞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containing 7A, THSD7A)及exostosin 1/2(EXT1/2)。目前,THSD7A以及EXT1/2抗原抗体检测在PMN中的应用尚处于新兴阶段,而抗PLA2R抗体(anti-PLA2R)的定量检测已经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获得,且anti-PLA2R是否阳性可以为临床及免疫病理鉴别原发性及继发性膜性肾病提供重要信息。anti-PLA2R水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低anti-PLA2R基线水平或anti-PLA2R滴度下降预示PMN自发缓解,因此更倾向于采用保守治疗;与此相反,高anti-PLA2R基线水平或anti-PLA2R滴度升高与蛋白尿持续不缓解、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相关,因而倾向于启动免疫抑制治疗。血清anti-PLA2R水平可以预示治疗效果,治疗后的anti-PLA2R水平可预测PMN的远期预后。在疾病复发前,anti-PLA2R可重现或滴度升高,肾移植后的anti-PLA2R持续阳性或再现提示PMN复发。我们提议将这一基于血清学的检查个体化地用于诊断评估PMN,以补充完善既往的评估方法、改善PMN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发性膜性肾病论文参考文献

[1].卢涛,聂晟,汪永平,王国保.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J].江苏医药.2019

[2].许冬梅,刘以鹏.抗PLA2R抗体在原发性膜性肾病诊治中的意义[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3].张明明,孟翠巧,王红,李伟皓,高伟.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研究[J].河北医药.2019

[4].马静,尤燕舞.PLA2R和THSD7A在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19

[5].宋凯.益气活血汤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效果观察[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9

[6].鲁冰,任东升.昆仙胶囊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TGF-β1的影响[J].新中医.2019

[7].郭维康,刘文虎.原发性膜性肾病环孢素浓度与临床预后的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9

[8].费春媛,张悦,侯霜,熊祖应.叁种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短期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

[9].吴洋.原发性膜性肾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10].安智,郑娜,雒华.139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同年龄阶段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每年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当年肾...不同时间段不同年龄组原发性膜性肾病原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研究对象筛选流程:AMN-不典型膜性肾...:不同抗体水平组完全缓解生存曲线5-2-2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电镜F...

标签:;  ;  ;  ;  ;  ;  ;  

原发性膜性肾病论文_卢涛,聂晟,汪永平,王国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